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商業模式創新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6月

電子商務商業模式創新

作者:劉宇熹(編)
出版社:清華大學
出版日期:2017年03月01日
ISBN:9787302460619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157元

基於多年來對國內眾多創新型企業長期的跟蹤調查和深入分析,本書在新的背景下以案例方式入手開展研究,以新視角重新加以分析,拓展了對「商」的新理解。全書共8章,主要內容包括電子商務商業模型原理——商業模式,電子商務商業模型原理——商業模型基礎,電子商務商業模型原理——需求搜集、成長資源和盈利構造,商業模式的理解、發現和構建,電子商務商業模式創新、互聯網金融模式、電子商務系統建設和創業哲學。本書以具有特色的企業為案例,對其商業模型從盈利模式、需求搜集、業務協同和成長過程等方面進行了獨到而詳盡的評析,總結出新時代背景下不同商業模型的特點和應用。本書適合高等院校電子商務、工商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相關專業的本科生作為教材使用,對政府及企事業單位技術及管理人員從事理論研究和企業實戰也具有很好的啟示作用。

第1章 電子商務商業模型原理——商業模式1.1概述1.2國內外相關研究綜述1.3商業模式的結構性定義1.4商業生態本章 案例讀懂了「阿里」和「京 東」,就讀懂了中國的商業未來本章 小結思考與實踐題第2章 電子商務商業模型原理——商業模型基礎2.1商業邏輯2.1.1背景2.1.2商業邏輯的起點2.1.3案例分析2.2成長基因的構造2.2.1背景2.2.2構造成長基因2.2.3案例分析2.3商業循環2.3.1商業循環的邏輯關系2.3.2固安捷案例分析2.3.3商業模型運行的條件2.4商業模型的設計原則2.4.1背景2.4.2商業模型的設計原則本章 案例總結近百年最頂尖公司的十項共性本章 小結思考與實踐題第3章 電子商務商業模型原理——需求搜集、成長資源和盈利構造3.1需求搜集3.1.1挖掘和創造需求3.1.2明確隱蔽的需求3.1.3建立商業渠道3.1.4剛性需求與彈性需求3.1.5情感需求3.1.6需求的全局性3.1.7分析需求障礙3.1.8微信的崛起3.2成長資源3.2.1成長資源的內涵和特征3.2.2成長資源的投入3.2.3成長資源的形成3.2.4成長資源的錘煉3.3盈利構造3.3.1盈利構造的內涵3.3.2盈利觀念3.3.3盈利構造的方向3.3.4分攤成本3.3.5設計價格本章 案例拉鏈制造公司YKK本章 小結思考與實踐題第4章 商業模式的理解、發現和構建4.1商業模式的力量4.2商業模式的內涵和特征4.3商業模式的本質4.4商業模式的演化和重構4.5商業模式的境界本章 案例150輛大巴免費坐,卻盈利1億多本章 小結思考與實踐題第5章 電子商務商業模式創新5.1概述5.1.1商業模式創新的意義5.1.2電子商務商業模式5.2B2C電子商務模式創新5.2.1亞馬遜5.2.2天貓5.2.3京 東商城5.2.4當 當網5.2.5凡客誠品5.2.6蘇寧易購5.2.7唯品會5.2.8中糧我買網5.2.9大麥網5.2.10哇噻網5.2.11B2C中國購物市場數據分析5.3C2C電子商務模式創新5.3.1淘 寶與eBay5.3.2免費也是商業模式5.3.3拍拍5.3.4中國網絡零售市場特征5.482B電子商務模式創新5.4.1海爾5.4.2固安捷5.4.3Salesforce5.4.4阿里巴巴5.4.5慧聰網5.4.6B2B與B2C的融合5.4.7中國電子商務B2B市場特征5.5O2O商業模式分析5.5.1概述5.5.2行業O2O公司問題分析5.5.3電商和實體店的博弈本章 案例17個最新的商業模式本章 小結思考與實踐題第6章 互聯網金融模式6.1綜述6.2互聯網金融模式分析6.2.1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的推動力6.2.2互聯網金融的全產業鏈6.2.3互聯網金融的跨界融合發展6.2.4互聯網金融模式6.3P2P模式6.3.1中國P2P的產生6.3.2P2P平台的發展6.3.3P2P產業鏈發展的基礎6.3.4中國主流的P2P發展模式6.3.5風控6.3.6核心成功因素6.3.7P2P行業未來趨勢6.4眾籌6.4.1眾籌的模式6.4.2獎勵類眾籌6.4.3股權眾籌6.4.4其他眾籌模式6.5互聯網證券6.6互聯網保險6.7供應鏈金融6.7.1供應鏈金融定義及現狀6.7.2供應鏈金融案例6.7.3供應鏈金融決定因素6.8互聯網銀行6.8.1互聯網銀行概述6.8.2國外互聯網銀行案例6.8.3互聯網銀行的核心競爭力6.8.4互聯網銀行存在的問題和發展趨勢6.9第三方支付6.9.1第三方支付概述6.9.2第三方支付行業現狀6.10征信6.11虛擬貨幣6.11.1概述6.11.2虛擬貨幣的風險本章 小結思考與實踐題……第7章 電子商務系統建設第8章 創業哲學附錄A電子商務專業術語(英漢對照)參考文獻

在成熟產業中,企業商業活動形式非常接近,企業之間的競爭有時會非常激烈,為了爭取顧客,企業多采取價格和服務競爭。但是,波特Michael E.Porter(邁克爾·波特,1947—),哈佛商學院的大學教授(大學教授,是哈佛大學的最高榮譽,邁克爾·波特是該校歷史上第四位獲得此項殊榮的教授)。邁克爾·波特在世界管理思想界可謂是「活着的傳奇」,他是當今全球第一戰略權威,是商業管理界公認的「競爭戰略之父」,在2005年世界管理思想家50強排行榜上,他位居第一。注意到,即使是成熟的產業,仍然存在着長盛不衰的企業,他認為這是核心競爭力所致,是核心競爭力讓一些有着同樣技術的企業脫穎而出,保持着持續的成長。在新常態下的一些新的領域中,我們越來越多地發現企業經常通過使用新的商業理念、建立新的商業活動方式獲得市場的承認,他們的商業形式越來越復雜,而成長卻越來越快,財富積累也越來越快,那麼如何解釋這種企業成長的現象呢?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