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身為自己的大老闆:量子能量意識大躍進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6月

變身為自己的大老闆:量子能量意識大躍進

作者:張淑珺
出版社:新心人類非凡教育訓練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1年10月01日
ISBN:9789860610710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270元

開啓內在「無限潛能」的核心關鍵- -唯有「當責賦權」,才能創造豐富的物質與靈性生活。
 
  接續著第一本書『成為自己的老闆』打開了內在的智慧,接下來就是要超越個人『知易行難』的障礙。這第二本書『變身為自己的大老闆』是一把能開啟每個人內在『無限潛能』的鑰匙,它深入淺出地闡述『當責賦權』的真實義理,就像在忙茫盲人海中的一盞明燈,破除生命的種種迷思,為有緣人指引出正確的方向,其價值實屬難能可貴,但需要反覆閱讀才能領略其中一二,從而在這場『變身成為自己的大老闆』的過程中,獲得心靈與物質的富裕,悠遊自在的成為眞正的致富者。

作者簡介
 
張淑珺
 
  我自小就喜歡探索生命,一心渴望了解「生命」,想要了解「我是誰?」想要知道「這一生到底要做什麼?」尋尋覓覓「生命究竟是什麼?」簡單來說,總歸一句話「我想認識自己」。直到如今,依然熱衷於此。很幸運的,也很感謝能夠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一直以來也持續的堅持「找到」眞理,「臣服」眞理,「分享」眞理。

第一篇 當責賦權——從心領導
序言
第一章 從心領導者之心智鍛練
第二章 從心領導者之能量整合
第三章 從心自我賦活之生命力
第四章 從心自我領導之領導力
第五章 從心領導之生命願景圖
第六章 從心領導者之核心價值
第七章 從心領導者之天賦使命
第八章 從心領導者之無限潛能
第九章 從心領導者之賦權賦能
第十章 從心領導者之非凡風貌

第二篇 當責賦權——致富思維
序言
第一章 當責致富先知
第二章 當責致富思維——創造性思考
第三章 豐富、不餘匱乏的能力
第四章 金錢人人愛?
第五章 金錢與形象
第六章 金錢與自由
第七章 金錢與權力
第八章 欲望創造金錢
第九章 財富的象徵
第十章 致富思維思考

作者序
 
  當責——當然的責任者,如果是個人的角色,自己必然是自己生命的當然責任者。如果是公司員工的角色,必然是該「職務、職位」上的當責者。如果是經營公司者的角色,必然是公司——「當責管理者」,同時也是該職務——「當責老闆」,是兼具兩個身份角色;當個當責老闆,與統籌管理眾多員工的管理者、領導者。
 
  從心——當責賦權之領導者,「從心——管理」是運用頭腦的——左腦功能,像是規劃設備、建立組織架構、執行考核、行銷策略、研究開發、教育培訓、未來計劃……等等很多的管理,都是按照規定的標準流程或是手冊來運作,來完成公司組織或是個人的目標,這是「以制度管理」。「從心——領導」是運用頭腦的——右腦功能,像是信任、鼓舞、勇氣、支持、愛與接納、尊重、智慧、諒解……等等情感的交流表達,以真誠對待——用心領導。
 
  從心「管理」人,從心「領導」人的差異在哪裡?先要學習「管理」,用制度約束人,因為人皆有習性,制度雖然是制式化,像是部隊沒有彈性,但是可以規範人的習慣、惰性,這是必要之手段。還有運用管理手段,規劃、執行、考核等等方式來完成組織或是個人的目標。管理是比較偏向權威式的——命令。當人們的意識淨化與被訓練之後,人性面的負向、惰性品質減少,良善的品質提升之後,組織需要加入更多的鼓舞與信任能量,重視並尊重「人的價值」。此時當責領導者,以心靈正向的能量,創造核心價值與未來願景,激勵一群人的熱情——認同公司的願景並與之有連結,建立上下之間——信任與真誠,賦權賦能部屬,共同承擔責任,驅動組織完成使命或是達成願景目標。換言之,作為當責——從心領導者,是否有平衡發展左右腦的能力,會是關鍵點。
 
  人的價值是——具有潛在的能力,可以被開發出來。人是可以被訓練出來有更高更好的「自律與自重」的好品質。人是可以培養互信與友善對待的關係。人是可以從錯誤中進步。人是可以學會真正的有尊嚴的生活著。人是可以溝通協調——可以為了共同的利益與理想而一起結盟努力。這些都是極大化人的能力與彰顯人性光輝、善良的面向。從管理人,影響人,教育人,引領人,這個就是「以制度管理」並且提昇加入「以心領導」的能量,兩者並用的必然成長趨勢。
 
  首先需要學習、進化,從「負責心態」提昇到當責賦權的「當責心態」,從以下幾個面向來區分:
  1- 負責心態:我會做。(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做,什麼時候完成)
  當責心態:我現在做。(當下做,當下決定並主動承諾給出完成時間)
  當責心態:我來做。(主動承擔責任)
 
  2- 負責心態:我會檢討改進。(可能檢討別人,或是找出自己無法負責的原因)
  當責心態:我的責任。(檢討自己可能做錯的地方)
  當責心態:我的錯。(當下認錯,當下承擔責任,當下承諾改善)
 
  3- 負責心態:我奉命行事。(被動負責)
  當責心態:我想做的事。(主動負責)
  當責心態:我做的事。(主動承認自己做的)
 
  4- 負責心態:我應該負責。(出自於角色歸屬的責任)
  當責心態:我負責。(出自於就是我負責,二話不說)
 
  5- 負責心態:我應該決定。(出自於角色的責任感)
  當責心態:我決定。(出自於就是我決定,我負責)
 
  6- 負責心態:我終於完成。(責任已盡了)
  當責心態:我完成了。(勝任愉快!)
 
  7- 負責心態:我做做看。(不一定能做到)
  當責心態:我做。(一定要想辦法完成任務)
 
  8- 負責心態:我試試看。(不一定成功)
  當責心態:我來完成。(想辦法成功)
 
  這些都是從當事者在「當下」所流露釋放出來的能量,從言語行為上所表現出來的態度。當責是比負責還負責,看起來是比較嚴竣的考驗,好像會比較辛苦或比較困難,錯了,剛好相反。原因是什麼呢?因為在「當下」是全然的百分之百的說「yes!」,「就是我」,「捨我其誰」,「我承擔」,「我負責」,「我做」,「我錯了」,「我決定」,「我想辦法完成」……。因為「當下承諾」、「當下承認」、「當下承擔」,這些意圖在當下那個剎那已經成就了——當下很專注、單一、純粹、具足的能量從我投射出來——跟世界清晰明確地宣示,表達我的意圖、我的意向。這股巨大的能量投向世界,作用力出去一定會回到自己身上,問題一定可以迎刃而解,而且是超乎想像的簡單。這其中的奧妙在於能量——量子作用,隱含在物質現象的底層之內,以你所不知道的原則在運作生命的一切。

第一篇 當責賦權——從心領導 第一章 從心領導者之心智鍛練 鍛鍊心智1——心智運作模式 收集、儲存投射已知——習性、想法、情緒因果關係輪迴能量慣性思維 當責者——成為一個「當下」承擔者。 從心當責領導者——成為一個「當下」,「真性流露」的領導者。 當下,Here and Now,此時此地。對於一個二、三歲正在學習的小孩而言,從他的眼神是流露著「新鮮、純真無邪」的意識狀態,他的頭腦幾乎是一張空白紙,只有純粹簡單的意識,這個時間點就是接近「當下」狀態。當大人拿著一隻筆反覆告訴他「這是鉛筆」,這時候小孩跟著說「這是鉛筆」,在學說的同時他的頭腦已經輸入「這是鉛筆」,以及鉛筆的「影像」——顏色形狀長短等等。你可以說他在「記憶」鉛筆、形狀、發音以及當下大人所傳達出來的一些訊息——想法、感受、情緒。他的頭腦幾乎百分之百的完全拷貝下來,儲存起來——在大腦的腦細胞,沒有遺漏什麼。下次大人再拿出來這隻筆時,他的頭腦會「自動」輸出所儲存的內容——這是鉛筆,甚至當時大人的語氣表情,都會從他投射出來。這是「過去」儲存在他的腦袋裡的內容,而現在「此時此刻」,再把過去的時間所儲存的訊息說出來、或是比手畫腳,臉部也可能有表情,所以在這個當下對於鉛筆的「認知」是存在他的頭腦𥚃面直接投射出來的——是「舊知」了。過去的時間已經過去了,不存在了,只是留下來當時所接受到的訊息,這個「當下」是新的片刻,投射出來的是舊知,還有「過去的」感受情緒,在心理上只有「過去-昨天……」這個名字,「過去,昨天的時間」並不存在了,同樣的「明天——未來的時間」並不存在,在心理上只有「未來、明天……」這個名字。所以,所謂的「過去、未來」只是心理時間而已。「當下」是混合著很多個過去的認知,想法,情緒,在此時此刻投射出來,也包括所謂你知道的事,叫做知識。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