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下知疫:COVID-19的人文社會省思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11月
研下知疫:COVID-19的人文社會省思
實體書籍 ╳ 主題網站共同進出
中央研究院12處研究單位 ╳ 20位研究人員
關於疫情,看看他們怎麼說?
全球遭遇的COVID-19危機,除了迫切需要科學出面解決,人文領域也能有所貢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康豹,率領院內共12間研究所、共20位研究員,發揮研究專長,或針對疫情進行數據分析、問卷調查;或針貶時事、反省法規;或從文學找到共鳴,從歷史得到啟發。直面社會問題,以所學回應社會需求。
本專案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暨數位文化中心召集人陳熙遠帶領下,與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康豹組織的「COVID-19人文社會科學短期研究小額補助計畫」合作,蒐集疫情爆發以來院內的人文研究。專案最終成果以一個主題網站及一本科普書籍呈現。主題網站記錄了學者們的研究歷程和研究檔案,並在此書裡完整呈現最終的研究成果。
序一/廖俊智 病毒挑戰知識邊界時,請獲取更多知識
序二/康 豹 緩解疫情衝擊,累積面對疾疫的資源
序三/陳熙遠 串接已知、探索未知的登堂起點
歷史回顧
單德興/歐美所 瘟疫的文學再現與生命反思
劉苑如/文哲所 當時氣蔓延:中古疫病故事與「我們」的距離
李尚仁/史語所 排外與傳染恐懼:十九世紀在中國的兩場麻風調查
雷祥麟/近史所 想像釋放病毒的自己?防疫口罩的反覆誕生與臺美口罩文化的差異,1910 ~ 2020
顧雅文/臺史所 張隆志/臺史所 世紀之疫:重訪百年前的臺灣流感
巫毓荃/史語所 管與不管之間:1918 ~ 1920 年臺灣殖民政府的流感防治策 康 豹/近史所 瘟疫、罪惡與受難儀式:臺灣送瘟習俗面面觀
世界衝擊
何之行/歐美所 人權?法治?防疫下如何權衡?一個哲學、歷史與科技防疫的反思
李宣緯/社會所 COVID-19 的社會衝擊 —跨國研究分析
莊庭瑞/資訊所 公共衛生危機下的知識開放取用
楊子霆/經濟所 要錢?要命? COVID-19 對經濟的衝擊
林宗弘/社會所 貧富之疫:全球傳染病與所得不平等
本土挑戰
張谷銘/史語所 臺灣 COVID-19 防疫紀錄
吳文欽/政治所 疫情訊息透明度與防疫政策成效評估
詹大千/人社中心 社交距離對於延緩 COVID-19 疫情的影響
李建良/法律所 遊走在疫情熱點與人權紅線的數位足跡
蔡友月/社會所 專業、認同與抗疫:臺灣一線醫護人員的臨床敘事
曾凡慈/社會所 「防疫破口」還是「無名英雄」?新冠肺炎期間居家檢疫的污名與風險管理
劉紹華/民族所 狼來了與替罪羊:新冠恐慌中的社會寓言
序
病毒挑戰知識邊界時,請獲取更多知識
2020年至今,開啟了人類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個年代。面對來勢洶洶的COVID-19大疫,中央研究院擔負國家級學術研究機構的任務,力求在各領域都能對疫情有所貢獻。
若問這次疫情為全球學研界有何正面的影響?那即是提醒大家,研究的時效及與社會的關連性(Relevance)至為重要。除此之外團隊合作,亦是快速達成目標的關鍵。
自2020年1月疫情爆發以來,在短短一個月內,中研院即召集院內專家,啟動院內研究,並率國內15個學研單位,籌組開放科學平臺,並獲國外學者回響。
19天後,3月8日,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楊安綏團隊,篩選到對新冠病毒核衣殼蛋白(N)專一性甚高的抗體,為日後快篩檢測奠定良好基礎。研究過程中,不少院內同仁,不分領域,如植微所吳素幸、生化所何孟樵,也積極幫忙。
與此同時,轉譯中心吳漢忠、林宜玲、陶秘華、謝興邦、基因體中心楊懷壹、楊安綏、馬徹、謝世良、林國儀、洪上程、翁啟惠、詹家琮、統計所楊欣洲、陳君厚、化學所陳榮傑、李文山、農生中心蕭培文、生多中心呂美曄、分生所張雯、薛一蘋、蔡青宴、趙裕展、生醫所胡哲銘、李家偉、生化所梁博煌、徐尚德、應科林榮信等人,分別在各自領域,或甚至放下既有的工作,投入COVID-19相關議題的研究,其中包括「mRNA疫苗」、「奈米疫苗」、「蛋白抑制劑」、「抗病毒小分子藥物」、及「病毒變異全球監測」等。中研院掌握抗疫黃金時期,全院分頭合擊,共同對抗百年大疫。
中研院也不吝向各國分享臺灣的防疫經驗。2020年3、4月間,AIT代表酈英傑(WilliamBrentChristensen)、歐盟駐臺辦事處處長高哲夫(FilipGrzegorzewski)、新加坡駐臺北商務辦事處代表葉偉傑(YipWeiKiat)、捷克科學院院長札日曼洛娃(EvaZažímalová)、加拿大駐臺北貿易辦事處處長芮喬丹(JordanReeves)、土耳其國家科學技術研究委員會(TÜBİTAK)、波蘭科學院及該國衛生部等單位,分別接洽本院,以拜會或視訊方式共商抗疫策略,分享彼此科研成果。2020年10月,中研院科學資料委員會則以「COVID-19」為題舉行國際研討會,邀集國內外學者與一線醫療專家,介紹最新研究數據。疫苗研發之外,12月經濟所主辦「2020總體經濟計量模型研討會—COVID-19的經濟衝擊」研討會;2021年5月法律所也與陽明交通大學合辦「2021衛生法律與政策年度研討會—COVID-19疫情與法制創新及建構」研討會,探究疫情對於國家經濟的衝擊、當今法律制度的不足,同步接收國際最新研究成果。
除了確保接軌國際最新研究動向,中研院也致力將學術成果轉譯為臺灣社會在抗疫期間所需能量。2020年10月底,中研院院區開放以「COVID-19」為主題,全院共舉辦50場科普活動,類型包含線上直播、線下展覽等,從人文社會、數理、生命不同視角,即時回應臺灣當今社會最渴求的相關知識。11月至今(2021)年5月的中研講堂,更向臺灣各地鄉親一一細數檢測疫苗藥物的P3實驗室、王爺信仰、奈米疫苗、疫情中的政治理論。
除生醫研發成果,院內人文社會學者也積極面對臺灣疫情。疫情爆發後,近史所特聘研究員康豹很快便向院內提出籌組「短期研究小額補助計畫」的構想。在他的積極推動下,參與計畫的20位同仁們在短短幾個月間,便撰寫出相關主題的科普文章,將之公開在中╱英主題網站上,並在幾個月的增補、完善後,集結這些回應當今社會所需的科普文章成本書,呈現在各位讀者眼前。
「這是個黑暗的年代,也是個光明的年代;這是個染疫的年代,也是個復原的年代……」,在因疫情而取消的2021臺北國際書展前導影片中,我曾這麼說過。我一直相信,在新冠病毒挑戰人類知識邊界之時,戰勝恐懼的唯一解方是獲取知識──了解病毒如何傳播、如何致病、如何演化,思考病毒與人類的關係,並且透過疫情來重新省思人、社會、國家及環境的互動關係。我認為本書也是出自相同的出發點撰寫、編纂而成,因此,本書絕對是當今社會不可或缺,值得一讀的科普讀物。
⊙中央研究院院長 廖俊智
當時氣蔓延:中古疫病故事與「我們」的距離⊙劉苑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 所現今新冠肺炎疫苗既已開始使用,卻也正值時氣高漲之時,穿越千年返觀中古疫病的故事,可發現疫病非僅疫病,疫病傳染與解除的背後,其實關涉宇宙觀、生命觀,尤其鬼神觀事涉神話思維,其中生存秩序與人情義理交織在一起。透過中古時期的疫病故事,古今對影,將能省思疫病背後存在的思維,以及其中蘊含的人情、人性。 COVID-19疫情蔓延了2020一整年,銘刻著全球大恐慌的集體記憶。其實在人類歷史上,類似的經驗並非絕無僅有,發源於印度的亞洲型霍亂,在大航海時代隨著船運傳染亞洲並遍及世界;更遑論中世紀恐怖的黑死病,據傳也是由亞洲開始,而後席捲歐洲。其他區域性的大流行病也時有所聞,中國古代統稱為時氣、疫氣,或行疫、行病,從而複合為「瘟疫」一詞。在魏晉南北朝369年間,平均每4.85年就有一次大疫。疫病來臨,對民眾的身心都造成嚴重的傷害,導致大量的死亡。「人」作為生命的主體,面對難以捉摸的疫病到底如何認知?怎樣應付莫名的疫病危機?尤其面對親友離逝的傷痛與恐懼,誰能解釋災疫為何降臨?又該由誰負責?古今時空儘管不同,但災疫記憶形成的「共感」,卻可以「疫」中求同,經由苦難成為「我們」的共同經驗。透過中古時期的疫病故事,古今對影,省思疫病背後存在的思維,以及蘊含的人情、人性。 助疫為虐?疫病觀念與偏方心理2020年5月中旬美國陷入新一波新冠肺炎的高峰,染疫的死亡人數突破9萬,幾乎占了全球的三分之一。此時傳來令人驚訝的消息,美國總統川普(DonaldJohnTrump)宣稱每天吃治療瘧疾的藥「羥氯奎寧」,可以對抗肺炎。然而醫學專家表示:這種風濕免疫用藥可能造成患者嚴重心律不整等副作用,並不適合用來抗疫。消息一出全世界輿論譁然,貴為超級強國的領袖,為何會服用未經證實療效的藥物?其實反映疫病的恐慌並非個人問題,不全然是單純的醫療知識,而與非正規療法的偏方心理有關。這種心理若從根源談起,涵括疫病的認知及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