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不在於你能左右多少,而是有多少在你左右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6月

幸福不在於你能左右多少,而是有多少在你左右

作者:魏棻卿
出版社:台灣先智
出版日期:2014年07月15日
ISBN:9789869025515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151元

  ◎ 11堂帶你迎向幸福的練習課 ◎

  1.讓你的對手把你帶到真正想去的地方,而非迷路
  2.知道自己那些事做不到,比知.道自己能做什麼更重要
  3.傷人的通常並非事件本身,而是個人對事件的看法
  4.希望生活變美麗,先換上一雙發現幸福的眼睛
  5.相信自己值得被眷顧,歡喜接收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6.思想是一顆生命種子,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
  7.想太多並不是問題,不想太多往往才是問題的起源
  8.別人相不相信你是一回事,你相不相信自己才是最關鍵的事
  9.增加幸福額度的方式,就是先把幸福存款捐出去
  10.困難不一定是阻礙,有時還能幫助你更靠近夢想
  11.環境無法全然主導命運,除非你先交出了主導權

  ◎ 6個幫助你創造幸福的新態度 ◎

  1.容許愛以不同的姿態存在
  2.接納差異,關係才會增進
  3.保留人際界線,做自己
  4.旅行,是必要的心靈開脫
  5.不選擇也是一種選擇
  6.態度對了,幸福就來了

本書特色

  幸福,是需要練習的。
  每個人都想要左右人生,卻時常忘了環顧人生已經擁有多少;
  每個人都希望人生能照著自身的意願發生,
  卻忽略了其實每件發生都有其美好的一面…
  用愛打開心靈的眼睛,你會發現,其實幸福無所不在。

作者簡介

魏棻卿

  曾任記者。
  以前用文字揭發不公,現在用文字療癒人心,
  學識領域橫跨大眾傳播、公共衛生、心理諮商,
  目前在醫療機構擔任實習心理師。

  【個人著作】
  《一隻貓の生活意見》(台灣先智)
  《愛 救了我》(文經社)
  《你的執著,往往讓你把魚缸當電視》(人本自然)
  《幸福不是因為擁有很多,而是執著很少》(人本自然)
  《人生沒有如果,這才是人生》(人本自然) 等書

  【採訪編輯】
  《愛,逆轉勝─紀寶如》(啟示)
  《我願意─黃馬琍的36堂學習筆記》(原水) 等書

  讀者回饋、講座分享等事宜,請寄至「十字星球創意實驗室」信箱
  [email protected]

作者序
人生沒有以上皆是,愛卻能讓什麼都成為「是」

第一部   幸福學堂
發現幸福的11堂練習課
【附有「幸福練習本」,幫助你化概念為行動】

第1堂課
讓你的對手把你帶到真正想去的地方,而非迷路

第2堂課
知道自己那些事做不到,比知道自己能做什麼更重要

第3堂課
傷人的通常並非事件本身,而是個人對事件的看法

第4堂課
希望生活變美麗,先換上一雙發現幸福的眼睛

第5堂課
相信自己值得被眷顧,歡喜接收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第6堂課
思想是一顆生命種子,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

第7堂課
想太多並不是問題,不想太多往往才是問題的起源

第8堂課
別人相不相信你是一回事,你相不相信自己才是最關鍵的事

第9堂課
增加幸福額度的方式,就是先把幸福存款捐出去

第10堂課
困難不一定是阻礙,有時還能幫助你更靠近夢想

第11堂課
環境無法全然主導命運,除非你先交出了主導權

第二部   心靈會客室
關於生活的6個苦痛掙扎
1.容許愛以不同的姿態存在
2.接納差異,關係才會增進
3.保留人際界線,做自己
4.旅行,是必要的心靈開脫
5.不選擇也是一種選擇
6.態度對了,幸福就來了
 

§人生沒有以上皆是,愛卻能讓什麼都成為「是」

  每個人都嚮往能擁有一個「以上皆是」的人生。

  生命,最好出生到死亡,一路風平浪靜;人生,最好家庭、事業、健康,方方面面都順遂;生活,最好日常大小事都能盡如己意,無憂又無慮。

  多美好的人生啊!但,可能嗎?

  俗話說,「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可見人生不如己意的事,比例有多高。但實際上,如果你相信每一件事情的發生,是來自於宇宙(或說神)的默許或安排,自有其意義,那麼,你對很多事情的觀點和感受,肯定大不同。

  甚至於,若是我們可以跟宇宙採取合作態度,而非一味抗衡,人生不僅可以活得更為輕鬆自在,幸福感也會大幅提升。

  合作的第一步,就是學習把人生中的「不是」轉化成「是」,說得白話一點,就是要懂得運用智慧,將人生中的「不完美」轉變成「完美」。如此一來,漫長的生命過程中,無論遭遇到什麼,對你來說,永遠都是好事,或者是另類祝福。

  說個真實故事,或許會有助於理解這樣的道理。

  有一對年輕夫妻,為了圓夢,買下一間幾十年的老房子,一樓當藝文展示廳,二樓用來開咖啡廳。但畢竟屋齡老舊,壁癌四處可見,尤其是二樓的主牆面,還有一大片漆都斑駁脫落了。

  這景況在一般人看來,肯定是要好好整修一番,讓牆面恢復「完美」,但這對年輕夫妻想的卻不一樣。他們非但沒有針對壁癌做什麼積極修復,還找來一位藝術家朋友,請她配合壁癌打造出一個色調詭異的浮雕藝術品,掛在牆壁呼應建築的頹敗,竟也呈現出一種另類的黑色美學。

  想想,這不就像是人生嗎?每當我們面臨一些令人厭惡的不完美或不如意時,若是能學習先放下批判,嘗試以包容、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反而能夠化阻力為助力,讓那些看似不完美的發生,成為獨特的生命經驗,幫助你在日後變得更有感染力和影響力。

  只不過想轉變長年的思維模式,哪有那麼容易?尤其是那些令你感到不舒服的人事物,往往都是因為牽動到內在創傷,實在很難說不在乎就一切雲淡風輕。

  除非,你的心中有愛。

  唯有愛,可以讓人負傷前進,即使受傷仍然願意無條件付出;也唯有愛,可以幫助我們超越表相限制,深入洞悉事件的本質和意義。

  更重要的是,愛,還可以帶出欣賞的眼光,讓人真心接納一切的不完美,進而在既有的基礎上,積極創造。

  故事中那對年輕夫妻和藝術家,正是因為發自內心愛那棟老房子,所以願意接納歲月在牆壁上刻畫的斑駁,並且將黑白灰色調的壁癌,當成一幅潑墨山水畫來欣賞。

  帶出來的結果是:原先被視為不完美的那面牆,經過轉化,最後反倒成為了咖啡店的一大特色,完美點綴了整個空間。

  愛,是唯一的真理,也是真正的幸福源頭。

  如同書名所言,「幸福不在於你能左右多少,而是有多少在你左右」。每個人都想要左右人生,卻時常忘了環顧人生已經擁有多少;每個人都希望人生能照著自身的意願發生,卻忽略了其實每件發生都有其美好的一面…。

  想通上述這些道理,需要時間,更需要練習。

  幸福是需要練習的。一起努力吧!

  

§第1堂課§讓你的對手把你帶到真正想去的地方,而非迷路 成功的人不是贏在起跑點,而是贏在轉折點。─佚名 一位剛從大學畢業的男子,初入社會就碰上不景氣,求職過程頻頻受挫,讓他對未來感到十分茫然。 看了一堆勵志書,又在報章雜誌讀了一些名人成功故事,原以為能理出些頭緒,沒想到反而激發心中更多的疑問。 百思不得其解的情況下,他轉而向一位經驗豐富的智者求教。 「老師,我不懂,為什麼坊間的勵志書籍都鼓勵人要積極正向思考,香港一位成功企業家卻教導要花絕大多數的力氣想像失敗,這兩種理論不是矛盾的嗎?」男子緩緩道出困擾已久的問題。 沉思了一會兒,智者才開口,說,「確實,這兩種說法乍聽之下很矛盾,實際上卻一點也不衝突,甚至還相得益彰。」 男子聽得更糊塗了。 智者見男子的一臉困惑,便嘗試用最淺顯易懂的方式來解釋。「勵志書說的正向思考,比較是指整體的人生態度。香港企業家說要先想像失敗,則比較偏向單一的做事態度。」 「但沒道理啊!」男子接著追問,「做事若是先想像失敗,不是很消極嗎?」 「哈哈哈!這裡說要先想像失敗,真正的含意是指,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有最壞的打算,如此一來就沒有什麼好怕,反而會讓人更勇於嘗試…」 被智者的話這麼一點,男子原本打了好幾個死結的腦筋,瞬間暢通。整個人也因為積極正向的態度而顯得容光煥發,博得面試主考官的好感。沒多久,男子就被一家大公司錄取,如願展開了職人生涯。 【心靈深呼吸】很多人不願跨出舒適圈,表面上看來好像是因為缺乏勇氣,但更貼近真實的理由其實是:怕輸! 換句話說,很多時候,我們所面臨的對手,不是外在環境的任何人,而是內心那個「輸不起」的畏懼心態。 沒有人喜歡輸的感覺。但一個人若是在面對人生或面對事情,態度總是輸不起,最後的結果往往呈現兩極化,若非成就表現傑出,傲視群雄,不然就是平凡至極,總是被命運推著走,走到哪算到哪。 很多人都以為,當今檯面上的那些成功人士,例如:鴻海公司董事長郭台銘、電影導演李安…等,他們之所以能夠擁有眼前的成就,除了本身的專業能力之外,是因為他們很努力。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