解讀歷代帝王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6月

解讀歷代帝王

作者:謝善驍
出版社:北京
出版日期:2006年01月01日
ISBN:7200063177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151元

書摘 百年殷墟考古證實,在以小屯為中心的殷王都周圍,密布着許多族邑、手工業作坊和家族墓葬群。這些遺址群圍繞宮殿宮廟區呈圓環狀放射性分布,構成了以宮殿宮廟區為中心,輪廓完整、規模宏大、分布密集的商代晚期都城遺址。 在殷墟的「宮殿區」內發現的王宮建築基址多達五十四座,可以想像先后經多次修建的殷都城,曾經是何等的宏偉壯觀。從殷王宮區北渡洹河,即為迄今已發掘了十一座殷王大墓的殷王陵區,陵區之東則是一座大型祭祀坑。1976年,商王武丁之妻、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文字可考的女將軍婦好墓葬被發現,殷墟又一次讓考古界振奮。 2002年8月28日,新華社發布了一條消息:在殷墟重點保護區的南部邊緣,離因出土甲骨文而名聞天下的安陽市西郊小屯村僅一公里的徐家橋村北地,新近首次發現了近五萬平方米的大型商代晚期族邑基址。據介紹,「族邑基址中,有三座房址連在一起,東西長四十余米,還有四座房址組成了『 四合院』式的圍屋,這在殷墟遺址發掘中極為罕見。多數房址進深均為三點五米,說明商代后期房屋建築已成定制。」這一片新發現的遺址,使這一獨享盛名的人類寶庫更加豐富和完善。 「洹水安陽名不虛,三千年前是帝都。」郭沫若的詩句是對殷都安陽的盛贊。三千多年前的大國帝都,在地球上本來就是鳳毛麟角,而其故地遺址、古都文物得以幸存至今,更是彌足珍貴了。1961年,殷墟遺址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學者稱之為「中國考古學的發祥地 」、「甲骨文的故鄉」、「奴隸社會的縮影」。 在古老的洹水河邊、殷墟宮殿區遺址上,一座占地百余畝的殷墟博物苑於1987年巍巍然地站了起來。博物苑具有特異的建築風格,別具一格的古朴苑門,是依照甲骨文的「門」字形,用幾根雕有商朝紋飾的木柱和橫梁結構而成,門兩側為仿殷浮雕雙龍。 謝善驍,浙江紹興人,1964年畢業於浙江大學金屬學和熱處理專業。分配來京后從事航空情報研究工作,出版和發表多本(篇)專業著作和文章,1987年轉向出版界。1980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近十年來主要致力於歷史散文和紀實文學創作,出版的作品有:《保衛釣魚島》《古越醉話》《西湖佳話》《中州聯想》《長安緬想》《西來的風》《程思遠》(電視傳記藝術片劇本)等。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