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房價調查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6月

中國高房價調查

作者:蘇嶺
出版社:南方日報
出版日期:2010年08月01日
ISBN:9787549100613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167元

本書是作者長期調查後的一部力作,采用新聞敘事手法,從歷史的全景角度對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房產、土地權屬、房價、房地產業、土地出讓、分稅制等進行了系統的梳理,是迄今為止了解中國高房價成因最為全面和翔實的作品。 蘇嶺 南方周末資深記者。2007年《兩份“秘密協議”引發懸疑,碧桂園被指“零地價”拿地》的報道,引發國土部關注及碧桂園15億美元發債受阻,使作者成為中國一流的調查記者。作者長期關注中國房地產問題,《“地王”風雲》和《征收房產稅︰憑什麼,為什麼》等房地產報道影響巨大。

序 前言 居,從來不易 第一篇 暫居的土地 解放後,土地曾經私有 土地只有使用權了 土地被儲備 土地腐敗 第二篇 暗戰“地王” “地王”之“青銅”時代 “地王”之“白銀”時代 “地王”之“黃金”時代 第三篇 地方政府,房價上漲的推手? 逼出來的分稅制 無奈的土地財政 政府是城市的CEO 第四篇 “被城市化”的人和地 誰都拿城市化說事 “釘子戶”時代的拆遷 第五篇 金融才是真問題 銀行會死在房地產商前面? 土地儲備是資本市場的真經 第六篇 樓市︰政策市? 生于災難 捅破海南泡沫 房地產商比央行牛 房價必漲?房價泡沫? 第七篇 調控那把刀 2005年︰喊退房,鬧搶房 2006年︰有人“不買房” 2007年︰不買房的走了,賭房價的來了 2008年︰經濟學家輸了 2009年︰房價萬元時代 2010年︰買,還是不買? 後記

2010年4月10日,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去海南參加博鰲論壇,走到哪兒都被人問房價。 在飛機上,一名空姐躡手躡腳地走到潘石屹妻子、soHo中國主席張欣身邊,向潘石屹發問。由于多年來頻頻出鏡,潘石屹走到哪兒,人們都能認出他來。 “潘總,我們全體機組的同事派我來問問您,房價還會漲嗎?我馬上要結婚,是應該租房還是買房呢?” “現在租房更劃算。”潘石屹回答。 到了博鰲酒店,潘石屹又被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張亞勤抓住問房價。踫到記者,依然是問房價。連央行行長周小川發言結束後臨離開時也對他說︰“什麼時間听听老潘談房地產。” 在這片國土上的人們沒法不關心房價。 1月中旬,由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張文忠主辦的宜居城市研究網在廈門發布《2010年1月中國城市房價排行榜》,新房均價深圳第一,22304元/平方米;上海第二,20186元/平方米;溫州第三,200350元/平方米。還有八個超過萬元的城市︰北京19999元/平方米、杭州16360元/平方米、三亞15858元/平方米、寧波11405元/平方米、廈門10943元/平方米、廣州1()937元/平方米、大連10663元/平方米、南京10154元/平方米。 他們發布的十大最高房價城區排行︰北京市西城區33725元/平方米、上海市靜安區32200元/平方米、深圳市羅湖區31996元/平方米、溫州市甌海區31000元/平方米、杭州市西湖區26820元/平方米、南京市玄武區21000元/平方米、天津市和平區18741元/平方米、廣州市天河區18408元/平方米、三亞市區18000元/平方米、廈門市思明區17860元/平方米。 3月的“兩會”一半的議題與房價相關,快成了房產論壇。溫家寶“遏制房價過快上漲”的話音剛落,“兩會”閉幕當天,3月15日,北京一天之內出了三個“地王”,全為央企所拿。 遠洋地產旗下的北京遠豪置業有限公司以40.8億元的總價拍得的朝陽區崔各莊鄉大望京村環境整治土地儲備項目1號地,樓面地價高達2.75萬元/平方米;北京中信新城房地產有限公司以52.4億元拿下的大興亦莊住宅及商業項目(X1—1B)地塊,樓面地價超過1.7萬元/平方米;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旗下的北京世博宏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17.6億元拿下的海澱區東升鄉居住商業用地,除去3萬平方米的酒店項目後,折合樓面地價28308元/平方米。 潘石屹讓公司的人作了個測算,大望京1號地要賣到4.5萬元/平方米,才有10%的利潤。而這塊地在五環邊上,潘石屹認為這樣的地王高得“離奇”。 大望京1號地拍賣前,潘石屹勸華遠地產董事長任志強不要去,“爭不過人家”。任志強一意孤行,繳了幾億元的保證金去參加,舉牌舉到每平方米1萬多元,就不敢舉了。2009年6月30日北京廣渠路15號地塊拍賣時發生過相似的一幕,不過是任志強勸潘石屹。 在次日央視《新聞1+1》播出的《政策向下房價向上》中,央視主持人白岩松不由得感慨︰“房地產市場究竟是總理說了算,還是總經理說了算?” 面對公眾質疑央企炒地皮、炒房價,3月18日下午,國資委召開新聞發布會。新聞發言人杜淵泉宣布78家央企將退出房地產行業。 新一輪針對房地產的調控政策由國土資源部打響頭炮。3月8日,國土資源部下發《關于加強房地產用地供應和監管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保障性住房、棚戶改造和自住性中小套型商品房建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設用地供應總量的70%。 人們卻將此解讀為新房上漲的信號。即此政策可能造成未來商品房供應量大幅減少,並且現在的供應量就偏緊,新房像稀罕的紫檀木,買少見少。 房價繼續向上。根據易居中國的數據,3月份北京新房價格環比漲幅22%,同比82%,二手房的環比也漲了近15%。其次是廣州,新房價格環比上漲13%。上海官方“網上房地產”顯示,3月29日,一手房簽約套數達到1493套,創下了2007年8月25日1867套後的31個月新高;28日成交量也高達1325套,接近2009年10月28日的1438套水平。上海佑威‧樓市通系統提供的數據顯示︰3月22—28日上海市商品房成交面積34.8萬平方米,與前周相比大幅增長了56%,成交均價20581元/平方米,環比前一周上漲了6%。 ……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