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睿涵財經教室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6月

胡睿涵財經教室

作者:胡睿涵
出版社:高寶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20日
ISBN:9789861854106
語言:繁體中文

  ◎網友公認美麗與專業兼具的女主播,無論是原物料行情、國際產業趨勢、科技電子等消息,除了精準掌握,超越一般分析師,直逼經濟學者。  ◎非凡新聞台晚間《九點錢線新聞》主播,專業精準剖析當前國際經濟現況。
  你知道未來全球的大金主是誰?  當今熱錢往哪個市場飆漲?  景氣訊號怎麼看才是對?  2010後,該如何投資方能穩當當賺錢?
  跳脫一般理財書,胡亂報明牌的做法。堪稱國內經濟觀察家的專業女主播胡睿涵,以看全球經濟講故事的方式,客觀的立場暢談市場脈動。
  共分為五大部份,著力於國際產業脈動、台灣經濟現在與未來、中國的軟硬實力、兩岸產經的連動關係,以及預測台灣2010投資機會。字字看見經濟趨勢的脈動,尤其在ECFA、MOU對台灣的影響上研究甚深,將整個投資利基一一點明。另在2010的經濟展望上,胡睿涵認為有五大利多推升台股今年多頭,肯定讓投資人倒吃甘蔗。
  本書每一篇文末皆輔以【胡睿涵財經教室】,先讓讀者先賭為快。  【胡睿涵財經教室】 熱錢到底往哪流竄?  中國亞洲、新興市場、產油國(如俄國)、原物料市場流竄。   【胡睿涵財經教室】  看盤訊號與陷阱  如何分辨併購「虛」傳言、「真」事實?答案是股價,因為從數字的變化會「戳破謊言,說真話!」
  【胡睿涵財經教室】  看準台灣六大產業  觸控面板∕面板、新產品應用、創新傳產、作業系統與無線網路升級(Window 7/Wimax)、替代能源以及小筆電,未來5年力道不容小覷。
作者簡介
胡睿涵
  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並當選國立台灣藝術大學「2004年度傑出校友」。1997年進入非凡電視台,1998年當上財經主播。現任非凡新聞台新聞部副理,非凡新聞台晚間《九點錢線新聞》主播,非凡新聞下午《五點整點新聞》主播。曾任國內清晨第一個投資理財節目《非凡Morning Call》全國收視率最高的股市即時盤《非凡最前線》主持人。

第一部 國際產業脈動1.未來全球大金主會是誰?2.熱錢流竄方向決定哪個市場將飆漲3.全球景氣轉好與否?觀察六大市場會說話4.環伺風暴後的美國、歐洲、亞洲
第二部 台灣經濟現在、未來1.台灣經濟未來八種圖形假設:樂觀派+悲觀派2.貧富差距擴大經濟問題更難解3.從日本經驗看台灣經濟警訊
第三部 中國大未來1.國際熱錢狂湧中國2.中國銀行信貸問題不在「鬆或緊」而是「方向正確與否」3.中國海外併購壯大自己國際實力4.人民幣的未來+中國經濟大趨勢5.中國基礎建設規模龐大,大量需求引來全球原料繼續火熱6.中國GDP實力贏日本甚至贏美國7.中國經濟和股市有多少攻擊實力?
第四部 兩岸產經合作共創雙贏1.MOU未簽的金融業瓶頸2.簽訂MOU的正面連鎖3.市場准入條件最重要4.簽MOU與ECFA利弊得失5.台灣驕傲的產業
第五部 台股2010年憂喜參半1.熱錢狂湧台灣 小心水能載舟亦能覆舟2.五大利多推升台股今年多頭3.台灣經濟樂觀中要謹慎4. M1b創新高 該喜?該憂?5.陸資來台投資啥? 6.看盤訊號與陷阱(一)7.看盤訊號與陷阱(二)

自序
  出書,對每天工作近11個鐘頭,週六還要花4到6個小時,寫「非凡新聞週刊」的我來說,確實是一大挑戰。2009年9月「高寶」找我出書,當時我思考了一個禮拜。我想,第一、自己是電視媒體工作者,並非專業作家,所以不需要「為出書而出書—-衝書本的量」(這是第三本書);第二、我能夠在家庭、小孩、工作、寫書,這麼多工作上都兼顧並做好嗎?第三、最重要的是,我要寫些什麼東西給讀者?對他們在投資上是有利、有幫助的?思考後我決定,再進行「自我挑戰」一次,也當作是「自己階段學習成長的檢視成績」,而且希望藉由此書,可以讓讀者與觀眾學到更多專業的財經知識,畢竟「學會釣魚技巧」比「吃別人給的魚」更重要!
  就在這樣大前提下,我把近3年多來,播報非凡「晚間九點錢線新聞」和下午「五點整點新聞」的資料彙整起來,列出寫書的幾個重點大綱,原本還擔心東西不夠多,結果編輯說:這樣的內容可以寫兩本呢!所以讓我放心一些,至少不用擔心內容不夠豐富。前年因為爆發美國雷曼兄弟事件,進而引發全球金融大海嘯,當時我運用「九點錢線新聞」中的「胡睿涵財經教室」單元,用「口語說新聞」方式,配合上電視製作圖表的運用,完整將每一個複雜並難懂的財經議題,用「淺顯易懂」方式,對觀眾說清楚,結果頗受好評。不過,正因為這次金融風暴是史上首見,所以很多名詞,包括「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雙低策略救經濟」、「有計畫性的企業破產」、「停滯性通膨」、「金融業肥貓」……等。對我而言也是新的、陌生的,可是新聞中,一定要用「簡單方式」說給觀眾懂,所以大家在「財經教室」單元裡,哪怕說新聞只有8到10分鐘,都得耗掉我上班時間3到4個鐘頭找資料,如果議題更複雜。甚至前一天在家裡就得先做功課,因為要確認訊息正確,然後再思考,如何簡單說出來而且觀眾聽的懂,所以會運用大量圖表和示意圖……等。胡睿涵財經教室的課題選擇、尋找資料、專業用語和數字一再確認、畫圖表……所有流程都是我一個人自己完成,當然圖表最後製作是「非凡動畫部門」協助,也在此表達感謝之意,曾經有人問我,為何不將這樣的瑣碎工作交給編輯同仁?不是不信任,而是「財經教室」單元確實比較難,也比較複雜,我如果不自己──讀透、讀暸解、甚至蒐集更多資料來配合說明佐證,當我面對鏡頭「講」的時候,心裡頭會「虛虛的、不踏實」,而且每一個前置作業流程,因為都是自己做,所以會有印象。當晚上九點,現場進新聞時,「財經教室」說起來就會「有把握和自信與踏實感」!財經議題比較艱深難懂,所以只要觀眾對我說:「我聽的懂你講的內容」,對睿涵來講就是「最大肯定和鼓勵」。
  或許因為資料收集不易,所以電視上一播出,常有銀行、券商或公司行號,甚至單一個人想要索取,可是礙於智財權關係,「胡睿涵財經教室」單元的資料是不外流的,這次藉由寫書機會,讓自己可以將「財經教室」單元再次彙整,畫出更多重要圖表給讀者,希望能夠藉由此書,讓觀眾和讀者,在專業財經領域中可以收穫更多,而我則以「不斷努力學習的財經主播」身分,和大家一起持續學習、成長、分享!

熱錢流竄方向決定哪個市場將飆漲2008年中由美國引爆進而擴散到全世界的「金融大海嘯」,國際熱錢瞬間更是亂了步調,到處亂竄。不過金融風暴至今已經1年多,國際熱錢流向竟然出現三部曲,這三部曲分別是: 第一階段:金融大海嘯前(2000年到2008年)國際大量的熱錢湧向三大市場做投資。 日本:因為當時全世界國家就只有日本利率最低,接近零利率,風暴前美國基準利率可是超過5%的呢!低利率的意思就是,在這個國家的銀行借錢比較便宜,利息低,然後再把從日本銀行便宜借出來的錢,拿到高報酬的市場做投資,比如股市或匯市等等,1年後獲得數倍報酬,然後再拿出一點兒錢,可能不到1%的利息錢還日本銀行,這麼好賺當然大家賺,這就是所謂的「利差交易」。當時歐美國家相當多的對沖基金和私募基金,絕大多數的獲利來源都是「利差交易」,也是因為這樣,造成澳幣、紐幣、英鎊、歐元還有加幣強勁走升,顯見這大量資金的利差交易選擇的市場是匯市,也就是進行「炒匯」賺取暴利,因為借日圓後必須換成他國貨幣才有辦法炒匯,大家並非持有美元,所以形成美元指數從2002年的「120」跌到2008年的「72」。 新興市場: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國家在2003年經濟逐漸崛起,中國的全球生產工廠角色為其賺進大把鈔票(成為外匯收入),同期間金磚四國也受到國際重視。因為中國經濟竄起,印度也依尋中國步調,積極吸引外資到那做投資設廠,巴西的穀物和礦物是最大利基點,還有俄羅斯的石油出口,全部都成為國際間矚目焦點。新興國家經濟崛起更吸引國際熱錢爭相湧入投資,金磚四國股市大漲自不在話下,接著帶動原物料像是石油、銅、鐵、礦甚至大宗物資的CRB指數全部向上走揚,原物料價格走高理由。一則是新興市場經濟起飛,帶動基礎建設所需的硬原料價格飆漲;二來全球經濟風暴前,原本就處在高峰,再加上新興國家經濟竄起,所以軟原料例如:黃豆、玉米、小麥、咖啡等,價格也跟著飆漲,這時候不用多加思考。 原物料市場:決對成為熱錢追逐焦點,俄羅斯有油,巴西有穀物和礦物,這些市場都受到高度重視,進而推升CRB指數飆至2008年473點,創下歷史新高紀錄(2009年9月又跌回250上下);所有原物料幾乎都給用「散裝船」運送,所以波羅的海指數BDI指數2008年漲超過11,700點創下歷史新高位置(2009年9月跌回2,500上下)。 第二階段:金融大海嘯後(2008年中到2009年初)這段時間是金融風暴的高峰期,剛剛說,金融海嘯前國際熱錢是往日本、新興市場、原物料三大市場流竄,可是風暴發生當下大家都慌了,2008年9月,美國雷曼兄弟倒下而引爆的世界金融大海嘯,之後6個月左右時間,瞬間!全世界的金融活動就像結了冰一樣,沒人敢有進一步動作,包括信貸市場(企業、民眾不敢借貸;銀行不願意放款)、股票投資、商品交易、民眾消費、企業生產、大廠下單….等等,幾乎所能想像的金融活動幾乎都處在停滯狀態,當時不要說市井小民不敢亂投資,就連市場稱呼---投資大師羅傑斯、股神巴菲特、金融巨鱷索羅斯……大家都不敢亂投資,甚至連建議都不敢,因為每一個人不知道由美國引爆的金融危機會擴散全世界多廣範圍?金融銀行業界的有毒資產又有多少?政府有何方法應付史上最大的金融危機?又應付的來嗎?種種疑惑造成2008年底到2009年初,世界各國信貸市場停滯、銀行一家一家倒下、全球股市重挫、商品價格大跌、房價重挫、民眾不願消費、物價下跌、企業關廠裁員,通縮隱憂隨之而起,環環相扣的金融惡耗逐一傳出來,當時就是因為有太多不確定的因素衝擊世界各國經濟,所以半年多時間,全世界投資市場包括金融市場都處在高度恐慌與不安的情緒中,國際大金主手上資金當然先「保住安全」再說,因此國際熱錢紛紛匯回美國轉持有美元,恐慌與不安下「錢」匯回美國有三大理由,首先全球所有市場都出現大回檔,任何投資短時間來看只有賠沒有賺,當然投資活動就是多餘,再者,資金暫時回美國,轉持美元也是尋求避風港,因為即使美國是風暴核心,但是得承認的是,短期間「美元」的國際地位沒有其他貨幣可完全取代之,而這樣的資金大挪移從美元指數可以得到證明,美元指數從2008年5月的「低點71.823」飆漲至2009年3月的「高點89.624」。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