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尋寶記:博物淡水知識大考驗問答集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6月

淡水尋寶記:博物淡水知識大考驗問答集

作者:錢麗安、遠足地理百科編輯組
出版社:遠足文化
出版日期:2012年12月26日
ISBN:9789865967680
語言:繁體中文

  淡水,台灣的文化資產大寶庫
  ●淡水為什麼被稱為「東方威尼斯」?  ●紅毛城是由誰建造的?紅毛城底層為什麼設有地牢?  ●鄞山寺為什麼供奉定光佛?鄞山寺前面為什麼有個半月池?  ●「淡水八景」是指哪八景?你看過嗎?  ●馬偕博士為什麼要幫先民拔牙?  ●臺灣北部第一所西式醫院建在哪裡?  ●淡水福佑宮前壁上有一塊「望高樓碑誌」,望高樓是哪個建築?  ●淡水領事館外牆紅磚刻有「1891」代表什麼意思?…………
  一般人來到淡水,除了老街美食、河岸美景,往往對淡水古蹟只有粗淺印象。其實淡水擁有豐富而悠久的文化資產,保存良好的淡水古蹟與歷史建築是臺灣發展史的最佳見證,聞名中外。
  本書採用與一般知識書偏重文章式敘述不同的「問答+圖鑑」為編輯方式,將淡水區27處古蹟、4處歷史建築及博物館經營管理等相關知識,規劃出一冊內容豐富、架構完整的淡水古蹟知識小百科。
  一、圖文並茂,淡水古蹟知識全記錄
  涵括四大淡水古蹟主題:「淡水大代誌」、「淡水文化資產導覽」、「淡水古蹟風華再現」、「淡水深度文化之旅」,規劃出一冊內容豐富、架構完整的淡水古蹟知識小百科。
  二、精彩問答,古蹟奧妙大揭秘
  《淡水尋寶記》是一本以「問答圖鑑」為編輯主軸,透過各式各樣的淡水古蹟知識趣味問答,搭配「百科圖鑑」的編輯方法,匯集歷史古今相關知識,以趣味性的問句標題,引起讀者對古蹟的好奇心,進而從了解各項淡水古蹟知識。
  三、詳盡圖鑑,淡水古蹟一目了然
  《淡水尋寶記》是一本以「問答圖鑑」為編輯主軸,透過各式各樣的淡水古蹟知識趣味問答,以及精彩、生動、翔實的實景照片,完整呈淡水古蹟的發展、與人密不可分的關係,讓讀者輕鬆認識豐富且多變的淡水古蹟群風貌。
  四、推廣文化觀光教育
   《淡水尋寶記》一書,內容兼顧趣味性及可讀性,圖文兼備,以吸引閱讀興趣,使一般大眾能了解淡水古蹟之美,進而探訪淡水古蹟博物館,親身體驗這個與臺灣歷史發展息息相關而且內涵豐富的文化資產。
本書特色
  以問答的方式條列各個讀者對淡水古蹟經常抱持的疑問,讓讀者一目瞭然。  全彩印刷,搭配精彩豐富的插畫照片,從圖文當中輕鬆瞭解書中介紹的各種知識。  本書經由多位淡水古蹟方面的學者專家審訂,嚴格把關,品質保證。

I淡水大代誌
一、淡水第一史前淡水、歷史淡水、馬偕博士、北淡線、西式學校、淡水第一
二、文化歲時遊沙崙保安廟「爬刀梯」大道公聖誕祭典福佑宮瘋媽祖樹梅坑溪環境藝術活動「馬偕日」感受馬偕博士大愛五月五,清水巖祖師爺遶境秋風起,相約淡水古蹟日淡水國際環境藝術節油車口蘇府王爺「燒王船」長老教會聖誕夜
三、地理環境與自然生態五虎崗、漢人街區、鼻仔頭區、埔頂區清法古戰場淡水河、淡水街道紅樹林
四、文化風景線美術淡水、音樂淡水、文學淡水、景色淡水
II淡水文化資產導覽
五、和洋印記淡水紅毛城與英國領事館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淡水外僑墓園原英商嘉士洋行倉庫(殼牌倉庫)淡水街長多田榮吉故居淡水日本警官宿舍淡水日商中野宅木下靜涯故居淡水臺銀日式宿舍淡水中正段日式建築群
六、漢人遺跡滬尾砲臺滬尾湖南勇古墓關渡媽祖石淡水公司田溪橋遺蹟公司田溪程氏古厝淡水崎仔頂施家古厝淡水重建街14、16號街屋于右任墓
七、邁向現代淡水海關碼頭淡水氣候觀測所淡水水上機場滬尾水道滬尾小學校禮堂
八、廟宇信仰鄞山寺(汀州會館)淡水龍山寺淡水福佑宮
九、馬偕之路理學堂大書院馬偕墓淡水禮拜堂滬尾偕醫館
十、淡水古蹟風華再現
十一、淡水文化深度之旅穿越時空100年,看阿祖過日子馬偕之路拜訪水筆仔的家--紅樹林生態之旅戰爭迷必探--清法古戰場
附錄、淡水.台灣的世界遺產潛力點

市長的話
  綜觀世界文明發展史,每個偉大的城市,都有一條臍帶之河。位居北台灣、轄下二十九個行政區、人口冠全台的新北市,境內地形樣貌豐富,有綿延壯麗的山景,更坐擁北台灣文明發展的源頭--淡水河系,孕育出豐沛、濃厚多樣的人文歷史。位於淡水河口的淡水區,更是千百年來北台灣與世界接軌的樞紐,挾其豐沛的歷史人文,入選為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
  淡水河,臺灣第三大河流,最終注入台灣海峽,滋養著沿岸居民生計、孕育出溫潤豐厚文化,大坌坑文化、訊塘埔文化與十三行文化,相繼在淡水附近出土;它亦是台灣唯一可以航行至內地的大河,外來文化、貿易及宗教,亦緩緩隨著船隻進入。位居河口門戶的,便是淡水。除淡水埤島橋遺址發現宋元陶瓷外、西班牙、荷蘭、英國、日本於清末亦相繼由淡水登岸,引進多元的異國文化與世界新知。於此得天獨厚的時空下,使得淡水因緣際會站上國際舞台,更留下多達31處的文化資產(二十七處古蹟、四處歷史建物),傲視全台。
  近年來,新北市致力於將這些珍貴的文化資產活化,與常民生活產生連結與互動,並賦予再利用的創新意涵,使文化資產不是冰冷的建物,而是連結過去、現代與未來的生活記憶,與在地居民產生共鳴、進而成為引以為傲的獨特資產。
  2003年七月二十六日,內政部將國定古蹟淡水紅毛城移交新北市政府,為發展觀光、活絡地方及保存維護淡水古蹟群,本府首度設立「淡水古蹟園區」。以紅毛城為核心,針對淡水當時所有古蹟統籌管理。2005年,本府文化局以「淡水古蹟園區」為基礎,成立全國首座「淡水古蹟博物館」,讓古蹟透過再利用創造更多元的價值,並以完善的營運管理,開創文化產業發展新氣象。
  淡水古蹟博物館成立至今,短短幾年裡,便迅速累積了數量龐大的古蹟、歷史建物資料,從適合大眾閱讀的一般書籍,到針對古蹟深入研究的專案研究、調查報告等,涵蓋面向寬廣;而在相關活動的推動上,如「古蹟劇場」、「古蹟日活動」、「行動博物館」到大受歡迎的「古蹟夜未眠」,也成功的將古蹟與常民生活結合,使得淡水成為北台灣最受歡迎的文化休閒景點。
  我們深知這還不夠,如何將淡水豐沛的古蹟與深厚文化更深入民眾生活中,內化為文化養分,淡水古蹟博物館責無旁貸。《淡水尋寶記》是淡水古蹟博物館的嶄新嘗試。透過活潑生動的問答,讓親子、師生,乃至於一般民眾都能輕鬆成為通達古今的「淡水達人」,讓看似單一的古蹟景點,注入歷史、空間後,立體起來。
  淡水河是新北市的母親之河,由大陸遷徙而來的先祖多數也在此登陸,因此,淡水可被視為北台灣發展的源頭與母親,且讓我們一起攜手,走讀《淡水尋寶記》,重新認識我們的文化所來處。
新北市市長  朱立倫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