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態型自戀:假面閨密、危險情人、慣老闆、控制狂父母、親情勒索……法國頂尖心理師教你如何從50個日常生活場景破解自戀型人格疾患,從有毒關係中重生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6月

病態型自戀:假面閨密、危險情人、慣老闆、控制狂父母、親情勒索……法國頂尖心理師教你如何從50個日常生活場景破解自戀型人格疾患,從有毒關係中重生

作者:安妮.克洛蒂爾德.齊格勒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21年07月01日
ISBN:9789863449652
語言:繁體中文

50則真實日常場景
完 全 解 析 43種「病態型自戀」操控手法
 
\⊙⊙/ -識破藏在人與人連結之間的陷阱,脫困求生!
法國心理師齊格勒運用專業,篩選自身從業經驗遇到的真實案例,經過適當匿名後書寫成冊。經過作者的檢視、放大、慢速鏡頭,讓讀者仔細看清楚病態型自戀者如何編織陷阱,分析病態型自戀者重要的舉動或某句話的心理動機,以及其中潛藏的操控手法,讓被操控者意識到自己受到什麼樣的不良影響,最重要的是:指引受害者在有能力遠離之前,先保護自己。

\⊙⊙/ -本書重點
★法國頂尖心理師最新著作,呈現真實案例 
★插畫敏銳捕捉最關鍵的場景,後勁無窮
★心理學教授林孟儀博士專業審訂
 
\⊙⊙/ -誠摯專業推薦(依首字筆畫排列)
周慕姿|諮商心理師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海苔熊|心理學作家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

\⊙⊙/ - 心理學作家—海苔熊  推薦語:
「書裡面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跟圖片,來協助我們理解原來病態人格可能是什麼樣子。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時常會忽略那些瑣碎細微的的操控手段、讓我們情緒感覺到壓力的言語和行動,在一點一點的侵蝕著我們的生命。這些人所做的一些事情、說的一些話,會讓我們覺得好像是自己的錯、責怪自己都是自己有什麼地方沒做好⋯⋯但看了書之後才知道,原來實際上一切都是對方有意無意地操控!
以前我有看過許多類似的書籍,但經常是論述夾雜例子,看的時候不一定能夠全部吸收,這本書用一篇一篇短篇的方式來進行,更容易讓人去找到和日常生活當中類似的狀況去做投射跟連結,我覺得是這本書最特別的地方。」

\⊙⊙/ -先來看看!
▼▼檢查自己是否身陷有毒關係而渾然不覺!▼▼
□來自身邊的人言語攻擊,告訴自己沒事但其實內心充滿小劇場?
□早已習慣,甚至覺得這些不舒服感是自己「想太多」?
□既惱怒又感到委屈,卻不知道該怎麼辦?
□我怎麼可能不知道自己被操縱,我怎麼可能是受害者?
▼▼如有以上情形,妳/你可能會想看看▼▼ 
 
\⊙⊙/ -作者想對你/妳說:
「我怎麼會都沒發現?」
 
這是所有受到病態型自戀者掌控的人,心中不解的痛。隱藏在迷人的面具之下,病態型自戀者暗中一點一滴地下毒,一而再、再而三透過看似沒什麼大不了的手段,像是脫口而出的一句話、一個小差錯、一個微微的眼神示意……讓被操控者以為只是自己的情緒反應太過大驚小怪。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這本書清楚地展示操控者如何一步一步地撒網和收網。透過50個描述被操控者的經歷,接著逐一辨識並仔細分析操控的動機與方式。這些如假包換的日常生活場景全部取材於作者從事心理治療的實際案例,配上繪者戈瑪古(Gomargu)的精彩插畫,這50則圖文小故事就像是對病態型自戀者拍攝的X光片,不僅是讀來令人毛骨悚然、心有戚戚焉的人性小劇場,更是幫助所有被操控者在逃出掌控之前,用來時刻提醒自己、保護自己的絕佳工具。


\⊙⊙/ -審訂者介紹
林孟儀  博士 (Muriel M. Lin, Ph.D) 

現任香港樹仁大學輔導及心理學系助理教授、輔導心理學碩士課程副總監。曾任職於新加坡心理衛生學院、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大學醫院腦科中心、南加州大學附屬醫學院。從事臨床工作二十餘年,專攻認知行為心理治療,尤其聚焦於複雜的情感性問題及人格障礙領域,近年來專注於圖式療法,並獲取國際圖式療法學會培訓證書。

作者簡介安妮.克洛蒂爾德.齊格勒Anne-Clotilde Ziegler心理治療師,執業超過三十年。所學廣泛,包括:溝通分析、榮格心理分析、接觸療法、個人中心治療商談,非暴力溝通、身心學等多種心理學方法,結合心理學與身體療法進行諮商晤談。日光出版社特約作者,已出版《變態型自戀者,脫下你們的面具!》以及《嫉妒的愛》。譯者簡介賴亭卉Iris Lai中央法文碩士。現為自由譯者,從事書籍與字幕翻譯。譯作:《林園水塘部》、《我的老師羅蘭.巴特》(合譯)、《說書人和他的閱讀處方箋》(合譯)、《版畫,狂想》(合譯)。交流信箱:[email protected]繪者簡介GomarguMargaux Reinaudo年輕插畫家,舉起雙手有150公分高,帶著樂觀的濾鏡看世界,用繪畫捕捉生活的吉光片羽。作品多使用黑白二色,極富表現力。Instagram : @gomargu

★序言 
★病態型自戀是什麼(以及怎樣不是病態型自戀) 
★如何使用這本書 
★擺脫掌控的幾個步驟 
★伴侶關係的操控 
不夠愛自己的她/博取同情的她/免費女傭和媽寶情人/拉皮條/情人眼裡挑骨頭/千錯萬錯都是社會的錯/都是媽媽的錯/雙腿間的那隻手/要做又愛嫌/我最有品味/鐵口直斷/工具人/心機女/紅粉知己/想要這個?我給你……別的!/用小魚釣大魚/攻其不備/帶著心中的大石頭去度假/隨地發情/巧言令色/在鳥不生蛋的地方,請務必孵出小雞/最後一次出軌/苦中作詩 

★家人之間的操控 
去你爸的/被遺忘的太太/妳的媽媽不是妳的媽媽 

★離婚後的操控 
我的話就是法律/偽君子,真小人/作賊喊捉賊/挑撥離間 

★親子之間的操控 
多讀一分鐘的書都不行/妳想要?偏不給妳!/反正妳老了都一樣/裝病賣傻/妳只能撿我不要的/妳生得出來我再說恭喜/勾引女婿的丈母娘 

★職場中的操控 
面子裡子都不給你/沒了我,妳什麼都不是/急急如律令請瞎子摸象/權勢霸凌/自以為主管/狐假虎威/全人 

★朋友之間的操控
誰來結帳/掐指一算/所謂的好閨密/讓世界繞著我轉/自以為是的解讀/絕交

★附錄
★致謝  
★操縱手法列表

心理學作家—海苔熊  推薦語
「書裡面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跟圖片,來協助我們理解原來病態人格可能是什麼樣子。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時常會忽略那些瑣碎細微的的操控手段、讓我們情緒感覺到壓力的言語和行動,在一點一點的侵蝕著我們的生命。這些人所做的一些事情、說的一些話,會讓我們覺得好像是自己的錯、責怪自己都是自己有什麼地方沒做好⋯⋯但看了書之後才知道,原來實際上一切都是對方有意無意地操縱!
以前我有看過許多類似的書籍,但經常是論述夾雜例子,看的時候不一定能夠全部吸收,這本書用一篇一篇短篇的方式來進行,更容易讓人去找到和日常生活當中類似的狀況去做投射跟連結,我覺得是這本書最特別的地方。」

【如何使用這本書】 任何遭受控制狂和病態型自戀者控制的人,因為某種原因陷入關係困境無法擺脫,或無法及時擺脫,都可以拿出這本書來閱讀和使用。我和同事把這些被操控者叫作「獵物」,這本書就是為了你們而寫,希望成為你們逃出困境之前的生存工具。希望你們能在這些圖文中認出與自己相似的經歷,或是透過類比分析,確實理解自己受到操控的背後原因。 這本書也能讓「被操控者」周遭的人理解病態的毀滅動力與手段,以及受摧殘者的處境。 也可以單純因為好奇,想要搞懂什麼是「控制」(行為),什麼是「病態型自戀」(心理結構),而來讀這本書。 我要強調,單一例子並不足以稱之為病態型自戀,唯有觀察到一個人諸多相似情境下的操控行為才能下這個診斷。現在很「流行」提到病態型自戀,這有好有壞。好處是人們必須辨認出與這類人的樣子和與他們的關係,方得以自我保護;壞處是這詞被過度濫用,如果沒能好好分辨,反而會造成反效果。 我們可能會指責病態型自戀者是討厭鬼,但事實上,我們或多或少都是某個人的討厭鬼,每個人都是也就沒有人不是了。重點在於識破,並保護自己不受影響!因此,每個小故事都採用相同的結構:敘述、分析、建議與給被操控者的幾點思考。 ✳ 敘述:每一則小故事都是實際發生的事件。我會簡單描述事件背景,用看似平凡無奇的場景來呈現被操控者掉入陷阱的時刻。每則故事會凸顯出最誇張的一到兩點。 ✳ 分析:對每一種操控手法抽絲剝繭,讓人理解到危險所在。有時候一個「簡單」的句子,就讓普通場景轉而不凡。特寫這些操控手法(濫用信任、剝奪喜悅、心靈垃圾桶、製造罪惡感、違背倫理、搞破壞、捏造事實⋯⋯)能夠聚焦並且將它們概念化。關於被操控者受到的影響,我也會娓娓道來。情緒和混亂不重要嗎?錯!我們可以因此注意到讓被操控者無法看穿操控手法的關鍵是什麼。操控手法能夠順利運作生效,正是透過耍花招、繞圈岔題、突然攻擊、催眠式的誘導。既然看不穿,被操控者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會遺忘所發生的事情,所以在分析的最後,我都會建議把事件思考寫下來,避免船過水無痕,像是夜裡做過的夢。更重要的是,書寫能夠整理思緒,這是單單內心喊話達不到的效果。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