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是最好的修行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6月

工作是最好的修行

作者:樊登
出版社:今周刊
出版日期:2019年01月29日
ISBN:9789869693653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288元

  400萬會員認證
  華人地區最強說書人親授
  14堂職場必修技,快速突破工作每一個關卡

  工作不是生存必要之惡,而是最重要的修行
  大多數人都有過工作的焦慮。
  有的人把工作視為獲得美好生活不得不忍受的痛苦;
  有的人期待財務自由,而致富之路卻如此漫長;
  有的人厭倦於重複機械的工作,亟待解脫;
  有的人渴望出類拔萃,卻不得其門而入。

  其實,在人生的漫長之旅中,工作才是最好的修行方式。
  學會與工作相處,在工作中磨礪自己,讓我們的生命變得豐盈而厚重。

  有關工作,還有哪些你沒有意識到的事?

  【樊登職場精選書單】
  五階段、全方面,構築條職場成長曲線須知:
 
  Step1 | 正 己:你該用什麼樣的心態來面對工作?
  《稻盛和夫工作法:平凡變非凡》
  《匠人精神》

  Step2 | 礪 行:如何把工作做好?
  《搞定!工作效率大師教你,事情再多照樣做好的搞定5步驟》
  《終結拖延症》
  《改變,好容易》

  Step3 | 精 進:如何成為職場精英?
  《刻意練習》
  《開口就說對話:如何在利害攸關、意見相左或情緒失控的關鍵時刻話險為夷?》
  《第3選擇》

  Step4 | 共 濟:如何管理團隊,成為優秀的領導者?
  《關鍵領導九十天》
  《高績效教練:有效帶人、激發潛能的教練原理與實務》
  《危機領導力:領導團隊解決危機的十種方法》

  Step5 | 開 闢:如何成為優秀的創業者
  《誰說商業直覺是天生的》
  《從0到1》
  《讓大象飛》

名人推薦

  Mr. Market市場先生/財經作家
  江湖人稱S姐/職場力部落客
  沈雲驄/早安財經文化發行人
  郝廣才/格林文化發行人
  陳鳳馨/News98財經起床號節目主持人
  崴爺/街頭創業家
  鄭俊德/閱讀人社群主編
  鄭匡宇/激勵達人
  謝文憲/知名講師.作家
  謝金河/《今周刊》發行人   

好評推薦

  「樊登是個會讀書會總結的人,他可以把讀完的書最大化的轉換成自己的精神食糧,不僅如此他還可以掰碎了、揉軟了,挑出精華來餵給你吃。」──if媿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先問了問自己,工作對我來說意味著什麼?是獲取必要生存資源的方法?是實現人生價值的途徑?還是讓人生充實而有意義的生活?讀完全書,我找到一個相對確定的答案,那就是把工作當成一種修行,就能獲得與之相關的意義。本書提供了不同的修行方式去改善工作中『不快樂』的問題。完美的狀態,應當是在工作的過程中感到幸福。能被肯定,被期待,被嘉許。專注工作,擁有獲得感和幸福快樂,也許這就是工作的意義,也是工作和修行的目的。」──之子之折

  「我讀《工作是最好的修行》時,感慨頗深。在這本書裡,樊登向我們講述了如何能更好應對工作的十四本書,提煉出了這些書裡可供解決工作問題的秘訣,從正心到修術、從精進到協同再到創新,不論是匠人精神、刻意練習、時間管理、克服恐懼、雙贏之路還是從0到1,其實都只說明了一個道理:如何積極主動去做一個更好的自己!」──席小貓

  「這是一本關於自我成長書籍的大總結,把一個人的自我成長從內而外體現在工作上,從自己心理的改變開始,到實際工作會遇到的困難與盲點,再更進一步拓展到合作與管理,甚至到創業思維。十四本看起來沒有關聯的經典書,透過作者樊登的整理,最終前後貫串連結在一起,讓你一次讀完這些書籍最重要的精華,幫助我們確認自己目前所處的階段,克服自我成長的瓶頸。」──財經作家/Mr.Market市場先生
 
  「作者將其閱讀多本書咀嚼後的想法,集結知識於大成後,透過個人經驗闡述他的智慧,提供各種職場現象的解套方法,讓讀者能夠在短時間內吸收到多本關鍵管理書的核心概念;用理論與學術突破執行與管理障礙,透過個案探討可行性,正視團隊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培養直覺,開創事業新啟點。讓工作已久,與外界世界脫離的你,有一個重新快速學習與創新的機會。」江湖人稱S姐/職場力部落客
 
  「工作是人生必須的修行,不只是修身更是齊家,雖談不上治國平天下,但在職場練就脾氣心性、專業技能,更用工作投入的努力,換取豐腴報酬照顧家人,至少這樣的人生也能過得滿意與太平。樊登老師是中國知名的說書達人,透過這本書他要告訴你如何用工作磨礪自己,學會正己、礪行、精進、共濟,更為自己人生開拓出不凡事業商機,與你勉勵工作真的是人生最好的修行。」──鄭俊德/閱讀人主編

 

作者簡介

樊登

  樊登讀書會創辦人,IBM領導力認證高級講師、北京交通大學應用傳播研究所所長,具備橫跨傳媒界、學術界和培訓界的資深背景。

  2013年成立的樊登讀書會,是知識付費時代的先行者,年費388元人民幣,透過App為大家每年講50本好書,目前累積超過400萬名付費會員、1000萬名總會員,成為互聯網時代指數級成長的指標性組織!

  他以身踐行,精通歷史、哲學、文學經典,又精讀商業理論、管理學、心理學的新知,可說是一個「行走的百科全書」。在四年的時間裡,以深入淺出的方式,闡釋了商業、家庭與心靈的認知與成長,收聽人次高達4億!

  著有《可複製的領導力:300萬付費會員推崇,樊登的九堂商業課》《已讀不悔:樊登精選,影響一生的書單與閱讀思考》等書。

 

前言

| 第一篇 | 正  己
工作是最好的修煉
工作究竟為了什麼
什麼才叫認真工作
學會和工作談戀愛
做企業的四條經營祕訣
出色的工作產生於完美主義
動機至善,私心了無
知識地圖
一流的人才必先練就一流的心性
工匠的人品比技術更重要
秋山木工的10條規則
匠人須知30條
一流匠人的成長之路
知識地圖
 
| 第二篇 | 礪  行
管理時間,在繁重的工作中泰然處之
心無雜念,安於當下
適度反應
自上而下的行動管理
五步驟高效管理時間
精明的人更容易拖延
知識地圖
行動勝於回避,完成勝於完美
什麼是拖延
撕掉我是拖延症的標籤
克服恐懼,實踐立即行動的哲學
從拖延到高效,五步改變法
踐行承諾,終結拖延
知識地圖
讓改變輕鬆起來
改變為何這麼難
象與騎象人
指揮騎象人
激勵大象
營造一個路徑
知識地圖
 
| 第三篇 | 精  進
傑出源於刻意練習
天才的真相
人類的極限
什麼是刻意練習
在工作中刻意練習
在生活中刻意練習
從刻意練習到成為高手的四個階段
對天才最合理的解釋
知識地圖
關鍵時刻,焉能搞砸
關鍵時刻,為什麼我總是搞砸
從心開始:管好自己的情緒
建立先導性思維:關注你的真實目的
掌控情緒:關注談話的氛圍
開始對話
知識地圖
你總能找到雙贏之路
第3選擇:一條雙贏之路
構建第3選擇的思維模式
創造協同的步驟
無處不在的第3選擇
知識地圖
 
| 第四篇 | 共  濟
新管理者的第一個九十天
履新,當心這些問題害了你
第一步,做好心理建設,不打無準備之仗
第二步,加速學習:欲善其事,先利其器
第三步,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策略
第四步,主動與上司溝通
第五步,保障早期成功
第六步,保持內部的一致性
第七步,打造你的高效團隊
第八步,建立同盟和自我管理
知識地圖
讓他人自覺承擔成長的責任
為什麼給他人的建議總是收效甚微
教練存在的前提:相信人的潛能
教練與指導的本質區別
GROW輔導的關鍵原則
一次關於教練的實踐
好教練的特徵
知識地圖
帶領團隊走出困境
關於雪梨到霍巴特賽事
午夜漫步者號的經歷
十大策略
知識地圖
 
| 第五篇 | 開  創
培養你的商業直覺
你與真實世界脫節了嗎
培養同理的意識
掌握同理的技巧
建立企業與員工的同理
知識地圖
從0到1,開創偉大的事業
什麼是從0到1
在潮流中保持獨立思考
成功就是打造壟斷的企業
創業的心態
創業前的準備
知識地圖
激進創新,讓你的創意一飛沖天
尋找方向:找對浪潮再起步
準備啟航:組建初創團隊
打造產品:愛它,但別太愛
鎖定市場:徹底理解你的客戶
持續創新:基業長青的祕訣
高速運轉:走在市場的前面
知識地圖
 

前言

  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

  每到假期就看到很多人在網上放上各種放假攻略,算計著怎麼能休一個更長的假期。但其實這種行為根本無助於提高假期的品質,反而會讓放假期間的你更加焦慮。比如你會像期盼假期一樣倒數還有幾天上班。當我們把人生割裂成工作和生活的時候,分別心就在無時無刻地折磨著你。結果是工作的時候總是想著海邊的吊床,躺在吊床上的時候在謀劃怎麼搞定那個難纏的客戶。

  當然,我遇到過更高級別的分別心擁有者。這個朋友已經是非常高級的職業經理人了,他說自己從不抱怨工作,因為他把工作視為一種必然之惡。為了獲得生活的享受和美好,他願意忍受這種工作的痛苦。想通了,也就不抱怨了,就可以帶著職業精神的假面來應付工作中的種種不快。心理學上把這種想法稱作習得性無助,也就是經過生活的教育,終於學會了用無助的心態來對待難以克服的困難。大象很少去掙脫並不結實的鎖鏈,並不是不夠力氣,而是從小象的時候就是這條鏈子鎖著它,它已經接受現實了。

  但真相並不是這樣地。大象可以掙脫鎖鏈,我們也可以重新認識工作。分別心讓我們賦予每一個當下不同的意義,無論身體在承受什麼,我們的思想已經開始叫苦叫累了。事實上,坐在辦公桌旁寫作和坐在咖啡館裡寫作有多大差別呢?坐在會議室開會和坐在客廳裡聊天又有多大差別呢?生活的真相就是換個地方行住坐臥而已,是我們自己的界定讓工作變成了不得不承受的痛苦。換個角度想一想,有沒有可能你的工作被很多人羡慕呢?尤其是那些根本沒資格獲得這份工作的人。
當然,過度地美化工作也是一種分別心,也加入了幻想的成分。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能夠用真實的態度面對工作,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你當下所做的工作,就是你當下人生的全部。投入其中,認真地談話,寫字,思考,行動,這幾乎就是修行的全部了。

  在事上磨礪,才是修行最好的方式

  孟子說必有事焉,就是王陽明強調的在事上磨煉。我們希望通過修行來強化我們的內心,但強化的內心是用來做什麼的呢?

  只有躲在深山安靜的茶室中才能平心靜氣的,那不叫修行,那只是一種修行的姿勢而已。真正的修行就體現在每一天的工作中。如何和顏悅色地與同事說話,如何清晰明確地安排事項,如何在別人不理解的時候坦白溝通,如何在獲得成績的時候不揚揚自得……這些事沒有一件不是人生大事。

  如果只是這樣號召大家熱愛工作,那就是真正的心靈雞湯了。有一些通用的路徑,讓工作變得可親近,拾級而上,才能成為一個對工作有辦法的人。有辦法才能更加心平氣和,所謂修煉也就有了邁開腳的第一步。

 

| 第四篇 | 共濟 讓他人自覺承擔成長的責任 一次關於教練的實踐 對於教練的初學者,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按照以上所列的問題一個個地問下去。不用加入任何自己的判斷和經驗,就能讓對方發生巨大的改變。 有個好朋友找到我,讓我和他老婆講解佛法。他老婆為了要生小孩還是繼續工作非常困擾,家裡有人提生小孩的事,他老婆就會情緒低落,甚至還會哭。他覺得因為這件事情,老婆快得憂鬱症了,也許佛法會幫助她緩解這種焦慮。 很多女性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事業正在上升期,壓力巨大,沒有精力也沒有時間生小孩,身體也因為繁重的工作變得很糟糕。如果這時候生小孩,會很冒險;但如果不生,年紀越來越大,生小孩的風險也越來越大。我一聽,這件事也不歸佛法管,正好是教練技術可以解決的。 我問她:「你的目標是什麼?」 她回答:「我覺得很混亂,希望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能平衡一點。」 這個目標並不清晰,所以我就追問:「你覺得什麼才叫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呢?具體的指標是什麼呢?」 「具體一點,就是我得在生小孩和工作之間做決策,決定一下我到底該生小孩,還是繼續工作。」 「那你打算什麼時候做出這個決策呢?」 「我想,大概今年年底吧。我必須要做一個決定了,如果能實現雙贏是最好的,就是既能工作,也不耽誤生小孩。可是如果真的實現不了,我也必須要做出決定。」從上面這段對話,你就知道這時候她的目標已經明確了。 接下來就進入第二組問題:那麼現狀是什麼呢? 她說:「現狀就是工作好累,我在基金公司裡當研究員,常常要出差。這份工作很辛苦,得要加班,晚上經常熬夜,甚至有時候還要熬通宵。其實我的身體吃不消,都被掏空了,根本就沒法生小孩。」 忽略這一大段抱怨,她把現狀講出來了。 「那麼,都有誰與此相關呢?」 「我老公、我媽媽、我婆婆、我老闆,這些人都跟這事有關。」 這些人各自抱持什麼態度呢? 談到這個問題,能明顯感覺到她的說法改變了:「我老公說生小孩也行,不生也行,反正我們家的經濟狀況還可以,他能養著我,也沒有給我太大壓力。」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