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溝通:快速掌控談話(原書第8版)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6月

深度溝通:快速掌控談話(原書第8版)

作者:(美)約瑟夫·A.德維托
出版社:北京聯合
出版日期:2019年01月01日
ISBN:9787559628350
語言:繁體中文

深度溝通:是一種迅速突破陌生階段的初探,通過溝通技巧、文化意識、傾聽、反饋等技能,建立深層次的溝通認同感,達到「知己知彼」狀態,快速掌控談話的法則。掌握深度溝通技能,有效逆轉溝通困境,建立真正健康舒適的人際關係!越急越不知道說什麼?

總是「心直口快」被誤解?好心給建議,忠告卻變了中傷?講道理,辨是非,卻傷了感情?

無心說錯,事後糾結懊惱不已?

本書通過3大板塊,5個維度,從「深度溝通7原則、自我認知5關鍵、印象管理7策略、有效傾聽5訣竅、非語言溝通7法門、人際衝突應對7攻略、完美演講10步驟」等方面深刻剖析溝通的本質,快速提升溝通能力,掌控談話。寫給每個被「說不出口、說不清楚、說不到重點、說了後悔」困擾的你。




【美】約瑟夫A·德維托(Joseph A. DeVito ),美國知名傳播學者,紐約城市大學亨特學院名譽退休教授,美國傳播協會成員。著有多部教材,《人際傳播教程》、《最有效的溝通》等,在高校廣為使用,其學術文章頻見於各傳播類雜誌及圖書。


引言 /I

致謝 /IV

 

第一部分 人際溝通基礎

第一章 人際溝通的要素 /001

第二章 自我認知與認知他人 /025

第三章 人際溝通中的傾聽 /053

第四章 語言信息 /073

第五章 非語言信息 /097

 

第二部分 人際與小團體溝通

第六章 人際溝通和談話 /123

第七章 人際關係 /141

第八章 應對人際衝突 /161

第九章 小團體溝通 /177

第十章 團體溝通中的成員與領導 /195

 

第三部分 公眾演講

第十一章 公眾演講準備 /211

第十二章 公眾演講準備和表達 /239

第十三章 信息性演講 /267

第十四章 勸說性演講 /289


很高興能夠為《深度溝通》第八版撰寫引言。本書延續了簡練、有趣又嚴肅的風格,著重介紹了人際溝通中的必要技能,包括人際溝通、小團體溝通、公眾演講。我也依然努力做到愛因斯坦所說的“事情應盡可能簡單,但不應過於簡單”。本書的第八版依然遵循了這一中心原則。本教材的最高目的是為了提高你在人際溝通、團體溝通以及公眾溝通中的能力。學習完本教材後,你應該能夠成為一個更有效的人際溝通者、團體成員及領導、公眾演講者。

 

《深度溝通》第八版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人際溝通基礎,該部分分為五章,包括人際溝通的概念與原則:溝通過程、自我與認知、傾聽、語言信息、非語言信息。第二部分,人際與小團體溝通,也包含五個章節:第六、七、八章介紹了人際溝通與談話的概念與技能、人際關係,以及人際衝突的應對。第九、十章主要關注小團體互動、小團體的類型、有效的成員身份與領導的原則。第三部分為公眾演講(第十一章至第十四章),主要介紹了公眾演講的性質,以及在準備和進行有效的信息性演講與勸說性演講時應注意的原則與相應技能。

 

第八版有哪些新的內容?

 

全新引入的內容與主題,反映人際溝通最新研究結果:

·· 社交媒體現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必要組成部分。全書中新的討論主要關注各類溝通形式與不同社交媒體相結合的方式。

·· 特別關注了在各種溝通情境中,有效的工作場所溝通的重要性,並列舉了各類例子。

· 強調了在文化多元的當下,文化在溝通中扮演的角色的最新研究。

· 鑑於溝通選擇在所有溝通互動中的重要性,我們在這一版本中再次將選擇的概念作為主題。

全新教學輔助可幫助你提高學習和備考的效率:

··“ 學習目標”強調了該章的知識、應用及問題解決方面的主要概念。每個主要部分結束時會設置相應問題,檢驗你是否完成了該部分的教學目標。

·“ 媒體信息”選取與每章主題相關的一個電視節目的圖片來對該章進行介紹。每章結束時的“媒體信息結語”則讓你在學習了該章內容的基礎上,重新審視該電視節目及類似節目。

·“ 觀點”部分運用圖片和說明來促使你考慮各種溝通問題,其中許多問題是根據及/或關注社交媒體、工作場所以及文化這些主題的相關研究。

· 在關於公眾演講的四章中,我們設置了新的案例與四篇新的演講稿(兩篇較差,兩篇優秀)。

 

了解基本內容與主題

 

所有的溝通形式——人際溝通、小團體溝通以及公眾演講,都與各類社交媒體相互結合,而社交媒體現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必要組成部分。因此,以傾聽的定義為例——長期以來,傾聽一直被定義為對聲音信號的接收——現在重新定義後,已將接收社交媒體信息包括在內。因為如果在臉書或Google+上發布狀態屬於溝通的一種類型的話(事實上也的確屬於溝通),那麼閱讀上面的信息當然也屬於溝通的組成部分。並且,從邏輯上來看,這一行為歸於傾聽的範疇最為合適。

 

在《深度溝通》中,我們反复提及了文化在溝通中的重要作用。在這個文化多元的世界中,你需要與性取向、社會經濟地位、種族、宗教、國籍不同的人進行交往。不同文化間的差異總是會對溝通產生影響。因此,本教材的每章內容都與文化相結合。相關話題包括:

 

· 文化與人際溝通、文化的重要性、文化維度、文化視角的目的、民族認同感與民族優越感(第一章)。

· 自我認知形成的文化教義、提高文化敏感度、成見、自我表露與文化(第二章)。

· 文化與性別對傾聽的影響(第三章)。

· 信息受文化與性別的影響;語言溝通的文化規則;性別歧視、異性戀主義、種族歧視、年齡歧視;文化標識(第四章)。

· 非語言溝通中的文化差異,尤其是面部表情、色彩、接觸、沉默,以及時間取向(第五章)。

· 文化與性別在溝通中的角色與作用(第六章)。

· 友情、愛情、親情方面的文化與性別差異(第七章)。

· 性別與文化在衝突及其應對方面的影響(第八章)。

· 小團體文化、小團體溝通中的文化準則;高低語境文化(第九章)。

· 文化對小團體成員身份與領導力的作用;個人主義導向與集體主義導向之間以及高權力距離與低權力距離之間的

文化差異(第十章)。

· 文化對演講話題的影響;面對不同文化背景的聽眾時需避開禁忌話題的相關指引;聽眾分析中的文化因素(第

十一章)。

· 公眾演講語言中的文化衝擊、點評演講時的文化敏感度(第十二章)。

· 選擇支撐素材時的文化敏感度( 第十三章)。

· 適應聽眾的文化(是否為集體主義文化、高權力距離文化,對不確定性的規避程度高低、是否為長期導向等);文化差異對可信度呼籲的影響(第十四章)。

 

此外,教材中的許多“觀點”以及“溝通選擇點”板塊也涉及文化方面的內容。工作場所的有效溝通與生活中的其他溝通同樣重要。工作場所溝通的相關內容包括大量例子、說明、圖片觀點,以及與工作場所明顯相關的話題的討論,如工作場所信息、長期導向與短期導向的管理人員眼中的工作場所的價值、工作場所中的情緒、工作場所

中的戀情、工作場所中的衝突。

 

在整個溝通互動中,你需要對要說的內容、溝通的形式、回應的態度等做出選擇。鑑於選擇的重要作用,我們在頁面兩邊設置了一些“溝通選擇點”(簡單的場景設置),你可以根據場景分析自己可能會做出的溝通選擇。

 

由於你所傳達的信息會對他人造成影響,因此這些信息也具有道德影響。鑑於此,道德標準也是本教材從始至終的關注點之一。第一章介紹了道德標準屬於各種溝通形式中的基本概念,是溝通能力的必要組成部分。在其他幾章中,“溝通道德”板塊強調了各種溝通場景,並要求你將道德標準運用於各類溝通場景之中:文化實踐、說謊、涉及人際衝突時的道德表現。這些內容可以起到時常提醒的作用,讓你牢記,在做任何溝通選擇或決定時,都需要將道德標准考慮在內。

 

學習並掌握必要溝通技能

 

“學習目標”註明了每章主要概念與技能。每章採用的學習目標體係明確了思維方式的三大層次,每個層次均貫穿教材始終:

· 知識部分(回憶、記憶、理解),用定義、改述、描述、區分等詞彙進行說明。

· 運用部分(將某一概念運用到新的場景中),用圖示、闡述、運用、舉例等詞進行介紹。

· 問題解決(分析/分解概念、將元素綜合/整合為一個新的整體、評估或進行適當性判斷),用評價、構建、組織、評估等詞進行介紹。

 

“技能提高”版塊旨在讓你積極運用本章討論的相關概念以及各種必要溝通技能。通過這些練習實踐,你能夠更好地將該章內容與具體場景聯繫起來,從而進一步提高你的溝通技能。每章約有2 至3 個案例,通過技能提高練習,你可以更主動地運用該章中討論的內容。

 

教材中加粗註明的關鍵術語、詞彙測試以及書末的詞彙表能夠幫助你對關鍵術語進行學習與復習。詞彙表中也包括教材中討論的許多技能。

 

有關公眾演講的四章的公眾演講樣本輔助部分提供了帶註釋的演講樣本及大綱,其中包括四篇新的演講(兩篇為反例,兩篇為佳作)。

 

互動學習

 

教材中的“自測”板塊可促使你對自己的溝通模式進行分析,並思考如何進行改善。這些測試,可使你在閱讀教材時更有針對性,並有助於提高溝通的有效性。另外,每章的末尾也設有測試,同時在我的溝通實驗室以及溝通博中均可找到相應測試。

“媒體信息”,即每章開頭從電視節目中選取一張圖片中的場景作為溝通研究的實驗。該部分有兩大特徵:(1)媒體信息運用與該章話題相關的電視節目來對該章進行介紹;(2)媒體信息結語(位於每章末)讓你在學習了該章內容後重新對該電視節目進行思考。 “溝通選擇點”分佈在全書各處,旨在促使你思考在真實溝通情景中存在的溝通選擇,並將教材中了解到的信息運用到這些情景之中。

“觀點”部分運用相關圖片,並(根據溝通研究)提出相應問題來引發對不同觀點的討論。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