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倫富翁的理財課:史上最適合上班族的致富聖經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6月

巴比倫富翁的理財課:史上最適合上班族的致富聖經

作者:喬治.克雷森
出版社:久石文化
出版日期:2010年08月25日
ISBN:9789868630802
語言:繁體中文

一本易懂、實用的理財故事書!全球英文版暢銷超過300萬冊!增加財富的七大方法,讓上班族可以輕鬆做有錢人!了解財富五大定律,讓你財源滾滾愈花愈有錢!早一天閱讀,早一天受益!
  本書的文字簡潔明瞭,透過迷人的寓言故事展現不朽的理財之道,幫助讀者得到財務自由,脫貧致富。這本傳世經典,將引領讀者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揭示了如何賺錢、存錢以及用錢滾錢的方法,最終達成有錢人的目標。
  在充滿消費誘惑的年代,即使坐擁高薪厚職,只要稍一失守,每月的薪水就會如同流水過網般溜過你的指縫,令你變成「月光族」。因此作者提出增加財富的七大方法:
  1.努力工作,持續儲蓄  2.克制慾望,節省開銷  3.勇於投資,以錢滾錢  4.謹慎理財,避免損失  5.購買房子,長期投資  6.未雨綢繆,保障家人  7.增進技能,提升價值
  本書借用史上最富裕國家巴比倫首富的理財故事,傳授脫貧致富之道,帶出貫穿古今的理財智慧。
  巴比倫首富的智慧,是人人都可活用的理財之道,對困惑的現代人更是指引通向富裕的明燈。
作者簡介
喬治.克雷森(George S. Clason)
  1874年11月7日生於美國密蘇里州(Missouri)的路易斯安那市。克雷森就讀於內布拉斯加大學(University of Nebraska),在美西戰爭(the Spanish-American War)期間於美軍服役。之後投身出版界,並成立一家出版公司。一開始主要出版一些美國和加拿大的地圖集;在1926年出版了一系列以古巴比倫為背景,運用寓言故事講述節儉和成功理財的小冊子,宣揚他的觀念。這些小冊子受到銀行和保險從業人員的喜歡,暢銷百萬冊,其中最經典的就是《巴比倫富翁的理財課》。這些「巴比倫寓言」也成為現代的勵志和理財經典。
譯者簡介
劉靄儀
  畢業於淡江大學英文系,以翻譯商業英語及同步口譯為主,喜愛閱讀與旅遊。

推薦序 「以錢滾錢」才能累積更多財富(阮慕驊)  
導 讀 想做有錢人,要有正確理財觀念 (林奇芬)   
前 言 分享致富之道  
啟蒙篇 每個人都渴望成為有錢人  
入門篇 巴比倫首富的致富之道  
理財篇 增加財富的七大方法  
機遇篇 讓幸運來敲門  
致富篇 財富的五大定律  
守財篇 錢莊老闆的經營智慧  
保障篇 巴比倫的城牆  
債務篇 巴比倫的駱駝商人  
償債篇 發現失落的理財日記 
事業篇 通往財富的大門 
附 錄 巴比倫的歷史背景

推薦序
「以錢滾錢」才能累積更多財富 
  大部分上班族上班的目的是為了賺錢,為了「財富自由」。但卻有許多人入不敷出,每個月把薪水花光光,變成「月光族」。一個人有錢或沒有錢,不在於他聰不聰明,而在於懂不懂理財。本書首先提出「增加財富的七大方法」,目的是要幫助讀者脫貧致富;繼而深入討論「財富五大定律」,要為讀者建立正確的投資觀念,累積更多的財富。這些方法看似平淡無奇,因而常常被我們忽略,但這卻是巴比倫首富的致富之道。「年輕人總以為長者的智慧早已過時,因此不懂得珍惜。但你一定要記住,今天的燦爛陽光,也是你父親出生時燦爛的陽光,這陽光也將會照耀著你世代子孫,直到他們終老。」真正的智慧並不受時空所限制,理財之道在於如何克服人性的弱點。
  想要做有錢人,第一步是「儲蓄」,在不影響生活的情況下,把收入的十分之一存起來。如果一個人的月薪三萬元,把其中的十分之一拿來儲蓄,一年之後就能存到三萬六千元。要達到這個目的,除了要有決心和恆心之外,還要克制我們對物質的慾望。許多上班族經不起物質的誘惑,無法控制支出,不懂得量入為出,最終根本存不到什麼錢,更遑論投資和開闢其他財源了。
  要做有錢人,並非一朝一夕,而是聚沙成塔,一個銅板、一個銅板逐漸累積,把致富變成一種習慣。在過程中不僅累積了財富,也能學會許多投資的經驗和技巧。
  努力工作和儲蓄只是致富的基本要求,要做真正的有錢人,還得懂得投資理財的訣竅。「財富非常願意為那些聰明的主人工作,而且做得辛勤又滿足,因為它們總是找到可以賺錢的機會,所以財富能像原野中的獸群般以倍數增長。」
  現今社會,投資性商品琳瑯滿目,要把自己辛苦「儲蓄」的錢進行投資之前,一定要審慎再審慎,免得落得血本無歸的下場。要保住老本又可以以錢滾錢,本書列出了三個方法:
  「財富只會留在那些願意聽取意見,並懂得理財的人的手裡。」
  「如果把資金投資在自己不熟悉的地方,或未得到有理財經驗的人認可的事業或用途上,財富會遠離這些人。」
  「如果一個人強行做出不賺錢的投資,或跟隨那些詐騙或有陰謀的人,又或過分自信於自己粗淺的經驗和不切實際的投資,財富就會棄人遠去。」
  財富的降臨並非取決於運氣,而是取決定一個人的「態度」和「觀念」,因為態度左右了行為,觀念決定了決策,決策創造了機會。我誠摯的推薦本書給大家!
阮慕驊,NEWS98財經晚點名主持人、理財專家
導讀
想做有錢人,要有正確理財觀念
  歷史不斷更替,科技日新月異,但人性始終沒有改變,財富也一樣,相隔五千年,理財觀念同樣歷久彌新。
  每個人都渴望成為有錢人,但要如何才能獲得財富?除非你出生於富裕之家,否則只能按部就班,首先要努力工作賺錢;其次是做好財務管理,讓錢可以自行滾錢。
  巴比倫的榮光已捲進歷史洪流之中,但其留下的智慧卻依然適用於現今社會。本書透過小故事大道理的形式,闡述巴比倫富翁的理財智慧,既有權威感也增加了內容的可讀性。無怪乎本書在一九二六年出版時即受到銀行及保險業界的大力推薦,成為家喻戶曉、耳熟能詳的作品,並風行八十多年,暢銷三百多萬冊。
  故事一開始,是一群渴望成為有錢人的人拜訪巴比倫首富阿卡德,他們疑惑為什麼大家出身背景相同、教育相同、才智相同,而財富卻獨厚於阿卡德?阿卡德認為他們沒有學會理財之道,才會造成彼此的貧富差距。阿卡德之所以會成為人人羨慕的首富,是因為他除了努力工作之外,又懂得把賺到的錢進行適當的投資。他的方法十分簡單,概括言之只有七大原則:
  第一、努力工作,持續儲蓄:阿卡德認為,每個人都要有工作,擺脫貧窮的第一個方法是,工作的全部收入中只花十分之九,至少要保留十分之一儲蓄,長期累積。「學習讓你所賺取的金錢替你賺錢。讓它成為你的奴隸,讓它的世代子孫也替你賺錢。」
  第二、克制慾望,節省開銷:我們無法用薪資滿足我們的所有慾望,因為人有太多的慾望。在還沒成為有錢人之前,要克制內心的物質「慾望」,只花「必要花費」。必須「算準你的花費,在不動用超過收入的十分之九限額內,去負擔日常必需的開銷、享樂以及滿足值得滿足的慾望。」
  第三、勇於投資,以錢滾錢:儲蓄只是開始,要能讓所儲蓄的錢為你賺錢,才可以建立真正的財富。「從我微薄的收入開始,得到了很多黃金奴隸,每個都為我拼命賺取更多的黃金。與此同時,它們的子孫世代也在替我賣力賺錢,讓我的收入更加豐厚。」
  第四、謹慎理財,避免損失:「在拿出你的財富投資前,要好好的研究,要確保它會回到你的錢包裡。」世間並沒有快速致富的捷徑,「不要太相信自己的聰明才智……最好去問那些在理財方面有經驗、有智慧,並懂得如何幫你賺取利潤的人。」謹慎理財可以「阻止你已經飽滿的錢包,再度變成空空的。」
  第五、購買房子,長期投資:租不如買,可以透過向銀行借貸來購買房子。儘量在收入的十分之九額度內,於不影響生活品質的情況下,挪出部分金錢購買房子。「能夠擁有自己的房子,一個令自己引以為傲,並甘心付出努力的地方,會讓自己更有自信、更加努力,因為付出是有回報的。」「這樣累積財富會更快速。」
  第六、未雨綢繆,保障家人:「每個人都需要為未來的支出做好準備,以備日後不再年輕,或是因離世而無法再照顧家人等等,為這一切做好適當的安排。」
  你可以購買房屋和土地,等待增值,當你出租或變賣,就能確保未來的收入;此外,定存或購買保險也能達到這個目標。
  第七、增進技能,提升價值:「隨著智慧的增長,我們賺得更多。一個人如果對於自己的工作精益求精,他自然會得到豐厚的回報。」「在獲得經驗的同時,有很多事情是可以讓一個人生活得更富裕。」但要做到這個目標的前提是,我們要有賺更多錢的慾望,願意提升自己,從小錢開始賺,最終達成賺大錢的目標。
  除了存錢理財之外,本書也有二章闡述有關償還債務的方法。作者認為一個有債在身的人並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更無法讓家人的生活獲得保障。最後一章則述說工作的真義。「工作是我所知最好的朋友」,唯有從努力的工作中累積資本,方可言及理財投資,進而致富。
  這些觀念和我所撰寫的理財書籍《治富—社長的理財私筆記》可以說是相當吻合,期待讀者能汲取先人的智慧,建立正確的理財觀念,那麼成為下一個有錢人指日可待。
林奇芬,Money雜誌顧問、理財作家
前言
分享致富之道
  一個國家的繁榮昌盛,往往建基於其人民財富的雄厚。
  這本書的重點在於教導我們如何達成個人的成就。所謂的成就是指透過自身的努力,和根據個人能力所得到的成果。充分的準備是通往成功的要訣。我們在行動之前先要仔細思考,要思考的話則要徹底的理解。
  這本關於如何擺脫貧窮的書籍已變成經典理財秘笈。事實上,這也正是本書的目的:為那些對致富有野心的人提供深刻的理解,幫助他們賺錢、存錢和賺取更多的金錢。
  翻開本書的內容,讓我們把時光倒流回到巴比倫,一個孕育基本財經概念的搖籃。時至今日,這些概念仍被世人所認同和運用。
  對於新的讀者,作者很樂於跟大家分享這本書裡面的理財之道:包括如何增加存款、獲得更大的財富成就和如何解決個人的財務問題。這些都得到各地讀者的熱烈回響。
  對於那些把書中寓言毫不吝嗇地轉述給親朋好友、員工同事的主管,作者在此致上最大的敬意。他們認同書中的理財之道,更因為善用書中所主張的方法而獲得成功,沒有甚麼比這些更令人鼓舞。
  巴比倫之所以能夠成為古文明中最富裕的城市,是因為她的人民是當世最富有的人民。他們體會到金錢的重要性。他們實踐了正確的理財原則而賺取金錢、存錢和以錢滾錢,他們所得到的就是我們每個人都渴望擁有的──致富之道。
媒體報導
  理財名著《The Richest Man in Babylon》的作者George Clason說:「那些明白賺錢的簡明道理的人,總會有充足的錢。」*
  問題是賺錢的簡明道理到底是甚麼?
  朋友看了一套鬼片,請他簡要說出來,但他說得非常複雜,說了半天都說不完;同一個朋友看了一本理財書,請他簡要說出來,他不消一分鐘便把理財大道理說完——穩定收入、儲錢、別向人借錢、別借錢給人。
  就是如此簡單便可以成功地理財?也許,大道理實在過分顯淺得叫人們容易忽視了。
  李敏一言:很多人開Talk又出書教人如何致富,其實去聽Talk和買書的人正是他的致富方法。
  * Money is plentiful for those who understand the simple laws which govern its acquisition.
— George Clason
  《華爾街日報》:喬治.克拉森(George Clason)所寫的《巴比倫富翁的理財課》(The Richest Man in Babylon)
  常有人問我,財經新手該讀什麼書。現在,我終於找到了一個答案:《巴比倫富翁的理財課》。這本小書在那些不斷尋求自我提高的人群中頗有口碑。雖然它的名聲有點浮誇,但確是一本上上佳作。
  該書是商人喬治.克拉森自1920年代開始所寫的小冊子之合集。書中用語有點矯揉造作,古老的語言讀起來比較拗口。但書中所述之事卻很有說服力,難怪長盛不衰。
  別的先不說,這本書提醒讀者,積累財富其實非常簡單。別去管那些關於對沖基金、油價和日圓融資套利交易的長篇大論了,免得把思路搞亂。要想致富,記得經常存錢並逐年積累投資收益。
  自以為購物能讓你快樂嗎?克拉森指出,慾求不滿讓人不堪重負。自以為發現了熱門股?克拉森指出,對於那些不切實際地追求高收益和誤信騙子讒言的人來說,財富只會離他們遠去。
  《巴比倫富翁的理財課》本質上弘揚的是投資自律、推遲享樂和謹慎投資。他在書中寫道,收入的一部分要積蓄起來,不管收入多麼微薄,用於積蓄的部分不應少於十分之一。
  他還寫道,財富就像一棵樹,是從一粒小小的種子成長起來的。你積蓄的第一個銅板就是你的財富之樹的種子;你越早播種,財富之樹就會越早成長起來;你越是以不斷的儲蓄,悉心地呵護這棵樹,你就可以越早地在它的樹蔭下乘涼。
香港《太陽報》

入門篇 巴比倫首富的致富之道古巴比倫住了一個非常有錢的人,名叫阿卡德。他樂善好施,對人非常慷慨,對自己也是從不吝嗇。儘管如此,他每年增加的財富仍遠遠超過他的花費。他的兒時好友來找他時說:「阿卡德,你比我們幸運多了。當我們仍然為生計奔波時,你已成為巴比倫最有錢的人。你穿的都是綾羅綢緞、吃的是山珍海味、而我們只要讓家人有衣服蔽體、有食物果腹就已經很滿足了。然而我們曾經都在同一個起跑點上,跟相同的老師學習,玩相同的遊戲。不論是讀書或遊戲,你在各方面的表現不見得比我們更出色。但幾年間,你竟然比我們更受人尊敬。就我們的判斷,你也沒有比我們更勤奮工作或更忠誠。為什麼幸運之神卻眷顧著你,而忽略了我們?」阿卡德於是忠告他們說:「如果這些年來,你們的財富沒有比年輕時增多,那不是你們沒有學會如何理財,就是你們沒有觀察到箇中的道理。多變的運氣是一個邪惡的女神,她不會給任何人帶來永遠的好處。有時她因一時高興,予人一些不勞而獲的財富,卻使他們傾家蕩產。她會讓那些揮金如土的人很快就散盡千金,而一些受她眷顧的人則會變成守財奴。那守財奴因自知沒有賺錢的能力,而害怕去花他們所擁有的財富,甚至因害怕盜賊而陷入空虛和悲慘之中。可能還有一種人,他們雖然不勞而獲,但會想法子增加財富並繼續過著快樂、滿足的生活。但這種人很少,我只是聽說過而已。你們想想那些突然繼承財產的人,看看事實是否如此?」他的朋友承認,他們所認識的一些曾繼承財產的人,下場都如他所言。然後,他們懇請阿卡德告訴他們他是如何致富的,於是阿卡德繼續訴說他的故事:在年輕時,我環顧四周,發現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可以帶來快樂和滿足。我領會到唯有增加財富才可以擁有它們。財富是一種力量。財富可以讓很多事情都變成可能。可以用最好的傢俱裝飾家裡。可以啟航到遙遠的國度。可以用各國的山珍海味宴客。可以買到精雕細琢的金飾和寶石。甚至可以為眾神建造一座輝煌的廟宇。可以做任何的事情來滿足自己的感官和靈魂。當我領悟到這些事實後,我決定要得到屬於我的美好事物。我絕不願站在遠處看著別人享受。我絕不滿足於穿著粗布做成的衣服,而裝出一副很有尊嚴的樣子;我也無法滿足於在窮人中穿梭往來。相反地,我要讓自己成為這百花齊放的盛會中之座上客。你們都知道,我是一個商人的兒子。家族龐大,根本不可能繼承任何遺產;亦如你們所言,我並非天資聰穎;所以我明白,要是我想達成目標,我需要花時間去學習。每個人都擁有很多時間。但你們在座的每一位,卻讓寶貴的時間匆匆流逝。你們也承認,唯一讓自己引以自傲的,就是擁有可親的家人,此外則一無所有。至於學習,老師不是也曾教導過我們,學習有兩種:一種是學習我們所知道的;另一種則是訓練我們學習如何找出我們所不知道的。所以我決定要領悟出累積財富的方法。當我找到後,我把它當成我首要的任務,並加以實踐。如果我們在有生之年不及時行樂,待等到離開人世時才感到悲痛,這是多麼的不智!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