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繽紛:漫舞中的精靈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9月

淚繽紛:漫舞中的精靈

作者:陳念萱
出版社:甯文創
出版日期:2011年03月21日
ISBN:9789868693555
語言:繁體中文

  春夏秋冬花神祭之前世今生自傳體小說。她是外科醫生、舞者、道士,承載了千餘年的記憶,紛紛在作者被催眠的過程中浮現。這是一齣舞台劇,也是一段段人生的劇碼,混淆了許多人世間的曲目,幻化為淋漓碎片的詩篇,最終一場演義為綿延不絕的祭典。
  小說中透視,無論我們願不願意,都一再地跟隨著業報旋轉,重複著生老病死,徘徊在成住壞空的無常裡,而金剛乘(藏傳佛法)有一個方便法門,擺脫業報輪迴的束縛。經由傳承的洗禮與授記,我們可以用觀想生生世世的業果因緣,在今生償還過去多生所種的業因。因此,每觀想一個真實的輪迴,就償還一個必然的業報。觀想得越真實,循環得越快速,自然也償還得越多。這樣便捷的償還債務法,即使在未還清業債或證悟前,也能減輕我們的債務負擔,使日子過得更輕鬆自在。
作者簡介
陳念萱 Alice N.H. Chen
  在台灣最暢銷的一本書是『尋找上師』,口碑最好的是『不丹,深呼吸』與『不丹漫遊』,第一本簡體版『不丹的旅行者與魔術師』與第一本數學【貓咪塔羅算自己】,最喜歡的是兩本翻譯著作『河經』與『毘濕奴之死』。吃喝玩樂看電影是我的工作,寫小說是我的上癮症,進廚房是我的心理治療偏方,去旅行,是我拯救瘋狂的良藥。2011年出版品『自殺功法』、『不丹閉關人』、『幸福郵戳在台北』、『尋幽大理』、『窮逛巴黎』、『淚繽紛』......
  近期心願:完成紀錄片『What is believing?』

關於【淚繽紛--漫舞中的精靈】推薦序自序序曲 劇碼揭幕【一】  揮不去的夢魘【二】  千里悸動【三】  還不完的債【四】  惡夢才剛揭幕【五】  悠悠蒼天一瓢未飲【六】  後遺症【七】  桑子【八】  後患無窮【九】  再一次的羞辱【 十 】 愁也愁不完【十 一】 雪上加霜【十 二】 隱約的妒意【十 三】 雪花紛飛的音符【十 四】 試探的解約【十 五】 瘋狂的驚嚇【十 六】 加州尋病根【十 七】 遙遠以來的家鄉【十 八】 神乎其技【十 九】 永恆不變的面容【二 十】 試圖遺忘的包袱【二十一】 密雲戰鼓【二十二】 雨紛紛【二十三】 無根的承諾【二十四】 生命與生命的共同起舞【二十五】 清洗的寧靜後記

推薦序1
夢讀念萱
  一日沉沉欲睡,見一舞台,右側燈光明亮處有一堵白牆。一女子攜桶上,以筆沾桶中墨汁於牆上寫詩。書畢,從左側下。
  一男子從右側上,於牆前讀詩。讀之不足,用手撫之。牆從手撫詩文處裂出一條縫來,男子遂從縫入。
作家 孟東籬
推薦序2
  念萱在我的生命裡是一座橋,透過她的活力,我與昔日的藝文老友重新取得連結。  據說創作之水天上來,遺憾的是,人間難見如此流暢無阻的能量。  有兩個人讓我們親眼目睹這掩不住也擋不了的驅力。一是罹患鼻癌痊癒之後的楚戈,另一位便是念萱。  念萱的詩是她遍尋不著的戀人,她辯經的法侶和她屋頂上的提琴手。  我為念萱慶幸,那股難挨的宇宙鄉愁,終於有了釋放的出口。
作家/演員 胡因夢
推薦序3
  這本書述說一個人蟬蛻的經驗  透過師徒間心靈的洗滌  體悟人生真相的過程  隨它起舞  你也可以從中得到喜悅
中時晚報執行副總編 陳琴富
自序
  這是一個醞釀很久的戲劇,是一個女人心中的男人故事,故事很戲曲,卻是真真實實的經歷,至於,這是誰的故事?就只好很抱歉地說個小謊:這是妳的故事……
  每一個存在,都是我的老師。因為每一個存在,都有許多不同的經驗與故事。那些寫在他們意識裡,寫在他們臉上的生命刻痕,是我無法一一親身經歷的。每一件事情的發生與存在,對我而言,都是很好的教法。因為每一件事物,都有它存在的必然意義與內涵,不論是在這人世間,或在業報輪迴裡,都是我一時無法透徹瞭解的,這也是我們學習佛法的緣起。
  多生以來,無論我們願不願意,都一再地跟隨著業報旋轉,重複著生老病死,徘徊在成住壞空的無常裡,而金剛乘(藏傳佛法)有一個方便法門,擺脫業報輪迴的束縛。經由傳承的洗禮與授記,我們可以用觀想生生世世的業果因緣,在今生償還過去多生所種的業因。因此,每觀想一個真實的輪迴,就償還一個必然的業報。觀想得越真實,循環得越快速,自然也償還得越多。這樣便捷的償還債務法,即使在未還清業債或證悟前,也能減輕我們的債務負擔,使日子過得更輕鬆自在。
  說起來容易,但我們必須很真實地,將這些觀想印在腦海裡,就像生活中的記憶一樣,又或者像一部很寫實的影片,讓我們哭,讓我們笑,甚至讓我們跟著片中的人物一起出生入死。因此,我想寫一個跟禪定有關的劇本,來幫助這樣的觀想。
  以藏傳佛教的習慣,總會用花與舞蹈禮佛,在此,我也用文字表演一段祭典似的舞蹈,作為這本故事的開場。
  ---花神在河之洲--  焚香祈禱自然生生不息……
  細雨綿綿  春神  洗滌大地的疲累
  漫天飛香  天女  揮舞冰片似的彩霞
  絡櫻繽紛  精靈  擊散朵朵  花開果裂的采聲
  雲空交會  電光驚魂  祈請眾仙靈凝神
  河道兩側行舟  妙齡幼女  沐浴更衣獻供
  燈明百丈  絲錦萬匹飛掛天際  獻  花果種子  甘露沉香  虹彩嬌顏  點花燈  呈
  翠竹小碟  桂花米糕  烙神紅餅  凍梅甜醬  玫瑰水盆
  祭  過往神明  太古以降眾先祖  諸佛菩薩  四季如是花神殿
  設壇  披掛明絲彩飾  浮遊飛馳  點下八卦行陣  漩渦遣將
  太虛吟  禮讚
  諸佛神女  普降甘霖化育天地  無人我
  祈  春夏秋冬各適其時  海陸升降各安其位  諸魂魄  各得其時其形
  百官敬謹守分  萬民節慶歡舞
  雪花紛飛的萬種柔情,輕輕吟唱著花神的飄逸無蹤,答謝週而復始的盈盈笑意,點綴精靈奔灑的無限生機……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綿延不息的大地奇景,畫面與畫面之間的交疊輪轉,一再寫出花樣年華的蕩漾姣妍。嬌柔、激進、搓揉、推磨、偃息、冬眠與再生的等待……每一秒眨眼間都綻放著燦爛的生命風貌……
  天若有情天亦老,花若不死難飄香。死亡是謝幕是圓滿更是再生的機會……若因有情而死,那滋生的慾苗便如曠野的怒嗥……
  死亡是非常莊嚴的聖潔,該用最內在的寂靜去讚頌景仰,理當以最美麗的盛宴來歡呼,酬謝天地長遠專心一意的深情,生生死死如影隨形地曼妙,以舞也是古代的巫來祭祀、歌頌自然美景的律動,同時舞出人類深埋的內在動能,發現生命無限的潛力。
後記
  從我的皈依師父堪布阿貝仁波切那兒,對金剛乘有了初步的瞭解。由於藏傳佛教的傳統,師父要求我從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那兒,接受一個薩迦傳承的主要灌頂。之後,師父就非常仔細地,解說了灌頂的內容含意,與觀想的方法及觀想的內涵。
  在此,要感謝我的好朋友堪布米瑪策林(前印度薩迦大學校長)當時在加德滿都的假期中,義務為我做非常精闢的翻譯,使我受益匪淺。雖然我們經常激辯,互不相讓,堪布米瑪也從不介意我的學識淺薄,仍平等地和我爭得面紅耳赤,沒想到因此成了莫逆之交,我的英文程度也在極短的時間內瞬間成長,拜堪布米瑪的博學多聞、思想通達之賜,讓我獲益匪淺。
  數年後,當我再次聽到宗薩仁波切對此灌頂的講解,忽然明白灌頂的意義與觀想對業報輪迴的作用。當時,宗薩仁波切也對這樣的領悟表示認可,非常興奮的我,像找到生命的源頭,視野瞬間開闊許多。
  一九九四年,承蒙一位學佛的長輩張伯伯的厚愛與信任,充當翻譯,到圓山飯店拜訪聽列諾布仁波切(敦珠法王之子,宗薩仁波切的父親,著作等身,常年禪定,是一位寧瑪派宗師。)
  張伯伯想請教仁波切一個私人修持的定境(張伯伯自己是一位非常有經驗的禪定修行者。)
  一九九四年六月二日的整個下午,我們聽聞了一場非常精彩的教法。仁波切好似打開佛法的天窗,讓我們認識佛陀的真實面貌。這是我第一次聽聞列諾布仁波切的教授,接受這場佛法洗禮的鼓舞,內心非常激動,也很感謝張伯伯帶給我的機緣。
  同年六月十八日,當聽列諾布仁波切從四川過境台北回美國時,張伯伯乘便又問了一個問題,是有關他個人的禪定淨觀。
  這次我抱著極大的期望與好奇,到機場旅館拜訪仁波切。當然,我沒有失望,更超出我的預期。聆聽這樣的教法,讓我滿眼汩淚,身心內外俱受法益,難以言諭。仁波切打開佛法的天窗,用禪定的淨觀,讓我見識到佛陀的光明。剎那間,我才忽然明白什麼是無二無別,什麼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什麼是無垢無淨。
  這突如其來的明白,讓人措手不及,感動得不知身在何處。張伯伯很平靜,我想以他的經驗,早就明白了,只有我這樣的呆瓜,現在才明白。而這樣的明白,卻也讓我渾身像充了電似的,能量到處亂竄,長達數月之久,尚未停止。
  事隔多年,於今想起來,還是讓我感動得想掉淚。
  其實這只是一個很單純的佛陀教法,傻傻的我,就是感動得想掉淚。很想與人分享,卻又不知從何說起,只好運用仁波切給我的啟示,加上自己的想像空間,寫下一個影片的劇本。
  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了整個劇本的構想,以及大部份的英文草稿,卻為了故事的結尾困擾了好幾個月。我擔心任何一丁點的虛幻意識,都會構成精神思想問題,尤其在金剛乘的圈子裡,有太多這樣的範例(所謂的法瘋)。
  金剛乘就像一把鋒利的刀子,若知道如何善用,它便是最佳利器,換句話說,若使用不當,就會同時傷人又傷己。見識過太多讓人心痛的例子,讓我踟躕不前。
  於是,一九九四年九月,我到紐約上州的德海拜訪聽列諾布仁波切。
  他給我的教授卻是「空白」,沒有一字一詞。
  到達德海的第一天,便請示仁波切如何善了結局。仁波切很爽快地答應,在我離美返台前給答案。
  新奇愉快地過了一星期之後,直到要離開的那一天,仁波切不但未賞片言隻語,最後還要求我盡快完成劇本寄給他。
  忐忑不安地回家路上,腦海裡忽然輸入了仁波切的教法似地,明白了「空性」的多重含意,一層又一層地剝除次次的了悟後,淺嚐到法的喜悅。
  依於藏傳習慣,我必須徵求宗薩仁波切及聽列諾布仁波切的同意,才能寫這個劇本,這個劇本的初步構想與緣起是用我的破英文寫下來的,以便請示兩位師父。
  沒想到兩位師父都欣然同意,讓我鬆口大氣。即便如此,我尚須遵守戒律,不得將灌頂的內容公開(非上師資格,不得輕傳),亦不得輕示別人修行經驗的淨觀內容(以免挑起妄念)。因此,我只能用自己的想像力,去描述我所學到的修行方法。這樣的方法,純屬虛構,只是傳達觀念,而非實象本身,還望讀者不要執著於劇本中的定觀,將幻境的概念實觀而不可自拔。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究竟法門,只要進入自己的心裡,就能一一了然。
  任何一個方法都不是最後的究竟方法,畢竟它只是方法過程,而非究竟證悟。
  即使是享受到法喜的人,也有墮落的時候。
  人是最有靈性的幸福生物,卻是最有惰性的生命,隨時隨地都面臨著危機四伏的考驗,稍一怠惰,很可能要花更長久的時間去恢復自己的本質。聽起來很可憐,卻十分地有趣。火裡來、水裡去地,雖痛苦萬分,卻滋味無窮,不是嗎?否則,若佛在經典裡沒有打妄語,菩提誓願滿虛空的佛菩薩像恆河沙那樣多,輪迴裡這許許多多的生命,哪兒來的呢?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