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的世界史:人類二十萬年興亡史上最大戰爭!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11月
傳染病的世界史:人類二十萬年興亡史上最大戰爭!
「誰」養出了改變歷史的超級病毒?!
「預言中國爆發疫情的傳染病史名作」
———日本亞馬遜超熱賣,出版社緊急重版!
人類興亡的世界史正是傳染病橫行的歷史!
從痲瘋病、鼠疫、梅毒、天花、霍亂、
結核、流感、愛滋到新冠病毒……
一場永無止境、
人類與地表上最強天敵難以想像的慘烈戰役
歷史上每個時代都會爆發全球性傳染病大流行,奪走數千萬人的性命。相較於僅僅存活二十萬年的人類,傳染病的元凶才是早在地球生存逾四十億年的霸主!
牠們不僅包含數不清的老鼠、蟑螂、跳蚤、蝨子、頭蝨、寄生蟲,還有更多人類肉眼看不見卻數量驚人的細菌、病毒、原蟲、黴菌等微生物。
牠們當中有長達十公尺的蛔蟲,也有一億分之一公尺的病毒;有的試圖與宿主一決生死,有的如政客般搖擺潛伏,享受宿主帶來的好處,卻也不懷好意、伺機發動攻勢;而如今統計數量超過一億種的病毒,或許才是世界上最大的族群!
◎蚊子不僅是殺人數量最多的野生動物,還是擊垮征服歐亞非狂人亞歷山大大帝的致命殺手?
◎四千年前的莎草紙文書記載,圖坦卡門王的木乃伊內臟裡竟有寄生蟲卵?
◎引起全球恐慌的西班牙流感,甚至終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人類大遷徙始於躲避動物性傳染病?
二十萬年前人類祖先在非洲誕生,據信因當時許多人死於疾病紛紛遷徙逃命。但遷徙並非結束,大量細菌、病毒成為隱形的旅伴,更是傳染病擴散的關鍵。
痲瘋病隨著十字軍東征在歐洲各地落腳;哥倫布的船將梅毒零號患者從新大陸帶回舊世界;據信阿茲特克帝國和印加文明的崩毀源自西班牙征服者帶來的各種傳染病;而世界知名、縱貫歐亞的「絲路」,在東西方交易的不只是商品,還有疾病!
人類與微生物間無止盡的鬥爭、妥協,甚至合作?!
人類大歷史之所以被視為一部傳染病史,來自於人類與微生物兩者間不斷的攻防與進化。微生物也會藉由操縱宿主讓自己活下去。
✅病毒會讓老鼠受貓尿吸引遭捕食,轉而進入貓體內繁殖?
✅蝙蝠竟是多達一百種病毒的「車手」?
✅伊波拉病毒在突變後即學會「聲東擊西」入侵人體的巧妙招式?
✅禽流感病毒是最容易突變新型的病毒?令人聞之色變的西班牙流感元凶就來自它?
為了與宿主共生,微生物會在遇見宿主的近親生物變得更為凶殘,目的就是替宿主排除生存上可能的威脅或資源搶奪者;母體胎盤上的微生物則會形成保護胎兒的細胞膜;幽門桿菌雖和胃癌有關,卻可以抑制胃酸、防止胃食道逆流,還能有效遏止孩童過敏。
傳染病問題是環境問題?還是人的問題?
過去半世紀以來,新興傳染病成為致死率極高的新面孔,這正是全球環境急遽遭受環境的時期!而WHO在新冠疫情中的官僚顢頇,也是他們應對伊波拉病毒擴散失敗的原因。作者也在書中提出WHO對流感大流行的誤判及諸多質疑。
這是一部由人類和傳染病攜手寫成的世界史。
本書介紹這些令人畏懼的致命瘟疫在地球環境史上的發展變遷,以及這亦敵亦友的微小鄰居,是如何成為改變人類歷史與文明的關鍵推手。在擁擠不堪的現代社會,我們的身體已成為把疾病傳染給別人的凶器,而看似消退的大流行,都將在人類猝不及防間捲土重來。
「新型冠狀病毒是相當棘手的傳染病,相信往後也會不斷突變,約莫每十年流行一次,繼續威脅人類與文明吧。
病毒的生存根源於地球生命的活動,只要地球還在,病毒就不會消失殆盡。甚至可以說,病毒在我們肉眼看不見的地方,維持著生物進化與生態系的健全;如果沒有病毒,人類與其他生物都難以存續。若你讀過本書必然能理解:人類只能選擇與病毒共存。
今後的歷史將不斷重演人類與傳染病之間的對抗與妥協,而這次臺灣抗疫成功事蹟,將成為最佳的範本。」——石弘之
名人推薦
黃貞祥(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范琪斐(資深駐美特派記者)
陳建仁(前副總統 、中央研究院院士)────疫世代必讀推薦
★日本亞馬遜4.3顆星,各界媒體、上百則網友好評推薦────
「本書雖早在2018年就出版,卻彷彿預見了新冠肺炎的爆發,並直指這病毒來自中國的必然。綜觀歷史,人類與傳染病的戰役永無休止之日,而這本書帶你深入了解這場人類與傳染病共生的歷史。」────Excite News「今日の一冊」
「傳染病就像一場大地震,這場來自微生物的自然災害,對於當前人口密集的高齡化社會影響甚鉅。是現代人不可不讀的重要著作。」────週刊朝日
「作者從40億年地球環境史的視角出發,首度揭露人類歷史上的宿敵────傳染病的真面目!」────J-CAST BOOK WATCH書評
「本書已然預言來自中國的新型病毒。」────亞馬遜讀者
「自古以來,人類與疾病就存在難分難解的關係,關鍵在於尋求彼此間共生之道。本書為介紹各類傳染病的名作,值得一讀。終章對於中國大型傳染病的預見讓人驚嘆。」────日本最大書評網站Bookmeter讀者
作者簡介
石 弘之
一九四○年生於東京都,東京大學畢業之後,於朝日新聞社就職。曾任紐約特派員、編輯委員,離職後擔任聯合國環境計畫高級顧問,東京大學、北海道大學研究所教授,駐尚比亞大使等職位。期間參與國際合作團體,兼任東中歐環保中心理事等等。曾獲得聯合國波馬獎,聯合國全球五百獎,每日出版文化獎等等。主要著作有《地球環境報告》(岩波書店)、《名作中的地球環境史》(岩波書店)、《我的環球經歷》(講談社)、《鐵絲網的歷史》(洋泉社)等。
譯者簡介
李漢庭
一九七九年生,畢業於國立海洋大學電機系,自學日文小成。二○○三年進入專利事務所從事翻譯工作,二○○六年底開始從事書籍翻譯。領域從電機專利文件乃至於小常識、生活醫學、科技等等的中日對譯,樂於在工作中吸收新知識。目前嘗試將觸角延伸到特殊造型與影像創作,有各方面之作品。往後仍希望能接觸更多領域,增加知識廣度,同時磨練文筆。
前言——「幸運祖先的子孫們」
序章 伊波拉出血熱與登革熱——突發流行的震撼
1 對抗最強傳染病=伊波拉出血熱
死亡率百分之九十/二○一四年爆發傳染/死亡人數超過一萬人/傳染擴散至歐美國家/對WHO的批評/混亂擴大/流行起源於七○年代/新的變異病毒/傳染源是蝙蝠?/破壞森林逼出了病毒/空氣傳染的可能性/希望之光
2 從都心開始流行的登革熱
原因是白線斑蚊/日本的登革熱/從日本出口的登革熱病毒/流行至全球/起源不明的神祕病毒/打敗不同種族的白線斑蚊/人類促進流行
第一部 二十萬年的地球環境史與傳染病
第一章 人類與疾病的無窮軍備競賽
人類移動與病原體/人類與微生物的共同進化/病毒的重要功能/微生物的巨大家族/微生物與宿主的永恆之戰/「紅心皇后」效應/擴張勢力的抗藥菌/對抗生素濫用的警告/飼料下猛藥沒人管/在下水道獲得抗藥性/傳染病與人類進化的複雜關係/人體防衛反應/傳染病成為自然災害
第二章 環境變化導致的傳染病
人類定居造成傳染病固定化/瘧疾的起源/瘧疾傳遍全世界/日本的「瘧疾」/農業所散布的傳染病/供排水分離的難度/由動物傳染給人的疾病/凸顯時代特徵的大流行/工業革命帶來了霍亂與結核/日本的霍亂流行/戰爭擴散了傳染病/環境惡化與傳染病/熱帶雨林發生了什麼事?
第三章 人類移動與疾病擴散
東西交流也交換了疾病/史上最慘烈的鼠疫流行/農業革命是導火線/大流行的臨別禮物/第二與第三波傳染/起源是中國雲南省/凶猛的痲瘋病/新大陸的悲劇/不斷被帶入疾病/原住民的復仇/交通發達所帶來的SARS/非洲傳染病到紐約/傳染病的新威脅
第二部 與人類共存的病毒和細菌
第四章 幽門螺旋桿菌是敵是友——探究胃癌的原因
日本最多的傳染病/幽門螺旋桿菌的真面目/肚臍的居民/共生共榮的常駐菌/幽門螺旋桿菌的巧妙生存法/細菌的南北問題/幽門螺旋桿菌訴說人類移動/是傳染病還是過敏?/過敏人數激增/得過胃癌的名人
第五章 寄生蟲會操縱人類?——貓與弓漿蟲
如果你感染了貓的寄生蟲——/寄生蟲占據大腦/小心孕婦感染/多巴胺會改變個性/愈來愈多車禍與自殺/寄生蟲支配人腦/貓與人類進化有關/對抗鼠疫,貓立奇功/有魔力的動物/全世界的貓派
第六章 性交流與病毒的關係——性愛是癌症起因?
性愛跟香菸一樣危險/好發於壯年期/小心口交/引發各種癌症的HPV/來自兔子的癌症病毒/人類乳突病毒的發現經過/HPV的真面目/從靈長類到人類/開始接種疫苗/抗議接種疫苗的運動/得過子宮頸癌的名人
第七章 多達八種的皰疹病毒——全球有一億人感染
隨處可見的病毒/格鬥技皰疹/生殖器皰疹遽增/過度解放的性愛/傳染力強大的水痘/高齡化讓帶狀皰疹增加/常見於愛滋病患的卡波西氏肉瘤/疲勞與皰疹病毒的關係/回溯古代歷史/廣泛分布於自然界的皰疹病毒/搭上人類移動的便車/日本是病毒行政的落後國家/得過皰疹的名人
第八章 全球性增加的流感——適應高密度社會的病毒
南極企鵝身上驗出禽流感/豬是重要的媒介/分化為複雜的亞型/「H5N1」亞型的誕生/殺死四十萬人的豬流感/來自中國的新病毒/自然界的病毒汙染/「流行性感冒」的由來/十九世紀後的大流行/西班牙流感的零號病患/波及全世界的大流行/提早結束世界大戰的流感/日本的流感/死者多達八千萬人/西班牙流感的真面目/破壞環境造成集體感染/靠噴嚏傳播的病毒/畜牧革命/得流感的名人
第九章 愛滋病從百年前開始傳染——日本病患不斷增加
突如其來的怪病/流行的起點/在烏干達集體發病/大家搶當病毒發現者/愛滋擴散至全球/起源是非洲靈長類/祖先來自馬達加斯加/傳染原因是獵猩猩?/為何會爆發傳染/多元的HIV病毒家族/改變宿主之後,病毒更凶殘/不會感染HIV的抗性人/愛滋抗性帶來的傳染病/愛滋病現狀/往後的問題/因愛滋病而死的名人
第三部 日本列島史與傳染病現狀
第十章 小看麻疹的落後國家:日本
日本是麻疹出口國?/缺乏危機意識的日本/三合一疫苗之亂/全球發病人數/多元的病毒家族/自然界的麻疹病毒(Morbillivirus)/從牛傳染病突變而來/世界的麻疹史/戰亂促進麻疹流行/日本的麻疹史/德川綱吉將軍的下場
第十一章 無法斷絕德國麻疹的日本
再次流行打擊了懷孕世代/日本是德國麻疹疫情最嚴重的前三名/先天性德國麻疹症候群的影響/六○年代的全球大流行/擴散到沖繩的CRS/從鎌倉時代就有德國麻疹/德國麻疹病毒的基因/疫苗大混亂/與其他先進國家的疫苗發生落差/預防接種的空窗期/拍成電影的德國麻疹
第十二章 繩文人帶來的成人T細胞白血病
分布不均的HIV兄弟/被當成風土病/發病機制/感染人數超過百萬/起源是非洲的猴子/從猴子到人/人類移動與病毒/繩文人帶來的病毒/愛奴族與琉球人的共同點/全球分布不均/得過成人T細胞白血病的名人
第十三章 彌生人帶來的結核
腐蝕年輕生命的結核/接連發生集體感染/結核的起源/留在骨頭裡的證據/彌生時代之後的骨潰瘍(caries)/工業革命與結核大流行/馬鈴薯荒與結核/在女工與軍人之間大傳染/抗生素的強大效果/發病者比例與接種BCG/對抗多重抗藥性結核菌/改變歷史的結核/結核與療養院文學/得過結核的名人/國外名人與結核/結核與音樂
終章 往後可能與傳染病發生大戰的地區?
中國可能是傳染病的巢穴/接連不斷的食品醜聞/非洲開發帶來傳染病/躲在熱帶雨林裡的新病毒/進口實驗動物的威脅/馬堡出血熱的教訓/源自非洲猿猴的疾病/不斷出現的新興傳染病/沒有疾病的世界/傳染病溫床不斷擴張/世界高齡化與傳染病
後記——對疾病環境史的挑戰
主要參考文獻
序
寫給臺灣讀者的話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爆發大流行,全球城市的「風景」為之一變,幾乎所有人都戴上口罩,不敢彼此靠近;商家收銀檯掛上透明塑膠布,並在地上貼了足印記號好讓顧客排隊時保持距離。我們的身體已成了把疾病傳染給別人的凶器。
我長期鑽研傳染病與環境破壞的歷史,在這次新冠病毒出現之前,便一直擔心隨時會爆發傳染病全球大流行(Pandemic),於是著手撰寫本書。只是完全沒想到,此次病毒會以這樣的形式令世界迅速陷入恐慌。
研究傳染病的歷史,會發現每個世紀都有其象徵性的大流行:從十四世紀的黑死病大流行開始,到十七、十八世紀的天花、十九世紀的霍亂與結核病、二十世紀的流感等等。
這些大流行的導火線,就是人類社會的都市化。霍亂大流行的原因,在於工業革命後人類往都市聚集,沒有完備的供排水系統,而且飲用水遭穢物汙染;另一方面,天花、結核病、流感及冠狀病毒,則是人類在過度密集的城市中藉由飛沫、空氣和接觸,導致傳染更形擴散。可以說,這正是舒適方便的都市中所潛藏的風險。
一九六○年代,人類已知冠狀病毒是引發感冒的病毒之一。但是從本世紀起,冠狀病毒的毒性逐漸增強,幾乎每十年就會引發一次大流行,例如二○○二年的「重度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二○一二年的「中東呼吸道症候群」(MERS),以及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
而人類社會的都市化,進入本世紀後更是突飛猛進,大城市成了病毒的培養皿。城市擴張造成環境破壞,野生動物被趕出森林,闖進人類社會,而牠們身上的病毒透過其他動物媒介傳染給人類。例如冠狀病毒可能原本寄生在棲息於中國內地菊頭蝙蝠的體內,透過穿山甲為媒介(尚未有定論)才傳染給人類。
此外,食用肉品的消費量,以及大幅增加的寵物飼養數量,使得人類與動物接觸的機會急速增加。人類一萬多年來與家畜密切接觸,造成最少與狗有六十五種共通的傳染病,與牛有五十五種,與豬也將近四十種。
我在研究傳染病歷史的過程中,最讓我感到難過的一點就是:一旦疫情爆發,必定隨之帶來偏見、歧視、以及少數者遭到排擠。這一次的大流行,亞洲人在世界各地也成了眾矢之的,甚至因大流行而成為政治籌碼。政客將病毒視為鞏固政權的選戰工具,在外交上更以病毒來打擊特定國家。
這次的全球冠狀病毒大流行,我們日本人以尊敬與羨慕的眼光來看待臺灣。從二○一九年十二月底中國出現新型冠狀病毒以來,目前已有一百九十六個國家與地區感染病毒,人數超過兩千八百六十萬人,並造成約九十一萬人死亡(截至九月十三日統計)。
相較之下,臺灣僅僅四百九十八人感染,七人死亡(截至九月十三日統計)。臺灣在這次新冠肺炎的防疫工作上,獲得全世界的高度評價。臺灣不僅很早就發現中國武漢市出現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並在二○一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便將資訊通報給世界衛生組織(WHO)要求提高警覺,也針對從武漢入境的民眾進行篩檢。
中國當局在一月二十日宣布「確認病毒會人傳人」,臺灣隨即成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CECC),日本則再晚十天才成立了「傳染病對策總部」。
當日本人買不到口罩束手無策的時候,臺灣早在二月六日推行口罩實名制,利用健保卡到各藥局領取。推動口罩實名制的人,是專精於數位領域的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據說他是十九歲就在矽谷創業的天才。政府能晉用這樣的能人為閣員,並屢屢提出創新的防疫對策,想必不只我一個日本人覺得羨慕。
反觀日本的安倍首相精心推出的防疫對策,即四月一日宣布分發布口罩給全國國民,原訂於五月中寄發,結果我和家人直到六月下旬才收到。而且收到的口罩粗製濫造,令人難以置信,除了首相本人,我沒見過身邊有誰戴上這款口罩。
日本各地方政府回報感染者與死亡人數,是先由醫師手寫資料,傳真給各地衛生單位,衛生單位彙整後再傳真給中央政府;如此「傳統」的做法令人瞠目結舌。而且PCR篩檢只聞風聲不見執行,至今日本仍未確實掌握實際的感染人數。
日本政府原訂要發給每位國民十萬日圓,但是政策宣布了兩個月,目前筆者仍未領到。不僅如此,政府還宣布將發放各種援助款項,全都雷聲大雨點小。目前日本國內的不滿情緒逐漸高漲,而政府完全沒有辦法想像老百姓生活得有多害怕且辛苦;就這點來說,日本與臺灣政府的做法截然不同。
日本在兵荒馬亂之際,臺灣的感染與死亡人數都控制在全球最低標準,無數日本人對臺灣的本領拍手叫好。
我在東京大學任教時教過的一名學生,她在非洲進行醫療援助活動時認識了臺籍醫師,兩人結婚後定居臺北。關於這次疫情,我也向她詢問了臺灣的詳細狀況。
她很了解臺日兩國的狀況,表示「臺灣醫師非常優秀,而且政府核心有許多具備醫師資格的官員」。蔡總統的副手陳建仁副總統,就是在美國一流大學取得公衛博士資格的醫師;而在衛福部壓制冠狀病毒疫情的陳時中部長,則是政府由民間延攬入閣。陳時中先生本身是牙醫師,也是CECC指揮官,每天細心地向國民解釋新冠病毒疫情。
許多國家的民眾都在批評政府的疫情負責人,陳時中卻受到國民的尊敬與支持,號稱「鐵人部長」。SARS疫情爆發時,臺灣的感染人數高居世界第三,遭受嚴重打擊,因此用心做準備以因應下次到來的疫情,而這些準備也發揮了功效。學生給我的郵件結尾寫道:「我們能安心過日子,不必受到冠狀病毒威脅,實在令人開心。」
從臺灣的防疫工作中我們得到許多教訓。首先,傳染病出現時要盡早封鎖,並且力求資訊公開透明,建立政府與社會的互信關係。像日本這般臨陣磨槍又慢上好幾拍的應變措施,徒增社會成本,也加深民眾恐慌。至於網路和媒體胡亂散布毫無事實根據的謠言,也應採取措施積極處理。
從我的經驗來看,新型冠狀病毒確實是棘手的傳染病,相信往後仍會不斷突變,約莫每十年流行一次,繼續威脅人類與其文明吧。
病毒的生存根源於地球生命的活動,只要地球還在,病毒就不會消失殆盡。甚至可以說病毒在我們肉眼看不見的地方,維持著生物進化與生態系的健全;如果沒有病毒,人類與其他生物都難以存續。若你讀過本書必然能理解:人類只能選擇與病毒共存。
等到此次新冠疫情平息結束,民眾生活回歸日常,想必全球的政治、經濟,乃至日常生活、人們的工作心態也將完全改變。
今後的歷史將不斷重演人類與傳染病之間的對抗與妥協,而這次臺灣抗疫成功事蹟,將成為最佳的範本。
前言
「幸運祖先」的子孫們
「醫學發達,遲早能夠征服傳染病」許多人曾經對此深信不疑。世界衛生組織(WHO)在一九八○年宣布,折磨人類已久的天花已經滅絕,隔年日本國內不再出現小兒麻痺病例,民眾對抗疫成功的期望達到頂點。
然而諷刺的是天花消失了,愛滋病卻以超乎想像的速度傳遍全球。即使研發出流感疫苗,流感病毒還是不斷出現「新型」。另外還有伊波拉出血熱、登革熱、西尼羅熱等新病原體流行,無法預防也無法治療。就連原本克制住的結核病,似乎也捲土重來。
微生物會寄生在宿主(人類與其他動物)身上繁殖,這個就叫做「感染」,宿主被微生物傳染而生病,稱為「傳染病」。日本也稱為「瘟疫」「流行病」,但目前除了農業與畜牧業之外,日本官方幾乎統一稱為感染病。
我們有一批「幸運的祖先」,在過去多次發生的傳染病大流行之中存活下來。而且我們發明了完善的供排水系統,研究醫學,推廣醫療設施與制度,優化營養,以各種手段來對抗傳染病。即使如此,傳染病還是沒有消失。因為我們忘了,造成傳染病的微生物也是從四十億年前開始繁衍至今,也有一批「幸運的祖先」。如果人類提升免疫力,強化防疫機制,微生物當然也會找出對抗手段。
人類接連使出的招式,對微生物來說是攸關生死的重大危機。人類盡全力抵抗疾病,微生物當然也會取得抗藥性,演變出更強的毒性,用不同系統來作戰,簡直就是「軍備競賽」。
動物行為學家理查.道金斯(Richard Dawkins)的「利己基因」理論說:「所有生物都會採取利己行動,讓本身的成功率(生存率與繁殖率)高於其他生物。」這樣看來,人類與微生物為了留下自己的基因而努力生存繁殖,真是一模一樣。
我們分析了「進化的化石」,裡面裝滿了過去的基因資訊,才能夠追溯這場軍備競賽的歷史與真相,本書就要介紹這些最尖端的研究成果。
自從人類發明了農業與畜牧業,定居下來發展密集聚落,人類之間、人類與家畜都更密切接觸,傳染病也就開始威脅人類生命。流感、SARS、結核病,都是因為有了高密度社會才會大流行。
為了應付暴增的肉食需求,開始大量生產雞肉、豬肉、牛肉等繞品,結果家畜疾病傳染給人類的機會就大增。寵物熱潮出現,讓飼主開始接觸動物的病原體。為了開闢農地與居住地,快速開墾熱帶雨林,縮短了人類與野生動物的隔閡。所以人類原本不會接觸到的新興傳染病接連出現,而且傳染力超強。
交通工具發達,人類可以大量快速移動,病原體不需要多少時間就能被帶到世界各地。全球每年有超過十億人出國,日本每年也有一千萬以上的遊客來訪。愛滋病、子宮頸癌、生殖器皰疹之類的性病,在國內病例愈來愈多,與性行為模式改變脫不了關係,可見「天災」襯托出了背後的「人禍」。
全球性的傳染病大流行,之前大概每三十到四十年會發生一次,但是自從一九六八年的「香港流感」以來,已經超過四十年沒有發生全球大流行。別忘了物理學家寺田寅彥(一八七八〜一九三五)的名言:「你忘了,他就來。」
只要我們住在地球上,就無法完全擺脫地震與傳染病。自地球誕生以來,就會因為地殼變動而發生地震,而傳染病也是從生物誕生以來就不斷進行的生物進化活動之一。十四世紀的鼠疫也好,二十世紀初期的西班牙流感也好,傳染病總是與人類歷史息息相關,想必往後也會繼續造成影響。
人類可說是稱霸了地球,但微生物就是人類唯一的天敵;同時,也是幫助我們存活的有力夥伴。本書就是挑選出我們身邊常見的傳染病,從環境史的立場來討論雙方糾纏不清的歷史。希望能幫助各位讀者,探討肉眼看不見但浩瀚無垠的微生物宇宙。
第三章 人類遷徙與疾病擴散 (節錄) 東西交流也交換了疾病 連結中國、西亞到地中海沿岸的「絲路」,可以從東方送出絲綢、漆器、紙張,並從西方送出珠寶、玻璃、金銀工藝、地毯,進行交易。交易的同時,人類與家畜也帶來了各種疾病。從西方帶到東方的疾病,主要是天花與麻疹,而從東方帶到西方的就是鼠疫。雙方對外來的傳染病都沒有免疫力,所以都造成大流行。 絲路的東西兩頭分別是中國漢朝與古羅馬,是掌握地球兩端的大帝國,人口眾多。兩大帝國幾乎同時發生傳染病大流行,引發人口驟減的慘案。 漢朝全盛期的人口估計超過六千萬人,西元二至三世紀,絲路交易興盛,造成天花與麻疹流行,估計到六世紀末減至四千五百萬人,這也是漢朝衰敗的原因之一。 羅馬的馬可.奧里略皇帝(一二一∼一八○年)在位期間,發生了鼠疫大流行,造成三百多萬人死亡,而且之後還出現零星流行。鼠疫是跳蚤寄生在齧齒類身上所散佈的疾病,所以會隨著老鼠前往任何地方。 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邊之後,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也在西元五四三年發生過鼠疫,當時是查士丁尼大帝(四三八∼五六五年)所統治的盛世時期。查士丁尼大帝本身也染病,幸好康復了。 這場瘟疫就是歷史上知名的「查士丁尼瘟疫」。拜占庭歷史學家普羅科比斯(Procopius)在著作《戰爭》中就提到瘟疫的慘狀,當時首都康士坦丁堡(現為伊斯坦堡)每天就有五千人死亡,總共失去全城人口的四成。 鼠疫席捲了歐亞大陸,一零九五年到一二七二年間的八次(眾說紛紜)十字軍東征是去攻打伊斯蘭國家,這場遠征促進了貿易,讓歐洲城市繁榮起來;但有人認為船隻載著戰利品回來的時候也混進了老鼠,結果把鼠疫菌帶進了城市。 史上最慘烈的鼠疫流行 蒙古帝國的版圖涵蓋了中東與東歐,在十三世紀到十四世紀中葉達到巔峰期。大部分絲路都歸於蒙古帝國統治,跨歐亞大陸的貿易十分興盛。 根據近年的研究,原本鼠疫菌似乎存在於絲路要衝,天山山脈吉爾吉斯西北邊的伊塞克湖(現為吉爾吉斯共和國)附近。鼠疫菌的天然宿主是土撥鼠,這一帶有很多基督教聶斯脫里派(景教)的教徒,分析教徒們的墓碑,發現這裡有鼠疫的慢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