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健康行事曆:林承箕醫師整合醫學DIY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11月

24小時健康行事曆:林承箕醫師整合醫學DIY

作者:林承箕
出版社:新自然主義
出版日期:2010年10月22日
ISBN:9789576966873
語言:繁體中文

  最新、最in的健康觀念和方法,讓你享受健康不求人!
  ★錯誤的生活習慣,讓你的健康亮紅燈!  美國醫學界曾做過研究,發現影響人類壽命的原因,二○%與遺傳有關,二○%與環境有關、醫療服務只占一○%,其餘的五○%都跟個人的生活習慣,像是過度精緻的飲食、不運動、水喝太少、壓力大、情緒緊張等有關。換句話說,大多數人不健康的原因,都出在錯誤的生活習慣!
  根據美兆健檢中心二O一O年發表的一份調查報告指出,華人位居榜首的錯誤生活習慣是「缺乏運動」,占了六五.六%;其次是每天連續使用電腦三小時以上,占五三.五%;第三名是睡醒立刻下床,占五一.七%。第四是翹二郎腿,第五是水喝得太少,其他的不良習慣還包括如廁時閱讀書報雜誌、喝太多的咖啡和茶……等。所以,積極培養健康好習慣,就是促進健康的第一步!
  ★從起床、出門、上班、回家到睡覺的24小時健康加分法  很多人一聽說飲食要健康,就以為「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要運動,就嫌麻煩或沒時間,或以為需要花大筆金錢。本書作者、原本專攻心臟內科、十多年來致力專研並推廣整合醫學的林承箕醫師,為了釐清這些錯誤觀念,特別整理了自己多年來所學及臨床上最容易上手、最有效的方法,教你「一天要怎麼健康的過」。從起床、出門、上班、回家到睡覺,一天24小時的健康法包含了飲食、運動、排毒、環境、情緒等五大面向、25個生活好習慣。只要將這些健康觀念和做法納入你的生活中,不需要花大錢,也不需要特別撥時間,你就可以輕輕鬆鬆找回你的健康。
  ★25個生活好習慣,享受健康不求人  作者從結合中醫、自然醫學、另類療法……的整合醫學中,特別提供25個生活小秘方,讓你成為自己的健康管理師。精彩內容包括:  ◆「三個30秒」的起床小動作,可避免「姿勢性低血壓」。  ◆早上的第一杯水──400~500毫升溫開水,一定要一口氣喝下,才可以促進大腸收縮,排便又排毒。  ◆配合「子午流注」經絡運行做該做的事,如早上7:00~9:00(走胃經)吃早餐;中午11:00~1:00(走心經)需午休,不適合運動;晚上11:00前(走三焦經)睡覺等等。  ◆早上最適合做脊椎檢測和整脊運動──5種脊椎檢測法+9種床上小運動,把你的歪脊椎喬回來。  ◆刮舌苔、扣齒、生津、乾漱口,按摩經絡兼口腔保健。  ◆洗臉、梳髮加按摩,清潔又養生。  ◆搭捷運、等公車也能做的7個小運動;上班族擺脫腰痠背痛的6個辦公室體操;以及一邊看電視也可以一邊做的7個小運動,讓你利用零碎空檔時間,就可以加強體能、訓練肌肉、活化經絡,帶動全身氣血循環,輕鬆做保健。  ◆用日光浴、芳香療法、色彩療法、音樂療法來紓壓療病──壓力太大、心情沮喪嗎?用植物精油,就能解決你的情緒問題。對應瑜珈脈輪善用色彩療法、音樂療法,可改善許多疑難雜症。  ◆遠離電磁波傷害──別在電梯內打手機,或邊走路邊講手機,因為手機在密閉空間或移動時,電磁波會變強,對身體的傷害也越大。
本書特色
  集各家醫學所長的「整合醫學」健康觀念和方法,讓你做自己的健康管理師:想真正遠離疾病,絕不能只是依賴主流西醫,停留在消極的有病治病、沒病做檢查的舊觀念!在台灣推動整合醫學十多年的林承箕醫師,特別介紹了集合各類醫學的優點,在國外行之有年、最新最in的整合醫學觀念和方法,例如,用手腳測一測哪裡出問題──手或腳的某部位有疼痛,參照德國傅爾電針與中醫經絡對照表,就知道哪些器官系統出問題。以及可在辦公室或家裡DIY的芳香療法、色彩療法、音樂療法等,讓你的健康觀念再升級,健康一輩子!
  25個生活保健小撇步,輕鬆打造24小時的健康:本書特別針對上班族、抗老族的一天24小時,規劃25個保健小撇步,讓你一步步打造健康基礎。像是起床前花三個30秒做三個小動作,就能預防「姿勢性低血壓」。洗澡前先乾刷身體,就能促進最大的排毒器官──皮膚順利排除體內廢物。書中還教你如何利用搭公車等捷運、開會和晚上看電視的空檔,做做同時訓練肌肉、活化肌絡的小運動。不必花大錢,也不用花很多時間,就能遠離疾病、活出健康來。
  從飲食、運動、排毒、心理、環境五大面向下手,面面俱到顧健康:吃錯了、不運動、壓力大、環境差、毒素多等因素,正是健康最大的殺手。本書讓你一書在手,就能幫身心靈做全方位的健康管理!
  讀者群分析:  ★想告別疲勞、提升精力的上班族  ★想擺脫腰痠背痛、四肢無力、精神不濟等問題的亞健康和亞疾病一族  ★想改善症狀、恢復體力的病痛族  ★想常保青春、管理健康的養生族  ★重視家人健康的媽媽族
作者簡介
林承箕
  學經歷: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三軍總醫院內科部住院醫師、總醫師、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三軍總醫院住院病歷室主任   國軍八零四總醫院醫療部主任、副院長  三軍總醫院醫務長兼代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系主任  財團法人為恭紀念醫院院長
  專業經歷:  中華民國內科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心臟內科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專科指導醫師  美國功能醫學研究所(IFM)研究員  美國自然醫學會自然醫學認證醫師  美國自然醫學會同類療法認證醫師  法國CEDH中心順勢療法認證醫師  中華民國職業病醫學醫學會常務理事  台灣國際花精研究學會常務理事  財團法人中華醫藥針灸科學研究基金會董事  財團法人國際醫學科學研究基金會董事
  現任:  台北中山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台北第一健保(原公保)門診中心特約心臟內科主任醫師  台北完全優整合醫學診所院長

推薦序1
力行健康生活的最佳參考書   承箕又要出書了,為他感到高興!再次受邀為他寫序,更是非常樂意!當我擔任三軍總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醫療部主任至院長時,看著他由內科住院醫師、總醫師、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直到擔任醫務長。除了內科學、心臟循環學外,他一向對公眾事務、醫政及醫學教育有濃厚的興趣、主張及作為。
  我離開醫院行政主管工作後轉至美兆健康管理機構服務已十五年,承箕自離開財團法人醫院院長職務後,開始他「整合醫學與健康促進」的學習、整合及推展之路也逾十多年了,我們真是有志一同、同途同歸!
  偏重「疾病醫學」的當代主流西醫秉持科學實證精神,花了過重比例的人力與財力過度專注在後期「疾病的診斷、治療與復健」上,對於具有前瞻性、效益性、更有利身心的「健康醫學」,卻缺乏了解和關注。有鑒於此,承箕認為主流西醫勢必要廣納百川,深入接觸中醫、自然醫學、生物能信息醫學、功能醫學……等醫學的觀念並學習各種評估健康、促進健康的方法,融合成為「整合醫學」,方能順應人心及世界潮流,真正有效達成「健康促進」的目標,否則只不過是在「診治疾病」之外,再多做一些程度不同、消極的「疾病預防」而已。
  有別於承箕的第一本書《體內大掃毒》所談的「祛邪」,《24小時健康行事曆》則進一步以「扶正」的角度告訴讀者積極促進健康的觀念及方法。他整合自己近四十年執行西醫及近十多年來從事所謂另類醫學、輔助醫學的經驗,用圖文並茂且生活化的方式,介紹從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覺,一整天該如何吃、喝、拉、撒、睡,以正確養成影響人類壽命與健康高達約五○%的「生活習慣」。書中提出許多新的健康概念、專業知識及可落實於每日生活之中的運動、飲食、排毒、調心等方法,有趣生動、簡單易學又好用。讀者懂得原理後即可自行發揮,只要持之以恆,無論是治已病、防將病及長保健康的享未病,都能事半功倍、垂手可得了!
  希望讀者多介紹親友,醫療人員也多推薦病患及家屬買來一讀,作為日常力行健康生活的參考書,讓自己和親友身健心康、開心的過每一天!
美兆健康管理機構總院長、台灣健診學會榮譽理事長宋丕錕
推薦序2
以人為本的養生哲學
  究讀保健大作《24小時健康行事曆》,見林承箕醫師對其醫學境地提出深切反省及改進之道,重歸以人為本之醫學概念,誠可貴!
  林醫師集中、西醫所長,整合古人之養生智慧及今人之健康理念,提出二十五則健康步驟。綜覽全局,令人感受到追求健康不離四大要點:
  首在「開」:放開胸懷、敞開身心;  次在「情」:掌控情緒、合情合理;  再者「適」:適合需求、適時運用;  最終「調」:調整呼吸、調和身心。
  從此四點著手拜讀,亦由此四點歸納統合,甚為易懂,更甚恭行。
  承蒙林大醫師著此整合醫學保健法,並力推平甩功法及其真義與讀者分享,默契吾等同推廣益大眾之善法,得此知交,更竟對大眾之助益無可限量。
  謹此,深懷感激!
梅門一氣流行創辦人、國際知名養生嚮導李鳳山
推薦序3
追求身心靈健康的實用寶典
  十幾年前在一個小型會議中,我被介紹給席中的林承箕醫師。當時聽到他是剛從三軍總醫院醫務長兼代國防醫學院醫學系主任卸任的心臟內科專科醫師時,不禁心中一喜。假如有這樣長於教育培訓,又完全掌握傳統及現代醫療精華的醫師實際加入醫療服務,想必會有不凡的成績。之後他參與我所服務的診所中一些生物能信息醫學的臨床工作,更應邀成為我所主導的兩個基金會的成員。最使我稱幸的是,他接下基金會當時最主要的「生物能信息醫學培訓班」醫師班的基礎培訓工作。我們花了一整年的週末討論出中西醫用得上的項目,並邀請各科頂尖的專家來講授。林醫師在課程的編排、聯絡和組織上充分發揮了其學養基礎,更難得的是,他真正關心的不只是醫師應該提供什麼樣的服務,而是從中西醫整合後的智慧裡更深切的了解:「疾病」必須聯合患者與醫者共同來克服,「健康」更必須交到每個人自己手中去「尋求」、去「維護」。
  欣見他的第二本書《24小時健康行事曆》出版了!翻看內容,第一個感覺就是資訊周全、詳盡而確實。尤其是前言中,林醫師以一個患者求醫的遭遇,引述出目前以西醫為主的醫療服務的瓶頸,再以國內外研究的最新數據,證明一般民眾的感受是正確的,自動求診「非主流醫療」或「另類醫學」服務,已是最先進的趨勢。但是書中所提醒的不只是尋求「健康」要靠自己,更重要的是大多數人的生活方式都是錯誤的,求健康的第一步,先要改變壞習慣,Part Ⅰ就清楚的列出了大多數讀者都非常熟悉的「壞習慣」及「健康殺手」。
  更重要的是Part Ⅱ,作者引用中西醫的理論和實證,介紹每一種好習慣養成的必要性。就拿「睡到自然醒」來說,作者以輕鬆的筆觸介紹了西醫對於睡眠生理的了解,又極為具體的把中醫流傳了幾千年的經絡系統「子午流注」,也就是不同的時辰對應不同的經絡表列出來。既然每條經絡都代表我們的臟腑功能,因此可以自然而然的點出來,為什麼一天的哪一時辰適合做那些事,例如晚上十一點到清晨六點是睡眠最好的時辰,而且七小時應是一般人會「睡飽自然醒」的標準,由此類推,每個人生活中必須經歷的吃、喝、拉、尿、睡、工作、運動、休閒,皆能對應到正確的時間點。本書在這種用理性(數據和學理)敘述後再以輕鬆感性的筆觸來指導的方式之下,完成了二十五項步向健康的步驟。最難能可貴的是,書中適時的介紹很多當下「另類輔助醫學」中主要的理論,例如「生物能信息醫學」、「傅爾電針」、音樂療法、印度瑜伽脈輪與中國十二經絡對照及其對應的色彩療法等,極為「經典」卻又實用。
  我為醫療同業的讀者感到慶幸,因為這是一本學術性高、數據資料齊全正確、實用價值極大的好書。我也為站在第一線為民服務的衛生行政的讀者高興,這是一本簡要易讀、有根有據、深入又周詳的指南,應當可以助你讓衛生行政真正成為民眾急需的「輸送健康的服務通道」(Health Delivery Service)。我更為追求身心靈健康的廣大讀者慶賀,這是一本人人用得到的健康寶典!
新圓山診所創辦人及負責人、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兼任教授崔玖
推薦序4
集養生療法之大成的健康書
  林承箕醫師是台灣從事整合醫學的前輩,當我還在美國念自然醫學院的那個年代,林醫師已經在台灣提倡整合醫學了,今天由我這個晚輩來寫推薦序,讓我真是受寵若驚。
  看了這一本《24小時健康行事曆》,我很驚訝它涵蓋的面向之廣,幾乎可稱為養生療法的集大成。雖是集大成,但它卻不枯燥,讀起來步調輕快。對一般人來說,是一本實用的養生寶典。林醫師除了顯赫的學經歷之外,從本書中也可以發現他對另類醫學涉獵之廣泛,以及對養生療法的用心,可說是整合醫學的實戰家。
  林醫師是資深的主流西醫,擔任過任何醫師一生夢寐以求的主治醫師、院長、醫務長、系主任等職務,但他卻為了找尋真正對民眾健康有幫助的療法,而放下身段,從事很多西醫還不熟悉的整合醫學。其實這是非常有前瞻性的,也需要很大的勇氣與毅力。
  近代西方醫學不是古老的醫學,它的發展史只不過一百多年而已。正如同許多歷史上的朝代盛極而衰一樣,西醫的發展由於太崇尚還原論,目前其實已經遇到很大的瓶頸,例如很多慢性病光靠西醫是治不好的。這個世界上除了西醫,還有許多其他傳統醫學或另類療法,可以彌補西醫的不足,有時甚至可以超越西醫或西藥的療效。
  整合醫學是什麼呢?整合醫學就是把各種醫學或療法整合在一起,截長補短,提供最有效的對策,以去除疾病、促進健康。人類的健康越來越差,要逆轉此一現象,整合醫學的發展是必然的。整合醫學是未來的趨勢,也是當今醫學改革的方向。
  台灣的出版界越來越熱鬧,有越來越多的醫學專家把自己多年的研究心得寫成書,這是好現象,也是全民的福氣。健康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必須持續去維護或促進。書中一一介紹了很多健康法則,細心的讀者不妨放慢腳步、仔細推敲,應該可以在這本寶典裡頭挖到寶,那就很值得了。
台灣全民健康促進協會理事長、自然醫學博士陳俊旭

三大錯誤生活模式,謀殺你的健康 美國醫學界做過研究,發現影響人類壽命的原因,二○%與遺傳有關,二○%與環境有關、醫療占一○%,其餘的五○%都跟個人因素有關,也就是跟吃喝拉撒睡這些生活習慣,如飲食方式、運動次數、情緒的管理等有關。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現代人到底有哪些錯誤的生活方式?這些錯誤的方式又對我們的身體造成怎樣的影響?� 錯誤一:吃錯了,打壞身體的健康基礎 根據前美國另類醫學會主席麥可•傑森博士(Dr. Michael Janson)在二○○二年發表的一份統計資料顯示:每個美國人一年平均吃掉七百五十六個甜甜圈、六十磅蛋糕和餅乾、二十三加侖冰淇淋、七磅薯片,以及二十二磅糖果。另外,每個人一年還吃掉二百條口香糖、三百六十五罐可樂、九十磅脂肪和一百三十四磅精製白糖。從這份資料你有沒有發現,美國人吃得最多的,都是含高糖分、高脂肪和人工添加物的壞食物! 除了不該吃的壞食物吃很多以外,更糟糕的是美國人對該吃的好食物反而吃得太少。傑森博士也提到:每一天,四一%的美國人沒吃水果,八二%的美國人沒有吃十字花科蔬菜,七二%的人吃的蔬果裡所含維他命C幾乎是零,八○%的人吃蔬果時,根本攝取不到維他命A,還有八四%的人根本沒吃含纖維的穀物。在這種「標準美式飲食」之下,有五○%的美國人攝取的維他命A、八○%的人攝取的維他命B6、七五%的人攝取的鎂,都低於RDA(Recommended Daily Allowances,每人每天最低建議攝取量)。 看到美國人不僅愛吃壞食物,好食物的營養也嚴重不足,導致健康基礎逐漸惡化,你是不是嚇了一大跳呢?其實,這種「標準美式飲食」早已悄悄成為台灣人的飲食習慣,你可能會發現,自己的蔬菜、水果吃的比美國人還少呢!沒錯,這就是我們身體健康惡化的主因之一,也就是壞的食物吃太多,好的食物吃太少了!要知道,食物是健康的基礎,吃錯了,當然會生病! � 錯誤二:壞習慣,身體健康惡化的元凶 根據美兆健檢中心於二○一○年元旦專刊發表的一份調查報告指出,華人位居榜首的錯誤生活習慣是「缺乏運動」;其次是每天連續使用電腦三小時以上;第三名是睡醒立刻下床。第四是翹二郎腿,第五是水喝得太少,其他的不良習慣還包括如廁時閱讀書報雜誌、喝太多的咖啡和茶……等。除了華人不愛運動外,事實上,根據最新研究顯示,美國人也只有五%會從事跑步、騎單車或有氧運動等強度運動。 接下來我們就談談,造成健康惡化的五大殺手。健康殺手1:不運動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曾針對台灣人的運動習慣做調查,結果發現:每週運動至少三次、每次至少三十分鐘的人數只有二二•六%,三次以上者有十七•二%,換句話說,有將近四分之三的人沒有固定運動的習慣!所以體重變重、身體變差的人越來越多,也就一點也不奇怪了。缺乏運動的錯誤生活習慣對健康的傷害有多大呢?最直接的影響當然是越來越胖,而且肥胖者的年齡層也有越來越低的趨勢。緊跟在不運動及肥胖後面的毛病就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風險。健康殺手2:長時間打電腦 不運動會嚴重扼殺我們的健康,連續打電腦三小時以上,當然也是高風險的錯誤生活模式。因為連續打電腦代表一直坐著不動,坐著不動就會影響血液循環;長時間打電腦還會導致視力惡化;而電磁波無時無刻的影響更不容小覷,除了破壞我們的免疫系統外,也會增加罹癌的機會。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