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史 (上下不分售)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7月

中國文學史 (上下不分售)

作者:臺靜農
出版社:國立臺灣大學中心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01日
ISBN:9789860212204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720元

  臺靜農先生來臺不久即應國立編譯館之約撰寫《中國文學史》,臺先生亦全力以赴,頗能表達其個人性情學養所及,對歷代文學精神之深切體悟,與其間顯現之文化歷史流變,作真知灼見之詮釋,可謂:「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撰述期間幾近二十餘年,且不斷增補修訂,已完成先秦以至金元部份。後以政治考量乃於民國六十年前後與編譯館解約,遂不續成。其稿本與抄本雖長期在弟子間傳閱,始終未得出版。
  先生身後因遺稿由家屬捐贈臺大圖書館,臺大出版中心乃敦請中文系何寄澎教授主持整編加以出版,一代學人平生所蓄的心血結晶終能公諸於世。本書以時代分先秦、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金元等七篇,書末並附〈中國文學史方法論〉一文,乃先生以文學史家的眼光分析作文學史的方法,先生所言:「文學史之作,不外乎以歷史為經,以作家作品為緯,故文學史的方法應注意研究作家、分析作品。
  至於如何研究與分析,則非單純方法能詳辨。」觀此可知先生作文學史最著意之處便是在研究與分析作家與作品,本書不僅體例嚴謹,考證詳實,先生的慧心卓識更是於全書俯拾即是,而這也是本書最具價值的部份,願有識者共賞之。
  2009年再版版本,除全書再次校正,還增加臺先生論述唐代詩人李白的部分。
作者簡介
臺靜農先生(1902年—1990年)
  本名傅嚴,後改名靜農,字伯簡,晚號靜者。安徽霍丘縣葉家集鎮人,長期寫作,精於書法,筆名青曲、聞超、孔嘉、釋耒等。幼年時接受傳統私塾教育,後閱讀了嚴復的西學著作而萌發改革的思想。中學時與同學合辦《新淮潮》雜誌以響應五四運動,結果造成學潮而離校。後來進入北大,結識了董作賓、常惠等人。離開了北大研究所國學門後,便開始了中文系的教學生涯。先生曾和魯迅先生共組未名社,後與老舍、張大千締交,抗戰時期與陳獨秀先生往返亦密切。民國三十四年來臺任教臺灣大學,擔任中文系主任達二十餘年,奠定了該系兼容並蓄自由活潑的開放學風。早年的治學重心在小說創作、研究評論、散文和整理編輯民歌集,又是著名的文學家和文學史家;他的一生幾乎橫跨二十世紀,目睹舊中國的變遷,西潮東漸,經歷了革命、五四學運、抗日戰爭,最後落腳於台灣。然而不論時局如何變遷,臺先生堅守學術崗位,一生治學,文學、書畫、經史,卓然為一代大師。

出版前言編序
第一篇先秦篇第一章中國文學的起源第二章殷商時代文學的片斷第三章周代的詩歌──三百篇第四章楚辭第五章春秋戰國諸子散文
第二篇秦漢篇秦代篇漢代篇第一章漢初政體與文學第二章辭賦的發展第三章漢賦作家第四章樂府與樂府辭第五章五言詩第六章兩漢散文的演變第七章漢代方士、儒生合流後所形成之神異故事
第三篇魏晉篇第一章魏晉文學的時代思潮第二章魏晉文學的發展第三章魏晉作家
第四篇南北朝隋篇第一章緒說第二章文學技巧的發展第三章詩賦的新體第四章文學理論的發達第五章南北朝及隋的作家第六章南北朝的民間文學第七章六朝小說的淵源與發展第八章佛典翻譯文學
第五篇唐代篇第一章唐代士風與文學第二章唐代古文與傳奇的發展第三章唐代詩歌的發達第四章唐詩極盛時期的各派別
第六篇宋代篇第一章宋代的散文第二章宋詩第三章宋詞
第七篇金元篇第一章女真族統治下的漢語文學──諸宮調第二章南戲第三章元雜劇
附錄:中國文學史方法論

出版前言
  臺靜農先生很早就已是中文學界的傳奇人物了。青年時期就讀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受知於劉半農、沈尹默、沈兼士、陳垣諸先生。魯迅先生尤加賞愛,不但共組未名社,並且由未名社出版了臺先生的小說集《地之子》與《建塔者》。魯迅先生編輯《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時,更選了臺先生的小說四篇,(除了魯迅先生自己,僅臺先生得此殊遇),可見其器重。任教山東大學時與老舍締交,返平為未未名社同仁李霽野證婚之際,結識張大千,後皆為平生知己。抗戰軍興,返鄉後播遷四川白沙,亦與陳獨秀先生相視莫逆,往來密切。
  民國三十四年渡海,任教於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於許壽裳、喬大壯二先生先後辭世後,接任系主任一職二十餘年,奠定了該系的自由活潑兼容並包學風,其影響並及於外文系白先勇、王文興等學生。臺先生於北大時即習篆刻;書法則幼承庭訓外,先後受沈尹默、胡小石人的指點,後出入於石門頌與倪元璐,損益變化,遂成名家。來臺後常與北大同學莊尚嚴及張大千、溥心畬等藝文人士相往還,遂亦以詩、畫、篆刻相酬。詩、書、畫亦皆有專集傳世。晚歲則以散文集《龍坡雜文》,獲各種文學獎。民國七十四年獲頒首屆行政院文化獎。民國七十八年,其學術著作《靜農論文集》亦獲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文化創作獎。
  臺先生在臺大授課,初期以「中國文學史「與「楚辭「為主;後亦包括「小說研究「等課。「楚辭」方面之研究心得,著有《天問新箋》。臺先生來臺未久,即與國立編譯館簽約撰寫《中國文學史》一書,臺先生亦持續該書之撰述工作多年,後因白色恐怖與殷海光、哲學系事件等之影響,雅不願拖累編譯館負責人士,遂與編譯館正式解約,該書之撰述工作,遂亦止於金元。雖然其間充滿先生長年蘊蓄的睿見與慧思,多年來亦僅以稿本與抄本形態在少數學生間傳閱。
  文學史之撰述,或以表達個人性情學養所及,對歷代文學精神之深切體悟,對其間顯現之文化歷史流變,作真知卓見之詮解;或為彙編陳言,輯合眾說,以成一常識性質之方便教本。臺先生重在「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非真有所感,的有所見不輕易下筆,雖然相關資料之蒐尋與增補,未嘗間斷。所以不斷修改,又不斷增補資料,故而稿本與抄本同中有異,其間又頗多增貼之資料與文字。
  臺先生又往往因應從事各種刊物編輯工作學生之所請,時而抽取其中部分章節,獨立改寫成篇先行發表,體例遂更繁雜。
  何寄澎〈編序〉所言及的:神話、小說、以及屈原影響部分的缺漏,很可能是移作「小說研究」與「楚辭」課程上之應用,終於往而不返了。(臺先生上課,除了常作板書,亦往往以刻鋼板油印的方式,提供學生資料作為教學的講義。)所以此部《中國文學史》不但其著述期間遠出「曹雪芹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且所謂「纂成目錄,分出章回」,亦往往後出轉繁,體例更加不一了。但臺先生的論述既然出自個人襟抱,充滿閱歷有得之穎悟,即使隻句片語,亦往往如名家散落之詩話、詞話或偶留指爪之批註、評點般的彌足珍貴,何況早已完成大半?文學史正自不同於《紅樓夢》,只要時移世繼,那一部可以完全涵蓋「歷史」流轉的全貌,而不需「再續」或「重寫」?因而其詮解的靈光與慧見;筆下的精神與光彩,反而才是需要不斷閱讀與參酌的重點!
  臺先生過世後,家屬將其所遺文稿捐贈臺大圖書館,由特藏組珍藏,並於民國九十一年十一月先生百歲冥誕舉辦特展,《中國文學史》的文稿自是展出重點之一;同時舉行之紀念「學術研討會」中亦有齊益壽、何寄澎二人以先生的《中國文學史》文稿作為研討與撰寫論文的題材。會中獲得熱烈的反響,大家的共識是:應該將這部臺先生半生心血所聚的文稿加以出版,但出版之前得先行加以整理。
  該部文稿既已捐贈臺大,由臺大出版中心來加以整理出版,自是責無旁貸之事。原初和圖書館項潔館長商定的構想是同時作排印出版與手稿數位化典藏。後以同時進行所需經費龐大,文建會吳密察副主委所介紹的二處無力補助,遂決定先由文建會補助研究助理的費用,敦請現於臺大中文系講授「中國文學史」一課的何寄澎主持整編的工作,由出版中心自籌經費排印出版,以方便學者同好教學研究之參考應用。數位化典藏則將與其他手稿,以臺先生手稿的名義一併爭取經費,再來進行。
  臺先生的《中國文學史》文稿終於整理編印完成,由及門受業的一代,帶領再傳的一代來進行,似亦更有薪火相傳的意義。典型不遠,展讀生光。現今的讀者亦能從字裡行間感覺一代學人之精神意態的從容與心靈視見的輝煌嗎?那麼,細心的領會與性情的照面是必需的。
柯慶明民國九十三年歲末於出版中心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