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時明月8亡秦必楚(書+MP3)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6月

秦時明月8亡秦必楚(書+MP3)

作者:溫世仁張華芝黃小貓相聲瓦舍馮翊綱宋少卿黃士偉等
出版社:明日工作室
出版日期:2012年12月07日
ISBN:9789862904534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315元

  榮獲【Best From Taiwan 版權推介】文學獎  新聞局數位出版金鼎獎最佳多媒體出版品獎入圍
  溫世仁.精裝典藏版武俠小說  相聲瓦舍.馮翊綱  宋少卿 黃士偉等MP3武俠有聲說書光碟
  激戰  耗時八年  秦時明月八部曲  精彩最終回  盟主 天下 不死藥  英雄的決斷!  高月的生死相隨 辛雁雁的柔情似水 荊天明究竟情歸何處?
  始皇之死,亡秦必楚?  秦王、項羽、荊天明,三強鼎立,  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御賜的五色令牌,使荊天明大秦二皇子的身分曝光。
  聖域裡,荊天明與始皇「父子相會」,秦王目若豺狼,氣勢勃發:「仙藥行將修成正果,屆時我將不再是人間始皇,我將成為天上的王!而你,天明,鬼谷谷主、武林盟主,當然就是你!」
  難道這鬼谷、這仙山、這一切的一切,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局?
  隨著長生不老藥煉成,項羽運籌演謀,徐讓大開殺戒,群豪爭相奪取、誅戮無道,武林瀰漫著死亡氣息……
作者簡介
溫世仁(Sayling Wen,1948~2003)
  誕生於臺灣臺北市,一九七○年於臺大畢業,七一年於臺大電機研究所就讀期間與林百里先生共同研發出我國第一部計算器,並獲得國家青年獎章。七三年任金寶電子總經理。一九八○年加入英業達公司,從廠長、總經理至八八年任英業達集團副董事長,艾文.托佛勒(Alvin Toffler)博士稱他為「明日工程(Tomorrow Engineering)學家」。一九九八年創立「明日工作室」, 鼓勵閱讀與創作,著有《成功致富又快樂》等二十餘本暢銷書,作品涵蓋文學、經濟、教育、未來趨勢等。二○○○年起致力於利用網路與科技解決貧窮問題,並於二○○二年成立「千鄉萬才」公司。二○○三年十二月七日辭世。
文字改寫者簡介
張華芝  
  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一九九六年誤打誤撞進入表演藝術界,創立【相聲瓦舍】行政辦公室,其後十年間擔任【相聲瓦舍】行政總監、製作人、主要編劇等職,使【相聲瓦舍】變成家喻戶曉的表演團體。二○○六年後為獨立撰稿人。
  撰寫過的作品有:相聲劇《相聲說垮鬼子們》、《狀元模擬考》、《大唐馬屁精》、《蠢嘎揪疼》、《大寡婦豆棚》、《小華小明在偷看》、《上次、這次、下次》;劇本集《這一本,瓦舍說相聲》、《第二本,瓦舍說相聲》;長篇小說《誰家老公老婆長這樣》;動畫劇本《三足龜》;武俠長篇小說《秦時明月2──百步飛劍》、《秦時明月4──諸子百家》、《秦時明月5──萬里長城》、《秦時明月6──焚書坑儒》、《秦時明月7──始皇之死》及本次出版的《秦時明月8──亡秦必楚》。
黃小貓  
  國立臺灣藝術學院戲劇系畢∕劇場表演及文字工作者。
  演出經歷【表演工作坊】《寶島一村》;【相聲瓦舍】《大寡婦豆棚》、《小華小明在偷看》、《記得當時那個小》、《借問 教授》等;【外表坊時驗團】《一又三分之一》、《早安夜車》、《交界》、《道德神經》、《失眠等於睡著》、《今天早上我們回家》;【創作社】《影痴謀殺》;【動見體】《英雄密碼》;【密獵者】劇團《床上的愛麗絲》、《歐風晚餐》等。 
  舞臺劇本作品【外表坊時驗團】《一又三分之一》之〈打烊時光〉、《交界》之〈天亮了〉、《今天早上我們回家》;【相聲瓦舍】《蠢嘎揪疼》、《上次、這次、下次》、《借問ㄞ、教授》等。
  曾獲皇冠大眾文學獎、教育部文藝獎等文學獎項。出版作品短篇集《摳你幾哇!卡卡村》、中篇小說《包子和大寶的愛情故事》、長篇小說《蟻獸出發》、《海豚紀念日》等。
劇本改編者簡介
相聲瓦舍
  一九八八年成立以來,【相聲瓦舍】一直為大眾的幸福發聲,以生活大小事為靈感推出多部暢銷作,在演出形式上也不斷突破,團長馮翊綱說:「很多人以為【相聲瓦舍】的相聲是『新』相聲,其實那不過是被自己舊有的印象誤導。相聲可以算是中國話的巔峰形式,是一種以『活的』的姿態存在的表演藝術,本就不該有傳統、現代之分,而是應該以不同的語言形式,活在每一個時代裡,這樣的相聲才有希望在時間的洪流中站穩腳步,並占有一席地位。」正因為跳脫了固有框架隨時代演進,【相聲瓦舍】二十多年來一直受粉絲喜愛,也持續擄獲觀眾的心!
聲音演出者簡介
馮翊綱
  國立藝術學院戲劇藝術碩士,【相聲瓦舍】創辦人暨藝術總監,當代傑出的專業舞台劇及相聲演員,編演的作品呈現獨特的創意風格。近年回歸大型劇院,主演豪華巨著《寶島一村》。
  著作包括研究文集、文藝作品集、劇本集、有聲書、圖文書等十多部,以及影音光碟數十種。因在劇場藝術創作、展演、出版、教學的貢獻,獲頒國軍文藝金像獎、文建會舞台劇本創作獎、中國文藝獎章、十大傑出青年薪傳獎、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
  現任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政治大學廣電系副教授。
宋少卿
  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畢業,為【相聲瓦舍】創辦人及主要演員,擔任主演【相聲瓦舍】歷年舞台演出作品。
  才華洋溢,表演極富爆發力且獨樹一格,攀山頂作「山神」,縱海底變「飛魚王」,就算是演壞蛋、大魔頭也會讓人萬分喜愛。除此之外,並兼具編導長才,活躍於電視、電影、廣播各媒體,擔任多部音樂錄影帶及廣告導演。
  多年來對表演藝術之貢獻,曾榮獲中國文藝獎章。更致力於原住民文化的研究,並任原住民文化藝術永續協會、行政院原住民文化園區的顧問。著有劇本集、有聲書及影音光碟數十種。
黃士偉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研究所表演碩士,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兼任講師。
  二○○一年開始與【相聲瓦舍】合作,參與了《他怎麼那麼紅》、《並不太熟》、《東廠僅一位》、《惡鄰依依》……多部作品演出。表演風格鮮活跳躍,收放自如,也於各大劇團擔任主要演員,作品有:【果陀劇場】《開錯門中門》,【屏風表演班】《京戲啟示錄》等。並曾於華視《絕代雙椒》中主持演出。演出電影《沿海岸線徵友》。
  二○○九年與【可以演戲】劇團合作,於第十四屆「皇冠藝術節」推出首部個人製作大戲《我們》,是集編、導、演於一身的優秀演員。   表演風格悶騷又帶勁兒,就像個驚喜盒似的,穿著長袍風度翩翩卻突然跳起嘻哈街舞,也曾扮成大型粉紅袋鼠、穿李小龍緊身衣帥氣登場,就是這股出人意料的反差擄獲了眾人的心。
黃小貓
  同「文字改寫」之簡介。
梅若穎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研究所畢業,主修表演,目前為劇場工作者。
  曾多次參與【相聲瓦舍】的戲劇演出,作品有:《借問ㄞˋ教授》、《上次、這次、下次》、《記得當時那個小》等。此外,曾參與賴聲川領導之集體即興創作《如夢之夢》,並演出該作品,同時亦參加【表演工作坊】《暗戀桃花源》、《又一夜,誰來說相聲》、《出氣筒》等多齣戲劇演出。
  近年來,參與國內小劇場團體【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和【外表坊時驗團】,並多次受邀至北京及青島參與「華人戲劇藝術節」、「亞洲城市青年戲劇節」交流,演出《早安夜車Ⅲ》、《請聽我說》、《交界》、《暗殺Q1…GO》等作品。其他舞台劇作品不勝枚舉,如:《跳舞吧!胖女孩》、《百年孤寂》、《失眠等於睡著》、《暗殺Q2…GO》、《麥可傑克森 Back to the 80’s 》等等。
  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與劇場應用學系講師,及臺灣大學、師範大學等多所學校之專題講座講師和戲劇社指導老師。
時一修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表演組畢業。
  舞台作品有:《真?理》、《寶蓮精神》、《爺爺的房間》、《愛在星光燦爛》、《烏托邦Ltd.》、《好久不見》、《如夢之夢》、《暗戀桃花源》、《只有桃花源》、《出氣筒》、《如影隨行》、《寶島一村》、《夢想家》、《借問ㄞˋ教授》、《公公徹夜未眠》、《又一村》、《惡鄰依依》、《水滸傳》、《西遊記》、《紅娘的異想世界》、《這是真的》、《PROOF》、《三國演義》,及舊金山、洛杉磯、新加坡、香港、澳門、北京、上海……海外城市巡演以及國內三十所大專院校戲劇推廣演出。
御天十兵衛
  清雲科技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畢業,現任桃園縣至善高中英文教師。
  活潑熱情,喜愛戲劇表演。曾參加MUCH TV電視台《說唱2勢力》、衛視音樂台《VJ Search 2002》、東森幼幼台「英文親善大使」之比賽。
  拍攝「年代電視台2002世界杯足球賽」、「東風電視台金曲獎」、「御茶園」廣告。舞台作品包含:【相聲瓦舍】的《大寡婦豆棚》、《記得當時那個小》、《蔣先生,你幹什麼?》、《上次、這次、下次》、《第十九屆新春賀歲聯歡晚會》、《借問ㄞˋ教授》、《公公徹夜未眠》、《惡鄰依依》等;也曾參與【可以演戲劇團】的《給我一個膠帶》演出及編劇。

多媒體書序 溫世仁提劍追夢 溫世仁秦時明月武俠系列秦時明月8──亡秦必楚:人物介紹第一章 披雲見日第二章 彩雲易散第三章 地上天宮第四章 世變日亟第五章 尺木有節第六章 此仆彼起第七章 長歌當哭第八章 黃鐘毀棄第九章 太上忘情尾 聲 亡秦必楚,亡楚者誰附錄:MP3有聲說書使用說明

多媒體書序
閱讀的革命∕溫世仁
  明日工作室成立之初,我曾出版了一本《媒體的未來》,預測未來媒體的發展方向。至今(二○○三年)不過四年,大致的發展都如當初的預期。隨著網路與電腦的普及和發達,媒體的內容有更大更新的表現空間,人類的生活方式和吸收資訊的方式也愈來愈全球化。當九一一事件發生時,全世界幾乎都是同步目睹整個悲劇的發生,很多訊息事後雖然可以再製和整理,但媒體對人類生活撞擊的直接程度,已經超出我們以前可以想像的範圍。更不用說像網路的發言討論,幾乎取代了傳統媒體的發言位置,沒有人敢漠視網路行銷的力量,以及網路對文學發表形式的挑戰。
  書也是一種媒體,這個傳統媒體受到衝撞之後,原本很多人預期會有電子書的出現,然而事實證明,人們還是選擇傳統的閱讀方式,書,很難以另一種全新的載體流通,因為我們生活中出現的媒體載具已經過多,有紙本書,有廣播,有電視、電影,還有電腦和網路,幾乎包含了文字、圖像、聲音和影像,以現有的載具去吸收資訊,尚嫌不夠,如何能再學習並接納新的載具。以市場行銷而言,挑戰消費者的慣性本來就是一個十分困難的任務,更何況是一個習焉千百年的閱讀習慣。
  人類的文明不斷的發展演進,知識的媒介和平臺卻沒有相對應的大幅進步,原因何在?人們仍習慣從單一的平臺吸取知識。但是電腦和網際網路的出現,對傳統紙本書確實產生莫大的挑戰,當你能夠輕易的同時以文字、影像和聲音來進行學習和傳播,人們還會只滿足於文字的構成嗎?
  慣性的閱讀習慣,以及人們對媒體傳播方式的不滿足,看起來似乎互相矛盾,但其實這正是媒體發展的一個必然方向。也正是「多媒體書」這種新產品,應運而生的背景條件。
  這種書的革命並不是要取代原來的傳統形式,而是在傳統的基礎上多元化,讓閱讀的包容性更強,可能性更大,從而創造出更豐富多采的內容。「多媒體書」不只是慣性裡認定的書,它同時讓內容更多樣和普及,讓不同平臺上的人都能依自己的慣性去取得知識和美感。
  所謂的「多媒體書」,它不違背原有的閱讀習慣,而是在原來的脈絡裡,加深閱讀的廣度和深度。以前人類學習知識和美感經驗,主要來自紙本書的傳播,然而現代人卻是從三種Display(顯示平臺)去學習和觀賞,一種是Paper Display;一種是TV Display;另一種是Monitor Display,這三種平臺幾乎囊括了現代人所有吸取資訊及知識的管道,單一的媒體平臺不再能滿足人們對資訊補充和知識學習的需求。而這些不同的Display,彼此之間的關係,是同一主題的不同表達,也具有互相補充的功能,畢竟,媒體的發展趨勢是多元和互動,閱讀亦然。「多媒體書」便是以不同的平臺來滿足不同族群對學習的需求,讓閱讀變得更生動,隨時隨地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來進行。
  而且「多媒體書」並不因為包容了不同的Display而有價格上的負擔,它基本上仍是一本書的大小、重量及價格,卻能讓讀者享受不同的平臺轉換,習於紙本書的人可以選擇傳統的閱讀方式;喜歡影像閱讀的人可以在動態的影片裡學習知識;而經常使用電腦的人,也可以從互動的光碟裡得到豐富的內容。這是一種對傳統出版的「寧靜革命」。
  媒體是人類溝通的工具,也是認識世界的方法,然而工具終究不能取代人們對學習和成長的渴望,工具為了服務和滿足人們的渴望而改進。我們的生活無時無刻不被媒體包圍,貼一篇自己寫的文章到網路上,或是一則街頭上的廣告;同步接收國際新聞,寰宇大事,或是欣賞一部文學鉅作。因為媒體的便利,生活在這個世代的人,比以往任何時代,具備了更好更多元的學習條件,也擁有更遼闊的世界。「多媒體書」不會是媒體發展的盡頭,但可以預見的是,它將再次帶來閱讀上的新革命。 提劍追夢  
  從小我就很喜歡聽大人講武俠的故事,進入小學以後,看武俠漫畫是主要的消遣。一九六○年初,我進入初中,班上同學大多開始看武俠小說,當時的臺灣正是武俠小說鼎盛的年代,武俠小說的作家和作品多不勝數。最初是下了課或是放假開始時,大夥馬上到武俠小說出租店報到,後來看得著迷了,連上學也在書包中放很多武俠小說,帶到教室看,記得有一次被老師發現,還集體被罰站了一個下午。
  當時武俠小說的作家很多,比較出名的如司馬翎、臥龍生、諸葛青雲、上官鼎、蕭逸、慕容美等,多是我們比較常看的,後來金庸集各家大成,並加入以歷史年代和人物為背景的寫法,使武俠小說到了金庸的時代,幾乎定於一尊。
  七○年代初期,金庸封筆不寫新的武俠小說,而著手整理和修訂已完成的十五部武俠名著。那時電視媒體也逐漸成為人們娛樂的主流,小說的熱潮已不如以往,看武俠小說的新讀者逐漸減少,傳統和新派武俠小說的發展,到此也告一段落,因此稱金庸的武俠著作為「空前絕後」,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那個年代,還有一位令人難忘的作家,就是古龍。古龍早期的武俠作品乏善可陳,但大約在金庸封筆的前後幾年,古龍的寫作有了變化,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他將偵探小說的手法融入武俠世界裡。古龍名著《小李飛刀》系列故事已運用了偵探小說的手法,後來古龍筆下的楚留香、陸小鳳、柳長街等主角,本質上是大俠也是大偵探。在古龍的武俠偵探小說(我如此形容它們)中,通常主角登場時,就有了很高的武功和智慧,在古代的時空背景中,與江湖中的邪惡勢力對抗,破解許多撲朔迷離的奇案。武俠小說刻畫的是鮮明的人物,偵探小說看重的是懸疑的布局和事件的發展。
  古龍中期的小說將這兩大特色融合得非常之好,寫出很精采的小說,古龍是在金庸達到傳統及新派武俠小說的巔峰之後,第一個在武俠小說中有所突破的作家,尤其在處理人物之間的情感和對話上,古龍顯然有自己獨到的風格,可惜古龍英年早逝。
  古龍過世後的十三、四年間,由於各種媒體的大力發展,尤其是電子媒體的無遠弗屆,穿過國界,跨越文化,使小說的發展更加困難,新的武俠小說創作要超越金、古兩位大俠,談何容易!雖然有以溫瑞安為首的幾位新銳武俠小說作家仍在努力耕耘,但武俠小說卻很難回到當年的盛況與榮景。

第一章 披雲見日霎時間,只聽得廣場中上千秦兵的吶喊聲在鬼谷內迴盪了一遍又一遍,「始皇萬歲!方上萬歲!萬歲萬萬歲!」那聲音既如暴雷、又似狂雨,只震得花昇將、宋歇山、劉畢三人心中驚愕。「原來鬼谷谷主雖是徐讓,但徐讓卻並非鬼谷真正的主人。鬼谷眾人口中的方上,竟然是……」「果然不出我所料,這仙山城的背後主使者是……」「原來等著要服下端木蓉與烏斷兩人煉出的仙丹的人乃是……」「……竟原來是他!」宋歇山、劉畢與花昇將三人面面相覷,他們都被剛剛貫穿過自己腦中的想法驚呆了。一瞬間的驚駭過去,三人不約而同地轉頭,向荊天明投去異樣的眼光。如今在這寬敞的廣場上跪著的,除了秦兵們、衛莊,甚至趙楠陽也雙膝落地。還有後來趕到的左碧星、左十二父子,鬼谷三魈,甚至鬼谷谷主徐讓統統面朝著荊天明跪下了。花昇將愈看愈怒,腦中不斷地有念頭浮現,「只要是跪下的,便跟始皇帝脫不了關係。真沒想到連武林正派中的耆宿,暗地裡卻死心塌地對秦朝效忠。可是……」花昇將擔憂地看向自己的朋友,「可是天明手裡那塊令牌,又是打哪兒來的呢?」劉畢則咬牙切齒,狠狠盯著荊天明手中的五色令牌不放。荊天明手中的那塊鐵牌象徵著劉畢終其一生反對的權威、勢力還有暴政,他寧願死,也不願臣服於鐵牌的主人。這也是劉畢為何甘冒奇險潛入鬼谷,為的是絕不能讓仙藥落入始皇帝的手中。宋歇山口中嘔著血,本來已經倒地的人,此刻卻拚了命努力地使勁站了起來。他「催雲手」宋歇山一生光明磊落,絕不願與賊人同流合汙,他必須站起來,免得有任何人誤會他宋歇山;隨著宋歇山也鶴立雞群地站直了身子,如今整座廣場上硬生生不肯跪下的,又多了一個人。劉畢、花昇將兩人的傷口也鮮血直冒,他們的身體或許感到衰弱,但他們堅強的意志卻透過眼神放出光來。在這一個瞬間,三人沒有一個眨眼的。他們在等待,等待他們的夥伴、朋友開口解釋,最好是好好地解釋,他手中那塊鐵牌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與此同時,上千名秦國士兵的眼中也都充滿了疑惑。他們一生跟隨始皇帝,忠誠不二、生死不移。所以他們都緊緊盯住荊天明的身形,緊緊盯住了他手中那塊令牌。他們都在等待,等待從荊天明口中,或是任何人口中冒出一個答案。但是現在,無論是從朋友或是從敵人眼中提出的問題,荊天明都無法回答。因為他被一個巨大的黑影緊緊縛住了。「原來是他。這有可能嗎?」荊天明在腦海中自問自答,「為什麼不可能?說不定……說不定此時此刻他就在這裡。與我一起。就在我的身後。」畢竟過去的十幾年間,荊天明只是假裝那個人並不存在,但那個人並沒有真正消失。如今再也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阻止,一個模糊的影像開始在荊天明的腦中浮現。迷霧漸漸成形。而後變得龐大。更龐大。更龐大。那人的眼神透過重重迷霧看向自己,眼光如刀劍般銳利,刺向自己。荊天明兩眼迷茫、冷汗冒出、高舉著鐵牌的手臂發麻,更遑論動一動口中的舌頭說話了。衛莊見狀,首先發難擊破了廣場上這巨大的沉默。只見衛莊從地上站了起來,走到荊天明身前,伸出手去,輕輕將荊天明從守衛首領肩膀上引了下來。荊天明恍若身在夢中,只是順從著衛莊的指引。豈料他尚未站定,便見衛莊復又向自己下跪,口稱道:「始皇御前頭等侍衛、鬼谷右護法衛莊,恭迎二皇子。」「二皇子?我嗎?」荊天明瞠目結舌、左顧右盼,惶惑地喃喃自語著。衛莊口中的這一聲「二皇子」,非但驚駭到荊天明內心,也震驚了在場的所有人。花昇將面色如土,宋歇山一口鮮血嘔將出來,劉畢則是緊緊抓住了自己的佩劍。剛才拚著老臉不要,寧可與春老兩人聯手也要誅除荊天明的趙楠陽聽到這話,簡直無法忍受,倏地站起,指著衛莊的鼻子叫道:「衛大人!你、你、你說這小子……是……是方上的兒子?」「正是。」衛莊看了看荊天明,又環顧四周,堅定地對所有秦國士兵言道:「諸位都聽好了,這一位便是我大秦朝的二皇子。皇子手上的五色令牌便是最好的證據。」廣場上諸多秦兵聽了衛莊此言,都竊竊私語起來。「胡……胡說八道……」趙楠陽臉上青白不定,聲調更是難掩驚慌。荊天明若是二皇子,從此以後,他趙楠陽還有好日子過嗎?「胡說八道!」趙楠陽終於忍不住大聲吼了出來:「這裡每個人都知道,這個人……」他邊遊走在荊天明四周,邊吼:「這個人乃是荊軻的兒子!荊軻大家知道吧,他是餘孽!是亂黨!他……他根本跟方上一點兒關係也沒有。大家都跪著幹什麼?快站起來呀!莫非你們願意給反賊下跪嗎?」趙楠陽此言一出,當下便有些秦兵站了起來;但大部分的人都無所適從,不知該聽左護法趙楠陽的話,還是該遵從右護法衛莊的指示?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