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市銀行系統性風險非對稱性及其監管研究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6月

中國上市銀行系統性風險非對稱性及其監管研究

作者:王琳
出版社:經濟管理
出版日期:2017年07月01日
ISBN:9787509650301
語言:繁體中文

銀行系統是否能夠健康穩定的發展直接關系到金融市場甚至是整個經濟體系的正常運行。目前,中國銀行業正處於加快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金融創新不斷深化,銀行系統也呈現交易復雜化、交易對手多樣化、產品業務同質化、信貸業務表外化及關聯性高度化等特征,這些變化使銀行系統性風險不斷積累,只有對銀行系統性風險深入研究,全面評價銀行系統性風險,才能找到應對之策進行有效監管。 本書重點研究銀行系統性風險的非對稱性特征,從而提出差異化監管的要求。研究內容涉及波動的非對稱性、時變的動態相關性及不同市場狀態下的銀行系統性風險等問題。首先,在對銀行進行分類的基礎上,本書使用GARCH類模型及其拓展模型對銀行收益率序列的波動、銀行間波動溢出狀況及銀行間相關性進行了詳細刻畫。其次,對非對稱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序列的波動幅度是否存在對市場上利好、利空消息沖擊的不一致,銀行間波動溢出及相關性是否存在非對稱現象,市場狀態發生變化時銀行間相關系數的變化等內容上。最后,本書將主要的非對稱因素考慮在內構建了風險預警指標,並基於我國銀行系統性風險相關特征的實證結果,圍繞差異化監管內容進行了論證。 本書的創新之處體現在:突破了以往的研究視角,有效地捕捉了系統性風險的非對稱現象。通過非對稱性的視角研究我國上市銀行系統性風險的狀況,將研究過程中所有可能存在的非對稱現象考慮在內,有助於更准確地構建風險預警指標、提供更精准化的監管要求;構建了更為及時、有效的風險預警指標。基於以往對銀行波動性與相關性的靜態研究上,本書使用時變的條件相關系數構建了風險預警指標因子,與現有的靜態指標具有較強的互補性;本書大量數據的實證結果能更充分地反映我國銀行的風險結構狀況,研究結論相較以往的研究更顯客觀性;基於實證結果設計了我國商業銀行差異化監管框架,這為我國銀行業實施差異化監管提供了更為詳實可靠的理論依據。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