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修的29節教育心理學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6月

父母必修的29節教育心理學

作者:沈依潔
出版社:培育
出版日期:2020年06月01日
ISBN:9789869861854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189元

  一旦為人父母,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擺在了眼前:
  孩子的人生開始了,這一生我是該讓孩子快樂,還是該讓孩子成功?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
  只有不會教孩子的家長。
  遠離校園多年的你,
  今天也該唸唸書,上上課,
  瞭解一下教育孩子的戰略、戰術。
 
  家長一兩的身教等值於一噸的說教!
 
  我們做出了率直的榜樣,我們的孩子就會誠實。
  我們用愛環繞著他們,他們就會去愛。
  我們善於諒解,他們就會寬容。
  我們對運動顯示出興趣,他們就會在綠茵場上叱吒風雲。
  我們用微笑和迷人的眼睛對待生活,他們就會懂得幽默。
  我們感謝生活的祝願,他們就會對生活滿懷欣慰。
  我們表示出友好,他們就會變得和善。
  我們的言辭充滿進取的意志,他們就會振奮他人。
  我們勇敢地面對挫折、失敗和不幸,他們就能學會頑強地去生活。
  我們的人生肯定了我們對於生命長久而深沉的信念,他們將不再迷惘。
  我們用真善美維護著他們,他們將會發現生存的真諦。
  我們的行為像個英雄,他們就會成為勇士。
 
  孩子在注視著我們的生活,
  我們是什麼樣的人,將比我們說什麼樣的話更有力量。

第一章 讓孩子做最好的自己──愛的心理學 美國前任總統布希的母親芭芭拉說,她的父親告訴她,做父母的只能送給孩子三件最有價值的東西:一是最好的教育;二是樹立一個好榜樣;三是所有的愛。怎樣做到這三點呢?請從孩子最基本的需求入手吧! 第一節 對孩子表達「愛」 十歲的小女孩能做些什麼?在想些什麼?你也許會有成千上萬種答案,但你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一個十歲的女孩竟會一腳把自己養的一隻小雞給踩死。 只因為她看到母親幫自己給小雞餵食的時候,覺得母親對小雞比對自己更好。 一隻小雞,就因為一絲妒忌之心,喪命在一個十歲小女孩的腳下。 這不是一個故事,這是一個事實。無可否認,小女孩的想法過於偏激,但試想,如果平時這位母親能略微表達一下對女兒的疼愛,也許這樣的事情就不會發生了。 其實,任何一個孩子都需要父母的愛,被愛使孩子有安全感與價值感。父母對子女示愛時,除了使孩子感受到被愛的滿足之外,也使孩子知道因何事而被愛,從而學到是非觀念。 更有調查顯示:如果經常對孩子說:「我愛你!」「你是我的寶貝!」等,以及經常擁抱、撫摸和親吻孩子,會慢慢地讓孩子覺得有自信。 孩子們長大後注定要在充滿壓力的環境中生存,而自幼就得到親子行為溫暖的孩子將來較能適應社會環境的壓力,並避免那些與壓力有關的疾病。 高爾基說:「愛孩子,這是連母雞都會的。」大家都知道,「母愛」是無私的奉獻,但在這裡,「無私的奉獻」並不是「崇高」的代名詞,因為「母愛」是任何動物都具備的一種本能,人和動物的區別在於人有意識。 因此,人在愛自己的孩子時頭腦一定要有清醒的意識,要有原則地、理智地去愛。但是,許多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卻不知道怎樣合理地去愛孩子,甚至造成了以下幾種不正確的教養態度。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