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2008中國社會變遷30年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7月

1978—2008中國社會變遷30年

作者:李強 主編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01日
ISBN:9787509704752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256元

如果從最初探索改革開放之路的1978年11月1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工作會議算起,到今年的11月初,中國人民探索、實驗和實踐改革開放已經整整30年了。當然,如果從更為長遠的視角觀察,中國人探索新的制度、新的體制已經有大約100年歷史了。100年前,1908年11月15日,晚清時代的強權人物慈禧死去,從此清王朝就難以支撐其統治了,武昌起義以後的清帝退位,不僅標志著清王朝的結束,也是秦統一中國以來,維持了2100余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的結束。從此中國人開始了尋找新的不是用君主的血統繼承來保證其政權合法性的政治體制的實驗。這種被稱作“共和制”的100年的社會實驗,大體上可以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中華民國建立、清帝遜位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大約37年。這是內憂外患最為嚴峻的一段歷史,大部分時間是在列強瓜分、軍閥割據、外敵入侵和內戰頻仍中度過的,雖然也曾嘗試政治、經濟體制的實驗,但是處于“亂世”的社會,無法進行穩定的體制變革。第二階段,以1949年革命建立新政權為起點,直到新中國的創始人毛澤東主席去世,以及其後兩年的過渡期,延續到1978年底的改革以前,也有將近30年時間。在這個階段,有兩個振奮人心的成績或標志:一是列強和外敵被趕走了,當然,也有代價,就是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與多數經濟發達國家,幾乎中斷了交往。二是戰爭和內戰終于停止了,基本上處于和平時期。和平的環境本來可以進行不同于傳統君主專制的新體制的實驗了,但是,由于外部關系緊張,內部政治斗爭仍然頻繁,所以,社會還是不穩定,有時候連正常的經濟運作都受到干擾。這一階段創建了延續至今的政治管理的基本架構,進行了一部分是從蘇聯學來的計劃經濟的實驗,僅就計劃經濟體制來說,實驗的結果是不成功的。第三階段,就是本書所要描述、分析的改革開放的30年。如果比較近100年里的三個階段的實驗,那麼,顯而易見,改革開放這個階段的實驗,成績是突出的、巨大的。   改革最初被稱作“經濟體制的改革”,而經濟體制改革的最主要內容就是引入市場化的運作機制。所謂市場化的運作機制主要是三個市場︰商品生產、勞動力市場和金融信用市場。中國30年的經濟改革也是沿著這個順序走了三大步,第一步是商品市場機制的建立,核心是物價、價格機制,20世紀80年代後期,曾經因為價格機制的改革付出了慘痛代價。到了90年代中期,終于從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價格機制向市場的轉型終于成功。第二步,90年代改革的核心是勞動力市場機制,為此,曾經引發嚴重的失業下崗問題,高峰期時出現過大約2700萬人失業下崗的局面,短痛也是明顯的,老職工一代人為改革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到了90年代末期和新世紀初葉,傳統的“鐵飯碗”體制終于被打碎了,勞動力由市場來配置,並且已經被全社會所接受。第三大步是近來的金融信用市場化實驗,改革也不是平靜的,股指的暴漲、暴跌,也令人驚心動魄。迄今為止,也只能說,這第三步也還在試驗之中。三大步是對30年經濟體制改革所走道路的概括。對于引入市場機制30年道路的總結,是經濟學家的任務,經濟學家最有發言權。   本書的任務不是從經濟學方面對30年改革進行總結,而是從社會學視角進行剖析。30年的改革雖然是以經濟改革為起點的,但是,社會是一個整體,經濟體制變革了,其他部分不可能不發生變化,30年的變革已經遠遠超出了經濟的範圍,早已演變為全社會的變革。問題是社會究竟發生了什麼變化?社會學家怎樣總結這些變化?對于30年社會變遷的總結,難度很大。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社會”的概念太大,幾乎無所不包,還有什麼不是社會呢?除了自然,都是社會。那麼,分析哪些,不分析哪些?怎樣取舍?確實是個難題。筆者以為,社會學家的總結可以把握兩個原則︰一個是人群的原則,社會是由人群構成的,所以,社會學家關注的重心是人群,人群的概念也不小,可以是階級的人群,年齡的人群,性別的人群,利益差異的人群等,總之,社會是集合為群體的。另一個是總體原則或整體原則,因為社會是一個整體,雖然經濟學家、政治學家、心理學家等試圖從自己學科的視角考察社會,但是,社會本身不因為學科的分野而發生變化,社會變革也是整體的,正像一個人的肌體不因為醫生們的分科而變化一樣,所以,社會學家的一個特點是關注社會變革中那些具有總體特征的變化。   在對于改革中群體的分析上,社會學家更為關注的是群體利益的變化。本書第一章對于社會各個群體在改革以後利益關系、地位關系變化的探討,第二章對于農民的分析,第三章對于從農村流往城市人群的分析,第四章對于市民的分析,以及第六章消費者群體,第八章婦女群體等,都是這種視角的研究。總之,社會學關注的核心是群體利益、群體地位、群體之間的關系。   那麼,怎樣分析總體的或整體的變革呢?筆者以為,結構的變化、政策的變化、制度的變化、城鄉區域的變遷,都具有整體的特點。在本書中,第一章對于整個社會結構變化的探討,第二章對于農村社會的剖析,第三章對于城市社會的剖析,第五章對于單位體制的分析,以及第七章技術與社會,第九章社會政策,都屬于整體的分析。總之,全書對于社會變遷的探索大體上體現了人群的原則和整體社會的原則。   全書各章的編排順序和邏輯如下︰第一章,從整個社會結構角度講30年的變化;第二章從作為改革起點的農村社會開始,講述農村、農業和農民的變化;第三章從農村轉向城市,研究農民向城市的轉移,即所謂的民工潮;第四章進入城市社會,講述城市社區、城市管理和市民生活的變化;第五章繼續城市的主題,講作為城市社會基礎的“單位制”所發生的變化。以上第二至第五章研究了中國社會的兩個最主要的區域即城市社會與農村社會,以及它們相互之間的關系。第六、第七、第八三章,分別從三個具體的領域分析社會的變化。第六章研究作為消費者的人群,當經濟領域的大量商品被生產出來以後,消費與消費者受到了什麼影響,發生了什麼變化;第七章講技術發展與社會變化之間的關系;第八章分析作為性別的人群,婦女特別是婦女的社會地位在改革以來的30年中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最後,以第九章對于30年社會政策變化的剖析作為全書的總結。

作者簡介 序 言 第一章 改革30年來中國社會分層結構的變遷 第二章 農村改革與農村社會變遷 第三章 城市化與農村勞動力流動 第四章 改革與城市治理結構變革 第五章 改革與單位制度的變遷 第六章 社會轉型時期的消費與消費者 第七章 技術進步與社會變化 第八章 改革與婦女地位的變遷 第九章 改革開放30年與社會政策的變化 參考文獻

如果從最初探索改革開放之路的1978年11月1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工作會議算起,到今年的11月初,中國人民探索、實驗和實踐改革開放已經整整30年了。當然,如果從更為長遠的視角觀察,中國人探索新的制度、新的體制已經有大約100年歷史了。100年前,1908年11月15日,晚清時代的強權人物慈禧死去,從此清王朝就難以支撐其統治了,武昌起義以後的清帝退位,不僅標志著清王朝的結束,也是秦統一中國以來,維持了2100余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的結束。從此中國人開始了尋找新的不是用君主的血統繼承來保證其政權合法性的政治體制的實驗。這種被稱作“共和制”的100年的社會實驗,大體上可以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中華民國建立、清帝遜位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大約37年。這是內憂外患最為嚴峻的一段歷史,大部分時間是在列強瓜分、軍閥割據、外敵入侵和內戰頻仍中度過的,雖然也曾嘗試政治、經濟體制的實驗,但是處于“亂世”的社會,無法進行穩定的體制變革。第二階段,以1949年革命建立新政權為起點,直到新中國的創始人毛澤東主席去世,以及其後兩年的過渡期,延續到1978年底的改革以前,也有將近30年時間。在這個階段,有兩個振奮人心的成績或標志:一是列強和外敵被趕走了,當然,也有代價,就是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與多數經濟發達國家,幾乎中斷了交往。二是戰爭和內戰終于停止了,基本上處于和平時期。和平的環境本來可以進行不同于傳統君主專制的新體制的實驗了,但是,由于外部關系緊張,內部政治斗爭仍然頻繁,所以,社會還是不穩定,有時候連正常的經濟運作都受到干擾。這一階段創建了延續至今的政治管理的基本架構,進行了一部分是從蘇聯學來的計劃經濟的實驗,僅就計劃經濟體制來說,實驗的結果是不成功的。第三階段,就是本書所要描述、分析的改革開放的30年。如果比較近100年里的三個階段的實驗,那麼,顯而易見,改革開放這個階段的實驗,成績是突出的、巨大的。   改革最初被稱作“經濟體制的改革”,而經濟體制改革的最主要內容就是引入市場化的運作機制。所謂市場化的運作機制主要是三個市場︰商品生產、勞動力市場和金融信用市場。中國30年的經濟改革也是沿著這個順序走了三大步,第一步是商品市場機制的建立,核心是物價、價格機制,20世紀80年代後期,曾經因為價格機制的改革付出了慘痛代價。到了90年代中期,終于從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價格機制向市場的轉型終于成功。第二步,90年代改革的核心是勞動力市場機制,為此,曾經引發嚴重的失業下崗問題,高峰期時出現過大約2700萬人失業下崗的局面,短痛也是明顯的,老職工一代人為改革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到了90年代末期和新世紀初葉,傳統的“鐵飯碗”體制終于被打碎了,勞動力由市場來配置,並且已經被全社會所接受。第三大步是近來的金融信用市場化實驗,改革也不是平靜的,股指的暴漲、暴跌,也令人驚心動魄。迄今為止,也只能說,這第三步也還在試驗之中。三大步是對30年經濟體制改革所走道路的概括。對于引入市場機制30年道路的總結,是經濟學家的任務,經濟學家最有發言權。   本書的任務不是從經濟學方面對30年改革進行總結,而是從社會學視角進行剖析。30年的改革雖然是以經濟改革為起點的,但是,社會是一個整體,經濟體制變革了,其他部分不可能不發生變化,30年的變革已經遠遠超出了經濟的範圍,早已演變為全社會的變革。問題是社會究竟發生了什麼變化?社會學家怎樣總結這些變化?對于30年社會變遷的總結,難度很大。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社會”的概念太大,幾乎無所不包,還有什麼不是社會呢?除了自然,都是社會。那麼,分析哪些,不分析哪些?怎樣取舍?確實是個難題。筆者以為,社會學家的總結可以把握兩個原則︰一個是人群的原則,社會是由人群構成的,所以,社會學家關注的重心是人群,人群的概念也不小,可以是階級的人群,年齡的人群,性別的人群,利益差異的人群等,總之,社會是集合為群體的。另一個是總體原則或整體原則,因為社會是一個整體,雖然經濟學家、政治學家、心理學家等試圖從自己學科的視角考察社會,但是,社會本身不因為學科的分野而發生變化,社會變革也是整體的,正像一個人的肌體不因為醫生們的分科而變化一樣,所以,社會學家的一個特點是關注社會變革中那些具有總體特征的變化。   在對于改革中群體的分析上,社會學家更為關注的是群體利益的變化。本書第一章對于社會各個群體在改革以後利益關系、地位關系變化的探討,第二章對于農民的分析,第三章對于從農村流往城市人群的分析,第四章對于市民的分析,以及第六章消費者群體,第八章婦女群體等,都是這種視角的研究。總之,社會學關注的核心是群體利益、群體地位、群體之間的關系。   那麼,怎樣分析總體的或整體的變革呢?筆者以為,結構的變化、政策的變化、制度的變化、城鄉區域的變遷,都具有整體的特點。在本書中,第一章對于整個社會結構變化的探討,第二章對于農村社會的剖析,第三章對于城市社會的剖析,第五章對于單位體制的分析,以及第七章技術與社會,第九章社會政策,都屬于整體的分析。總之,全書對于社會變遷的探索大體上體現了人群的原則和整體社會的原則。   全書各章的編排順序和邏輯如下︰第一章,從整個社會結構角度講30年的變化;第二章從作為改革起點的農村社會開始,講述農村、農業和農民的變化;第三章從農村轉向城市,研究農民向城市的轉移,即所謂的民工潮;第四章進入城市社會,講述城市社區、城市管理和市民生活的變化;第五章繼續城市的主題,講作為城市社會基礎的“單位制”所發生的變化。以上第二至第五章研究了中國社會的兩個最主要的區域即城市社會與農村社會,以及它們相互之間的關系。第六、第七、第八三章,分別從三個具體的領域分析社會的變化。第六章研究作為消費者的人群,當經濟領域的大量商品被生產出來以後,消費與消費者受到了什麼影響,發生了什麼變化;第七章講技術發展與社會變化之間的關系;第八章分析作為性別的人群,婦女特別是婦女的社會地位在改革以來的30年中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最後,以第九章對于30年社會政策變化的剖析作為全書的總結。   30年變革的沖擊力是巨大的。與30年前的社會比較,每一個人都會承認,社會巨變了。當然,最容易受到國際社會矚目的還多是一些外在的變化,比如︰經濟的高速發展,城鄉面貌的變化,城市林立的巨大建築,全國範圍的高速公路網,以及人們衣著、生活方式的變化等。而社會學家關注更多的還是社會內在的變化,即體制變革、制度變革、政策變革、關系變化、觀念更新。30年的經驗證明,這種內在的變化比外在的變化要艱難得多、緩慢得多。而且,變革與不變革總是並存的、交互影響的。在每一個方面都是有變的部分也有不變的部分,既有變革,也有傳承。正像一個人不能提著自己的頭發而離開地面一樣,中國的改革也在很大程度上延續著中國社會自身的邏輯,中國人血液中既有新創的因素也有傳承的東西。如果從這個角度看,就會發現中國社會也是變革與不變革之間的一種均衡。借此作序的機會,筆者試闡述以下五方面中國社會變革與傳承的特點。   第一,政府主導型社會。秦漢以來的中國始終是政府主導型社會,即政權機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的重大事務的管理和決策上起著主導的作用。對于我國改革30年的觀察,可以發現,無論是改革的發動,重要改革措施的提出、實施,改革戰略、路線、政策的修正等,都是按照政權機構的指令進行的。當然,事物是矛盾的,改革的市場化導向就是在國家政權以外創建一個區別于政權的資源配置中心,而這與政府主導型社會當然是矛盾的。中國的改革就是試圖在政府與市場兩者之間尋找到一個均衡點。本書在這方面的探討包括︰第二章關于農村改革的分析,第三章關于城市治理的分析,第六章關于私人消費與國家制度安排關系的分析,以及第七、第八、第九章關于技術變革、婦女地位變化、社會政策變遷的分析,都與這一主題相關。   第二,整體利益社會。中國社會自古以來就強調整體利益,大禹治水是一種整體利益的思維。改革以來的中國也具有這個特點,在改革以來無數次的抉擇中,核心問題之一就是考慮整體的利益與個體利益的關系。中國社會這種重視整體利益的現象在梁漱溟看來,是以家庭家族為本位而忽視個人的。但是,在新中國前30年的實驗中,這種整體利益則體現為國家、集體或單位的利益。改革以後所要處理的基本問題也是整體、個體兩者之間的關系。30年改革實驗的特點之一是集中起來辦大事,30年改革中,土地的規劃、開發區的建設、拆遷改造,動輒就是多少個平方公里的規劃,這樣的事情在個體本位的西洋社會(梁漱溟語)是做不到的。但是,改革的趨勢是愈加激發出每一個人的活力,更加體現以人為本,所以,30年改革導致的結果是,越來越尊重和重視作為個體的每一個人的利益。這樣,近年的發展就越來越體現出,那種犧牲個體利益推進整體利益的規劃越來越難以實施。在這個意義上,也可以說,我們的改革也是試圖在國家的整體利益與每一個個人的個體利益之間尋找到一個新的均衡點。而本書所有九章都屬于在這個領域的探索。   第三,關系社會。中國自古就是人際關系極其發達的社會,孔夫子儒學的突出貢獻是闡釋人際關系的規則,所謂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的關系有一套準則,成為社會運行中最為核心的內容。30年的改革也是社會關系的一次大演練和大變革。然而,矛盾的是,改革的重要邏輯之一就是試圖從依靠人情關系運作的社會轉變為法理社會,要走向以法治國。所以,30年的改革也是試圖在關系社會與法理社會之間找到一個均衡點。在這方面,本書第一章關于分層資源的重新配置的研究,第二章關于農村變革中宗族家庭關系的分析,第三章關于民工潮中社會網絡、家庭作用的剖析,第四章關于城市基層社會關系重構和民間組織的描述,第六章關于人際信用與消費者信用的分析等,都是屬于這方面的探討。   第四,身份等級社會。中國歷來是十分重視身份等級的社會,將人分三六九等的現象,比比皆是。改革引入市場機制,對于身份等級社會是個巨大沖擊,但是,新的身份等級又在形成之中。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有突破身份等級的趨勢,但是,另一方面也有維系身份等級的因素。所以,改革也是試圖在競爭社會與身份等級社會之間找到一個均衡點。本書的很多章節也是在此領域的探索。   第五,家庭倫理本位社會。梁漱溟講,中國是家庭倫理本位社會。由于改革以前頻繁的政治運動,對于家庭倫理本位有重大的沖擊,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時候,社會上居然流行起了動輒“背叛父母”、“斷絕父子關系”的政治潮流,但是,這種東西與中國家庭倫理本位社會是尖銳對立的。所以,自改革一開始就表現出了明顯的家庭倫理本位“復歸”的社會趨勢。改革以前,人民公社體制的核心在于試圖打碎家庭體制而實現對于勞動力“跨家庭”配置,而改革初期的成功之舉則來源于家庭本位的復建。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核心是家庭又重新成為組合生產、配置勞動力的中心。但是,矛盾的是,改革在很大程度上要建立社會體制,要突破原有家庭關系的束縛。改革以後,農村家庭的小型化,年輕人的出走,以留守老人、婦女、兒童為特征的農村社會,流動人口不穩定的婚姻關系等,又是對于傳統家庭倫理本位社會的巨大沖擊。所以,也是兩個方面的影響同時並存,可以說,改革也是要在家庭倫理本位與個人自由之間尋找一個均衡點。本書中,屬于這一類的探討有︰第二章關于作為改革起點的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分析,第三章關于流動與農民家庭關系的分析,第四章關于城市居民家庭社區生活的分析,以及第八章婦女的婚姻與家庭等。   在所有上述五個方面,都既有變革的動力,也有不變化維持原狀的動力。也可以說,所謂和諧社會,就是試圖不斷地在兩者之間找到一個均衡點。   本書的九位作者分別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和中山大學,各位作者在社會學界都是各自研究領域的佼佼者,都已經是卓有建樹的著名學者。本書是九位社會學家通力合作的成果。本書的成書過程是︰2007年底,先由主編提出全書框架,經各位作者討論修改框架,各位作者都貢獻了各自領域的真知灼見,2008年6月完成初稿,由主編細心閱讀之後,提出修改意見,各位作者完成修改稿,並經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的編輯胡濤細心校閱,完成編輯稿,主編及各位作者再次修正,終成此書。在本書成書過程中,筆者的友人、同事,清華大學的沈原教授提出過很好的建議,在編輯過程中,筆者在清華大學的研究生劉洋協助做了很多聯絡和稿件匯總的工作。   筆者在此對于所有對本書作出貢獻的人士表示深深的謝意,並且也感謝福特基金會對于研究和成書的資助。為了趕在改革30年紀念之際出版,成書還是倉促一些,書中恐有疏漏之處,敬希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