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金融趨勢下消費者金融行為研究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6月

自金融趨勢下消費者金融行為研究

作者:尹麗董昕
出版社:財經錢線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0年05月29日
ISBN:9789576804304
語言:繁體中文

  金融危機過後,投資和出口的動力明顯下降,發展消費金融是擴大消費需求的長效機制之一。所謂消費金融,可以廣泛地理解為與消費相關的所有金融活動, 但如何明確界定消費金融的內容和範疇仍是一個尚未完成的任務。

  國外對消費金融的研究起步較早,這與西方國家經濟金融較為發達、信用體系相對健全、數據尤其是個體數據資源較為豐富,以及西方人的消費觀念有直接關係。消費金融源於消費文化,Philip Rieff提出「消費文化的興起是一種簡單的線性轉換,從以克己的生產為定向的社會,轉到以自我放縱為定向的社會」,Jackson Lears則認為,消費文化「不是享樂主義的騷亂,而是對控制與釋放之間緊張狀態的現存平衡進行排序的一種新方式」。國際學術界對消費金融領域的相關概念有「消費者金融」、「個人理財」、「家庭金融」、「消費信貸」。

  經濟新常態下,擴大消費需求已成為調整經濟結構、穩定經濟增長的必然選擇。消費觀念的形成、消費文化的沉澱刺激了消費金融的蓬勃發展。特別地,消費金融與互聯網技術手段一經結合,孕育出了「自金融」這一新的概念,其涵蓋了自由化的整體金融環境、自秩序和自律性的社群行業環境、普泛化自主化的個體交易主體三層含義。自金融趨勢下,消費者前所未有地擁有金融行為的自我意識、自由度以及自主性,是否採取理性的金融行為、能否做出最優的選擇呢?

  認知、研究消費者金融行為,恰是幫助消費者做出更優的金融決策的先決條件。因此,本書以互聯網金融、消費金融的發展為行業背景,針對個體層面的自金融,即金融交易參與主體的平民化、普泛化和自主化,以消費者個人視角研究自金融對消費者金融行為的影響、行為主體特徵等問題。
 

作者簡介

尹麗

  金融專家,作家,著有《自金融趨勢下消費者金融行為研究》。

第一章 相關理論研究
第一節 相關定義與內涵
一、關於消費金融的定義與內涵
二、關於互聯網金融的定義與內涵
三、關於普惠金融的定義與內涵
四、互聯網金融與普惠金融、民主金融
第二節 消費者金融行為研究綜述
一、消費者金融行為的含義
二、消費者金融行為的描述與度量
三、消費者金融行為的影響與預測
四、消費者金融行為與消費者福利
五、消費者金融行為的研究理論

第二章 自金融趨勢下的消費金融發展
第一節 自金融的背景與內涵
一、自金融產生的背景
二、自金融的三重內涵
三、自金融與互聯網金融的對比
第二節 自金融趨勢下消費金融的發展
一、全球消費金融發展沿革
二、自金融的效應
三、自金融趨勢下中國消費金融行業發展的現狀
四、自金融趨勢下消費金融發展的風險分析

第三章 基於社會群體視角的消費者金融行為分類研究
第一節 社會群體與消費者金融行為
一、社會群體、群體壓力與從眾
二、參照群體及其對消費者金融行為的影響
三、自金融趨勢下消費者金融行為分群體分析的必要性與意義
四、關注並重視對特殊金融消費者群體保護的國際實踐
五、對金融詐騙受害者的行為研究
第二節 自金融趨勢下大學生金融行為研究
一、研究背景
二、大學生金融行為的風險及成因分析
三、大學生金融態度與金融行為的問卷調查與研究
四、啟示: 大學生金融態度與金融行為對普及性金融教育的需求
第三節 農戶借貸行為研究
一、農戶借貸行為研究綜述
二、中國農村金融發展歷程中的農戶借貸行為演進
三、自金融趨勢下的農戶借貸行為
第四節 自金融趨勢下藍領借貸行為研究
一、藍領人群的用戶規模與結構
二、藍領人群的收支情況
三、藍領人群借款行為的分析
四、藍領互聯網金融產品案例——買單俠

第四章 自金融趨勢下消費者金融行為監管的問題及應對
第一節 概述
一、背景
二、主要概念
三、行為監管與金融消費者保護的改革與實踐
四、為什麼選擇行為監管及其發展邏輯
第二節 自金融趨勢下中國金融監管現狀
一、自金融風險產生的機理及表現特徵
二、中國金融監管現狀分析
三、自金融趨勢下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特殊性
第三節 國際經驗借鑑: 金融行為監管與消費者權益保護
一、美國
二、英國
三、日本
四、金融行為監管與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國際經驗總結
第四節 自金融領域監管沙盒體制的構建設想
一、自金融趨勢下消費金融監管原則
二、監管沙盒在自金融領域應用的必要性
三、自金融趨勢下地方金融監管沙盒機制的構建

第五章 自金融趨勢下消費者金融教育、金融素養與消費者金融行為
一、理論研究: 消費者金融教育、金融素養與金融行為的關係
二、自金融背景下消費者金融教育的重要性
三、中國自金融背景下消費者金融教育的現狀
四、國際經驗借鑑
五、自金融背景下構建多層次消費者金融教育體系的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

 



  經濟新常態下,擴大消費需求已成為調整經濟結構、穩定經濟增長的必然選擇。消費觀念的形成、消費文化的沉澱刺激了消費金融的蓬勃發展。特別地,消費金融與互聯網技術手段一經結合,孕育出了「 自金融」這一新的概念,其涵蓋了自由化的宏觀金融環境、自秩序和自律性的中觀行業環境、普泛化自主化的微觀交易主體三層含義。自金融趨勢下,消費者前所未有地擁有金融行為的自我意識、自由度以及自主性,是否採取理性的金融行為、能否做出最優的選擇呢?認知、研究消費者金融行為,恰是幫助消費者做出更優的金融決策的先決條件。因此,本書以互聯網金融、消費金融的發展為行業背景,針對微觀層面的自金融,即金融交易參與主體的平民化、普泛化和自主化,以消費者個人視角研究自金融對消費者金融行為的影響、行為主體特徵等問題。

  本書內容分為五章。第一章相關理論研究,從消費金融、互聯網金融、自金融、普惠金融等概念出發梳理與消費者金融行為相關的理論和文獻。第二章自金融趨勢下的消費金融發展,在釐清自金融的背景與內涵的基礎上分析自金融趨勢下的消費金融行業的發展現狀。第三章基於社會群體視角的消費者金融行為分類研究,在明確了自金融趨勢下消費者金融行為分群體分析的必要性與意義的基礎上,選擇近年來消費金融參與主體中的典型代表群體——大學生、農戶和藍領為研究對象,運用定性與定量實證分析相結合,分析不同群體的金融行為及其可能的影響因素。第四章自金融趨勢下消費者金融行為監管的問題及應對,圍繞21世紀金融監管的理念轉變,剖析當前地方金融監管存在的問題,提出將監管沙盒創新工具應用於自金融領域的體制構建設想。第五章自金融趨勢下消費者金融教育、金融素養與消費者金融行為,在明確了金融教育是降低金融監管成本、實施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最有效手段的認知基礎上,提出自金融背景下構建多層次消費者金融教育體系的建議,只有個人、家庭通過學習和利用金融知識來改善自己的金融行為、提升自己的金融能力,能達到金融健康的狀態。

  本書文稿由尹麗教授和董昕副教授共同寫作完成,最終在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得以出版。在此,對給予我們幫助和支持的的家人一併表示感謝!
 
尹麗 董昕

自金融趨勢下消費金融的發展 一、全球消費金融發展沿革 (一) 國外消費金融發展史 消費金融發展最早、且最具代表性的國家和地區有美國、歐洲和日本。 1.美國的消費金融 美國的消費金融萌芽於19世紀的農民分期購買農具。20世紀初,隨著工業革命的到來,移民組成的美國社會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加深,汽車逐漸取代農具成為美國民眾最大的消費品,汽車行業的蓬勃發展帶動了美國消費金融的快速增長,滲透率及普及率大幅提升。1930年代,美國超過六成的汽車由消費者分期購買。即美國的汽車消費金融最早由生產商(最早是以福特、通用為代表的汽車生產廠商) 發起,旨在減少庫存、增加銷量和銷售收入;而後,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加入。二戰以後,消費金融在美國迎來了爆發式增長:越來越多的消費信貸產品覆蓋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個人信用體系的不斷完善、數據處理能力的提升、法律法規的完善、風控體系的建立健全都推動了消費金融的發展,滲透率不斷提高,使消費金融覆蓋的人群不斷下沉;用途也從日常耐用品擴展至旅遊、教育、美容等領域;消費者亦從被動變為更自主地選擇金融消費產品及利率。目前美國消費金融市場的主要參與者是商業銀行、消費金融公司、信用社、聯邦政府和儲蓄機構、證券化信貸資產發放機構、非金融機構等。美國消費金融的目標客群為收入水準偏低、但尚穩定的群體,該類客戶主要是年輕人,在教育、戀愛、結婚、住房、裝修、旅遊等方面有較大的剛性資金需求。 美國的消費信貸分為循環信貸和不可循環信貸。循環信貸指消費金融機構根據借款人的信用評估結果給予相應的授信額度,借款人可以在授信額度內進行消費。循環信貸沒有固定的還款期限,主要有信用卡貸款、循環房屋淨值貸款等;非循環信貸指當借款人完成還款,相應還款金額不能再次進行借貸,即借貸通常為單筆、額度無法循環,主要有學生貸款、汽車貸款、耐用消費品貸款、無抵押個人貸款、個人資金週轉貸款、個人債務重組貸款等。在居民貸款結構上, 住房貸款占比近80%,餘下20%是消費信貸,其中循環貸款占比為5.44%,主要是信用卡貸;不可循環貸款占比為15%,以學生貸款和汽車貸款為主。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