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香檳:陳匡民的香檳賞味誌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6月

我愛香檳:陳匡民的香檳賞味誌

作者:陳匡民
出版社:積木
出版日期:2010年12月24日
ISBN:9789866595370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277元

  您知道何謂「香檳」嗎?美得冒泡的葡萄酒為何有些名為「香檳」,有的卻稱為「氣泡酒」呢?
  如同「干邑」之於白蘭地,要成就一瓶香檳,必須符合三種條件:在法國香檳區生產、使用特定釀酒葡萄品種,以及採用香檳法(Methode Champenoise)釀製。此外,香檳的由來、釀製的過程,以及造就它今日尊榮身價的焠鍊歷程,這些皆由作者的妙筆娓娓道來。
  縱橫2500年的<香檳大事記>編列出香檳史上的重要事件;從收成到除渣、補糖,<一瓶香檳的誕生>詳盡介紹了香檳的生產製造過程;另外還教您一窺香檳分級、如何購買「適當」的(適合場合、對象)香檳、正確的儲存放式,以及如何與美食共享等等的實用知識、秘訣。<香檳人物>為您介紹在香檳發展史上舉足輕重的唐培里儂(Dom Perignon)、凱歌夫人(Madame Cliquot)、Richard Juhlin等等;<重點酒廠>讓您徜徉悠遊各大酒區,沈浸酒鄉,樂不思蜀。
  書末並收錄有無法被冠以「香檳」之名卻有香檳之實的全球知名汽泡酒介紹,讓您不僅知香檳,也懂汽泡酒。
本書特色
  縱橫2500年香檳史紀事時間軸
  條列式圖表詳述香檳知識
  從生產到旅遊的博覽敘述
作者簡介
陳匡民
  出生於台灣桃園,1995年起擔任台灣唯一酒類專業雜誌《酒客》專任編輯,歷經主編、總編輯職務,更多次應邀於國際性酒展擔任評審。著有《葡萄酒賞味誌》《葡萄酒選購誌》《戀酒絮語》(積木文化出版)兩本作品,引領廣大讀者輕鬆進入葡萄酒的品賞世界,銷量與專業性皆頗受讀者好評。譯作有《漫畫葡萄酒入門》《大吟釀100》《世界葡萄酒地圖》等。
  她善用一種更日常的輕鬆態度,拋開嚴肅的品評論述,以她獨特的親和力,將葡萄酒帶入日常生活的各個片段。愛好美食與美酒的她,在開始接觸葡萄酒之後,了解到葡萄酒可以為生活帶來豐富多樣的可能性,在過去的工作經驗中,也致力於推廣葡萄酒和各種美食的搭配。在她自成一格的葡萄酒哲學中,甚至涵蓋了所有可以和生活相對應的人生哲理。文章散見於《中國時報》《聯合報》《TVBS周刊食尚玩家》《Decanter品醇客》《酒訊》等報章雜誌。個人網站「Wine and City」:www.wineandcity.com。

作者序推薦序1推薦序2
香檳大事記
Part 1. 一瓶香檳的誕生.收成.壓榨.酒精發酵.調配.瓶中二次發酵&酒窖陳年.搖瓶.除渣&補糖
Part 2. 氣泡的秘密.香檳的葡萄園分級.不見AO只見C的香檳.購買準則.儲放方式.食物搭配
Part 3. 舉杯時刻.從瓶外到瓶內 ─ 關於顏色:粉紅,非粉紅─ 關於容量:多大的瓶子─ 關於味道:到底有多甜─ 關於年份:哪種?哪家?哪年?.由瓶入杯─ 再換個瓶子─ 香檳的酒杯選擇.三分鐘紀念一瓶
Part 4. 品味傳奇.傳奇香檳人物.遊走香檳區.歐陸重點酒廠
Part 5. 關於汽泡酒.主要氣泡酒類型.常見氣泡酒一覽表
參考書目索引

關於顏色:粉紅,非粉紅只要是屬於香檳的範疇,這些帶著氣泡的液體就只能是和「白」酒一樣的顏色,或粉紅色(其他氣泡酒產區如澳洲,則還可能出現氣泡紅酒)。在受限於淡黃到粉紅的單調香檳色譜上,香檳還能依照所使用的三種葡萄品種的區隔,對應出所謂的白中白(Blanc de Blancs)、黑中白(Blanc de Noirs)、粉紅(Rosé)共三種。白中白(只用白葡萄)和黑中白(只用黑葡萄)雖然使用的葡萄本身色澤不同,但卻因為只輕柔地壓榨出果汁,沒有和色澤來源的果皮有太多接觸,加上殘留的極少數色素多半也在釀造過程中去除,雖然使用的葡萄本身色澤大不相同,但最終的酒色差異卻非常些微,倒是口感上可能出現較多差異。另一方面,儘管歐盟禁止任何混合紅酒和白酒來釀造粉紅酒的作法,但香檳產區卻是唯一的例外。多數粉紅香檳都是用紅酒混合白酒製成基酒後,再經瓶中二次發酵產生氣泡,只有極少數的生產者會選擇用黑葡萄,先泡皮浸出顏色做出粉紅酒後,再經二次發酵得出粉紅香檳。不管使用的是哪一種製法,在整體香檳產量中比例仍相當低的粉紅香檳,價格通常也都是較同級酒款略高的稀有品。Blanc de Blancs白中白:表示只使用白葡萄品種釀成的「白」酒,酒色和一般白酒一樣,呈淡黃或金黃色,稱為「白中白」,口感多半較纖細高雅。Blanc de Noirs黑中白:取自黑葡萄釀成的「白」酒,如果仔細觀察,此類稱為「黑中白」的香檳,酒色比白中白或一般香檳稍濃,或帶有更明顯的黃色調,口感較飽滿厚實。Rosé粉紅香檳:多數以白酒調配紅酒製成,只有極少數是以黑葡萄先做出粉紅酒後釀製。口感可以是輕巧迷人地帶有明顯水果風味,或者更接近紅酒的飽滿堅實。關於年分:哪種?哪家?哪年?在香檳的酒標上,有些有年分標示,有些則沒有任何年分標記。基本上,絕大多數香檳酒廠最重要的產品,就是每年都會生產的未標示年分的所謂「無年分」香檳(也稱 NV,Non Vintage)。由於酒廠會視每年收成狀況混和不同品種、不同年分收成以及不同比例的陳年酒液,因此酒可以有一貫的穩定風格,也是用來判斷酒廠風格的基本款。至於在收成特別好的年分,酒廠可以選擇生產標示出年分的年分香檳(Vintage),因為只用該年分收成的果實釀製,因此較能表現出單一年分的特色。年分香檳雖然價格通常高過無年分香檳,但品質上凌駕無年分香檳的優越性,也被認為是實質上各類香檳中最划算的採購選項。由於香檳使用的不只一個品種,各品種的主要栽種區域也各不相同,因此在年分方面,不同酒廠也可能因為主要使用品種的不同,而對同一個年分出現不同的判斷。比方以夏多內釀製白中白聞名的沙龍酒廠( Salon),就不一定和以黑皮諾的強健風格聞名的庫克酒廠(Krug)選在同一年推出年分香檳。此外,即便同樣是好年分,酒款也會因為該年的天候狀況而有不同的風格型態,飲者更可能因口感喜好不同而對不同年分各有偏好。整體而言,表現較佳的年分代表更長的陳年潛力,表現平淡或普通的年分,則較適合在年輕時飲用。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