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商店勢力圈:商圈經營Step By Step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6月

掌握商店勢力圈:商圈經營Step By Step

作者:中國生產力中心
出版社:中國生產力中心
出版日期:2013年02月01日
ISBN:9789866254307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252元

  本書以協助商圈繁榮及永續經營為目標,提供許多商圈經營操作的正確觀念與案例,期望讀者能從書中找到經營成功之鑰,「活化、轉型、創新」商機,創造產業價值,齊力啟動地方的繁榮。從商圈的定義與分類開始說明,讓讀者對於商圈能有基本的認識,能更加深理解的層面,輔以臺灣目前成功的商圈經營案例,對於本書理論及經營操作方法有更具體的了解。
  本書期望透過「商圈更新再造」,以促進商業繁榮與地方發展,進而永續經營。提升臺灣在地競爭力,以期能創造「多元性的時尚、風格、魅力、氛圍、體驗、節慶、資訊、及休憩、觀光」來「活化、轉型、創新」商機,整合「在地、專業、組織」,才能塑造優質之商圈「產品、服務、企業」形象與價值,推展商圈與社區「共榮、共享」,打造符合社會正義之商圈家園,進而創造臺灣新價值。
手冊使用說明
  本手冊之主要內容包括商圈的定義、分類、常用輔導工具,並依內容分為商圈基礎篇、商圈案例篇及結論。其中案例篇又可分為目的消費型商圈、觀光休閒型商圈與目前時興的地產基金單元。
作者簡介
王小文
  目前職務:中國生產力中心城鄉發展組經理
  主要學經歷:  國立臺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造園組  新北市平溪悠活村品牌商圈推展計畫 計畫主持人  臺北縣平溪鄉魅力商圈營造計畫  計畫主持人  新北市三鶯樹地區產業整合發展計畫 計畫主持人
呂銘進
  目前職務:中國生產力中心特色文化產業推廣組經理
  主要學經歷:國立中興大學研究所應用經濟系、新北市政府原住民企業陪伴計畫、臺中市政府各傳統零售市場競爭型改善評比及行銷活動、改進傳統市場經營管理-樂活菜市仔競爭力提升計畫(中區)委外服務、打造都會休閒民權東路水族街三生計畫。
余友良
  目前職務:中國生產力中心顧問
  主要學經歷: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南投縣中寮鄉肉桂產業輔導計畫、烏來原住民文化特色產業輔導計畫、臺北市特色型商圈消費拓展計畫。
黃士瑀
  目前職務:中國生產力中心顧問
  主要學經歷:英國Leeds Metropolitan University國際餐旅管理碩士、英國皇后酒店餐飲及商務部、行家旅行社業務代表及國外部領隊、臺北市商店街區服務團暨先期輔導計畫主持人、臺北市商店街區服務團暨專案管理總顧問團計畫主持人。
黃明儀
  目前職務:中國生產力中心顧問
  主要學經歷:龍華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五分埔優質服飾商圈營造計畫委託專業規劃執行服務、臺北市商店街區服務團暨專案管理總顧問團 、新北市雙溪區「活力雙溪 健康產業」產業發展補助計畫參與。
黃瓊琪
  目前職務:中國生產力中心顧問
  主要學經歷: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行銷與流通管理研究所、永譽企管顧問有限公司產品企劃專員、森森百貨股份有限公司專案企劃專員、中國生產力中心專案執行。
張學義
  目前職務:中國生產力中心顧問
  主要學經歷:復興美工、新竹縣優遊內灣樂活竹縣品牌商圈推展計畫、商圈競爭力提升四年計畫-商圈核心競爭力深植北區計畫等專案執行。
陳欣萍
  目前職務:生活產業服務組 副理
  主要學經歷:美國匹茲堡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臺北市特色型商圈消費拓展計畫主持人、打造都會休閒天母計畫主持人、臺灣美食國際化人才培育計畫、優良服務認證及宣導計畫顧問等。
陳宜欣
  目前職務:中國生產力中心顧問
  主要學經歷:國立中興大學農藝學系、展昭國際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業務助理、國立臺灣大學農藝學系短期助理。
謝鎮臣
  目前職務:中國生產力中心顧問
  主要學經歷:世新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SUM車商聯盟通路輔導顧問、臺北市特色型商圈拓展計畫執行。
魏朱美
  目前職務:中國生產力中心高雄服務處顧問
  主要學經歷:Queens Colleg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社會學碩士、高雄縣政府旗山地方商圈振興躍進計畫專案負責人。
鄭人方
  目前職務:中國生產力中心顧問
  主要學經歷:義守大學管理研究所、南投縣茶竹梅整合發展專業服務、高雄捷運公司捷運系統商場規劃招商及管理、家樂福賣場管理主管。
蘇慧真
  目前職務:中國生產力中心顧問
  主要學經歷:開南大學資訊系、廚房多媒體美工設計、嘉義縣中埔鄉養生蔬特色發展計畫等專案執行。

出版緣起推薦序一推薦序二推薦序三前言手冊使用說明
第一篇 商圈基礎
第一章 認識商圈壹、商圈定義貳、商圈分類
第二章 操作商圈壹、商圈輔導工具介紹
第二篇 商圈案例分享
第一章 目的消費型商圈壹、水族世界樂民權貳、五分埔—平價時尚集散中心參、臺北生活「心感覺」—文昌家具街肆、日本特色在條通
第二章 觀光休閒型商圈壹、那一年,我們一起在平溪貳、臺三線上的小城故事—內灣奇蹟參、烏來四季皆美肆、香蕉樂園旗山商圈伍、天母盛宴,魔幻取勝
第三章 地產基金操作壹、品茶賞竹嘗梅在南投貳、養生蔬食在中埔參、宜蘭有機,樂活休閒肆、遍野茶香三鶯樹
結論—天時地利人和策略編著者簡介

推薦序一
打造商圈品牌,提升競爭力
  經濟部商業司為打造現代化消費環境,提升國內商業競爭力,從民國84年起陸續推動「形象商圈計畫—商店街區開發計畫」、「改善商業環境五年計畫」、「活化地方商業環境四年中程計畫」、「創新台灣品牌商圈四年計畫」,及101年啟動的「商圈競爭力提升四年計畫」。期望透過一連串系統性、實用性的政策資源挹注,不斷為臺灣商業發展加溫,以建構國家經濟成長的基礎。
  在過去約20年的商圈再造過程中,我們依商圈地域性差異及中小型店家特色進行輔導規劃,並以建立共識、標竿示範、人才培訓及行銷廣宣等手法,協助商圈從基礎硬體設施的提升,到經營管理的提升與品牌的型塑,至101年更以提升商圈核心競爭力為目標,促進地方商圈的經濟成長。一路走來,於商圈自主經營實力有一定的提升,於國家整體經濟發展實力亦有所增益。
  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在商圈成長歷程中,始終扮演重要推手的角色,包括內灣、平溪等商圈的發展推動等,為地方經濟創造繁榮發展,實為商圈的操作標竿典範。介紹全臺灣各類型商圈的操作成功關鍵模式,內容簡明易懂,不僅商圈輔導單位、商圈組織可作為商圈經營參考,對於商圈的操作效益亦有提升的效果,爰樂而為之序。
經濟部商業司司長 游瑞德
推薦序二
掌握時機,創造商機
  中華民國全國商圈總會自2004年,結合全國各縣市各商圈的力量,在經濟部商業司的指導,及各商圈顧問的協助下,於全國各商圈進行商圈推動的工作,至今已將近10年的時間。10年來,整個社會環境不斷在改變,店家們也因應環境不斷創新,成為國家地方經濟的一股穩定力量。
  大家都知道,商店的經營之道不外乎滿足顧客需求,因此在商品品質、服務及價格上都必須有相當的優勢,才能創造良好商譽,進而吸引顧客上門;而行銷活動只是觸媒,幫助引爆商圈人氣和商機。在《掌握商店勢力圈》這本書中,提及許多商圈的經營成功之道,不外乎整合公共與地方資源,若再遇上適當時機,商圈的發展將不可限量,比方新竹縣的內灣商圈就是典型的案例。還有一些因地方產業特色而形成的商圈,像是臺北市大理街服飾商圈、新北市鶯歌陶瓷老街商圈還有臺中市天津路服飾商圈、高雄市旗山商圈等,及書中介紹的臺北市民權水族商圈、五分埔商圈等,至今仍都有相當的吸客能力。
  然而,誠如書中提到,唯有掌握天時地利人和的基本策略,才能落實商圈活絡的要素,也才能持續活絡商圈,甚至站上國際舞臺,在世界發光發熱。
中華民國全國商圈總會長 劉奕甫
推薦序三
商圈自主經營、商業蓬勃發展
  政府部門為了因應產業環境變遷,期望透過「造人、造產、造景、造街、造勢」的商圈輔導計畫,以提升經營能量與消費品質,進而自主營運。業者也期望透過「商圈更新再造」,以促進商業繁榮與地方發展,進而永續經營。以往商圈以「在地性的人、文、地、物、景」,現今則以「多元性的時尚、風格、魅力、氛圍、體驗、節慶、資訊、及休憩、觀光」來「活化、轉型、創新」商機,進而創造產業價值。然而不論創造價值、自主經營或永續經營,一定要先有健全與正確的「商圈組織、營運目標、運作機制、創新開發與經營策略」,並整合「在地、專業、組織」,才能塑造優質之商圈「產品、服務、企業」形象與價值,使商圈與顧客維持長期良好的互動關係,提昇「滿意度、再購與推薦意願」,更重要的是商圈與社區「共榮、共享」,打造符合社會正義之商圈家園。
  「中國生產力中心」出版《掌握商店勢力圈》一書,以協助商圈繁榮及永續經營為目標,提供許多商圈經營操作的正確觀念與案例,相信對臺灣整體商圈組織發展與產業永續經營,都有相當的助益。期望讀者能從本書中找到經營成功之鑰,齊力啟動地方的繁榮。
世新大學觀光系所副教授 陳墀吉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