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之島——福爾摩沙追金記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7月

黃金之島——福爾摩沙追金記

作者:蕭景文
出版社:玉山社
出版日期:2006年06月05日
ISBN:9789867375759
語言:繁體中文

  台灣,擁有全世界單位面積產量最高的金礦,自17世紀以來即為殖民者和探險家心目中的「黃金之島」。為了找尋傳說中的黃金,荷蘭人、西班牙人和漢人前仆後繼投入一場又一場驚心動魄的福爾摩沙追金記。
  台灣是個礦產資源極為貧乏的小島,卻有著全世界單位面積黃金產量最高的金瓜石和九份金礦,可說是名副其實的「黃金之島」。為了找尋黃金之島上傳說中的遍地黃金,殖民者和探險家憑著一連串不確定的口傳及偶然的運氣,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福爾摩沙追金記:荷蘭人勞師動眾全島走透透,還為此在花東折損了優秀商務員;西班牙人的探金活動更是慘烈,二百多名採金人在花蓮遭原住民出草而客死異鄉。
  19世紀末,基隆河砂金以及九份金礦,曾短暫地讓清國政府統治下的少數漢人淘金致富,即使日本人領有台灣,金礦區由殖民政府主導的財團瓜分之後,仍有成千上萬的台灣人為了一圓淘金大夢,前仆後繼地聚集到九份、金瓜石。然而,日復一日的黑洞歲月過去之後,這群距離黃金最近的人們才真正了解到,大多數的人其實與黃金無緣。
作者簡介
蕭景文
  1969年生,屏東人。東海大學歷史系,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畢業。曾參與編輯楊碧川著《台灣歷史辭典》(前衛出版社),戴寶村著《近代台灣海運發展─—戎克船到長榮巨舶》(玉山社出版)。現任職於財團法人蕭珍記文化藝術基金會,從事社區營造及區域歷史研究工作。

導讀 台灣追金400年/唐羽  運用「黃金」兩字探討一方之史,在歷史這一學術範疇之內,是極為冷門的一環。但若提到黃金或金子,不僅能立刻引來芸芸眾生的注意,其對百餘年來的台灣而言,更是一班抱著發財美夢希圖一攫千金,那些業已過去抑或今已邁入垂暮之年的老礦夫,曾經傾家投入的行業。再而,上自60歲,下至只知吃、喝、玩、樂的10幾歲小毛頭,也會迅速聯想到九份,聯想到金瓜石,知道那黃澄澄的物質是出產在上述二地。可惜,所知道的也是僅止於此,藏在黃金背後的歷史過程,包括人性之善惡、地區之興衰等,乃至於黃金在台灣這一孤島上所扮演的角色,更是罕有人知。  原因十分簡單,因為黃金在人類的思維中,是代表一項財富,是一項權威的象徵,有了黃金說明擁有財富,有了財富即可擁有所要的一切,包括國家強盛、政權穩定、通貨堅固、人民康樂等。因為若問這些邏輯,即距今50餘年前,當國共雙方在中國拼得你死我活時,居於下風的國民黨政府退守台灣時,不也設法將原藏於上海中央銀行深處的黃金搶運到台灣,使老美在撒手不管台灣安危的情況下,台灣的流亡政權還能發出臥薪嚐膽的口號,不受美援斷絕的影響;至於當時,一班隨政權撤退來島上的上海商人或山東巨賈,在人生地不熟的台灣,卻能掏出行囊中的金條做為質押,向本地人承租台北市衡陽路、博愛路等黃金地段的店舖,撐起門面開設綢布莊,進軍紡織界,再而發展成大企業,成為當時台灣經濟界的重心。黃金之效用,毋庸置疑。  有一則故事,可以說明黃金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1950年代,一位駐台美軍愛上一名酒家女,兩人同居一段時日後,床頭金盡,酒吧女絕裾而去;美國軍士在人財兩失之下,自殺而亡,成為喧騰一時的社會新聞。當時的媒體分析報導,造成這一對曾經相愛的異國情侶走上生與死的分歧,是基於雙方對於愛情的詮釋有落差。酒吧女所認定的「愛的對象」:第一是黃金,第二是美金,第三是新台幣,第四才是那名軍士;但這位軍士則單方面認為酒吧女應該跟他相同,把愛情列在第一位。由於雙方在認知上的差異,悲劇由此產生。以往年輕學子常在畢業紀念冊上題贈好友的名句──「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若將第二句改為「黃金價更高」,會更貼切。不然,素有無冕王之稱的媒體記者,也不會把「黃金」列為建立愛情基礎的第一位,世上的凡夫俗子,又有幾人能面對黃金而心不動搖呢?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