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彩圖珍藏本)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5月

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彩圖珍藏本)

作者:(英)凱恩斯
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年09月01日
ISBN:9787544237291
語言:繁體中文

《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是西方經濟學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部巨著。它問世于上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時期,以其獨到的“有效需求理論”與“乘數理論”,解釋了生產水平倒退及失業率驟增等等傳統經濟學無力解答的現實問題。今天,我們每個人的資產甚至命運依然會隨著經濟的周期性波動而漲跌,通脹率、利息、央行貨幣政策中的任何一項不僅會影響我們所擁有資產的實際價值,也將影響持有者選擇投資時機的策略。而《通論》所論述的正是這些現代人不可不知的經濟知識。 本書一改傳統經濟學著作刻板的面孔,配有大量精美插圖。即使沒有任何經濟學基礎的人,也可以在輕松中閱讀這部世界名著,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體驗經濟學。 凱恩斯(1883-1946),世界公認的20世紀最重要的西方經濟學家,在經濟學發展史上佔據著里程碑般的地位,曾師從A.馬歇爾、A.C.庇古學習經濟學。自上世紀20年代中期起,他開始懷疑單純依靠市場自動調節機制能否解決英國面臨的經濟困境,並逐漸從自由放任主義的傳統觀點轉向國家干預經濟的主張。凱恩斯一生對經濟學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一度被譽為資本主義的“救星”、“戰後繁榮之父”等美稱。他提出︰ “只要政府降低利率,刺激投資,實行公共開支和經濟軍事化,就可解決失業問題,化解經濟危機。”這一理論為西方各國政府實行經濟干預的政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西方經濟學派流簡表 英文版序言 第1篇 引論 第1章 正名 第2章 古典學派的前提 第3章 有效需求原則 第2篇 定義與觀念 第4章 單位的選擇 第5章 預期與就業 第6章 收入、儲蓄及投資的定義 附錄 論使用者成本 第7章 再論儲蓄與投資的意義 第3篇 消費傾向 第8章 消費傾向 第9章 消費傾向 第10章 邊際消費傾向與乘數 第4篇 投資引誘 第11章 醬的邊際效率 第12章 長期預期狀態 第13章 利率通論 第14章 古典學派的利率論 附錄 馬歇爾《經濟學原理》、李嘉圖《經常學原理》以及其他著作中的利率論 第15章 流動性偏好的心理動機和商業動機 第16章 關于醬性質的幾點觀察 第17章 利息與貨幣的特性 第18章 就業通論提要 第5篇 貨幣工資與物價 第19章 貨幣工資的改變 附錄 論庇古教授之《失業論》 第20章 就業函數 第21章 物價論 第6篇 通論引起的社會問題的分析 第22章 略論經濟周期 第23章 略論重商主義、禁止高利貸法、加印貨幣以及諸多消費不足的學說 第24章 略論《通論》可以引起的社會哲學

本書主要是為我同行經濟學家寫的,但我希望普通人也看得懂。本書的主旨在于討論一些經濟學理論上的疑難問題,而並不在于討論如何在實際中應用它們。 如果假設正統的經濟學存在任何錯誤,這些錯誤不會存在于其上層建築,而是在于其經濟學的前提不夠明白,也不夠普遍——上層建築在邏輯上總是極少可加以非議的。為了使更多經濟學家以批判的態度重新考慮正統經濟學的若干基本假定,在本書中,我必須要借用極度抽象的論據,且不得不有許多爭辯。而我的本意總是希望後者可以少一些。我認為我不僅必須說明自己的觀點,還必須指出我的觀點在哪些方面和當前通行的理論不符。我相信一些對“經典學派理論”深信不疑的人,可能認為我的理論完全錯誤,也可能認為它們毫無新意。而誰是誰非,只能由大家來判斷。書中的辯論部分,目的就在提供若干事實,使旁人在做出判斷時能有所依據。為了使各家學說清晰有別,我所做的爭辯可能會過于尖銳;如果確實有這種情形出現,我在這里請求原諒。實際上,我在本書中攻擊的一些理論,連我自己也深信了好多年,我想我還不至于忽視它們的優點。 在經濟學領域之中,沒有什麼會比我們所爭執的對象更加重要。如果我的觀點是對的,那麼我必須先說服我的同行,然後才向大眾推廣。而在這個辯論孰是孰非的階段里,我們只能先要求大眾作為旁听,听取這場辯論中的一方,由他明白地提出經濟學家之間的各種意見分歧。這種意見分歧,使得經濟理論在當前幾乎失去了其實際的重要性;而只要這些意見分歧不能消除,經濟理論實際的重要性就絕無可能恢復。 恐怕只有我自己最清楚本書與我五年前所出版的《貨幣論》之間存在什麼聯系。這些聯系,對于我而言,只是在多年思索後自然演化的結論,但在讀者看來,也許會覺得像是觀點的改換,因而無所適從,而且類似的困難並不會因為我設法改換名詞而減輕。我將在下文中指出為什麼一些名詞必須換名。本書與《貨幣論》之間的關系,可以簡述如下︰ 當我開始寫作《貨幣論》時,我還遵循著傳統路線,把貨幣看做是供求通論以外的一種力量。在它完成時,我的思想已經產生了一些變化,更傾向于把貨幣理論擴展為社會總產量論。不過當時因為受前人理論的影響很深,不易擺脫,所以對于產量改變引起的後果,並沒有加以充分討論。現在看來,這是《貨幣論》理論部分(即第三編及第四編)的顯著缺點。其中所謂的“基本公式”是在一定產量這一假定之下得到的瞬間圖像。在這個假定下,那些公式試圖指出︰“為什麼存在一些造成利潤失衡的力量,迫使產量必須改變。至于動態的發展——與瞬間圖像相區別——反而很不完全,非常模糊。本書的著重點則恰恰相反,在于研究哪些決定性的力量會引起總產量與總就業量的改變;至于貨幣的技術細節,雖然貨幣在經濟結構中佔有重要且特殊的地位,卻略而不論。貨幣經濟的特征,在于處于這一經濟體系之中的人們對于未來看法的改變,它不僅可以影響就業的方向,還可能改變就業的數量。當前經濟行為,雖然常常被人們對于未來的看法所影響,而且這些看法也時常在改變,但我們分析當前經濟行為的方法,卻不會超出供求交互影響的範疇。如此一來,我們的分析方法就與價值論餃接了起來,並由此得出一個通論︰我們所熟悉的經典學派理論,不過是這一通論的特例之一而已。 ……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