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戶操盤實戰技法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6月

散戶操盤實戰技法

作者:波段之王
出版社:電子工業
出版日期:2016年04月01日
ISBN:9787121282812
語言:繁體中文

本書共分三篇,既可以讓新股民快速入門、了解主力機構,也可以讓有一定經驗的股民深入了解他們的市場行為,從而展開站隊跟隨獲利的實盤操作。第一篇的內容是基礎性的知識講解,它將使我們在炒股時轉變視角,不再拘泥於對市場走勢、多空力量等傳統視角,而是將焦點轉向國內股市中的最大亮點、也是最為關鍵的核心——大資金;第二篇內容為進階性的內容,我們從控盤的各個階段着手,力圖幫助讀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市場行為、並能從宏觀的角度出發來理解個股的走勢。第三篇是更多的是技巧性、經驗性的總結,正所謂”熟能生巧」,有了基礎知識的學習,就可以總結出一套適合自己的操盤手法了。波段之王,原名陳亮,2003年入市開始從事證券行業,先后任職於中信證券、大洋期貨公司,私募基金操盤手等崗位。參與過部分A股大資金操盤及具體走勢制定等。2005年開始在各大財經網站撰寫財經博客,有着豐富的實戰操盤經驗和豐富的分析經驗。為上海各大財經媒體及財經網站的特邀嘉賓。

第1篇 散戶看盤入門第0章 站好隊,才是賺錢的硬道理第1章 有機構,個股漲勢才可觀 1.1 主力資金概述 1.1.1 大資金為何能影響個股的走勢 1.1.2 如何發現被資金控盤的個股 1.1.3 了解大資金的類型 1.2 大資金主力與散戶的區別 1.2.1 主力機構與散戶在股市中的角色對比 1.2.2 主力機構與散戶資金實力對比 1.2.3 主力機構與散戶信息獲取方式對比 1.2.4 主力機構與散戶買賣個股方式對比 1.2.5 主力機構其他優勢枚舉 1.3 大資金入駐股與無資金入駐股的區別 1.4 何為基金主力機構,何為游資 1.5 短線資金與中長線資金 1.5.1 短線資金參與的個股及其走勢 1.5.2 識別短線資金股的兩個要素 1.5.3 中長線資金參與的個股及其走勢 1.6 站對了隊才能賺大錢 1.6.1 業績只是買股的一個輔助因素 1.6.2 介入資金股的最佳時機是資金控盤初期 1.6.3 介入資金入駐股后應積極地持股待漲 1.7 站隊跟隨心得——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第2章 運籌帷幄,資金控盤過程全接觸 2.1 資金控盤過程概述 2.1.1 控盤過程是一個低吸高拋的獲利過程 2.1.2 吸、拉、洗、派是資金控盤過程的主要環節 2.2 起始於建倉的控盤路線 2.3 起始於打壓的控盤路線 2.4 利用籌碼分布方式理解控盤過程 2.4.1 籌碼分布就是持倉成本分布 2.4.2 看懂籌碼的轉移 2.4.3 建倉階段的低位單峰密集形態 2.4.4 拉升階段的發散形態 2.4.5 洗盤階段的密集峰形態 2.4.6 出貨階段的高位單峰密集形態 2.5 利用價格走勢的周期循環理解控盤過程 2.5.1 上升趨勢及下跌趨勢的三個階段 2.5.2 底部區——建倉階段 2.5.3 持續的上漲走勢——拉升及洗盤階段 2.5.4 狂熱情緒下的見頂走勢—拔高階段 2.5.5 頂部區——出貨階段 2.5.6 持續的下跌走勢——打壓式出貨及觀望階段 2.6 站隊跟隨心得——要講究策略第3章 異動解析,操盤手法大揭底 3.1 什麼是操盤手法 3.2 對倒手法 3.2.1 拉升階段的對倒造量手法 3.2.2 出貨階段的對倒造量手法 3.3 打壓手法 3.3.1 建倉階段的打壓手法 3.3.2 洗盤階段的打壓手法 3.3.3 出貨階段的打壓手法 3.4 聯動炒作手法 3.4.1 聯動炒作手法之於同一題材同一個股 3.4.2 聯動炒作手法之於同一題材多只個股 3.5 漲停板手法 3.5.1 出現在建倉階段的漲停板手法 3.5.2 出現在拉升階段的漲停板手法 3.5.3 出現在出貨階段的漲停板手法 3.6 站隊跟隨心得——看懂手法,理解心理第4章 盤中點撥,關注每日的4 小時交易時間段 4.1 關注高開與低開股 4.1.1 什麼是集合競價 4.1.2 關注高開 4.1.3 關注低開 4.2 透過開盤后的半小時預測當日盤中走勢 4.2.1 關注早盤前30 分鍾的異動表現 4.2.2 關注早盤前30 分鍾的走勢是否具有連續性 4.2.3 關注早盤前30 分鍾對昨日尾盤異動的修正 4.3 實時捕捉盤中異動股 4.3.1 什麼是盤中異動 4.3.2 利用行情報價表關注盤中異動 4.3.3 利用綜合排名關注盤中異動 4.3.4 利用短線精靈窗口關注盤中異動 4.3.5 利用預警系統關注盤中異動 4.4 早盤漲停板,追入還是等待 4.4.1 關注早盤漲停板出現前的價格走勢特征 4.4.2 關注早盤漲停板出現的原因 4.4.3 回避早盤打開型漲停板 4.5 早盤中快速分析當日大盤走勢 4.5.1 關注股票漲跌數量比 4.5.2 關注消息面因素對股市的影響程度 4.5.3 關注早盤開盤后的指數運行形態 4.5.4 關注分時圖中的量價配合關系 4.5.5 關注指數上一交易日的尾盤運行形態 4.6 透過中盤分時線運行把握多空轉換 4.6.1 強勢股的中盤分時線運行形態 4.6.2 弱勢股的中盤分時線運行形態 4.6.3 利用分時線中盤運行形態識別多空力量的轉換 4.7 值得深思的盤口掛單 4.7.1 高位區的「大單托底」假象 4.7.2 低位區的「大單壓頂」假象 4.8 內盤與外盤關系解析 4.8.1 什麼是內盤和外盤 4.8.2 結合價格走勢解讀內盤與外盤的市場含義 4.9 值得關注的指數尾盤走勢 4.9.1 關注指數的尾盤放量上揚形態 4.9.2 關注指數的尾盤放量下跌形態 4.10 站隊跟隨心得——學會從盤口中實時捕捉動向第5章 關注題材,炒作的噱頭 5.1 題材與題材股 5.1.1 題材股與熱點題材股 5.1.2 炒作題材股好處多多 5.2 題材股的炒作過程 5.2.1 捕捉市場熱點,挖掘題材股 5.2.2 積極的建倉,多為拔高式的建倉手法 5.2.3 快速的拉升,多為火箭式拉升 5.2.4 高位區利用追漲盤快速出貨 5.3 題材炒作之政策提攜 5.4 題材炒作之產品價格上漲 5.4.1 鋰電池價格上漲中的短線炒作 5.4.2 黑磷價格上漲中的中長線炒作 5.5 題材炒作之名人效應 5.6 題材炒作之社會生活中的重大事件 5.6.1 戴維醫療的二孩題材 5.6.2 中威電子的大數據題材 5.6.3 熊貓金控的國慶節題材 5.7 題材炒作之高送轉 5.7.1 任子行的高送轉題材 5.7.2 數字政通的高送轉題材 5.8 站隊跟隨心得——抓題材要靈活應變第2篇 典型盤口分析圖解第6章 典型盤口分析之建倉 6.1 理解建倉行為 6.1.1 選擇合適的建倉目標股 6.1.2 把握良好的建倉時機 6.1.3 運用適當的建倉手法 6.2 選擇何時建倉 6.2.1 宏觀經濟回暖或穩健向上時 6.2.2 股市周期運行中的底部區 6.2.3 個股的價值低估區 6.2.4 個股有投資價值區 6.2.5 市場熱點突然出現時 6.2.6 利好消息或利空消息發布時 6.3 建倉手法匯總 6.3.1 低點打壓式建倉手法 6.3.2 震盪緩升式建倉手法 6.3.3 拔高式建倉手法 6.4 六招識建倉 6.4.1 慢牛走勢 6.4.2 牛長熊短的局部走勢 6.4.3 紅肥綠瘦的K 線形態 6.4.4 次低位縮量窄幅盤整 6.4.5 K線形態逐波走高形態 6.4.6 低位止跌區的量能總體放大形態 6.5 站隊跟隨心得——布局個股后,要有適當的耐心第7章 典型盤口分析之震倉 7.1 為何要震倉 7.1.1 出現在拉升前的震倉操作 7.1.2 出現在建倉階段的震倉操作 7.2 震倉時機的選擇 7.3 震倉時的盤面形態特征 7.3.1 浦發銀行震倉盤面形態 7.3.2 山東鋼鐵震倉盤面形態 7.3.3 中直股份震倉盤面形態 7.3.4 武鋼股份震倉盤面形態 7.4 站隊跟隨心得——震倉出現莫慌張第8章 典型盤口分析之拉升 8.1 拉升時機的選擇 8.1.1 大盤走勢回暖時 8.1.2 大盤走勢穩步攀升時 8.1.3 利好消息公布前(或公布時) 8.1.4 高送轉除權前 8.1.5 板塊中龍頭股出現后 8.2 中長線資金的拉升手法 8.2.1 45°角穩步攀升形態 8.2.2 台階式的攀升形態 8.2.3 波浪式的攀升形態 8.2.4 一步到位的陡峭式攀升形態 8.3 短線資金對於題材股的拉升手法 8.3.1 一波見頂的火箭式拉升形態 8.3.2 多波見頂的火箭式拉升形態 8.4 第一時間捕捉到拉升 8.4.1 漲停板突破密集區形態 8.4.2 放量大陽線拉升形態 8.5 透過量能分析拉升的持久性 8.6 站隊跟隨心得—在拉升途中買入也不失為一種策略第9章 典型盤口分析之洗盤 9.1 為何要洗盤 9.1.1 提高市場持倉成本,有利於控盤 9.1.2 高拋低吸,賺取價差 9.1.3 等待時機好轉,繼續拉升 9.2 洗盤的時間與空間 9.2.1 長資金長洗,短資金短洗 9.2.2 強資金小洗,弱資金大洗 9.3 洗盤手法匯總 9.3.1 窄幅盤整型洗盤手法 9.3.2 寬幅震盪型洗盤手法 9.3.3 快速打壓型洗盤手法 9.3.4 挖坑型洗盤手法 9.3.5 放量大陰線洗盤手法 9.3.6 分時圖寬幅震盪洗盤手法 9.4 從均線形態上的變化識別洗盤 9.4.1 從MA60 的穩健上揚識別洗盤 9.4.2 從交叉后再度呈現多頭形態識別洗盤 9.5 站隊跟隨心得——洗盤時,可見機行事第10章 典型盤口分析之拔高 10.1 為何要拔高 10.2 拔高時的盤面形態特征 10.3 站隊跟隨心得——拔高時,請勿追高第11章 典型盤口分析之出貨 11.1 出貨是與散戶的博弈過程 11.2 理解出貨與個股漲跌之間的關系 11.2.1 出貨階段的上漲走勢 11.2.2 出貨階段的下跌走勢 11.2.3 出貨階段的震盪幅度 11.3 把握好出貨時機 11.3.1 大盤處於震盪攀升時 11.3.2 到達目標位時 11.3.3 利空消息突然出現時 11.3.4 利好消息突然出現時 11.3.5 高送轉除權之后 11.3.6 市場傳聞增多時 11.4 出貨手法匯總 11.4.1 高點打壓出貨手法 11.4.2 反復震盪型出貨手法 11.4.3 對倒拉升出貨手法 11.4.4 階梯式出貨手法 11.5 六招識出貨 11.5.1 牛短熊長的局部走勢 11.5.2 綠肥紅瘦的K 線形態 11.5.3 K 線形態逐波走低 11.5.4 階段性高點的脈沖式放量 11.5.5 寬幅震盪形態 11.5.6 量能的總體萎縮形態 11.6 逢高出貨方為上策,短線操作控制倉位第3篇 總結提高第12章 不可不知的五大站隊技巧 12.1 穩如磐石,動如脫兔 12.2 持股待漲PK 高拋低吸 12.3 從容應對洗盤與震倉 12.4 提防搞尾市偷襲 12.5 逆勢不跌是強勢拉升的信號 12.6 站隊跟隨心得——有技巧,經驗更重要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