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害羞:化性格缺點為優勢稟賦,探究羞怯迷人的祕密世界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11月

擁抱害羞:化性格缺點為優勢稟賦,探究羞怯迷人的祕密世界

作者:喬‧莫蘭
出版社:奇光
出版日期:2019年11月06日
ISBN:9789869822602
語言:繁體中文

  在這個過度分享秀自己的時代,
  本書是害羞者的指引、出口和慰藉,
  也是內向、高敏感和社交恐懼者完全使用手冊。

  害羞可以當成我們的天賦,
  它給了我們一個偏斜的觀點,一種看待世界的特別方式。

  人為何會害羞?害羞能克服嗎?害羞能界定一個人嗎?
  來吧,別害羞,跟著作者了解「害羞」的精采和力量。

  ◆當今最敏銳也最具創意的英國生活觀察家,以及天賦出眾的社會學家喬‧莫蘭最新文化史力作。

  ◆Amazon讀者5顆星好評:許多趣聞軼事……讓人忍不住一頁接著一頁看下去。

  ◆題材有趣吸引人,害羞面面觀,從演化史、動物觀察、社會學、實驗室與心理學研究等全面了解害羞,甚至也探討了藝術、音樂與電影。

  ◆作者把害羞視為優勢,而不是性格缺點。容易害羞的人可能會追求興趣,或轉而走上意想不到的職業道路。

  ◆揭露「害羞教」名人的趣事軼聞,如:博物學家達爾文、電腦之父圖靈、謀殺天后阿嘉莎‧克莉絲蒂、腦神經學家薩克斯(Oliver Sacks)、芬蘭作家楊笙(Tove Jansson)、英國民謠詩人德瑞克(Nick Drake),以及蘋果電腦共同創辦人沃茲尼克(Steve Wozniak)等。

  「在大多數時候,害羞是我們不想擁有的天賦,但天賦終究是天賦,伴隨而來的孤立感賦予了我們難能可貴的洞察力,我們如今難以想像少了這種洞察力要如何生活。」

  「害羞不僅是基本人性,也許甚至是一把鑰匙,能開啟對於受到關門自省這奇特能力拖累的群居動物『智人』的理解。害羞不是讓我與其他熱愛群居的人類疏遠的原因,而是連結我和他們的共同點。」
─本書作者 喬‧莫蘭

  人類的成就建立在社交能力之上,所以害羞應當屬於異常現象。但是,害羞其實非常普遍,沒有人不熟悉這樣的感受:尷尬時畏縮身體,在陌生人間張口結舌,或者想要低調,卻頓時成了焦點,不禁羞紅了臉。

  在本書中,作者喬‧莫蘭探察羞怯的隱密世界,對每一件事──從檸檬鯊的害羞本性,到簡訊在芬蘭人談戀愛時扮演的角色──提出深刻的見解。他解答害羞所提出的問題:人為什麼會害羞?害羞能克服嗎?害羞能界定一個人嗎?同時揭露「害羞教」名人的趣事軼聞,像是博物學家達爾文、電腦之父圖靈、謀殺天后阿嘉莎‧克莉絲蒂、腦神經學家薩克斯(Oliver Sacks)、芬蘭作家楊笙(Tove Jansson)、英國民謠詩人德瑞克(Nick Drake),以及蘋果電腦共同創辦人沃茲尼克(Steve Wozniak)等。

  這些故事往往讓人聽了難過,但也鼓舞人心。科學家和思想家千方百計想解釋害羞、戰勝羞怯,莫蘭卻從中得出一個充滿希望的結論。他認定害羞不只是負擔──也是一種稟賦,讓人可以由不一樣的角度看待世界,豐富自我生命,獲得更多的靈感。

名人推薦

  ◆許悔之│作家
  ◆莊慧秋│作家

專文推薦

  ◆張瀞仁│《安靜是種超能力》作者
  在所有我看過有關內向、高敏感、社交恐懼的書裡面,大部分寫的是關於大腦皮質的層面(也就是後天影響、如何訓練等);但這本書第一章從生物演化觀點解釋害羞這件事,反而最能讓我徹底安心,也些許擺脫了那種走到哪裡都有的困窘感和罪惡感。書裡面充滿這種讓內向者安心的小故事:文學界、運動界、各行各業的人。他們的經歷引人入勝、方法聰明又有遠見。看完這本書的我,的確覺得自己好像又變得更有策略了一點。

名家推薦

  ◆王釗文│諮商心理師
  喬‧莫蘭教授用英式矜持的筆觸,把各方害羞敏感的物種、名人都請了出來。他坦言請他們排排站出,多少有藏其身後,順便為自己辯說的私心。若你剛好是這獨特的群類,一定會迷上他嘲諷卻不失公道的敘說,或者對他袒露自己尷尬╱怯場時的心理動力全然笑納。說真的,能被寫得這麼有趣,害羞一點又何妨呢?

  ◆陳豐偉│精神科醫師、「大人的亞斯學」站長
  我看過十幾本談內向與害羞的書,這一本我推薦害羞的你一定要看。

  ◆坎恩(Susan Cain),《安靜,就是力量:內向者如何發揮積極的力量!》作者
  這是一本精采的好書,邀請你進入奇特又奇妙的害羞世界,每個人──從達爾文到日本青少年──都體驗過這種感受。這也是一部充滿生動細節的文化史,內容深刻,文字優美,不管你是大膽外向,還是寡言謙遜,都能從中得到激勵、啟迪或驚喜。

  ◆波克(Joanna Bourke),《為人的意義》作者
  喬‧莫蘭透過銳利的眼光,探索通常無人關注的人生領域。本書描述人類與動物的害羞,內容有趣生動,字裡行間充滿熱情。我從頭到尾都被迷住了。

  ◆連恩(Christopher Lane),《害羞:正常行為如何成為一種疾病》作者
  一本不同凡響的害羞手冊,內容動人深刻,記述羞怯的歷史,也描述羞怯的文化與複雜的心理。不管是在討論尷尬、口吃、怯場還是拘謹,莫蘭都思索了羞怯對於創作力的影響,以及害羞對於小說、藝術和音樂的巨大貢獻。他秉筆直書,文筆優美,既有趣又吸引人,值得擁有廣泛的讀者。

  ◆奧戈曼(Francis O'Gorman),《憂慮》作者
  這本書追根究柢,探討一種眾人熟知卻幾乎無人討論的感受,內容會令你驚呼連連,時時警惕。莫蘭以優美的散文,反思文化對於羞怯的態度與羞怯的表現形式。他爽快坦承自己羞怯的個性,讓讀者詳盡明白羞怯表現的普遍意義,也指明與羞怯無關的意義。他認為,害羞是免不了的,害羞有許多潛在的解釋,但害羞的起因不只限於這些。莫蘭檢視大量的文化資料──從社會學報告到流行音樂,從伍爾芙到BBC廣播節目《荒島唱片》——敏銳分析拘謹的個性,深入揣摩希望閃避他人注視者的心思。

  ◆加特納(Juliet Gardiner),《戰時:英國一九三九年─一九四五年》作者
  莫蘭替一群遭受漠視的人辯解,竄升成為該領域的英國頭號探險家。

媒體讚譽

  ◆《金融時報》
  作者筆調輕鬆幽默,但對人性提出不少深刻見解,從臉紅的奇妙科學,到社會角色固有的脆弱……莫蘭靠一支生花妙筆,刻畫了偶爾令許多人感到「孤立於世界之外」的心境。

  ◆《週日郵報》
  觀察入微,透露著你意想不到的酸楚,但始終抱持著一顆惻隱之心……一部出色的害羞史。討論害羞的專書,讀起來非常愉快……本書巧妙又有趣地探索害羞的種種表現形式──害羞並非一定與善良畫上等號……迷人又有趣,充滿與各種害羞類型有關的逸文軼事,從英國歌手莫里西(Steven Patrick Morrissey)到戴高樂將軍……莫蘭帶領讀者深入了解各式各樣的古怪行徑,是才華洋溢的軼聞專家,也是藝術和生活的敏銳觀察家。

  ◆《旁觀者》(Spectator)
  精采描寫了害羞的苦惱……書中沒有激烈的辯護,莫蘭相信害羞無從解決,只能以正念接納它。這不是一部自助書,但其中有個觀點能夠幫助容易害羞的人:害羞者往往擔憂令旁人感到厭煩,而當他們努力不要感到害羞時,這種恐懼反而就會出現……這部作品證明羞怯也可以十分有趣。

  ◆《週日先鋒報》
  非常有趣的一本書,不只點名列舉許多性情害羞的名人,還從世界各地收集具有啟發意義的故事……莫蘭所舉的案例,有的十分令人感動……莫蘭提出精采不已的總結,將我始終未能清晰表達的思想化作言語。他說,人都會害羞,因為我們知道自己與其他生物不同。由於人類總是抱著一種少有的自我意識,只有我們會察覺到一點:儘管我們必須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我們仍舊要獨自面對這個世界。與旁人相處時有一點羞怯,那自然是可以原諒的。
 

作者簡介    

喬‧莫蘭(Joe Moran)

  英國利物浦約翰摩爾斯大學(Liverpool John Moores University)擔任英語及文化史教授,經常替《衛報》等報刊撰稿。著作《上路了》(On the Road: A Hidden History)入圍英國著名非小說圖書獎「撒繆爾.強森獎獎」(Samuel Johnson Prize),《扶手椅國度》(Armchair Nation: An Intimate History of Britain in Front of the Television)與《排隊入門》(Queuing for Beginners: The Story of Daily Life From Breakfast to Bedtime)也同樣獲得好評。

  @joemoransblog

譯者簡介

呂玉嬋

  專事筆譯,遊於文字與新知之間,樂此不疲。
 

﹝推薦序﹞害羞者的使用手冊──張瀞仁
 
一、害羞史初探
二、這奇怪的心理狀態
三、太尷尬了
四、張口結舌
五、怯場
六、害羞藝術
七、對害羞宣戰
八、新冰河時代
 
致謝
 

推薦序

害羞者的使用手冊

張瀞仁,《安靜是種超能力》作者

  某次出差的長途飛行中,我看了電影「托爾金傳」。

  那是個我極為不熟悉的世界:英國、純男性寄宿學校、一次世界大戰。托爾金和幾個要好的同學們加入茶社,巴洛會社(Tea Club, Barrovian Society,簡稱 TCBS),他們會在茶館裡討論文學、創作、藝術、音樂、國家大事。

  但那又是我極為熟悉的世界:只有少數摯友,在熟悉的地方固定聚會,討論所有深入和不深入的話題。那是舒適圈。

  但離開這樣的舒適圈之外的我,就像被釣上岸的魚,呼吸急促、全身肌肉緊繃,甚至會有生死交關之感。我不喜歡這樣的自己,我也想像其他人一樣在這種場合從容自信、游刃有餘;可以在被介紹認識新朋友時,展現得落落大方、優雅幽默。但事情總是往反方向發展。我只要知道要到人多的場合就開始焦慮,有時甚至好幾天前就開始緊張;我面對陌生人總是血壓飆高,沒辦法優雅就算了,更多時候都是中途脫逃,回家後驚魂未定之外,還要面對內心無止盡的自我質問「剛剛那句話說得太不是時候了,人家會不會誤解」、「如果那個動作可以自然一點就好了」、「當時明明可以幽默地化解啊」……這種反省小劇場有時甚至會維持…嗯,好幾週。

  直到看到這本書,我才開始釋懷一點。在所有我看過有關內向、高敏感、社交恐懼的書裡面,大部分寫的是關於大腦皮質的層面(也就是後天影響、如何訓練等);但這本書第一章從生物演化觀點解釋害羞這件事,反而最能讓我徹底安心,也些許擺脫了那種走到哪裡都有的困窘感和罪惡感。我知道了自己並不特別奇怪;就算有點奇怪,也是龐大自然韻律中的一部分。雖然不見得是最大多數、或在現階段生存機率最高那種,但我們這種人的存在代表某種機會、某種風險分散策略、某種萬一事態迥異時的希望。講的酷一點,像X戰警裡面的變種人一樣。那些我們覺得讓自己在社會中格格不入、覺得羞赧,甚至欲除之而後快的特質,或許就是某種超能力。只是我們一直沒發現找到對的使用手冊。

  「赤手登峰」(Free Solo)是我很喜歡的一部紀錄片,拍攝徒手攀登極限運動者霍諾德(Alex Honnold)以無繩獨攀的方式成功攀登了高達九一四公尺「酋長岩」(El Cap)的歷程。有懼高症的我,又是在四萬英呎高空看到這部電影,看到心驚膽顫。挑戰的過程中,他摸黑出發,從頭到尾只靠著手和腳抓住岩壁,只要一個滑掉就是粉身碎骨。我明明安穩地坐著,卻不禁冷汗直流、全身痠痛。面對極限挑戰大無畏的Alex,卻害怕面對陌生人,害怕演講,只想一個人獨處;對於目標,他也有一般人難以理解的執著。所以當他好不容易有個穩定的交往對象時,女友問他「你可以為我延長壽命嗎(指不要再挑戰極限)」,他竟毫不考慮就說「沒辦法」、「人生不是要追求快樂」、「我在意的事就不會妥協」!《紐約時報》盛讚「霍諾德的徒手攀登,應該是運動史上最偉大的壯舉之一」。

  不管是托爾金或是霍諾德,他們知道自己的戰場不在觥籌交錯的晚宴中,或瞬息萬變的金錢遊戲裡。他們順著自己的特質,找到使用手冊了!

  如果你覺得這兩個故事有稍微讓你安心一點,那你一定會喜歡這本書,因為書裡面充滿這種讓內向者安心的小故事:文學界、運動界、各行各業的人。他們的經歷引人入勝、方法聰明又有遠見。看完這本書的我,的確覺得自己好像又變得更有策略了一點。

  一、害羞史初探

  一九三九年十月,新學期伊始,戰火漫及了牛津大學,校舍被徵用為醫院、空襲預警中心和自倫敦撤離的孕婦的避難所。拱門、方院、庭院都漆上了白色線條,方便師生在燈火管制期間看清道路。在學校草坪上,沙包和帆布草草搭蓋成了防空洞。

  但奧里爾學院有名大一新生卻幾乎沒去想戰爭的事。這位來自南非的年輕人叫萊特(David Wright),個性十分害羞,只要是清醒時,害羞就會占據著他整個大腦,甚至快讓他變成了隱士。日子一天天過去了,他仍舊沒有跟任何人說過話。由於女學生被迫離開女子學院,原本男學生專用的餐廳和公共休息室現在必須與她們共用。萊特日後寫過一件事,有人介紹他認識一個女同學,他「握了握手,什麼也說不出來,臉上慢慢但明顯地浮現出晚霞的色澤,人呆立在原地,思緒亂成一片,直到那個女孩神經崩潰,逃之夭夭」。

  萊特是幸運的,厭煩的心理終究戰勝了靦腆的個性,他決心迎頭解決這個問題,方法是在火車上找人搭訕。當時,火車隔成一小間一小間的封閉包廂,坐在裡面時,如果有陌生人來攀談,你很難躲得掉。這場風險很高的遊戲有時讓他尷尬不已,想像被他逮住的陌生人不由自主朝緊急煞車索移動雙手。不過不要緊,他已經開始努力了,他會終生盡力讓自己習慣社交的緊張心情。他認為划船是無用的活動,但提供了與人接觸的管道,所以聰明地加入大學的划船社團。基於相同的理由,他打起了他認為同樣沒有意義的橋牌,但果然猜對了,要加入對話非常容易,因為話題永遠繞著橋牌打轉。

  萊特在一九四二年畢業,立志成為詩人。他進入蘇活大學繼續進修,導師中有音樂家、藝術家、作家與巴黎蒙帕納斯區來的流亡人士,他們經常在狄恩街、老康普頓街和拉斯波恩廣場的酒吧碰面。這群因為對於藝術、文字和酒精的興趣而結合的朋友同好,每到晚上就聚在一塊,一下就從點頭之交變成密友知己。萊特還發現,就像史上無數怕羞的人,他可以靠一種約上萬年前調配出來的液體減緩害羞症狀,這東西當初說不定正是為了這個目的而發明的。那個液體就是啤酒。

  萊特從來沒有擺脫掉羞怯,只是巧妙地迴避它。他成為那票蘇荷人的中堅分子,憑藉聰明才智過日子,老拿酒吧菸灰缸裡的菸頭捲成菸抽。他還會轟地發出喇叭般的古怪笑聲,聽到的人都要嚇一大跳。他是個大塊頭,高六英尺二英寸,亂蓬蓬的頭髮近乎全白,儘管如此,也有一定的個人魅力。一九六○年代中葉,他是利茲大學的駐校詩人,在校園附近的芬頓酒吧舉辦即興專題研討時,總吸引一大群的學生。

  他的詩歌裡有諷刺,有對話,而且從容自信──都是他嚮往但自身欠缺的特質。他的詩詞集成了一本本的薄冊,如果放在一般的書架上,足以占去半層的位置,但他過於謙遜客氣,反而未能廣為人知。他不像大多數比較大膽的作家,不過還是寫出了一部改變讀者生活的作品:他與愛爾蘭藝術家史威夫特(Patrick Swift)合寫了一本介紹葡萄牙阿爾加維地區的指南,讓英國中產階級認識了該地區,也掀起在那裡購置第二棟房子的熱潮。萊特和史威夫特經常被撞見一塊上蘇活區的酒吧,兩人不出聲地交談,互相打著手勢,熱烈地點著頭,無視酒吧其他客人投來的迷惑目光。

  因為萊特有個更嚴重的問題加劇了他的害羞。他七歲時,一場猩紅熱導致他重度失聰,他始終沒有弄清楚,究竟是耳聾導致了害羞,或者耳聾只不過是加重了害羞,但他知道耳聾和害羞都像是被世界放逐了。由於只能讀唇語,他與人交談時分辨不出微妙之處,也不能有隨興的插話或是隨口的岔題,使得他看上去似乎不注重社交禮儀。而在牛津大學就學期間,他始終堅持著男大學生要互稱「先生」的怪念頭。他發現耳聾帶來一個令人格外苦惱的問題,那就是會讓其他害羞者感到尷尬,因為他們與他交談時必須誇大嘴型,即使如此,也仍舊存在著被誤解的風險,讓每一次偶遇多了一層的危險。

  耳聾不只讓他聽不見,也讓他無法聽見旁人的談話,所以他無法判斷聚會的氣氛,注意力一次只能集中在一個說話者身上。而且,他必須設法占據背光的座位,才能夠看清楚說話者的臉。正常交談中的標點符號──暗示我們與交談對象有所共鳴的點頭、揚眉或表示贊許的低語──都超出了他的能力。對萊特來說,口頭語言永遠不是歡快的聲音,只是枯燥傳達字面意義的工具。

  我並非那種凡事只想到自己的人,不會把自己的羞怯想像成與失聰不相上下的不幸。但是,我確實認為,對於我要討論的主題,萊特的困境以一種極端形式提出若干的基本問題。我想討論的遠遠不只是膽怯或恐懼而已,害羞也算得上是某種社交失聰──聽不清非語言暗示,感覺抓不到維持住公共生活的那條隱形線。就好像是赴宴遲到了,而別人已經差不多三杯啤酒下肚,彷彿進入一種被施了魔法的狀態,可以暢談某些事先約定好的話題。

  我和萊特一樣,一生都在努力,想要破解別人似乎覺得很自然的事。打一組新的電話號碼前,我仍得先寫下對方接起時我要說的話,就像拿著公司腳本的客服中心員工。(對害羞的人來說,接電話的人看不見他,這應該是一種解脫,就像《綠野仙蹤》裡的奧茲巫師從屏幕後方發出聲音一樣。但不知怎麼回事,事實並非如此。)我有一本筆記,上頭抄著閒聊的話題,以免找不到話聊。不過,不管本子抄得多滿,我好像還是會詞窮。現在參加聚會時,我不再像過去那樣死盯著書架或冰箱磁鐵,而是學會了露出神祕的笑容,希望這個微笑讓人認為我覺得眼前上演的人間喜劇非常有趣,我並沒有因為自己置身事外而慌張失措。

  但真正問題其實發生在不拘禮節的情況下,也就是偶遇時應當要能憑空想出幾句話,自然而然交談起來。在工作場合中,此類情況發生在影印機旁一類的地方。在辦公室生活中,影印機相當於教區的幫浦水泵,大家在此交換八卦,鞏固聯盟。走廊也是一樣,它照理是通往他處的直接途徑,卻成了偶遇與徘徊的非正式地點。在這種中介空間,我就會失靈,始終不知該不該停下腳步打招呼,也不知道該逗留多久。我可能經過了兩個正在深入交談的同事,停下腳步想問候一句,但他們繼續談話,我不知何時插嘴才好。最後,我只是簡單微笑點個頭就溜走了,就讓他們繼續聊吧。

  演化人類學家鄧巴(Robin Dunbar)計算發現,交談規模有一個自然的極限,即是四個人。如果人數多於四個,沒有人能對參與交談的所有人保持注意力,這一夥人會分成人數更少的群體。 多年下來,我發現鄧巴規則相當可靠,但知道問題的關鍵並不會讓問題更容易解決。當交談的人群三三兩兩分散開來後,我設法加入其中一組,腦中卻又會聽到另一組,無法置若罔聞。到了最終,我哪一組也沒加入,而是晾在兩組人之間,他們無視對方,也無視我的存在。常常,當我置身一群人中間時,小圈子會突然像在橄欖球場上並列爭球一樣閉合起來,留下我呆立在外頭,因為圈內的成員忘了我的存在,心不在焉地將我輕輕推了出來。

  想出適當的話語,或者起碼表面上還行的話語,並非一件易事。但是,正如萊特的發現,語言根本不是智人的第一語言。人類的獨立臉部肌肉比其他動物都來得多,即使在上顎和喉頭尚未充分發育,頂多只能像其他猿類咕噥、尖叫和嗚咽之時,我們也可以移動嘴唇、臉頰和眉毛,向旁人傳達我們的想法。我們開始將微笑時眼角浮出的魚尾紋看成愉快滿足的符號,我們學會發出笑聲,這種有撫慰作用的音樂是其他動物無法發出的,也是害羞者覺得難以偽裝的。

  除了動作、表情和咕噥聲這些無聲語言以外,人類也發展出一套複雜且不斷演化的觸感禮儀。成年後,我很緊張地觀察到,擁抱已經從邊緣之道變為社交生活日常,各種變化版本也快速增加,比如法式吻頰禮,比如那種「兄弟擁抱」──雙手垂直交握,接著往前一拉,兩人用肩膀互撞。我總認為擁抱是一種自然和人為的奇怪混合物,說它自然,因為身體接觸是我們在嬰兒階段第一個學會的語言,而且它會釋放腦內啡,其他猿類也會做。說它人為,因為雙方必須默默同步進行──擁抱跟握手不同,握手的主動者和接受者無需同步。

  對於真正不擅長交際的人來說,握手也可能是很累人的。我年輕時握手總是笨手笨腳,不是伸錯了手(身為左撇子也於事無補),就是沒握到對方的手掌,只抓住了手指頭。後來,等到度過漫長握手藝術的實習階段,才發現握手已經開始停止通用,我必須趕緊再學習擁抱這個新技能,或者起碼允許他人來擁抱自己,而我則勉強做出某種「熊掌抱」──雙臂軟綿綿垂在對方的背後。擁抱我就像要抱住一個稻草人一樣。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