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的律動:讀懂中國宏觀經濟與市場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6月

經濟的律動:讀懂中國宏觀經濟與市場

作者:徐遠
出版社:中信
出版日期:2018年07月01日
ISBN:9787508688121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303元

所有的經濟理論,都是對過去經驗的總結;所有的分析工具,都隱含地假設過去的規律會重複。然而,世界是不斷變化的,歷史是不斷演進的過程,因此,對於事件場景和邊界條件的認定,是一切分析的前提。好在,很多時候,把場景和邊界界定清楚之後,事情的癥結就已經找到了。事情演化的方向,常常也已經清楚了。

這或許就是徐遠教授能夠屢次對中國的宏觀經濟走向做出異于常人的把握和預測的原因。他用自己理解和總結的經濟分析工具,深入淺出地分析中國的經濟發展,分析宏觀經濟的具體問題,其結論不斷在現實中得到驗證。

這本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是作者在治學道路上的掙扎和思考,是他對於經濟學的學習心得、對於經濟學大師思想的理解,“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些學習心得和理解,有助於讀者更好地理解經濟學的思維、方法和分析工具。

下篇是作者運用自己的分析工具,針對具體問題的分析筆記,主要涉及宏觀經濟和金融領域,包括長期經濟增長、短期經濟波動、利率、匯率、美國和日本的經濟形勢、人民幣加入SDR、互聯網金融、IPO改革等。這對我們如何使用這些分析工具提供了很好的範例,也有助於讀者更好地理解經濟發展的方向和前行的路徑。

徐遠,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金融學教授,北京大學數字金融中心高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美國杜克大學經濟學博士。研究領域為宏觀經濟、金融市場、中國經濟改革,對中國宏觀經濟形勢、金融投資、匯率波動、房地產、城市化等問題有系統研究。

著有《人•地•城》《深圳新土改》《中國經濟增長的效率與結構問題研究》,在Journal of Finance、Review of Finance、《經濟研究》、《管理世界》等國際國內學術期刊發表論文40多篇,在FT中文網、澎湃新聞等財經類媒體發表經濟評論 100多篇。

序 再談知識過程與人生感悟 / 汪丁丁
自序

上篇 經濟學的修行

第一章 一個人的遊學-- 經濟學到底是什麼?
未名湖的海洋
杜克的森林

第二章 那些美麗的靈魂——諾獎們在說什麼?
納什:市場在博弈中存在
科斯:市場是有成本的
羅賓遜:被遺忘的世紀之爭
諾斯:從歷史出發
契約理論:從“資本雇傭勞動”到“勞動雇傭資本”
回報率預測:貼現率那點事兒
薩金特和西蒙斯:因實證政策研究而獲獎

第三章 學派的悖論
百姓日用即道——金融學和經濟學的視角區別
稟賦約束下的經濟變遷 ——讀林毅夫《新結構經濟學》
凱恩斯:天然容易被濫用
新古典:市場原教旨主義,還是干預市場的智庫?

下篇 宏觀金融筆記

第四章 利率是車
杠杆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越降越高的杠杆
孤軍深入,船行淺灘——中國利率市場化接近尾聲
金融創新的陷阱
降息之後:實際利率依然很高

第五章 匯率是馬
2016年人民幣匯率預測:不會破7
2017年人民幣匯率走勢:波動加大,企穩回升
為什麼不用擔心資本外逃?
匯率市場化改革之“葉公好龍”
央媽管理預期:一個偽命題
藏匯於民繞不開人民幣升值
人民幣貶值與服務業停滯

第六章 SDR是個花架子
SDR:玩的就是花架子
“美國式”讓步
“可自由使用貨幣”的由來
小小懷特,為何大敗凱恩斯?
屌絲的逆襲:漫漫美元封王路

第七章 增長是個長期問題
索洛說對了什麼?經濟增長是需要投入的
索洛沒有說什麼?要素積累和技術進步是如何發生的
全要素生產率的苛求:物理學的“測不准”和經濟學的“偏要測”
潛在增長率:高深莫測,還是裝神弄鬼?
保持經濟增長:小學算術,考驗政治智慧
供給側是改革,需求側是調控
技術進步“嵌入”資本積累——從克魯格曼的預言說起
短期看需求,長期看供給
沒有願想的快,沒有詬病的慢————中國改革這10年
人口城市化將換來20年高增長
中國不缺經濟增長點
保增長保的是什麼?

第八章 波動是個短期問題
簡單的幸福:2016 宏觀預測回測
宏觀、房價、匯率:2016宏觀形勢回顧與2017年展望
洪峰已過,景氣中繼:2017年2季度宏觀形勢預測
吃出來的通脹?
黃金價格大起大落
黃金封印與通脹魔鬼
通貨緊縮難言是趨勢
2012,會是又一個1997嗎?
降息的效果:都是預期惹的禍

第九章 美國和日本——他山之石
加息的狼,又沒有來
加還是不加:耶倫的難題
美國低利率衝擊資本市場
日本:等不來的結構改革
G20,你不必太在意

第十章 有中國特色的互聯網金融
互聯網金融為什麼在中國這麼火?
“高科技”外衣下的民間金融
金融改革,“倒逼”能走多遠?
互聯網是增強還是取代金融仲介?
理財產品會推高企業融資成本嗎?

第十一章 過於勤政的IPO改革
註冊制改革:不會一蹴而就
註冊制改革之二:誠信有價,有獎有罰
“市場”機構的“計畫基因”
IPO改革疲於奔命,因未抓住要點
放開IPO價格會怎樣?被浪費的“破發”經驗
打新收益到底有多高?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