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的著名寓言:市場失靈的神話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6月

經濟學的著名寓言:市場失靈的神話

作者:(美)丹尼爾·F.施普爾伯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
出版日期:2018年01月01日
ISBN:9787559803344
語言:繁體中文

《經濟學的著名寓言》考察了燈塔、荷蘭鬱金香泡沫、蜜蜂和果園、佃農分成制、鍵盤路徑依賴、通用汽車收購費雪車體、美國標準石油壟斷等11個著名寓言,對廣泛流傳的“市場失靈”理論提出了強有力的挑戰。

經濟學家曾使用這些寓言故事來證明提供公共產品、實施產業管制、對大企業實施反壟斷等公共干預的合理性,使得這些故事在經濟學、法學和管理學等領域中被不斷提起,在公共政策方面產生廣泛影響。然而,本文集的作者們發現,這些寓言實際上只是以訛傳訛的神話而已。經濟學分析,應該扎實地建基於對制度細節、交易成本的經驗研究,而不能依賴於虛構的故事。

本書適合經濟學和法學愛好者、公共政策制定者、行業分析師及投資人,是新制度經濟學、法律經濟學的經典入門書。
 

[美]丹尼爾·F. 施普爾伯(Daniel F. Spulber),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KelIogg)商學院Elinor Hobbs國際商 務傑出教授和戰略管理教授、法學院教授。
 

導 論 經濟學的寓言與公共政策
第一章 經濟學中的燈塔
第二章 公共產品的自願供給?——美國早期的收費公路公司
第三章 蜜蜂的神話:一項經濟調查
第四章 鍵盤的寓言
第五章 Beta、Macintosh與其他離奇傳說
第六章 英國公路和鐵路運煤:“小傻短尾巴”煤車的效率
第七章 通用汽車收購費雪車體
第八章 費雪車體的寓言
第九章 佃農分成制
第十章 掠奪性削價:標準石油(新澤西)案
第十一章 美國鋁業公司案的再考察:提高競爭對手成本的分析方法並不能為判決提供合理解釋
第十二章 自由輪造船商學到了多少?——舊案例的新證據
第十三章 鬱金香狂潮
第十四章 經濟學的研究操守:費雪車體—通用汽車例子
譯者後記
 

中文版再版序言

我對經濟學寓言的興趣,始于和拉蒙·卡薩德蘇斯– 馬薩內爾一起完成的一項汽車工業早期發展史的研究。這項研究的成果,就是本書所收錄的《費雪車體的寓言》。在研究過程中,我驚奇地察覺到一個誤導性的、不正確的故事是如何變得非常流行的。費雪車體的故事,經過經濟學家們的不斷重複,影響了許許多多的研究者和學生。隨後,我考察了許多其他的經濟學寓言,又發現,即便有學者發表文章對這些故事的錯誤進行糾正,對故事所依據的歷史做了澄清,這些故事還是很流行。這讓我感到納悶: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寓言被經濟學家當作事實來看待?為什麼那些矯枉之作常常被人們所忽視?

我發現,寓言之所以吸引人,其中一個原因是,所有人都喜歡好故事。經濟學寓言短小精緻,講起來有趣,聽起來易懂。通過這種生動有趣的方法,教師可以很方便地闡述本來難以理解的經濟學概念。通過重複一個眾所周知的故事,經濟學家似乎為理論找到了事實依據。而且,分享故事也是加強社會關係的一個傳統方法。如果故事本身趣味盎然,似乎就沒有必要去搞清楚它們是否屬實了。

然而,這些許許多多不真實的故事的問題在於,它們對公共政策具有強大的影響力。這些寓言的一個共同特點是它們都在說明某種市場失靈。這些在經濟學家中廣為傳播的故事背後,隱藏著這樣一個理念:在某種程度上,市場不能給社會帶來最優結果。例如,一個有趣而且看似無害的故事就告訴我們,現有的打字機和電腦鍵盤上的字母排序並不是有效率的,它表明了經濟活動有可能被鎖進了劣質的技術。

我非常高興《經濟學的著名寓言》能夠在中國再次出版。中國正在發生著許多經濟變化,包括國內工業市場的快速增長、私營部門的擴張以及加入世貿組織後的外貿增長。中國競爭性市場的發展,必然要求建立新的政府經濟管制形式,也必然產生有關何種管制更合理的爭論。隨著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同台競爭或前者取代後者,某些新型的政府管制很可能會出現。

爭論某些特定的經濟活動是否有必要管制,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個市場無法正常發揮功能,而政府管制能改善市場運行,這就可能成為進行某種管制安排的論據。然而,我們有必要去確定一個市場是否真的無法發揮功能。講一個生動的故事,並不能取代細緻的經濟分析。也許市場並非真的喪失了功能,而僅僅是因為我們沒能更好地理解市場。

更常見的情況是,企業和消費者找到了更聰明的方法去處理交易。即便某些交易活動和我們通常所看到的有所不同,它們也可能是有效率的。正如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羅奈爾得·科斯所指出的,交易是有成本的。本書獻給科斯教授,正是因為他對經濟學家們理解市場交易的説明。他為本書貢獻了三篇文章。

此書因收錄了中國著名經濟學家張五常的兩篇文章而使它在中國的出版具有特別重大的意義。在《蜜蜂的寓言》中,張五常教授糾正了這個有關外部性的著名寓言。該寓言認為,蜂農和農場主可以相互為對方提供獲益機會,但這個互利的結果無法通過市場獲得。而張五常教授證明,在美國,蜂農和農場主會按慣例簽一份授粉合約。他的這篇理應在所有管制和公共財政課程中講授的論文,證明了科斯教授的一個洞見:私人談判有時不但考慮了私人利益和成本,而且還顧及了社會利益和成本,因而不需要政府管制。

收錄在此書中的張五常教授的另一篇文章是《佃農分成制》。這篇文章取自他的著作《佃農理論》。至少從亞當·斯密開始,經濟學家們就一直認為佃農分成制是低效的。它經常被批評為一種低效率的或低生產率的經濟組織形式。政府對農業市場的干預遍佈世界各地。然而,即使佃農分成制不是一種有效的農耕制度,政府管制私人的農耕合約也需要一些另外的理由。此外,佃農分成制的故事還被用於評價所有類型的雙方共用經濟收益的合約,包括農業以外的合約。

張五常教授認為,研究者沒能很好地理解佃農分成制。通過使每一個佃農所耕作之土地數量有差異,地主能夠幫助最有效率的佃農並鼓勵佃農們以有效的方式使用土地。他用來自中國農業的史料例證了他的分析。張教授的這些重要工作,有助於更深入地理解委託—代理問題以及合約理論。

我希望中國的讀者朋友喜歡這本對著名寓言進行歷史分析的文集,並從中受益。書中的故事本身是有趣的。此外,它們會給那些希望用奇聞軼事來激發創作靈感的學者們帶來許多洞見。研究者對他們所寫的故事準確性的核實,以及讀者對於這些故事準確性的判斷,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們希望讓經濟學討論富有意義,那麼,對經濟分析之準確性的要求,就是必不可少的。

丹尼爾 F. 施普爾伯
2017 年6 月11 日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