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是硬道理:對華人社會的啟發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6月

民主是硬道理:對華人社會的啟發

作者:鄧文聰
出版社:商訊
出版日期:2014年05月05日
ISBN:9789865812119
語言:繁體中文

  這是一本好書,讀了它,便可了解兩、三百年來,世界各主要國家的民主發展簡史,以及中國大陸未來可以如何走向民主,步入康莊。

  編著者鄧文聰在自序中感性的寫道:今年是2012年,距離鄧小平啟動改革開放已經35年、距離毛澤東在天安門上高喊「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已經65年、距離孫中山成立中華民國恰好103年,而距離被中國人視為民族屈辱起點的鴉片戰爭,已有172年!中國,正在邁向民族復興之路的十字路口。

  關心中國大陸未來民主發展的鄧文聰,縱觀近代民主政治在世界各國發展的歷史,見其中有些成功,有些迄未安定,特地邀請美國學者任雪莉(Shelley Rigger)、日本學者上川龍之進、及臺灣、中國大陸共九位學者,介紹世界先進國家英、美、日本;新興國家俄羅斯、波蘭、蒙古、墨西哥、哥倫比亞;還有華人社會台灣、新加坡、香港的民主發展,將兩三百年來,世界主要國家的民主發展介紹給讀者,讓大家對民主的實際運作有大致的了解。 

  此書還邀請到連戰、王金平、蔡英文、高育仁、謝長廷、卜睿哲、余克禮、吳樹民、任雪莉、王長江、張榮恭等台灣、大陸、美國的重量級政、學界人士寫推薦序,陣容之堅強,十分少見。 

  編著者鄧文聰是幸福人壽保險公司董事長,也是愛與和平基金會董事長,學歷為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碩士、上海復旦大學國際關係博士班研究,是成功的台商,他在自序中寫道:

  中共第五代領導人習近平接班後,一系列的政策作為,又讓人對中華民族這泱泱大族的發展充滿期待:喊出了「中國夢」的口號,直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承認中國已經是「發展中的大國」,願意共同承擔大國責任;雷厲風行地推動「禁奢令」,讓大陸老百姓額手稱慶、大聲叫好……。中國,似乎又出現了自1979 年改革開放以來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改革動能和氣象。

  身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身為台商在大陸開創打拚的先驅者,筆者對於能夠見證、甚至親身參與到人類發展史上的一個奇蹟,感到與有榮焉──短短的30餘年,中國大陸從一個頹敗衰弱的風中殘燭,躍升成為充滿活力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隨之而來的,是內部社會的挑戰、是國際環境的衝突,是經濟發展的瓶頸……中國,終究也走到了下一輪改革開放的十字路口,需要下一波改革開放的動能。

  中國大陸正走向一條追尋「中國夢」的道路,而同為中華民族一份子的臺灣、香港、澳門、新加坡,也期待「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華民族夢」。

  在經濟改革開放成功之後,中國大陸需要的是進入政治改革。這是筆者做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對於中國大陸殷切的關懷。儘管習近平上台滿一年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啟動了號稱自1978 年底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最大規模的全面性改革,但要邁向「兩個一百年」、要「恢復中華民族的偉大光榮」,筆者相信,單單有「夢」是不夠的!如同經濟改革之初,鄧小平喊出「發展才是硬道理」,讓中國的經濟改革騰耀起飛,筆者也願意起而效尤,告訴所有關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人「民主才是硬道理」!

  但筆者也認同習總書記所言「發展道路要像鞋子,穿在腳上才知道是否合適」的「鞋論」,主張「民主」絕非要一成不變地強加於中國改革之上,因此廣邀深研各國民主制度的學者專家,針對歐美老牌民主國家到新興民主國家、乃至華人社會的民主發展,深入淺出地分析評論,從中探詢中國邁向民主轉型的可能道路──也就是筆者所倡議的「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一國兩治』民主實驗區」!

  筆者以為,從臺灣、香港、澳門到新加坡,全球華人對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其實都有一份責任、也有一份期待。但究竟應該如何從「中國夢」走向「中華民族夢」,讓廣大華人社會共享榮耀?其實核心關鍵還是在於「民主」。筆者深信,「民主」真的是一個好東西!他可以讓華人社會不同的制度價值並存共容,協手攜進追求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甚至期盼,透過民主所實踐的「中華民族夢」,可以將華人社會的各個國家或地區,緊緊凝聚在一起--- 這不僅僅是習總書記所提到的「兩岸一家親」,更是「全球華人一家親」!

  民主真是硬道理,但「道理」需要更多的實踐來檢驗!筆者拋磚引玉,只希望可以讓社會上更多關心中華民族前途發展的有識之士,一同來激盪思考,是為之序。

作者簡介

鄧文聰

  學歷:政治大學商學院碩士
     上海復旦大學國際關係博士班研究

  現任:臺灣幸福人壽保險公司董事長
     愛與和平基金會董事長

推薦序
序文一  連戰
序文二 王金平
序文三 蔡英文
序文四 高育仁
序文五 謝長廷
序文六 卜睿哲
序文七 余克禮
序文八 吳樹民
序文九 任雪莉
序文十 王長江
序文十一 張榮恭

自 序 編者序 鄧文聰

第一章 序章:中國需要民主
一、一個臺商的心路歷程與見證
二、「中國夢」就是「民主夢」
三、中國的NEXT ──民主是硬道理
四、民主「如何」成為硬道理?
五、民主:中國對兩岸和世界和平的責任

第二章 為何是民主?世界民主的浪潮:民主「真是」硬道理
一、三波民主化的理論模式:發展與轉型
二、新型態的民主化趨勢:全球化與民主浪潮
三、中國已到面對民主改革的十字路口

第三篇 怎樣的民主?Ⅰ先進國家篇
一、英國漸進式民主發展 歷史典範 雷飛龍
二、美國民主發展進程 任雪莉
三、美國民主建國奧祕:協商妥協,擱置爭議 譚君久
四、美國民主制度發展與挑戰 裘兆琳
五、美國民主弊端 用更多民主解決 陳一新
六、戰後日本政治的特色及其桎梏 上川龍之進
七、非正式制度 主導戰後日本政治 蔡增家
八、日本式民主──接近西方的東方國家 李明峻
九、日本型民主 產生一黨優勢體制 張伯玉

第四篇 怎樣的民主?Ⅱ新興國家篇
一、俄羅斯政治發展新序幕 林永芳
二、俄羅斯民主與普丁的強國夢 馮紹雷
三、波蘭案例對兩岸的意義 鄭欽模
四、蒙古民主發展 躍居亞洲前段班 李酉潭
五、西哥體制轉軌和社會轉型的經驗與教訓 高新軍
六、哥倫比亞的民主經驗 陳小雀

第五章 怎樣的民主Ⅲ?華人社會民主轉型的先驅:臺灣
一、也是華人社會:新加坡與香港的政治發展
二、臺灣民主發展的進程
三、臺灣民主經驗對中國大陸民主進程的借鏡
四、華人社會民主化的可能性

第六章 如何變民主?籌設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一國兩治」民主實驗區
一、中國大陸「如何民主化?」的辯論
二、「民主」的省思與借鏡
三、籌設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一國兩治」民主實驗區

第七章 結語
「民主」是中華民族發展的夢想

推薦序

連戰

  「發展才是硬道理」是鄧小平的名言,這句話對大陸九○年代的經濟改革開放不僅產生關鍵性影響,也促成後來的中國大陸崛起。

  歷經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大陸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揆諸過去西方民主國家的發展經驗,當一國的經濟開始起飛,經濟發展會逐步影響其政治改革,進而促成民主的到來。從這個角度而言,未來中國大陸的政治發展可能也會歷經一段轉變期,並建構出具有「中國特色」的民主政治體制,而所謂的「民主是硬道理」的重要性將愈益彰顯,使其與「發展才是硬道理」並駕齊驅。

  1795 年康德發表「論永久和平」一文,並提出「民主和平論」的概念,此後,「民主和平論」逐漸演變一種重要的國際關係理論,該理論主張民主國家之間將比較不會發生戰爭或衝突。儘管目前兩岸的政治體制仍存在差異,但回顧這些年來兩岸關係的發展歷程,「和平發展」逐漸成為兩岸之間的共識與共同語言;2005 年我和胡錦濤總書記共同發表的兩岸和平發展五項共同願景,也逐步開花結果。透過對話協商,兩岸達成兩項共識,簽署了十八項協議,包括ECFA、兩岸直航、陸客來台觀光、金融合作、共同打擊犯罪等,為兩岸開創雙贏互惠的局面,同時也讓兩岸民眾能共同分享和平發展的甜美果實。

  隨著兩岸交流的持續深化與廣化,和平發展已成為兩岸民眾的最大公約數,同時也證明和平發展是一條正確且不應該被逆轉的道路。在此共同的基礎上,如何為兩岸的合作開創出更廣闊的空間,不僅成為吾人亟待深思與努力的重大課題,同時也需要有志之士的投入與付出才能完成。

  因此,看到愛與和平基金會此次出版「各國民主發展對兩岸和平發展的借鏡──民主是硬道理」專書,感到格外的欣慰。本書邀集各方知名學者撰文,針對八個先進與新興國家的民主發展經驗進行深入淺出的剖析,包括各國的民主特色、優缺點及發展瓶頸等,皆有相當鞭辟入裡的見解與闡述,相信透過這些學者充滿智慧的論辯與探討,對兩岸的民主發展將能帶來許多寶貴的啟發與指引。

  現階段的兩岸關係是六十年來最好的時刻,兩岸應共同把握這難得的歷史機遇,透過廣泛的交流對話,逐步累積互信,攜手完成振興中華文明的歷史大業!

(中華民國前副總統)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