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電子線路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6月

通信電子線路

作者:孫冬艷,吳嶽
出版社:清華大學
出版日期:2017年11月01日
ISBN:9787302482017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256元

本書以無線通信收發信機的組成框圖為基礎,系統地介紹了通信電路中各模塊的電路原理與設計方法。全書共分12章,包括緒論、選頻網絡、阻抗變換與阻抗匹配、傳輸線和Smith圖、雙端口網絡參數和穩定性、放大器、噪聲及低噪聲放大器、非線性電路及其分析方法、正弦波振盪器、振幅調制與解調、角度調制與解調、反饋控制電路和頻率合成、收發信機的整體設計介紹。每一章都有對關鍵知識的小結,並附有部分習題答案。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通信專業和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本科生「通信電路」等課程的教材或參考書,也可供相關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吳嶽 1968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南開大學通信工程系教授。孫冬艷 2011年獲得南開大學原信息技術科學學院博士學位,現為南開大學電子信息與光學工程學院通信工程系教師。

第1章緒論1.1無線通信系統的組成1.1.1通信系統的組成1.1.2無線通信收發信機的框圖1.2無線電頻率划分和電波傳播本章小結習題與思考題第2章選頻網絡、阻抗變換與阻抗匹配2.1單諧振回路2.1.1串聯諧振回路2.1.2並聯諧振回路2.1.3信號源內阻和負載電阻對諧振回路的影響2.2串並聯阻抗等效互換與阻抗變換2.2.1電阻與電抗串並聯的等效互換2.2.2電抗回路和支路抽頭時電阻變換關系及電源等效電路2.3匹配網絡設計之一2.3.1L型匹配網絡2.3.2T型和Π型匹配網絡2.4雙耦合諧振回路2.4.1雙耦合諧振回路的電路形式2.4.2耦合回路的頻率特性2.5其他形式選頻器件2.5.1濾波器主要性能指標2.5.2LC集中選擇性濾波器2.5.3石英晶體諧振器與晶體濾波器2.5.4陶瓷濾波器和聲表面波濾波器本章小結附錄2A調幅波通過諧振回路的失真附錄2B電抗曲線和電納曲線習題與思考題第3章傳輸線和Smith圖3.1均勻傳輸線上電磁能量傳輸定理3.1.1電報方程及其解3.1.2無損耗均勻傳輸線3.2均勻傳輸線接負載后的電特性3.2.1反射系數、終接負載傳輸線上任意一點的視入阻抗3.2.2駐波、駐波系數及行波系數3.2.3幾種情況討論3.2.4電壓入射波計算3.3Smith圖3.3.1Smith阻抗圓圖3.3.2Smith導納圓圖3.4阻抗匹配網絡設計之二3.4.1用Smith圖設計集中參數阻抗匹配3.4.2用Smith圖設計分布參數匹配電路3.4.3短傳輸線和集中參數元件間的等效3.4.4傳輸線變壓器及寬帶阻抗匹配本章小結習題與思考題第4章雙端口網絡參數和穩定性4.1概述4.2雙端口網絡的Y參數4.2.1雙端口網絡的短路導納參數4.2.2不定導納矩陣與不同組態Y參數間轉換4.3散射參數4.3.1單端口網絡的S參數4.3.2多端口網絡的S參數及歸一化散射矩陣4.3.3雙端口網絡的S參數4.3.4歸一化入射和反射分量及S參數的物理意義4.3.5散射參數的測量4.4雙端口網絡的穩定性4.4.1雙端口網絡穩定性的概述4.4.2Y參數絕對穩定條件4.4.3S參數絕對穩定條件4.5信號流圖4.5.1信號流圖基本概念4.5.2散射參數信號流圖本章小結附錄4A定向耦合器附錄4B有關公式的推導附錄4B.1式(4?119)和式(4?120)的推導附錄4B.2式(4?124)的推導附錄4B.3|Г2S|>ρ2S和|Г2S|<ρ2S條件推導習題與思考題第5章放大器5.1概述5.1.1雙端口網絡的有源性5.1.2放大器設計時要考慮的主要問題5.1.3射頻放大器的分類及主要指標5.1.4晶體管和場效應管的高頻等效電路5.2集中參數中頻放大器和高頻放大器的電路實例5.2.1集中參數中頻放大器5.2.2集中參數高頻小信號放大器5.3Y參數小信號放大器設計5.3.1單向化及單向化小信號放大器分析5.3.2一般小信號放大器分析5.4S參數小信號放大器設計5.4.1S參數小信號放大器的一般分析5.4.2最 佳負載反射系數5.4.3輸入、輸出同時共軛匹配的情況5.4.4等功率增益圓5.4.5潛在不穩定情況下放大器的設計5.4.6轉換器功率增益與輸入阻抗匹配5.4.7資用功率增益和等資用功率增益圓本章小結附錄5A有關公式的推導附錄5A.1式(5?70)第二項取減號的說明附錄5A.2式(5?76)的推導附錄5A.3從g20求ГLm附錄5A.4式(5?107)的推導習題與思考題第6章噪聲及低噪聲放大器6.1噪聲的統計描述,元器件內部噪聲6.1.1噪聲的統計描述6.1.2熱噪聲6.1.3散彈噪聲6.1.4閃爍噪聲6.1.5雙極晶體管和場效應管的噪聲及噪聲模型6.2噪聲電路計算、雙端口網絡噪聲參數6.2.1電阻串並聯的噪聲計算6.2.2噪聲通過網絡時的計算6.2.3雙端口網絡的等效噪聲帶寬6.2.4噪聲系數6.2.5等效噪聲溫度6.2.6噪聲系數的測量6.3低噪聲放大器設計6.3.1雙端口網絡的最 佳信源阻抗和最小噪聲系數6.3.2低噪聲放大器設計本章小結附錄6A單調諧回路的等效噪聲帶寬計算附錄6B等噪聲系數圓推導習題與思考題第7章非線性電路及其分析方法7.1概述7.2非線性電路的基本概念與非線性元件7.2.1非線性電路的基本概念7.2.2非線性電阻及其性能描述7.2.3非線性電感和非線性電容7.2.4非線性電路的分類7.3非線性電阻電路的冪級數分析法7.3.1冪級數分析法7.3.2非線性壓縮或擴張、交調和互調7.3.31dB壓縮點和三階交截點7.3.4非線性產物的一般規律7.4折線分析法及其應用7.4.1二極管包絡檢波器電路分析7.4.2諧振功率放大器的折線分析法7.4.3倍頻器7.5雙極型四象限模擬乘法器7.6混頻器和線性時變參量電路7.6.1雙極晶體管混頻器7.6.2二極管混頻器本章小結附錄7A余弦脈沖系數表習題與思考題第8章正弦波振盪器8.1反饋振盪器的基本原理8.1.1LCR回路的暫態過程8.1.2反饋振盪器的基本組成8.1.3振盪平衡條件8.1.4振盪器的起振條件8.1.5振盪器的穩定條件8.2LC正弦波振盪器8.2.1三端式振盪器8.2.2互感耦合振盪器8.3石英晶體振盪器8.3.1並聯型晶體振盪器8.3.2串聯型晶體振盪器8.3.3用TTL電路構成晶體振盪器8.4RC正弦波振盪器8.4.1RC相移振盪器8.4.2文氏橋振盪器8.5負阻振盪器8.5.1負阻的概念8.5.2負阻振盪的原理8.5.3潛在不穩定雙端口網絡構成振盪器8.6幾種特殊的振盪現象8.6.1寄生振盪8.6.2間歇振盪8.6.3頻率牽引8.7振盪器的頻率穩定8.7.1頻率穩定度的表示8.7.2影響振盪器穩定的因素8.7.3振盪器的穩頻措施8.7.4振盪器的相位噪聲本章小結習題與思考題第9章振幅調制與解調9.1調幅信號分析9.1.1普通調幅9.1.2雙邊帶調幅9.1.3單邊帶調幅9.2調幅電路9.2.1高電平調制9.2.2二極管調制電路9.2.3模擬乘法器調制電路9.2.4單邊帶調制電路9.3振幅解調電路9.3.1振幅解調電路的質量指標9.3.2二極管包絡檢波器9.3.3同步檢波9.4正交平衡調幅本章小結習題與思考題第10章角度調制與解調10.1角度調制信號的分析10.1.1調頻波和調相波的表示式10.1.2調頻波和調相波的頻譜和頻帶寬度10.2調頻信號的產生10.2.1調頻的性能指標10.2.2調頻信號的產生方法10.2.3擴大調頻器線性頻偏的方法10.2.4直接調頻電路10.3調相信號的產生10.3.1矢量合成法10.3.2可變移相法10.3.3可變延時法10.4調頻信號的解調10.4.1鑒頻方法與鑒頻特性10.4.2斜率鑒頻器10.4.3正交鑒頻器本章小結習題與思考題第11章反饋控制電路和頻率合成11.1自動增益控制11.1.1AGC電路原理11.1.2AGC系統傳輸特性與主要質量指標11.1.3放大器的增益控制方法11.2自動頻率控制11.2.1AFC電路的原理11.2.2AFC電路的應用11.3鎖相環的組成與工作原理11.3.1鎖相環工作原理11.3.2鎖相環數學模型11.3.3鑒相器11.3.4環路濾波器11.3.5壓控振盪器11.4鎖相環簡單分析11.4.1傳遞函數11.4.2捕獲與鎖定11.4.3跟蹤特性11.4.4噪聲性能11.4.5穩定性11.5頻率合成器11.5.1頻率合成器的主要技術指標11.5.2基本的鎖相環頻率合成器11.5.3帶高速預分頻器的頻率合成器11.5.4雙模預分頻頻率合成器11.5.5小數分頻頻率合成器11.5.6直接數字式頻率合成器11.6鎖相與頻率合成芯片介紹與設計舉例11.6.14046鎖相環11.6.2ADF4116頻率合成器本章小結習題與思考題第12章收發信機的整體設計12.1收發信機的工作參數和技術要求12.1.1收發系統的主要工作參數12.1.2發信機的技術要求12.1.3收信機的技術要求12.1.4靈敏度12.1.5動態范圍12.2接收機結構12.2.1超外差接收機12.2.2鏡像抑制接收機12.2.3直接變換接收機12.2.4低中頻接收機12.3發射機結構12.3.1直接變換發射機12.3.2中頻調制發射機12.4VHF無線傳輸系統實例12.4.1收發系統結構12.4.2頻率合成與調頻電路12.4.3射頻功率放大與控制電路12.4.4收發開關與射頻濾波器12.4.5接收電路本章小結習題與思考題部分習題參考答案參考文獻

通信電路講述發射機和接收機的射頻部分和中頻部分,其電路功能有射頻放大、中頻放大、變頻、調制和解調等。當前移動通信飛速發展,通信機的工作頻率已超出了2GHz,因而一部分射頻電路成為分布參數電路。電路技術的發展早已進入了集成電路設計的時代,分立器件用得越來越少,整機生產技術的無調整化趨勢使原來通信機中經常使用的LC調諧電路逐漸被各種體積小、設計精良的濾波器取代,整機設計人員必須准確地選用集成電路並能熟練使用CAD軟件。考慮到以上形勢,編寫本書旨在較全面地介紹通信電路的有關知識,為集成電路和整機設計工作打好基礎。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