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債務定價理論與實證︰基于條款約束視角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5月

公司債務定價理論與實證︰基于條款約束視角

作者:林清泉 楊豐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01日
ISBN:9787300106489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131元

本書所構建的定價模型是現有公司債務定價結構模型的拓展,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同時由于模型所考慮的情況與現實更加接近,因此可以幫助公司本身、銀行及投資者更加準確地對公司債務進行分析和定價,從而影響其具體的市場行為,所以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 在我國,由于公司治理結構以及法制不健全等原因使得公司債務的定價和信用評級體系不太健全,同時由于公司對股權發行的偏好使得公司債券市場的發展一直比較落後,因此對于公司債務定價的方法和理論的研究一直發展比較緩慢。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以及經濟金融體系的不斷完善,我國的公司治理結構會不斷完善,公司債券市場也會逐漸成為公司進行外源融資的主要方式之一,從而推動公司債務定價理論研究的發展,同時定價理論的發展對現實中的市場參與者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可以使其投融資行為更加合理,從而為我國創造更為適宜的投資環境。

第一章 公司債務融資 1.公司債務融資概述 2.中國的公司債務融資 第二章 公司債務定價理論沿革 1.結構模型 2.簡化式模型 第三章 公司債務定價模型的假設條件 1.模型的一般性假設 2.對債務重組的假設 3.小結 附錄3.1 等價概率測度與Radon-Nikodym導數 附錄3.2 利率期限結構模型 第四章 債務減免與公司債務定價 1.公司債務和股權價值︰債務減免 2.重組閾值、減免比率和最優資本結構 附錄4.1 債務重組為暫時性債務減免的公司債務的定價 第五章 債務延期與公司債務定價 1.公司債務及股權價值︰債務延期 2.重組閾值、減免比率和最優資本結構 第六章 債轉股和債務減免組合與公司債務定價 1.公司債務及股權定價︰債轉股和債務減免組合 2.重組閾值、減免比率和最優資本結構 第七章 公司債務定價模型之間的比較 1.比較靜態分析 2.債務容量及最優資本結構 第八章 信用衍生產品定價︰公司債務定價模型的應用 1.信用衍生產品的主要類別 2.信用衍生產品定價理論 3.考慮公司債務重組可能的信用衍生產品定價 4.總結 參考文獻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財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成立于1999年,並于2000年經過評審成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之一,也是全國高校中第一個財政金融領域的重點研究基地。四年來,在黃達、陳共、王傳綸等老一輩財政金融學家的帶領下,中心以其創新的科研體制,良好的研究環境吸引了一批優秀的中青年學者,他們以開闊的視野和前瞻性的眼光,緊抓時代脈搏,創造出一個又一個深具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的研究成果。 理論總是應時代發展的要求而產生,並進而指導和推動實踐的發展。在世界各國經濟高度發展、科學技術飛速創新的時代里,財政金融理論的研究也出現了一些新的特點。 首先,全球化成為財政金融理論研究的基本視角。20世紀的後20年中,經濟全球化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世界各國的經濟高度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全球化的環境中,經濟運行出現了一些新的特征和新的問題,單純的國內視角已經無法解釋,更不用說衛食健活動提供有效、科學的指導。因此,對任何問題的研究都要放在全球化的框架中進行。例如,過去學者們在探討金融危機爆發的根源時,多是從脆弱的國內經濟基本面和政府不負責任的政策著眼。但對于90年代以來頻頻爆發的金融危機,這些傳統的理論顯然已經無法得出令人信服的結論。甚至連財政政策這個一向被認為是“純國內範疇”的問題,也面臨著挑戰。就稅收工具而言,傳統上,一國宏觀稅負的確定,主要依據是本國經濟增長的現狀和目標,在全球化的宏觀背景下,決策過程就沒有這麼簡單了,既要遵守國際市場的“游戲規則”,還要考慮其他國家經濟形勢的變化。隨著我國加入WTO,財政理論的更新和政策機制的改進迫在眉睫。于是,以全球化為背景,解釋和指導中國經濟發展,就成為鋅試劑對理論工作者們的必然要求。 其次,改進研究方法和注重學術規範成為理論研究的重要傾向。20世紀五六十年代,西方發達國家進入直接融資高速發展的時期,金融市場的空前繁榮和金融創新的層出不窮推動了微觀金融理論的蓬勃發展。與傳統的宏觀金融理論相比,微觀金融研究更加側重于定量分析,現代信息技術和數學、物理學模型成為理論研究的重要工具。與此同時,財政理論領域也突破了原油研究方法的欠缺,政治經濟學、信息經濟學和制度經濟學等相關學科的思想以及計量經濟學的分析模型越來越多的融入到研究工作中。相比之下,我國經濟學的研究方法還十分單調,基本上還停留在邏輯分析的階段,數理統計等國際流行的分析工具在我國的經濟學研究中還運用不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國的理論工作者已經認識到這一問題,正在努力實現方法論的國際對接,以推動國內財政金融理論研究的突破。 第三,在實踐的推動下,財政金融理論研究的對象迅速拓展。過去,囿于傳統觀念和我國經濟發展程度所限,金融研究局限在貨幣政策等宏觀層面,微觀僅限于商業銀行。財政研究也只集中在財政稅收政策和國債等宏觀領域,研究對象十分單一。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的市場規模從小到大,宏觀管理水平由低到高,財政與金融學科也不斷完善。在金融領域,資本市場、衍生金融產品、金融風險管理、風險投資等領導引起了越來越多的學者的興趣,理論體系已經涵蓋了從宏觀金融運行到微觀金融實踐的各個方面。財政研究也更加務實,範疇擴展到社會保障、公共服務設施的管理和稅收籌劃等嶄新的領域。財政和金融的交叉研究也日益興起。例如貨幣同盟中的財政政策以及通貨膨脹和稅收的關系。學科體系的日臻完整和成熟,極大地促進了宏觀管理層和微觀主體決策水平的提高和經濟的發展。 為了推動我國財政金融理論研究的長足發展,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財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自成立以來,積極為國內學者開創國際學術交流的空間,從每年一度的“中國金融國際論壇”到現代經濟學前沿專題研討班,從羅伯特‧蒙代爾、羅伯特‧巴羅、本杰明‧弗里德曼、讓‧雅克‧拉豐、哈維‧羅森、羅伯特‧希勒等國際頂級經濟學家的講座到與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主席列昂‧梅拉梅德先生、德國財政部常務副部長考克‧維瑟博士等業界和政界領導人的面對面,在中西方文化的一次次交匯中,中心專家敏銳地把握了理論發展的國際動態和最新趨向,結合全球化條件下我國經濟發展的現狀,取得了理論研究的碩果。 我們現在看到的研究報告系列正是集合了中心專家研究成果的精粹,內容涵蓋了財政貨幣政策、農村金融改革、風險投資、財政管理與經濟發展、公共財政框架的設計、商業銀行治理結構、資本市場開放等諸多重大現實問題,相信可以推動契合我國特點的現代財政金融理論發展,並促進國內學科體系的進一步完善。 在中心2003年度研究報告系列問世之際,我們要感謝教育部和學校領導的關心,感謝各位專家的辛勤耕耘,他們的努力賦予中心以勃勃的生機。展望未來,我們堅信,處于新世紀全面經濟復興進程中的中國,財政金融理論研究必將隨之而騰飛于世界。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