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社會保障制度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5月

瑞典社會保障制度

作者:粟芳 等 編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01日
ISBN:9787208089020
語言:繁體中文

《瑞典社會保障制度》是一本系統介紹瑞典社會保障制度的圖書,作者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資料,以及瑞典政府相關社會保障報告、法案,力求反映瑞典社會保障制度的政策全貌和最新發展。 《瑞典社會保障制度》共分九章,分別是︰第一章瑞典社會保障制度發展沿革,第二章當前瑞典社會保障基本情況,第三章養老保障,第四章醫療保障,第五章醫療衛生,第六章失業保障,第七章基本生活保障,第八章住房和教育保障,第九章社會服務,最後,《瑞典社會保障制度》還對瑞典相關社會保障法案進行了翻譯整理,作為附錄供讀者參考。 作為福利國家的典型代表,瑞典的社會保障制度的特點及其在發展中所面臨的問題和改革非常具有代表性。《瑞典社會保障制度》從養老保障、醫療保障、失業保障、基本生活保障、住房和教育保障以及社會服務等方面對瑞典社會保障制度進行了全面和系統的介紹與研究。《瑞典社會保障制度》收集和研究了近年來瑞典政府部門公布的社會保障有關的報告、法案等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反映了瑞典社會保障制度的政策全貌和最新發展,對了解和研究國外的社會保障制度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粟芳,女,1974年生,經濟學(金融學)博士、上海財經大學副教授。現任上海財經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書記,國際從業資格教育學院院長,金融保險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社會保障與保險論壇副秘書長。曾任香港嶺南大學管理學系講師。在國際SSCI刊物、《金融研究》、《財經研究》、《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保險研究》等國內外各種刊物和國際會議上發表了七十多篇論文,並著有《中國非壽險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研究》、《機動車輛保險制度與費率》、《保險營銷》、《保險信息管理》、《保險學》、《非壽險精算》、《家庭保險規劃》等書。 魏陸,男,1972年生,經濟學(財政學)博士,上海交通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上海市城市經濟學會、行政學會、廉政學會會員。在《稅務研究》、《財政研究》等各類刊物上發表三十多篇論文,著有《公共財政》、《公共經濟學》、《預算過程中的新政治學(第四版)》(譯著)、《成功在望——建立願景》、《公共支出分析的基本方法》、《開放經濟下的財政政策風險研究》等書,並參與財政部、上海市多項重大課題研究。

總序 前言 第一章 瑞典社會保障制度發展沿革 一、經濟社會基本情況 二、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和發展 三、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 第二章 當前瑞典社會保障基本情況 一、社會保障制度框架 二、社會保障收入和支出 三、社會保障管理體制 第三章 養老保障 一、養老保障制度的演變 二、現行養老保險制度框架 三、收入型養老金 四、累積型養老金 五、其他形式的國家養老金 六、職業養老金 第四章 醫療保障 一、醫療保障政策概況 二、醫療費用補貼 三、現金補貼 四、工傷保險 第五章 醫療衛生 一、醫療衛生機構 二、衛生管理體制 三、公共衛生服務 第六章 失業保障 一、失業保險制度的演變 二、失業保險制度 三、失業保險管理 四、就業政策 第七章 基本生活保障 一、基本生活保障政策概況 二、兒童基本生活保障 三、家庭基本生活保障 四、殘疾人基本生活保障 第八章 住房和教育保障 一、住房保障 二、教育保障 第九章 社會服務 一、社會服務概況 二、老人服務 三、兒童服務 四、殘疾人服務 附錄 附錄一 瑞典國家養老基金法案 附錄二 瑞典醫療衛生服務法案 附錄三 瑞典藥品補貼法案 附錄四 瑞典失業保險法案 附錄五 瑞典未成年人監護法案 附錄六 瑞典護理補貼法案 常用語中英文對照表 參考文獻

社會保障是民生之本,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方面。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在重建經濟和社會的進程中,在城鎮建立了勞動保險制度,並針對機關事業單位職工的特殊性,建立了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社會保障制度;在農村,通過土地所有權的集體化改革,為廣大農村居民建立了以生產隊、生產大隊和人民公社三級組織為核心的集體保障制度,為農村的孤寡人員建立了五保供養制度。這樣,在整個計劃經濟體制時期,我國實行了城鄉二元的社會保障體制,即在城鎮實行的是國家負責的單位保障制度,而在農村實行的是集體保障制度。改革開放以後,傳統的社會保障體制不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的要求,從1984年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開始,我國對傳統社會保障制度進行了多維改革︰作為企業改革的配套措施,企業職工的勞動保險制度開始向現代社會保險制度轉變,企業職工養老及醫療保險制度的改革最先啟動;隨著國家公務員制度的建立與發展,伴隨著人事制度的改革,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醫療保障制度的改革也拉開了序幕;在“七五”計劃指引下,開啟了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探索與試點工作;等等。1986年,我國建立了城鎮待業保險制度,成為失業保險制度的開端,同年開始啟動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試點工作。1993年,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明確了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標和原則,提出養老、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原則。 1994年開始實施生育保險,1996年開始實施工傷保險,1997年統賬結合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模式成型,1998年開始了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制度改革,1999年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3年開始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在2003—2005年間陸續建立了城鄉社會醫療救助制度,2007年開始了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2008自︰全面建立了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9年開始啟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開始進人全面完善、加快發展的新時期。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社會保障項目日益豐富,社會保障效果開始顯現,初步形成了以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及優撫安置為主要內容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保障體系框架。 日前我國社會養老保障體系由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中)、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試點中)、“三無”和“五保”供養制度等組成;我國社會醫療保障體系由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中)、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大病醫療救助制度等組成。加之覆蓋城鄉的最低生活救助制度,這些基本保障制度確保了城鄉居民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的需要.截至2008年底,全國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的人數為21891萬人、企業年金1038萬人、農村養老保險559.5萬人、城鎮基本醫療保險.31822萬人、新型合作醫療81 500萬人、工傷保險13787萬人、失業保險12400萬人、生育保險9 254萬人,獲得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鄉居民為6618.9萬人。同時,有62 9萬農村人口享受了農村傳統救濟,有543.4萬“五保”人員得到了供養。全國各類福利單位收養老年人、殘疾人、孤兒等服務對象189,2萬人。社會慈善阜業蓬勃發展,醫療衛生服務供給水平逐年提高,各項制度實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我國在改革開放及經濟飛速發展了30年之後,已將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為社會建設的重要目標。目前,舉國上下正在踐行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思想,加強民生建設,全力以赴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