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佛教生死書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6月

圖解佛教生死書

作者:釋心田
出版社:文經社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01日
ISBN:9789576635977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210元

  了解生死輪迴後,死亡不足懼,生命更有意義
  我們何處來?死後又將歸往何處?生命是一截線段?還是一個無限延伸的螺旋?生命真的會在呼吸斷絕的那一刻戛然而止嗎?
  生死的課題自古便一直困擾著人類,有生必有死,這是任何人也無法改變的事實。然而死亡是否意味著一切的終結?佛教對此的回答是否定的。
  早在2500多年以前,佛教便已將生命過程的本質參透,並告訴世人,任何眾生的生命都是由生有、本有、死有、中有四個階段首尾相連構成的無限輪迴。
  生有:投胎受生的最初一剎那身心,它標誌著一期生命的開始。  本有:從出生到瀕臨死的全過程,即人們所關注的有形生命。  死有:命終時剎那間的身心,它標誌著一期生命的結束。  中有:死後到再生之間的神識。
  本書採用全新的圖解方式,從生有到中有,為你展現生命不同階段的境況及修行重點,就像讀流程圖一樣簡單明瞭。將使你從此對生死的命題,擁有更加智慧的認識,從而更為積極有效地把握今生。
本書特色
  第一本以現代手法詮釋佛教生死觀的圖文書,文字簡明、條理清楚,讓你解開生命輪迴真相的奇妙導覽!
  ■為什麼本書命名為《圖解佛教生死書》,內容與暢銷書《西藏生死書》有何異同?
  《西藏生死書》主要是以藏傳《中陰聞教救度大法》為主,內容以「死」為重點;本書則是第一本匯集漢傳與藏傳佛教精華的入門書,內容不以經懺或超度亡靈為限,還一併討論生、老、病,對現代人的婚姻、家庭、事業與人生觀,都有正面積極的助益;因此簡體字版在文革後宗教已漸漸衰退的中國大陸,出版後非常暢銷,也能獲得一般讀者的喜愛。
  ■本書與市面上討論佛教生死哲學或生命輪迴的書籍,究竟有何異同?  市面上這類書籍總是文字太深、過於理論;而且大量使用佛教裡的冷僻用語,以致非佛學知識充沛的人難以理解。本書則是使用現代語法,將佛經裡提到的投胎、住胎、出胎到死亡過程一一揭示,解開生命輪迴的真相。另外本書還用全新圖解方式解構生命過程,讓讀者就像看流程圖一樣簡單明瞭,只要是國中以上程度的讀者能看懂。
  ■本書為何適用於生命教育與養生保健?   本書主旨是在介紹佛教中的生死關懷,這些理論不僅具有宗教價值,許多理論與現代醫學的研究成果,卻是出人意外的吻合。例如兩千年前《入胎經》裡描述胎兒的發育過程,竟然完全無誤。藏醫《四部醫典》裡對疾病的分類,以及與中醫一樣強調「治人重於治病」、「治未病重於治已病」,至今依然適用。閱讀本書,既像高僧在你面前為你開示,又像名醫為你在做特別門診。
  ■附加贈品  隨書附贈兩幅菊8開彩色六道輪迴唐卡(可裁剪,便於收藏)。另附:1、千手千眼大悲懺法。 2、往生凈土懺願儀。 3、消災延壽藥師懺法。三種臨終關懷實用密法,給陰陽兩界最切實的助益。
  以下是出版前提供讀者搶先閱讀後的心得推薦節錄:
  ■還沒看這本書之前,我誤以為這只是一本是類似《西藏生死書》的書籍,大概就是在講解《中陰聞教救度大法》而已。但讀完後我才發現,本書不只是消極的談「死」的救法而已,而是把佛教裡對生、老、病三者都分章解讀,詳加說明,尤其佛教與醫學的關聯,以及對疾病的分類與治療,讓我對佛教有了正信而且是全面的認識。
  ■小學三年級時,有一天老師將我帶離教室,騎車送我去醫院急診室,原來母親剛因車禍而往生,這成了我終身難忘的經歷。死是什麼?死後會到另一個世界?還是徹底的完結?這些困惑從小就一直攪擾著我,直到28年後我恭敬的請回這本書,並認真領受後才終於釋懷,原來積極有效的掌握今生,才是生死輪迴的真意。
  ■我深愛的妻子因難產而昏迷了三年才往生,在辛苦照顧她的這三年當中,我常在思索生命究竟是什麼?為什麼會這麼無常難測?我們又為何要來這一遭?摯愛的人即將與我永別,除了悲痛,我還能做些什麼?幸好在她臨終前,我搶先看到了這本書,好像拿到了死後七七四十九天中陰旅程的行動指南,這真是一本臨終關懷的實用密法。
  ■學佛多年,以往我對密宗總是充滿著不屑,但看了本書後我才發現,原來藏人對於死亡及死後的考察,是佛教生死觀中最有特色的部分。佛教認為死亡並不意味著一切的結束,而應該被視為一個脫離生死輪迴的契機。我很高興有人能以佛教的視角,提示生命輪迴的奧秘。一個人只有真正地瞭解死亡,才能掌握死亡所提供的契機。
  ■我不是佛教徒,只是為了修中國哲學史的課程,才看了這本書。我發現雖然很多聖賢的教導,可以讓我們不畏懼死亡,但那種智者或勇者的生死觀,或許只適用於某些具有英雄特質的人,甚至只是在教我們忽視死亡而已。但這本書讓我警覺,其實死亡是生的鞭策;沒有死亡,你我就不會思索生存的意義,也就不會珍惜在世的每一天。

一、 獨特的佛教生死觀1. 勇於面對生死:人人都需要瞭解死亡 242. 本書將指引你:破除戀生懼死的迷霧 263. 人身從何而來:四大五蘊的和合 284. 人生不可逃避的命運:生老病死 305. 生命流轉的過程:十二因緣 326. 生命流轉的直接動力:業 347. 周而復始的迴圈:六道輪迴 368. 生命的實相:緣起有、自性空 389. 生命的四大階段:生有、本有、死有、中有 4010. 佛教對待生死的態度:培養“念死”的思維 4211. 豐富的智慧:概說佛教中的生死關懷 44
二、從受生到住胎:生苦1. 投生人道的苦處:人生八苦 482. 生而為人的可貴:人身難得,佛法難聞 503. 投胎成功的第一步:因緣具足方能入胎 544. 四大五蘊重新聚合:生有形成 565. 投胎成功的第二步:發育健全方能住胎 586. 三十八周的漫長歷程:藏醫《四部醫典》對胚胎發育的詮釋 7. 不同滿業,不同結果:胎兒的因果報應 648. 飽受煎熬的三十八周:住胎之苦 669. 投胎成功的第三步:出胎 6810. 入胎時的正念差異:投胎的四種情況 7011. 如何助益新生兒:消災祈福 7212. 大師降生:與眾不同的吉祥徵兆 74
三、如何利用這段生命:本有1. 人生的重點:專注於善法 782. 關閉三惡趣大門的法寶:皈依 803. 做一個合格的佛教徒:遵守七眾的戒律 824. 佛陀與世俗人開示的智慧:《善生經》和禮敬六方 865. 禮敬東方和南方:尊敬父母、恭順師長 886. 禮敬西方和下方:善待妻子、體恤奴婢 907. 禮敬北方和上方:和敬親友、敬奉僧眾928. 消除日常生活的六種過失:六非道 949. 判別惡友:遠離四種不可親近之人 9610. 判別善友:親近四種值得敬重之人 9811. 走向來世的安全梯1:杜絕十不善業 10012. 走向來世的安全梯2:修持八種功德身 10213. 看清輪迴的陷阱:四諦法門 10414. 離開輪迴的辦法:守護戒律,滅除無明 10815. 三部律儀不違犯:別解脫戒、菩薩戒與密乘戒 11016. 不忍見眾生沈淪:發起菩提心 11217. 發起菩提心的兩種方法:七因果與自他相換 11418. 以生命的關懷消解肉體的疾病:佛經中的醫學 11819. 引發疾病的外緣:外部環境侵襲 12020. 導致疾病的內因:體內四大元素失衡 12221. 佛教特有的病因觀:業果報應 12422. 佛教對疾病的分類:虛說四百零四種 12623. 四大與季節:順應時令的養生之道 12824. 四大與飲食:吃出來的健康 13025. 消除業障引發的疾病:精神修持與養生 132
四、揭開死亡的神秘面紗:死亡的過程1. 對死亡的判定:死有時刻 1362. 臨終的前四個階段:四大分解 1383. 密續生理學1:意識的多重層面 1424. 密續生理學2:極微細的心風 1445. 密續生理學3:脈 1466. 密續生理學4:氣 1487. 密續生理學5:明點 1508. 臨終的後四個階段:從微細心到澄明心 1529. 無懼生死的關鍵:空性 15410. 密法超度的第一秘技:頗瓦法 15611. 密法超度的第二秘技:母子光明相會 15812. 特別注意:臨終一念將決定死後的去向 160
五、在死後與轉生之間流轉:中有1. 佛教描述死後世界的特有概念:中陰 1642. 中陰世界的主角:意識 1663. 亡靈在中陰世界的引導地圖:《中陰聞教救度大法》 1684. 中陰世界的總體描述:七七四十九天的死後歷程 1705. 諸佛菩薩前來接引:進入法性中陰 1726. 諸佛菩薩的三種形象:寂靜尊、寂忿尊、忿怒尊 1747. 生命元素再次顯現:五蘊與四大的顯現 1768. 第一天的幻相:大日如來佛父佛母現身 1789. 第二天的幻相:金剛薩阿如來佛父佛母現身 18010. 第三天的幻相:寶生如來佛父佛母現身 18411. 第四天的幻相:阿彌陀佛父佛母現身 18812. 第五天的幻相:不空成就佛父佛母現身 19213. 第六天的幻相:寂靜諸尊現身 19614. 第七天的幻相:諸持明主尊現身 20215. 第八天的幻相:大光榮赫怒迦佛父佛母現身 20816. 第九天的幻相:金剛部赫怒迦佛父佛母現身 21217. 第十天的幻相:寶部赫怒迦佛父佛母現身 21418. 第十一天的幻相:蓮花部赫怒迦佛父佛母現身 21619. 第十二天的幻相:業部赫怒迦佛父佛母現身 21820. 第十三天的幻相:忿怒諸女神現身 22021. 第十四天的幻相:四位守門女神與二十八位瑜伽女現身 22422. 法性中陰的總結:生前的修行對中陰處境十分關鍵 22823. 輪迴與解脫的最後抉擇:投胎中陰 23024. 投胎中陰的考驗:七種險境幻相 23225. 善業與惡業的計算:冥界的善惡大審判 23626. 面對審判的要訣:相信一切都是空性 23827. 前生身形隱弱,來生身形漸顯:輪迴六道在業力作用下發出誘惑 24028. 抵制六道誘惑,避免投胎轉世:關閉胎門 24229. 進入輪迴的世界:六道景象 24630. 更嚴峻的考驗:索命鬼卒催逼入胎 24831. 最後的選擇:轉識前往清淨佛土或投胎人道 25032. 總結:不同根器的亡者將有六種解脫層次 252
五、超越輪迴的清淨莊嚴世界:佛國淨土1. 清淨的國土:淨土釋義 2562. 三種層次的淨土:法身淨土、報身淨土、化身淨土 2583. 與漢人機緣極深厚的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 2604. 佛陀為世俗人開示的智慧:極樂世界的衣、食、行 2625. 琉璃為地,七寶為界:極樂世界的環境 2646. 蓮花化生,萬種伎樂:極樂世界中的育和樂 2667. 東方淨土:藥師佛的淨琉璃世界 2688. 欲界天中的淨土:彌勒菩薩的兜率內院 2709. 觀世音菩薩的淨土:普陀山世界 27210. 無邊浩渺的淨土:毗盧遮那佛的華藏世界 27411. 眾生眼中的五濁惡世:釋迦牟尼佛的娑婆世界 27612. 大乘五力:往生淨土的必要條件 278
六、走完最後一程:佛教的殯葬儀式1. 對亡者家屬的囑託:切忌移動、哭泣和殺生 2822. 利益亡者的儀式1:作七與誦經 2843. 利益亡者的儀式2:拜懺與打佛七 2864. 利益亡者的儀式3:水陸法會與放焰口 2885. 不同的葬禮形式1:天葬 2906. 不同的葬禮形式2:火葬 2927. 不同的葬禮形式3:塔葬 2948. 不同的葬禮形式4:水葬、土葬以及多次葬等 296
附錄一:千手千眼大悲懺法 298附錄二:往生淨土懺願儀 303附錄三:消災延壽藥師懺法 312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