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讓人舒服的程度,決定你的高度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6月

說話讓人舒服的程度,決定你的高度

作者:欒玥
出版社:中國計量
出版日期:2017年03月01日
ISBN:9787550298057
語言:繁體中文

口才的好壞,會影響人的一生,因此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有一副好口才,縱橫社交場合,給他人留下美好印象。
  
那麼,到底怎樣才算真正的好口才?好口才,不一定口齒伶俐,不一定口若懸河,不一定巧言善辯,不一定妙語連珠,但一定令人舒服,這才是好口才的實質。說話令人舒服的程度,能反映一個人的品質、修養、胸懷、格局……一句話,它體現著你的高度。
  
縱觀歷史、橫看全球,那些在各個時代各行各業叱吒風雲的“高人”,大多都懂得高超的說話之道,能與人和諧交往,說出來的話無一不令人舒服。
  
本書即從該角度著手,收錄國內外多位著名企業家、主持人、明星,如柳傳志、馬雲、王石、褚時健、史玉柱、約伯斯、俞敏洪、羅永浩、白岩松、崔永元、楊瀾、孟非、黃渤等人的說話案例,結合具體內容和個人風格,梳理總結口才亮點,從不同角度加以精深解析,讓廣大讀者學習到實用又較易掌握的說話方法,進而提升自己的“高度”。


欒玥,好遊歷且沉溺於觀察,故閱歷不匱乏;好讀書還貪婪于甚解,故知識不淺薄;好寫作也計較於字句,故筆觸不粗糙;好社交又癡迷於表達,故說理不含混。


第一章 說話“九不”
不小氣:豁達是高品質話語的內因
馬雲:“要用欣賞的眼光看對手。一生氣,就輸了。這就是你跟對手競爭的過程,最主要的是讓對手心情變糟糕。”
不繞彎:從來沒有人喜歡答非所問
白岩松:今天說東,明天說西,不得罪人不可能,但我想,一個不得罪人的新聞人合格嗎?
不奉承:話語中聽並不是基於諂媚
崔永元:很好的節目,就是不讓播……這樣的事後來越來越多,忍無可忍,到1999年我頂不住了,我厭煩了。
不遷就:一味迎合很可能令人生厭
柳傳志:風險投資領域,跟後來做PC、做基金的投資有相同的地方。它有四個重要環節。
不磨嘰:注重說話效率體現著尊重
孟非:沒成功不說明心不夠誠,動機不夠好。
不浮誇:倒一杯水使人看到一桶水
汪涵:上天拋給你的東西,用自己的雙肩去承受,不管拋給多少,你先扛著,扛著的目的是讓你的身體更加堅強,雙臂更加有力。
不輕浮:你每句話都體現思想的深淺
易中天:我們讀歷史就應該像看自己鄰居家的大叔大媽過日子,或者看自己的爸爸媽媽過日子。
不局限:領導者眼界決定團隊高度
柳傳志:領導人過於不放心,要親自去操作,這是個大的問題。
不賣弄:搞不好就會成為井底之蛙
張瑞敏:如果一個管理人員沒有成果,只有管的這些人,是沒有必要存在的。

第二章 說話九“要”
要樂觀:讓你的話語始終充滿正能量
約伯斯:如果還沒有發現自己喜歡什麼,那就不斷地去尋找,不要急於做出決定,正如一切憑感覺去做的事一樣。
要親和:居高臨下的說話姿態不可取
王石:中國人講屬相,我屬虎,1951年出生,今年63歲。我曾在中國西北的沙漠上當過五年兵,復員後做過工人,也做過技術員,這是32歲前的經歷。
要自信:精神面貌絕對提升說話形象
小澤征爾::“不對,一定是樂譜的問題,而不是我的問題。”
要寬厚:須懷揣一顆大度體諒的仁心
李嘉誠:占小便宜的不會有朋友,這是我小的時候我母親就告訴給我的道理,經商也是這樣。
要巧妙:當你無可奉告時該怎麼回答
李肇星:“誰說的!她會的很多東西,我都不會。她蒙古語說得很好,歌也唱得好,乒乓球也打得好。”
要形象:修辭手法不只屬於書面文章
和訊網:“能否這樣說,出版社在某種意義上成了你的書的開發商?”
潘石屹:“可以這樣說。我給他們提供的是水泥和磚頭。”
要自省:敢於承認不足才能自我提升
史玉柱:第一個月我們投了五千萬的廣告費打水漂了。一個月5000萬廣告砸下去了,第二個月3000萬砸下去了,小一個億就沒了。
要節制:千萬別只顧自己的說話需要
墨子:“利人者,人亦從而利之;惡人者,人亦從而惡之。”
要靠譜:誰都喜歡接地氣的務實精神
李書福:我要學習的東西很多,現在天天在學習。我們沃爾沃的董事會的構成,都是全球最頂級的專家。

第三章 說話九“有”
有分寸:清楚什麼話當講、什麼不當講
許純美——說話者不懂得不注意說話分寸的把握,不知道哪些話該說哪些話不該說,只是憑著一時意氣和情趣無節制地海侃,這並非簡單的對與錯的問題,而是社交情商高低的問題。
有邏輯:說話條理清晰最使交流順暢
俞敏洪:中國允許民間辦大學,實際上都沒超過20年,20年是不可能辦出優秀大學的,即使所有的錢請進去都不可能。
有氣度:遭遇挑釁時不以針尖對麥芒
姚明:“奧尼爾的手肘上有很多肉,撞人的話應該不會太疼。”
有情懷:這種話語展現你的豐富程度
羅永浩:我不常表揚人,因為我要求高,但後來我發現,開除一個人比表揚一個人要難太多了。
有主見:哪怕異於大眾也要表述觀點
蔡康永:張愛玲的人生很棒嗎?張愛玲的人生糟透了。你怎麼會用一個人生糟透了的人描述人生的話來作為你的座右銘呢?
有底氣:說話一分鐘基於平常十年功
董明珠:人家在微笑曲線當中,都不願意做最底端,認為那塊是最辛苦的,恰恰我們堅持了。
有涵養:說話使人舒服能夠延續感情
任正非:人的一生要耐得住寂寞,每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在成長之前都是非常寂寞的,你們老是看到他的光輝,我就老看到他的寂寞,所以我們對人生的認識是完全不同的。
有格調:能體現滲透於骨子裡的高貴
高曉松:我這個人,你看著像一個邪派,可你看我的作品,像少林武當,一點邪派不走,就是紮實的童子功。
有激情:你可以是感染力生髮的源頭
哈德菲爾德:當那天結束時,你要麼光榮地、毫不費力地漂浮在太空,要麼就已經死了。

第四章 說話九“懂得”
懂得呈現:講的道理最好蘊含在故事中
約伯斯:我大學沒畢業,說實話,這是我首次離大學畢業典禮如此之近。今天我想給大家講三個我自己的故事,不講別的,也不講大道理,就講三個故事。
懂得換位:必須學會站在別人角度說話
黃渤:請求大家別在因為節目裡的言行來評判一個人,很多時候我們是為了節目效果,和人品無關……
懂得幽默:笑聲是人類都能聽懂的語言
郭德綱:“你要好好地聽!上廁所必須打招呼!我們後臺人比你多得多,關上門打起來你跑不了!”
懂得鼓勵:用好本質中最深遠的驅策力
雷軍:我曾經在武漢大學的操場上沿著400米的跑道走了一天又一天,走了好幾個通宵,我想怎麼才能塑造與眾不同的人生。
懂得引導:話語兼具使社會更文明之責
牛根生:國外的跨國公司已經有百年歷史,幾十年歷史的,我們怎麼樣才能超過他們?首先我們制度要創新,創新最關鍵的是什麼呢?
懂得矯正:及時指出他人對自己的誤讀
蔡康永:說我蹲下來主持《康熙來了》,說實話,我一點都沒有蹲下來的感覺,反而在主持《真情指數》時,常常有蹲下來的感覺。
懂得自嘲:一種會自我調節的生活哲學
崔永元:大家都知道我睡不著覺,我到淩晨五六點鐘才能睡,睡到下午才能醒,你非得八點鐘開會,我藥勁還沒過呢,起不來,我那個時候開車會出車禍。
懂得誇讚:使對方毫無疑議地感知歡愉
陳魯豫:“演講很好,我很喜歡你,題材很討巧,討巧的題材很容易流於膚淺,但你沒有,你內心一定很有勇氣。”
懂得分享:以經驗與感悟完成情感交匯
宗慶後:去年娃哈哈銷售增長一百多個億,利潤增長沒多少,稅也交了54個億。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