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前研一決斷聖經:一句入魂!「大前哲學」集大成之作,晉身職場勝利組的88條黃金守則!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11月
大前研一決斷聖經:一句入魂!「大前哲學」集大成之作,晉身職場勝利組的88條黃金守則!
一句入魂!大前哲學集大成之作!
濃縮大前研一40年來、200多部作品的精華於一冊!
所有上班族、經營者隨身必備的商海羅盤!
●只要自己不主動改變時間分配,人生就不會改變。
●一旦上司說「A」,就必須完成「A+B」的工作。
●對於業務而言,今後更重要的反而是「怎麼輸」。
●人在三十歲之前,理應經歷三次以上的失敗。
●最要不得的事情,就是去活「他人的人生」。
●「以後要……」絕對是人生的禁忌句!
●所謂的「人」,要是一直忍耐,腦袋就會僵化沒用。
●不要想「可惜」,在想「可惜」的當下,人生就輸了!
●要苦心經營能讓自己在臨終前說出「這樣就很好了啊」的生活。
●用從前的「成功法則」期待孩子的將來是在造孽!
世界級管理大師大前研一認為,以往的教育都是「○✕」模式,讓我們害怕被打✕,也就是「失敗」,以致不敢提出創新的想法,做出有魄力的決斷。但是這樣的人在沒有標準答案的二十一世紀將完全派不上用場,面對急速全球化的時代,最重要的就是必須擁有「勇於斷言」、「付諸行動」、「做出成果」的決斷力!
本書即濃縮大前研一四十年來、超過兩百部作品的精華於一冊,從如何激勵上班族奮起到怎樣成為一流的領導者,乃至堅強走過人生道路,堪稱至今為止「大前哲學」的集大成之作,不僅是每一位上班族、經營者隨身必備的商海羅盤,更是一本將帶領你晉身人生勝利組的智慧寶典!
【聽聽大前研一怎麼說?】
幸好碰到好上司……要是這麼說,你的未來一片黑暗。這表示要是沒碰到好上司,不就完了嗎?
有句話說「大器晚成」,但是我覺得實際上不太有那種人。要我說的話,那不過只是一開始在打混而已。
「正因為是離自己最遠的人,才要努力經營成為人脈」,這是經營人脈的最大要點。
一旦淪為知識怠惰,就會喪失重要商機,所以對於上班族而言,對知識的好奇心是很重要的。
成功與不成功的人,有個唯一的明顯差別。那就是,成功人士不論任何工作都不討厭,不成功的人則會挑選工作。
上班族的「三種神器」是不論到世界任何地方都能一決勝負的英語溝通能力、財務能力與IT能力。
人生呢,只要是自己覺得不懂的,那別人也不會懂。既然如此,早點察覺自己不懂就是贏家。
現在無法樂在其中的人,一輩子都無法樂在其中。現在這個時間點沒在做喜歡的事情,就算開創第二人生,終究還是無法做喜歡的事情。
作者簡介
大前研一
商業突破大學(Business Breakthrough University)校長。
1943年生於日本福岡縣。早稻田大學理工學部畢業,東京工業大學研究所原子力工學碩士,麻省理工學院(MIT)原子力工學博士。曾任日立製作所原子力開發部工程師,1972年進入麥肯錫顧問公司,歷任總公司資深董事、日本分公司社長、亞洲太平洋地區會長。1994年離開麥肯錫後,以建言者的身分活躍於世界各大國家和企業,並以全球觀點及大膽創見,持續提出創新的建議。
2005年創立商業突破大學研究所,開設日本第一個MBA遠距教學課程。2010年成立商業突破大學,並擔任校長,傾力培育肩負日本未來重責的人才。
另著有《大前研一「新‧商業模式」的思考》、《企業參謀》、《新資本論》、《質問力》、《放膽去闖》、《日本復興計畫》、《新領導力》、《重啟核電的「最後條件」》、《打造品質國家的黃金法則》、《日本的論點》、《賺錢力》、《低欲望社會》等書。
譯者簡介
鄭曉蘭
古怪難搞的熟透女,身分是日文口筆譯者、華語教師與特約記者。熱愛文字與創作,將閱讀寫作還能餬口的「翻譯」,視為老天賞賜的終極夢幻職業。譯作包括《無印良品與我的簡單生活》、《贏在下班後》、《為什麼100減1等於0?》、《好主管,只需要出一張嘴》、《讓廢柴變人才》等。
第一章 激發商務人士奮起的42條守則
第二章 成為最強領導者的24條守則
第三章 堅強走過人生道路的22條守則
前言
勇於斷言自己所認為的問題吧!
日本商務人士之間,以「麥肯錫(McKinsey)式」、「麥肯錫流」的邏輯思考(logical thinking),解說問題解決手法(problem solving approach)的相關書籍最近大受歡迎。這些書籍的作者當然都來自麥肯錫公司(McKinsey & Company),然而他們所受的教育,追本溯源,其實是我在四十年前為了適用於日本,而將全球麥肯錫公司所使用的各種分析手法體系化、通用化後的「大前式」、「大前流」思考。當然,其中也融合我一路被培養成科學者的歷程中,所養成的思考方式或最喜愛的希臘式邏輯學方法等。
對於經營諮詢顧問的工作而言,能夠「明確斷言」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換句話說,除了說「社長,去做吧!」又或是「就這麼做吧!」等,其他任何的建議都沒有意義。然而,日本的某某總研(綜合研究)等單位,總是喜歡用「but……」、「however……」的方式向企業建議:「社長,也可以試著這樣做做看!」或是說:「也可以設想一下這種狀況的發生……」但在這樣提出建言的同時,最後反而容易搞不清楚結論……而這樣的情況真的是所在多有。說起來,這就像是「晴時多雲,下雨機率百分之三十,部分區域陰天常下雨」,這樣曖昧的天氣預報一樣,但即便是天氣預報,如果經營諮詢顧問無法提出「請帶雨傘」,又或者是「不必帶傘」等明確的結論與建言的話,那麼經營者就無法採取行動。
所以針對企業所面臨的問題,我都會刨出根本原因後鎖定目標,提出最有效果的解決對策與實行的問題解決手法,並確實灌輸到麥肯錫的部屬腦中,就這樣一路直到做出成果。要是那個解決對策不正確,又或者是前提條件改變了,那就要立刻重新斟酌考慮,並依需要隨時修正。懷抱確信、採取行動,做出成果,這就是所謂的「經營」。
反觀大部分接受日本教育的人,就像某某總研一樣,過於想要提升精確度,總不擅長「斷言」。那是因為日本的教育是一種「○╳」模式,所以人逐漸恐懼被打╳,也就是怕「失敗」。
例如,我的兒子在國中英語課寫了「My mother is american」,被打了兩個╳。因為american的a不是大寫,而且還沒有打上句點。妻子忿忿不平地對老師抗議說:「身為美國人的我都看得懂,為什麼要打╳呢?」所謂「一葉知秋」,日本的教育就是這樣,只要有些微錯誤就會全被打╳。所以,日本人才會變得像「巴夫洛夫的狗」(Pavlov’s dog)一樣,以條件反射來迴避失敗。
但是,這種人在二十一世紀的商務世界中完全派不上用場。在現今這個沒有標準答案的時代,無論如何就是必須決定想法,比其他人搶先一步往前邁進。
所以我才會建議日本的商務人士,要刻意地在上司或同事面前「嘗試斷言」,提出自己所認為的問題點。這本書可說是我至今體系化的「大前式」集大成,濃縮了商務人士的各種判斷。希望你在參考了本書之後,從明天起也能變身成為「勇於斷言」、「付諸行動」、「做出成果」的商務人士。
2015年9月 大前研一
只要自己不主動改變時間分配,人生就不會改變。因為個人唯一能夠掌控的,只有時間分配。 製作行程表(S=Schedule)、採取行動(A=Action)、確認是否有效果的表現評價(P=Performance)。首先,我希望大家能先實行上述的「大前流SAP」。綜觀自己一個月的行程表,定出毫不費力就能刪除的計畫有哪些,然後採行可用的工作模式。然後,繼續製作下個月的行程。接下來,在行程表中慢慢填上「自己的理想樣貌」(想轉變的形象、想考取的證照、想成為專家的領域等)。 確實地執行這個「大前流SAP」,每半年進行一次完成度的評價後再做修正。只要持之以恆,數年後,你的人生就必然有所轉變。 一旦上司說「A」,就必須完成「A+B」的工作。 不將A工作做好就會被上司叨念,所以一開始只好埋首於A工作的完成。只是,如果能在進行A工作之餘,再用自己的做法創造出B的工作,並進一步做出成果,如此才能首度彰顯出自我的價值。 所謂的「工作」得要靠自己去發現,再以自身獨到的做法慢慢加以改變。 對於業務而言,今後更重要的反而是「怎麼輸」。 在與其他公司的競爭中落敗,就是「業務」的宿命;無法屢戰屢勝,這就是「業務」這項工作。如果為了「全勝」的目標,跑業務時只知道蠻幹的話,只會讓顧客產生不快與不信的感受,不僅不會再有下一次的會面,對於業務本身而言,也會變成是種時間與勞力的浪費。 業務真正應該重視的是「怎麼輸」。「輸」這件事,反而會強化與顧客之間的關係,還可能促成日後的「贏」。 假設,自家公司產品不符合顧客的使用目的,這種情況就要立即停止推銷,推薦符合顧客需求的其他公司的產品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但最關鍵的要點在於,要讓自己成為接洽的窗口。從顧客的立場看來,不但會覺得你追求的不只是自家公司的利益,還會進一步考量顧客的利益,所以日後這位顧客也可能會再次與你聯繫。這就是「怎麼輸」的萬全方法其中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