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小人一亳米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5月

距離小人一亳米

作者:段靜曉
出版社:華冠文化
出版日期:2012年12月18日
ISBN:9789865946241
語言:繁體中文

  人在社交過程中,會遭遇很多難以預料的事:不小心被人穿小鞋,好心幫別人被人黑一刀,跟傲慢任性的人沒法溝通,狡猾小氣的人不知如何對付。
  本書就是以類似的事情為案例,細緻講解人在社交過程中可能遇到的種種情況,並得出結論:要以有效的方式來整治這些討厭鬼,唯如此,才能真正成為社交達人。
作者簡介
段靜曉
  國立大學畢業,心理學碩士,熱愛中國文化,喜歡研究歷史,對歷史故事中的哲理頗有心得感受,遂引用歷史先賢做人處世的智慧哲理與現代生活經驗於寫作上,闡述哲理淺顯易懂,頗受讀者喜愛!

前言 第一章 一毫米以外,探小人的進化1.弄清誰是誰眼中的「小人」2.君子與小人的「灰色關係」3.職場暗戰,小人如此氾濫4.挖出小人生長的環境5.君子能否鬥得過小人6.極端的「無小人」原則
第二章 察言觀色,看出小人相1.識破小人,是種學問2.阿諛奉承,溜鬚拍馬3.私慾膨脹,出賣朋友4.兩面三刀,口是心非 5.無中生有,愛傳閒話6.笑裡藏刀,沒有好事
第三章 揭露小人對你使壞的過程1.要會分析小人如何使壞2.鋒芒畢露,小人給你做「記號」3.西瓜依大邊,誰得勢就依誰4.處處有他們,小人最隱密的土壤5.勢力眼小人,表裡不一6.接受不完美,學會適應不適
第四章 學會躲防不勝防的小人群體1.不上小人當,不迷糊掉進陷阱2.你的循規蹈矩來換他傳奇人生3.認清形勢,千萬別被人耍了4.居安思危,不讓小人有機可乘5.Office裡,看小人怎麼欺負你6.遠離小團體,小心那是賊船
第五章 練就與小人過招的超強心理素質1.能忍則忍,退一步海闊天空2.做個彌勒佛,別逼小人上梁山3.先管好自己,再與小人鬥法4.裝聾作啞,避開小人的正面進攻5.韜光養晦,為制服小人做準備
第六章 一旦與小人過招,要招招致命1.包裝尊嚴,小人面前不當君子2.虛張聲勢,將小人趕得遠遠的3.施點小陰謀,軟硬輪換著來4.以小人之矛,攻小人之盾5.先發制人,揭露打小報告的人6.反戈一擊,抓住小人的辮子7.欲擒故縱,可讓他先上一個小當8.強勢制服搬弄是非的小人9.誣告陷害,以攻為守握其把柄10.投其所好,借刀殺人也是妙招11.吃點小虧,小人也能自動退出12.用雙面計,見識你的厲害之道13.奇特招數,最終絕殺小人的技巧
第七章 把小人變成貴人,才能和諧共榮1.發現小人之妙,才能和諧共榮2.小人也有生存空間,不要趕盡殺絕3.小人促進「生態的平衡」4.迂迴做事,學會利用真小人5.小人身上的「難能可貴」之處6.包容讓職場「小人」變貴人7.善馭小人,認識和利用他的優勢 8.厚道能促進小人變貴人

前言
  當今社會競爭激烈,很多人不得不加倍用心專注於自己的工作與事業,除了拼命賺錢,還要努力搞好和同事的關係,隨時提防生活和工作中身邊的「小人」作怪。據某個權威調查顯示,有近八成的人認為,經常會被小人中傷或迫害,可見小人已經不可避免地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
  或許你恨這樣的人,但你不可能一氣之下將其亂棍打死。正所謂,君子不畏謠言,不畏攻訐,因為你問心無愧。但為了自身安全,你還是要多加小心,千萬不要以為自己已足夠強大,會刀槍不入。看看歷史,你就知道這話是非常有道理的。
  春秋時期,伍奢被費無極所害,熱血鑄青史;南宋抗金名將岳飛被秦檜陷害,血灑風波亭;清代「戊戌六君子「被袁世凱陷害,喋血菜市口……忠臣的鮮血映紅了歷史,同時也為我們敲響了警鐘:遇到小人,一定要絕對重視。不要天真地奢望小人會絕跡,要知道他們與君子就是生物鏈上的兩個重要環節,缺一不可。
  而且與小人做伴,不僅會讓我們增長見識,還能讓我們增強危機意識。在複雜的人際關係中看待一個人,無論是從是非曲直,還是從利害情感,都不能將其想得太過完美。這也就是說,每個人都可能有小人的心態,只不過,是在特殊時期或者特殊環境下才會被激發出來。
  當各色人等登場的時候,你也許已經不辨敵友了,因為他們本身具有的複雜性和隱蔽性,所以,我們應該增強對小人的防範意識,做到未雨綢繆。這樣即使遭遇小人,也不至於因為驚慌失措而將自己置於險境,而且還能儘快採取措施,防止小人對你的危害進一步加大。這樣小人不但傷害不了你,反而會激勵你進步,促使你變得更加成熟。
  細數我們走過的路,在長達幾千年的文化當中,小人與君子之間,隨著朝代的更替、世事的變化,曾有過無數次的你爭我鬥,曾用過的「技巧」也是層出不窮、數不勝數的。本書就是集這些智慧於一體,為您呈現一部完整的君子與小人鬥爭的智慧寶典。
  現在我們就來近距離地看一下,這本書帶給我們的好處。書中之例,集合從古至今例子之典型,並對其加以分析,希望給給廣大朋友依些幫助,幫你走出小人之困,讓你在激烈的競爭中實現自身價值。

第一章一毫米以外,探小人的進化關於小人的惡劣行徑,我們痛恨得咬牙切齒,但看事物也得有個角度,換一個角度,「是」也許就已經變成「非」了,「非」也很可能成為「是」。如果只見其一,遮蔽視聽,那很可能就會顛倒是非,君子無意中做了小人,小人反倒成了君子。所以現在就讓我們保持距離,站在中立的立場,來看看誰是君子、誰是小人,小人到底是怎麼進化來的?!1 弄清誰是誰眼中的「小人」說到叢林世界,勢必會讓人聯想到一個人性惡的世界。小人得志,正是現實生活給人們創造了這樣一個賴以生存的惡性環境——叢林環境。在這個充滿懷疑、陰暗的環境裡,有的人就是因為不能好好把握自己,才最終走上了小人之路。儘管你並不想周圍到處充斥著小人,可這一切誰能說了算?在叢林世界中,缺乏信任和過度信任都有可能產生一些「偽小人」。我們既不能迷失在誰是小人之中,也不能讓自己變成他人眼中的小人。叢林世界讓小人得志自古以來,我們都是將「親君子、遠小人」作為交友的基本準則。但是君子難尋,小人卻隨處可覓。那麼小人得志是怎麼演變成的呢?我們舉個例子來說明一下。明太祖朱元璋曾經為了打擊貪官污吏,製造了明初著名的四大案——藍玉案、郭桓案、空印案和胡惟庸案。朱元璋借助這四大案,很大程度的借題發揮、捕風捉影,有效地震懾了當時的官吏隊伍,收穫了吏治上的些許清廉。我們不妨以郭桓案為例來論證一下。郭桓本是戶部侍郎,明太祖因為懷疑他貪贓,便對其進行刑訊逼供,由此牽涉到更多的高級官員,侍郎以下官員幾乎是一掃而光。朱元璋的濫殺無辜,引起了社會的強烈不滿,隨後,朱元璋乾脆以處死辦案人員為代價平了民憤。朱元璋的這幾次嚴打,強烈震懾了當時的官場,使得各個官吏們無不為性命擔憂。他們為了保命,只好違背良心奉承上意。有良知的官員就只能是墨守成規以避禍,而那些官場小人則阿諛奉承,更有甚者竟助紂為虐。經過一輪又一輪的嚴打,士大夫們的骨氣已然被打消殆盡,阿諛之風在這種環境下異常盛行。朱元璋本打算清理出一支乾淨的隊伍,未曾想越嚴打風氣越敗壞。朱元璋創造的這種叢林環境,間接導致了阿諛之風的流行。也正是因為他對官員性惡的假設,導致很大一部分官吏變成了小人。 大家都在違心地交往既然群居在叢林世界之中,無法脫離這個社會的生活,那我們在與人互動的時候,就不免產生矛盾。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立的想法,在與人交往的時候,我們一般都會堅持自己的看法,這就導致很多人無法與別人做很好的溝通。由此產生的矛盾,很多人會歸罪於環境,並同時為自己的遭遇感到遺憾。有時候,為了對付這種不愉快,我們會利用各種手段來操縱報復別人。此時,我們就視別人為自己的「小人」,更可悲的是,自己也成了別人眼中的「小人」。於是我們帶著這種不好的情緒與他人交往,可是人一旦被情緒卡住,就很難正確運用自己的理智看清任何事物。可是我們還是要活下去的,於是我們就尋找合理的藉口,使得自己的行為看起來很正義。我們也就活在了一種自我防衛之中,生活在了懷疑、敵意和不滿之中。所以,我們總是以懷疑的態度看待他人,而他們因為要維持圓滿的人際關係,也不得不掩飾他們的懷疑,而違心地與你交往。這樣的「小人」,我們應該以寬大的心來對待,因為他與你之間的關係,僅僅是因不信任產生的。「以己度人」讓你迷失自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當這種情況發生在你身上的時候,你會不會感到莫名的憤怒?有的人真的是這麼想的,生怕自己哪一點不符合大眾標準,成為眾親友眼中「眾叛親離」的那一位。完全可以不這麼想,「度」人之心是每個人的權利,自有人類文明的記載以來,任何問題都是有侷限性的,就連我們最偉大的聖人孔子,也曾經有過這麼「齷齪」的想法。孔子周遊列國,經常被形容為「喪家之犬」。這種連吃飯都成問題的周遊列國,確實讓孔子狼狽不已。孔子在周遊的時候,曾被困於陳、蔡兩國之間,七天沒有吃東西。這七日孔子就白天睡覺,以減輕饑餓感。直到有一天,弟子顏回討來了米,這才解決了吃飯的難題。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