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的使用法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6月

書的使用法

作者:(日)出口治明
出版社:中國友誼
出版日期:2021年05月01日
ISBN:9787505751422
語言:繁體中文

好書似毒,細細咀嚼,深入骨髓,方能深知其味。但你知道如何才能挖掘一本好書,如何有效地理解、消化書中的內容嗎?

本書作者出口治明是日本最知名的“讀書家”,即便是在創業最繁忙的階段也能夠每週閱讀3~4本書,迄今為止他已經閱讀過萬冊。

在這本書中,他從長年的閱讀經驗出發,詳細講述了如何從經典著作中汲取知識,提升自身修養的方法;想要學習未知領域的知識時,應該如何選書,如何閱讀,從而做到系統性地掌握知識;如何與書“交流”,如何更高效地“使用書”;等等。書中更有面向不同人群精心整理的書單,激發你對閱讀的興趣和理解。
 
 

第一章  書是什麼
1  修養和教育的區別 003
2  獲得修養的有效工具 012
3  從哪裡開始學習才好 026
4  文科七藝的必要性 029
5  書、報紙、互聯網的區別 038
6  不讀書的人增多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046

第二章  書的選擇
1  學習未知領域知識的方法 055
2  為什麼感覺閱讀古經典籍很難 062
3  閱讀古經典籍的意義 064
4  選擇經典作品的方法 079
5  選擇現代書的方法 084
6 活用圖書館 093
7  書的推薦方法 095

第三章  與書交流
1  讀書時的規矩 099
2  書即是人101
3  閱讀歷史書的方法 104
4  速讀不如熟讀 108
5  與商務書籍保持距離 113

第四章  書的使用
1  數位·事實·邏輯 121
2  不要在書中追求即效性 128
3  重複閱讀 132
4  思考就是語言化 135
5  按照目的推薦的書 140

第五章  熱愛讀書
1  與書的邂逅 171
2  小學生時代 173
3  中學生時代 175
4  高中生時代 177
5  大學生時代 179
6  社會人時代 187
7  讀書的收穫 195

後  記 197
本書內介紹書籍一覽 203
 

從記事時起(幼稚園的時候),我就是一個書癡。

即便在因為創立 Life Net 生命而繁忙奔走的時候,我仍然平均每週能讀完 3 ~ 4 本書。我讀書最多的時候,每週能讀完 10 本以上。對於我來說,睡覺前拿出 1 小時來讀書,就像每晚要刷牙一樣是理所當然的習慣。

如果問我為什麼讀書,大概我只有一個回答:“因為有趣。”

每當我邂逅一本優秀的書,內心都會抑制不住地激動起來。我之所以開始寫書評博客,起因是 Life Net 生命的員工們對我的建議,但更關鍵的是我有一種“想讓更多的人知道這本書的有趣之處”的強烈願望。

在中國古代的政治論文集《管子》中,有這樣一句話:“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衣服和食物是生活上不可或缺的東西,因此人類首先想的永遠是“怎樣才能吃上飯”。

但是,人類與其他動物不同,人類擁有更加發達的頭腦。因此,人類並不滿足於只是填飽肚子。正如《聖經》上所說的那樣,“人不能只靠麵包生活”。

當衣食的需求都得到滿足之後,人類就會出現其他的需求。於是就開始追求麵包之外的東西。其中之一就是“對知識的好奇心”。
阿拉伯有這樣一個諺語:“(人生的)樂趣,在馬背上,在書本中,在女人的懷抱裡。”

與和異性耳鬢廝磨相比,讀書更有趣。這句諺語說得很巧妙。我覺得這甚至可以稱得上是傳達讀書樂趣的至理名言。

對於生活在沙漠之中的阿拉伯戰士來說,馬不僅是生活的手段,更是榮耀的象徵。因此,騎在馬背上,應該是比什麼都更快樂的。而排在第二位的是“書”,第三位才是“女性”。“書”之所以能夠排在“女性”前面,正是因為書能夠滿足人類對知識的好奇心。

滿足對知識的好奇心,是人生至高無上的樂趣。在這一點上,我和阿拉伯人深有同感。正是因為伊斯蘭國家完好地保存了希臘與羅馬的經典著作,才使得這些典籍在經歷了基督教長期的焚書運動(為了鎮壓異教思想而燒毀書籍)之後仍然能夠流傳後世。也就是說,阿拉伯人非常喜歡書。

對於我來說,讀書就好像是品嘗美味佳餚一樣。

麵包和米飯,只能夠滿足最低限度的食欲。但是,當餐桌上擺滿美味佳餚的時候,吃飯就會變成更加快樂的享受。

如果沒有書,人並不會死掉。但如果沒有書,人生一定會缺少很多樂趣。至少對於我來說是這樣的。

那麼熱愛讀書的我是如何與書交流的呢?我理解的“書的樂趣”又是什麼呢?…… 本書,就是從小和書一起長大的我個人的讀書論。

我將在回顧自己過去經歷的同時,嘗試解讀“讀書的樂趣”和“讀書的用處”這兩個問題。

不過,我絕對不會提出任何關於“應該這樣讀書”的意見和建議。恐怕再也沒有比強制灌輸價值觀更無聊的事情了吧。而且我認為書的閱讀方法完全是個性使然,這種個性也是閱讀的樂趣之一。

本書能夠有幸出版,是因角川書店的間孝博和WRITER的藤吉豐的協助。他們二人強烈建議我出版本書,並且他們代替因管理 Life Net 生命而佔據了大部分時間的我完成了大部分的工作。在此向二位致以最誠摯的謝意!

如果通過本書能夠向大家傳達一些“讀書的樂趣”,那將是我最大的榮幸。

期待大家的意見和感想(郵 箱:[email protected])。

出口治明

後記

書並不是“非讀不可”的東西。如果帶著不情願的心情閱讀,肯定會感覺很無聊。

讀書是為了愉悅自己。因此,請閱讀那些“自己感興趣的書”。

有時候我會在看完電影之後想要閱讀一下原著。有時候我會被一本書的標題或裝幀設計吸引。有時候可能是因為朋友的熱心推薦而閱讀…… 無論動機是什麼都無所謂,關鍵在於心中產生出“想要閱讀”的想法之後,才開始閱讀。

我不喜歡將價值觀強加給別人,也不喜歡被強加價值觀。

就算強迫“不喜歡讀書”的人讀書,只要他本人對閱讀不感興趣,那麼就算讀了也不可能有任何收穫。即便是非常喜歡讀書的我,對於別人強迫我閱讀的書也提不起興趣。因為“只有喜歡才能夠做好”。

在我還是一名工薪族的時候,曾經有過被上司要求“讀一讀這本書”的經歷。我被迫讀了“最初的 5 頁”,卻發現一點意思也沒有。因為“根據最初的 5 頁做判斷”是我的自我規則,所以我馬上就放棄了這本書。現在我甚至連那本書的標題是什麼都忘記了。

後來上司問我,“怎麼樣,讀完了嗎,有趣嗎?”,我非常誠實地回答說,“讀了,但感覺沒有意思所以沒有讀完。

我不想讀無聊的書……”,從那以後,上司再也沒有強行推薦給我任何書。

閱讀是一種享受。書就像是“美味的點心”,應該仔細地品嘗其中的味道。所以我認為沒有必要把時間浪費在“無聊的書”和“不想讀的書”上面。

最後,我想為大家再介紹一本書:《5》(丹·紮德拉 著)。

這本書的每一頁都採用了非常引人注目的設計,書中的內容包括名著、名言,以及名人軼事,是一本可以給你的大腦以衝擊的書。

這本書向讀者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5 年後,你會在哪?”

在這本書的最後,以這樣一句話收尾:“現在的你,是剩餘的人生中最年輕的時候。”

小時候不喜歡讀書的人,在長大之後開始“喜歡讀書”的例子十分常見。出生在發展中國家的孩子,因為接受教育而接觸到書,繼而發現“再也沒有比讀書更有趣的事”,並且喜歡上閱讀的事例更是屢見不鮮。

無論做什麼事情,絕對沒有“太遲了”的情況。如果你對讀書產生了興趣,那麼現在就是拿起書閱讀的最好時機。等待著你的,一定是一個激動人心的廣闊世界。因為“現在是你最年輕的時候”,所以從現在開始讀書就是最好的時候。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