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物流運營實務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7月

第三方物流運營實務

作者:王儉廷 唐川 編著
出版社:中國物資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01日
ISBN:9787504731944
語言:繁體中文

本書是《物流小博士系列》之一的《第三方物流運營實務》分冊,書中具體包括了:物流責任險及其附加險、物流責任險在實踐中存在的問題、第三方物流企業項目投標流程、第三方物流的客戶服務與客戶關系管理、第三方物流客戶關系管理系統等內容。 物流是「物品從供應地到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實施有機結合」。其實,如果我們仔細分析這幾個部分會發現,運輸是核心,儲存、裝卸、搬運(也是運輸)、包裝、流通加工(將貨物合理包裝便於裝運)、配送(也是運輸)、信息處理是運輸必不可缺少的環節,都是為運輸服務的。 物流不是網絡、高科技,簡單地講,物流就是運輸,就是貨物的空間位移。它是需要從業人員極其熟練地掌握各種貨運的知識和操作流程,實實在在把客戶的貨物按客戶的要求准時送達收貨人的過程。就是增加信息技術手段,也只是對作業效率有些提升而已,這中間沒有什麽高科技和神秘可言,也不可能有網絡科技一夜暴富的神話。

1 物流 1.1 專業名詞解釋 1.2 物流概念 1.3 物流的基本功能 1.4 物流學說 1.5 物流類型2 企業物流與供應鏈 2.1 專業名詞解釋 2.2 企業物流 2.3 供應鏈3 第三方物流 3.1 專業名詞解釋 3.2 第三方物流 3.3 第三方物流服務 3.4 第三方物流的價值 3.5 第三方物流的優缺點 3.6 第三方物流與企業物流、供應鏈的區別和聯系 3.7 我國物流企業分級(資質) 4 第三方物流的服務產品 4.1 專業名詞解釋 4.2 第三方物流企業 4.3 客戶企業物流外包 4.4 第三方物流服務內容 4.5 第三方物流服務方案設計5 第三方物流的分供方管理 5.1 專業名詞解釋 5.2 第三方物流企業分供方 5.3 分供方的管理 5.4 分供方的選擇 5.5 選擇分供方的選序6 第三方物流的物流網絡建設 6.1 專業名詞解釋 6.2 物流節點 6.3 物流企業的空間網絡 6.4 物流企業的組織機構網絡 6.5 物流企業的物流運營網絡 6.6 物流網絡的發展階段 6.7 國際物流網絡 6.8 我國第三方物流應加快網絡建設 6.9 案例7 第三方物流的組織機構設置 7.1 專業名詞解釋 7.2 物流企業組織機構的發展 7.3 第三方物流企業組織機構的設計思想 7.4 第三方物流組織機構設計8 第三方物流管理及作業流程 8.1 專業名詞解釋 8.2 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經營模式 8.3 第三方物流訂單管理及作業流程 8.4 第三方物流運輸管理及作業流程 8.5 第三方物流倉儲管理及作業流程 8.6 第三方物流項目實施與監控9 第三方物流的信息系統 9.1 專業名詞解釋 9.2 物流信息 9.3 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統 9.4 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統概念的設計 9.5 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統面臨的挑戰 9.6 幾種典型的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統10 第三方物流保險 10.1 專業名詞解釋 10.2 物流保險 10.3 物流責任險及其附加險 10.4 物流責任保險費率及計算 10.5 物流責任險在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10.6 第三方物流風險及保險策略11 第三方物流的服務成本、價格與績效評價 11.1 專業名詞解釋 11.2 物流成本 11.3 物流成本管理 11.4 第三方物流的服務產品價格 11.5 第三方物流企業績效評價12 第三方物流項目營銷 12.1 專業名詞解釋 12.2 項目營銷 12.3 第三方物流企業項目營銷策略 12.4 第三方物流企業項目投標流程 12.5 第三方物流招標常見的誤區 12.6 物流招標書格式13 第三方物流合同 13.1 專業名詞解釋 13.2 第三方物流合同的特點 13.3 第三方物流合同的主要法律關系 13.4 第三方物流合同適用的法律 13.5 第三方物流合同范本14 第三方物流的客戶服務與客戶關系管理 14.1 專業名詞解釋 14.2 第三方物流客戶的特點 14.3 第三方物流客戶服務 14.4 第三方物流客戶投訴處理 14.5 關鍵業績指標客戶服務體系(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KPI) 14.6 客戶關系管理系統 14.7 第三方物流客戶關系管理系統15 我國第三方物流的發展戰略 15.1 專業名詞解釋 15.2 影響物流戰略的因素分析與戰略定位 15.3 第三方物流戰略設計 15.4 第三方物流的核心競爭力 15.5 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發展戰略 15.6 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發展戰略的選擇方式 15.7 對我國第三方物流認識的幾點誤區參考文獻後記

我國國家標准《物流術語》的定義中明確規定:物流是「物品從供應地到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實施有機結合」。其實,如果我們仔細分析這幾個部分會發現,運輸是核心,儲存、裝卸、搬運(也是運輸)、包裝、流通加工(將貨物合理包裝便於裝運)、配送(也是運輸)、信息處理是運輸必不可缺少的環節,都是為運輸服務的。 物流不是網絡、高科技,簡單地講,物流就是運輸,就是貨物的空間位移。它是需要從業人員極其熟練地掌握各種貨運的知識和操作流程,實實在在把客戶的貨物按客戶的要求准時送達收貨人的過程。就是增加信息技術手段,也只是對作業效率有些提升而已,這中間沒有什麼高科技和神秘可言,也不可能有網絡科技一夜暴富的神話。 目前,國內物流公司的從業人員大都具有某單一貨運業的從業經歷,只具有單一的貨運知識結構。比如,有的做過海運工作,但他對鐵路、航空、公路的專業知識則一知半解;有的做過企業生產、倉庫工作,而對具體的貨運操作則知之甚少;有的從事過軟件工作,對貨運的專業知識更是一無所知。有人會說,把這些人整合起來就可以優勢互補了,關鍵是怎樣整合,誰來整合?因為目前我國物流專業復合型的人才奇缺,即掌握各式貨運、倉儲、生產加工、信息技術等全方位知識的高端物流人才嚴重匱乏。第三方物流企業自身人力資源都無法整合,談何整合各式外部物流資源。 各式貨運及貨代從業者知識結構單一,表現為:做海運的人就懂海運,做公路的不懂海運、做鐵路的不懂其他運輸。而客戶的需求則是全面的,客戶的貨有時要發海運、有時要發鐵路、有時要入倉庫、有時還要你的信息系統與他對接等,一大堆的客戶需求,沒有一家物流公司能實現全包。而企業物流的發貨人員,只需把貨交給運輸公司就可以,作業技術含量低。其貨運知識就更單一,要他們做供應鏈管理,的確是強人所難。還有編物流軟件的編程人員,連各種運輸工具都沒見過,對物流的各個節點與貨運工具都沒見過,甚至都沒聽說過,如何編寫出實用的軟件? 當前,我國所謂的物流人才短缺,說直白點,其實就是具備全面、綜合貨運知識結構的人才短缺。無論是物流企業的物流總監,還是企業物流的供應鏈總監,要做一個稱職的總監,如果不具備全面的貨運知識,整合物流企業或企業物流內外資源恐怕只能是紙上談兵。 結合貨運談物流,正是由王儉廷先生主編的《公路物流運營實務》、《鐵路物流運營實務》、《航空物流運營實務》、《海運物流運營實務》、《倉儲物流運營實務》與《第三方物流運營實務》系列物流叢書的主要思想,其牢牢抓住物流的核心——貨運,比較全面、清晰、系統地介紹了物流節點及各式貨運知識。由於作者是來自物流行業的在職人員,因此,此系列物流叢書具較強的現實性與可操作性,對普及物流、貨運知識,進而正確認識物流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 編者 2009年8月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