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也是災害:你準備好面對了嗎?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7月

環境也是災害:你準備好面對了嗎?

作者:伊恩.波頓、羅伯.凱特、吉爾伯.懷特
出版社:聯經
出版日期:2010年07月29日
ISBN:9789570836370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405元

  地震、走山、颱風、水災、空氣汙染、乾旱……  人類利用大自然的同時是否也在增加自身的風險?  自然環境對我們社會的危害程度在逐漸升高還是下降?  個人、群體和政府機關有無能力因應環境的不測性?
  具有致命性後果的自然災害,過去常常被定位為「天災」。到了今天,我們應該重視其背後的「人禍」成分,由於這些原因,才讓環境所帶來的災難成為人類永遠的苦痛。
  了解《環境也是災害》將有助於對抗日漸增加的自然天災
  自然災害如地震、洪水和颶風的毀滅性作用傳統上被視為具有不可抗拒的「上帝旨意」,《環境也是災害》可說是挑戰此一看法的經典論述。書中一再剖析全球各地群眾如何應付環境中有關空氣、水、地質和地形等地方性自然系統要素的劇烈波動。
  全書從世界各國選出眾多樣本,以生動的案例比較發展中國家和高所得國家的自然災害,包括發生在孟加拉和美國的颶風、發生在尼加拉瓜和加州的地震等等。最後更提出不同發展水平下應付變動方式有何差異的理論。
  台灣近年來天災不斷,成為社會上的最痛,本書可讓民眾知道防災和減災的重要性,並建立應有的防災意識,使未來的傷痛得以減輕,也提供給災害相關課程作為入門指引或組織框架,或針對更廣泛的環境識覺課程鋪設一個完好的補足性論述。
  本書為探討人類與自然災害互動關係的奠基之作,作者蒐集了全球無數自然災害案例,總結經驗,建立出寶貴的理論。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台灣是一個災害頻繁的環境,大家不妨吸取書中教訓,竭力做好防災、抗災和減災。
  林肯大郡災難、九二一大地震、八八水災、國道三號走山……等事件,殷鑑不遠,本書會告訴您,它們到底是天災?還是人禍?
  本書可採用為大學相關科目的教科書或參考書,它提醒學生應該如何面對災害,同時儲備好足夠的知識、養成有效的能力、形塑應有的價值觀。
  本書給地理學、環境科學、都市規劃和公共政策等領域提供了學術研究上的框架和基礎;它寬廣的視野也對關心社會在面臨災害時如何做出反應的資源規劃師、危機處理人員、水利學者、土木工程師等專業人士有所幫助。
  《環境也是災害》反覆提醒民眾和政府:「地球浩劫時時降,生命無常日日臨!」要緊的是如何建立防災意識,做好充足準備。
作者簡介
伊恩.波頓(Ian Burton)
  芝加哥大學博士,1979年出任多倫多大學環境研究所主任,並曾擔任過聯合國氣候變化協會秘書及眾多國際組織的顧問,亦獲頒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對環境災害風險評估、水資源供應、環境和發展等研究,貢獻卓著。
羅伯.凱特(Robert W. Kates)
  克拉克大學榮譽教授,也是美國國家科學院的成員,並曾出任世界饑饉計畫中心主任。他先後參與多項全球氣候變遷、永續發展等議題的研究與行政工作。1991年他因研究饑荒、環境,及自然災害等問題具有重大貢獻,而獲得國家科學獎。
吉爾伯.懷特(Gilbert F. White)
  亦為芝加哥大學博士。隨後在小羅斯福總統新政內閣任秘書職,襄理和國家環境資源有關的事務。1955年以後分別在芝加哥大學和科羅拉多大學任教。1970年代初期,他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屬下自然災害研究計畫撥款的主要評審人。並且在科羅拉多大學創辦了知名的自然災害研究中心。
譯者簡介
黃朝恩
  教育部國家地理博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退休教授,並曾擔任環境教育中心組長及地理系系主任。之前,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並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訪問研究。研究專長為自然地理、自然資源保育、自然災害防治,和環境教育等。先後主持過十五項國科會計畫,另發表學術論文及專書近五百種。
徐勝一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地理學博士。曾任職香港中文大學地理系高級講師,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教授、主任,講授氣候變遷、歷史氣候、環境汙染與管理等課程。2008年退休後,在台灣師範大學兼任教職。目前正從事客家研究及鄭和研究。
蘇淑娟
  美國路易斯安那大學地理與人類學系博士,任教於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是她的沃土,使她的地理學觀點趨於周延的則是其他社會學科與人文領域的挹注。她以地理學的空間概念作為觀看世界的方法論,研究大千世界的人與環境關係體現的各種議題。
廖學誠
  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地球資源系博士,現擔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教授。研究專長為自然資源保育、坡地水文學、水土保持、集水區經營等,對森林生態及社區林業亦有研究。
翁叔平
  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氣象與地質研究所博士,現職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助理教授。研究專長為氣候動力與氣候變遷研究。
許嘉恩
  英國亞伯丁大學動物學系博士,現職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助理教授。研究專長為生物地理學、環境生態學、地理資訊系統和環保教育。

推薦序譯序中譯導讀
一、前言二、自然災害的地理意義三、人類對自然災害的回應四、台灣的自然災害五、本書的重要性六、重要文獻評述七、原著作者簡介八、主要延伸閱讀書單
環境也是災害原書序一、再版序二、初版序
第一章 環境是否愈來愈具有危害性?孟加拉,1970年熱帶風暴艾格尼斯,1972年損失上的趨勢全球事件發生在美國的自然災害政策和組織孟加拉案例和艾格尼斯熱帶風暴的後續觀察共同特色關鍵時刻
第二章 災害、回應和選擇自然界的極端事件和自然災害人類回應所依據的環境參數對災害的回應選擇和決定
第三章 各種災害經驗農業乾旱洪水熱帶氣旋 空氣汙染 災害與國際經驗發展與國際經驗
第四章 個人選擇人們如何選擇調整方法?選擇過程的要素比較研究的地點評估災害特質的評估與選擇四種行為模式個人抉擇的意涵
第五章 集體行動集體生活調適選擇的程災害評定調適的識覺與創造調適的採取維護與改變
第六章 國家政策全國性的災害評估國家因應災害的經驗國家政策的類型
第七章 國際行動什麼事值得分享?值得在什麼面向合作?
第八章 自然極端事件與社會回復力各種應對災害的模式調適方式的組合影響組合行為模式的因素自然災害的成因環境變遷社會變遷較少災害的環境是可能的嗎?摘要
第九章 整合的新進展研究的範疇國際減災十年全球環境變遷的挑戰
附錄的比較研究參考文獻索引

推薦序
  近年來,天災不斷困擾著台灣,每隔若干時間總會發生一次大災難,不但搶占新聞頭版,也讓各界束手無策。當然,全球其他地方亦不寧靜,同樣也是天災頻仍,甚至變本加厲。在此氛圍下,《環境也是災害》一書的迻譯和引進,對我們未來的防災減災方向確實具有一定意義。本書檢視了人們如何因自身的作為或忽視,使得自然界的極端事件本質上益發危險,為吾人探究這方面整體趨勢的背景因素提供一個有效框架。書中一再剖析全球各地群眾如何應付環境中有關空氣、水、地質,和地形等地方性自然系要素的劇烈波動變化。自20世紀以來,肇因於這些災難性環境事件的傷亡數字明顯地出現變化,在重大事件的死亡率減少的同時,導致死亡100人以上事件的數目,以及財產損害的程度卻在穩定上升。
  本書先闡釋了自然環境中所存在災害的發展趨勢及其危害性,並以七○年代發生在美國和孟加拉兩次災難為案例,對比分析災害何以日益嚴重和難以解決。接著再探討人類面對災害時的回應和選擇,特別強調認知和識覺於此所扮演的角色,進而介紹全球各國林林總總不同災害的特性。隨後,作者更分別就個人選擇、集體行動、國家政策,及國際合作等面向說明人類可以採取的防禦途徑。內容中剖析了個人和群體如何在眾多方案中選擇一個決策,然後再論述自然極端事件與社會回復力之間的關係。書中最後指出人類對自然災害研究的近期發展,配合學界、技術、社會與典範的轉變所產生的重要變化包括了:(1)相關的科學研究範疇有所擴展;(2)國際積極進行於防災減災的應用研究合作計畫;(3)全球環境變遷成為最具挑戰性的新研究與政策焦點; (4)永續發展成為人類因應和調適災害的新準則。
  因此,《環境也是災害》提供了眾多對自然災害事件的扼要和明確說明。它可以作為災害相關課程的入門指引或組織框架,也可以針對更廣泛的環境識覺課程提供一個完好的補足性論述。總而言之,本書確可幫助大眾了解自然災害的重現或復發,只是地球環境進行調整而趨向均衡的過程,人們甚或政府在面對自然災害時,採取的應變策略與行動應具此基本認知。
  綜觀全書,結構嚴謹、論述完整、資料豐富、圖文並茂,實為不可多得的學術經典譯作。本書1997年被國科會選定為人文社會經典叢書,堪稱實至名歸。而譯注工作委由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教授團隊完成,亦復深慶得人。黃朝恩、徐勝一等教授為本人多年舊識,渠等地理學識淵博、語言能力優異,且長期從事自然災害研究,對翻譯本書投注鉅大心力,故樂以為序,並推薦給社會各界閱讀及參考。
台北市教育大學前校長 鄧國雄 謹誌2010.4.22 世界地球日
譯者序
  《環境也是災害》一書為地理學的經典名著。初版完成於1978年,在此之前,科學家有關自然災害的探討,大多以自然環境的角度切入,對災害的本質、形成、發展及時空特性,固然多所了解,但對災害的社經、政策、文化,和行為面向,較少著墨。本書為最早就此進行精闢論述的著作。全書最核心的主旨為:具有致命性後果的自然災害,過去常常被視為一項自然極端事件或「上帝的旨意」加以了解,定位為「天災」。但到了今天,吾人更應重視它們背後的「人禍」成分,也因為這個原因,自然所釀成的災難才會愈發慘痛。全書結構嚴謹、一氣呵成、論述完整、資料豐富、文字優美,將人類與自然災害彼此之間的複雜互動特性描繪得淋漓盡致。
  本書的作者群為Ian Burton, Robert Kates and Gilbert White,皆為美、加兩國知名地理學大師,長期以來一直努力於自然災害和環境識覺的研究,為全球學術界所敬重。透過多年的學術探究和論證,他們終於針對自然災害現象建立眾多劃時代的新理論,特別就人類在災害中所扮演的角色,觀察入微,因而完成此一巨著。自此,地理學者在自然災害方面的研究,開啟了全新的一頁,書中所表達的觀念和精神至今仍被奉為圭臬,歷久不衰,就連相關學科的學者也多所參考。由於出版以來,備受各界重視,本書於1993年配合最新資料做出修訂,發表第二版。本譯注工作即依第二版內容完成,並將該書名迻譯為「環境也是災害」,以取環境「固然有著厚生利民的效用,但同時也會帶來災難和苦痛」的寓意。總之,本書的種種觀點,的確有助於全人類思考如何面對日益嚴峻的自然災害,並努力去達成趨吉避禍的目標,此乃本書最重要的貢獻。由此也可看出本書被挑選為國科會經典名著,獎勵譯注的原因。
  本書譯者群皆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教授,主持人黃朝恩專長為自然地理學、地形學、自然資源保育、自然災害防治、永續發展等領域;協同主持人徐勝一專長為氣候學、歷史氣候、氣候變遷和空氣汙染;蘇淑娟專長為人文地理、區域發展、環境識覺和經濟需求分析;廖學誠專長為水文學、森林生態學、環境科學和社區規劃;翁叔平專長為氣象學、全球氣候變遷、大氣海洋互動和氣候災害;許嘉恩專長為生物地理、生態保育和地理資訊系統。整個團隊均具中英文良好素養,盼能以「信、達、雅」為目標,將本書原作之內容及精神引介給國人閱讀參考。此外,翻譯期間,更得到台灣大學黃宗儀教授及世新大學王志弘教授慨允擔任諮詢顧問,提供眾多譯注方面的寶貴意見。博、碩士研究生張珍悅、涂函君、連音絜、陳俊愷、沈大均、周姿廷等則擔任研究助理,協助學術及行政工作,於此一併致謝。
  本譯作問世後,可望指定為各大學相關系所環境和防災課程的重要讀本;譯注過程中所發現的一些延伸議題亦可作為學術論壇的題材。書內若干重要觀點和論述更可作為國內未來學術研究方向的參考,並可配合各相關學會進行國際交流工作,與國際學術界展開更積極的對話。誠然,譯注和校對過程中,容或有考慮不周、掛一漏萬之處,也請各界不吝賜教,待再版時作為修訂的依據。
於台北

中譯導讀一、前言老子《道德經》中「民不畏威,則大威至」這兩句話,固然可以恰當地應用於人際關係,但也同樣可以應用於人地關係。的確,人類一直所面對的自然環境是那麼的無常和多變,儘管自稱為萬物之靈,並且擁有高度的智慧和無比的意志,但是在複雜多端的大自然面前,人類依然是渺小的。我們今日無疑已經掌握住不少自然規律的道理,然而還有更多的自然規律我們仍然了解有限。因此,要是人類對自然界不能抱著一種崇敬和謙卑的心,尋求永恆的和諧協調,則禍福相倚的結局將會一再降臨在我們的身上。 由此看來,了解、認識和尊重環境,合理利用環境中的優勢,有效消除環境中的劣勢,應是全人類共同的責任。而自然資源與自然災害正是履行此項責任之前必須首先加以貫通的兩個基本課題,前者著重興利、後者著重除弊,均能凸顯人地關係的微妙性,也與地理學的基本精神不謀而合。其中,自然界中所發生的異常現象,一旦危害到人類生命財產或經濟活動時,就形成自然災害,簡稱天災。自然災害的發生,在時、空上都有很大的差異;有的發生在瞬間,帶有突發性的特色,受災面積可從數百平方公尺到數百平方公里不等,例如地震、山崩和火山爆發;也有的自然災害具有移動的趨勢,涉及的時間較長,而範圍亦較廣,包括颱風、洪水、森林火災和病蟲害;更有的過程十分長久,由數周至數年不等,受災面積往往達到數千平方公里以上,像旱災、瘟疫等都是代表。近二十年來全球所發生過的重大自然災害包括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2004年南亞印度洋大海嘯、2005年美國的卡翠娜颶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和2010年的海地地震,無不災情慘重,震撼全球。1996年的賀伯颱風、1999年的921集集大地震,和2009年的莫拉克颱風88水災則是國內近年來最可怕的大災難。這些自然災害儘管猖獗,其實也尋常不過,因為地球環境與生俱來具有經由應有的調整而達成均衡的能力,而這時在應力長久不能宣洩並加重累積下,一旦超過某一臨界值,即會突然釋放出龐大能量,造成無法抵擋的震撼,尤其是火山爆發、地震、颱風,或洪水等都具有這樣的屬性。當然這種突發的調整本身並無所謂好壞之分,它只是幫助地球環境重新恢復新的平衡。可是當人類被捲入了這些極端事件成了受難者時,事情便變得複雜,嚴重時更會造成都市的毀滅和生命的損失。唯有透過深入的了解,努力去認識它們,才可提出有效的對策,去減輕、防治、預測,甚至控制其發生,以求自保。無可否認,重現或復發確為自然災害的一大特性。我們除了要認識自然災害的成因、過程和空間規律外,更應該深入究明它們在時間上的變化特性。不過由於自然災害的復發性不如日月運行或潮汐漲退現象之韻律確實可靠,因此並不容易預測準確,以致自然災害不斷發生的同時,人類始終難以預知和躲避。期盼在科學家的努力下,未來自然災害的長程預報也能夠迅速發展起來,使人類能夠不再生活在自然災害的恐懼威脅之中。然而,我們不能不憂慮,當我們仍無法應付自然災害之時,所面對的環境卻出現另一類型的自然災害──導因於人為因素的天災。近一世紀以來,人口不斷增加,生產不斷飆升,人類對自然界的開發和影響也不斷在擴大,而這種擴大往往又是在不加限制、不講求科學的情況下進行。於是自然環境遭受破壞,自然生態失去平衡,自然災害的發生趨於頻繁。大範圍的開山造田、濫伐森林、開築道路,均改變了原有的環境,導致水土流失,甚至氣候失調,一遇暴雨,即可出現大規模的洪水、山崩和土石流。再如草原大面積過度放牧,終致造成沙漠化,進而風沙為虐,危及鄰區的農業、交通和人類安全。據統計,從五○年代至七○年代,全球大範圍自然災害的發生頻率增加約10%。今後在人口愈加擁擠、生產力愈發蓬勃、人類向大自然掠奪愈為嚴重的情況下,遇到的挑戰必然更會愈趨尖銳。這也難怪1989年度《時代周刊》所選出的風雲人物就是「地球:瀕危的行星」。這是因為多年來所發生的天災實在眾多,《周刊》有意喚醒人類對地球行星和環境災害的關懷。因此,對未來自然災害的研究,應為當今科學研究中的重要課題之一。而在社會發展的進程中,人類生活發展的深度和廣度,很大程度上依賴人與自然環境的協調程度和對自然災害的抗禦能力;也就是說,在今日雖然自然災害仍然是無法避免的,但人類可以採用正確的手段,維持自然生態環境的平衡,以提高其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研究自然災害的發生及發展規律,科學地制定合理的防災對策;有計畫地和有步驟地保育所有對國計民生帶來危害的國土。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