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標準差管理手冊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6月

六標準差管理手冊

作者:格雷.布魯
出版社:美商麥格羅‧希爾
出版日期:2005年12月22日
ISBN:9789861571942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225元

  六標準差是當今企業趨之若鶩的改善方案,  它能為企業創造幾近完美的產品和服務,  更能有效降低浪費、大幅提升獲利。  本書將告訴你如何將六標準差融入日常管理流程,  讓六標準差為你和企業帶來強大的競爭優勢與財務成果。  了解並在各個組織中應用六標準差原則的24堂課  六標準差是現今最當紅的一套改善產能與獲利的方法。它是指按部就班地運用解決問題的統計工具,把浪費的地方找出來量化,並提出步驟促成改善。實行六標準差可以消除多餘的變異、改變企業文化,並形成必要的基礎結構來提高及維持產能、獲利和顧客滿意度。  本書是在介紹六標準的基本觀念,並提供24個在職場上推動六標準差專案的基本重點。這本以成果為導向的手冊會仔細帶著各位經歷成功實施六標準差的各個階段,從建立指標到保持卓越不等,並告訴各位要怎麼利用六標準差來:  *減少誤差  *降低成本  *訂立事業指標  *規劃實施方式  *有效衡量  *監控與維繫改進成果  *描繪流程  *延續修正效果  *了解風險  *規劃控管方式  全世界有好幾百家公司都採用了六標準差,來消除多餘的變化、提高產能,並且創造出煥然一新的顧客滿意度。本書提供了實用的知識和建議,以協助各位蛻變為稱職的六標準差經理人,並且在將企業文化從自滿變成追求完美的過程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本書優勢  1.全書中英對照:本書全文中英對照,並有關鍵辭彙選輯與解釋,讓商務人士在學習新知的同時,還有機會加強商務英文能力,一舉兩得。  2.商管暢銷書內容濃縮精要:商務人士進修手冊書系擷取暢銷商管書之精要觀念,重新編寫而成,提供讀者內容一樣精采、卻簡單精緻的管理好書,幫助讀者以最短的時間、最快的速度,吸收當今最流行的管理新知。本書內容即為作者改編自暢銷書《六標準差管理 立即上手》(Six Sigma for Managers)一書。  3.重點清楚,簡潔易懂:本書將成功掌控六標準差管理的技巧整理成24個重點,先以簡潔的字句講解觀念,再提出3大重要觀念提示。讓讀者可以馬上了解,馬上吸收。每章並附有名言錦句摘錄,讀者除了吸收管理新知,更能從中學到智慧與哲學的思維。上市時機  近幾年在台灣採行六標準差的企業越來越多了,由於這個改善方案的實施對企業而言往往影響甚鉅,亟需各階層的員工與經理人的全力配合,才有可能真正達到目標成效。雖然六標準差的重要理論方法與工具有一定的複雜度,一般非專案人員不見得能馬上理解,而在實務上也未見得有此必要,但是由於六標準差的影響是全面性的,能否成功推行,仍然繫於企業全體人員的支持與配合。有鑑於此,一本適合各階層員工閱讀、精簡易懂的六標準差管理手冊,將有效協助企業人員迅速了解該方案之重要精髓,讓企業在推行方案時能更加順利,達成預期目標。作者簡介格雷.布魯(Greg Brue)  格雷.布魯是六標準差顧問公司(Six Sigma Consultants, Inc.)的總裁與執行長,曾為全世界一些最受推崇的公司實行過六標準差的做法。譯者簡介戴至中  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現為專職譯者,譯作包括《洞悉商場賽局》、《心耘》、《最無形的,最核心》、《革新人力資本策略》(合譯)、《24/7創新》、《贏利競賽》(合譯)、《EMBA系列:公司治理》(合譯)、《合力促進 再造奇異》等書。讀者鎖定  1.執行六標準差專案人員的工作重點備忘手冊:本書的內容精簡、濃縮集結重點觀念,相當適合作為六標準差專案執行人員的備忘錄。  2.實行六標準差之企業各階層員工的入門手冊:雖然六標準差的主要執行工作是由少部分相關人員負責的,但是這個改善方案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各個營運層面。因此,即使是非專案相關人員,也必須對六標準差有一定的了解,才能真正達到成效。

六標準差:一套改善方法
1.減少缺失、降低成本
2.訂立事業指標
3.運用統計
4.著重結果
5.仔細挑選專案
6.規劃實施方式
7.勾勒專案
8.有效衡量
9.了解流程
10.測試解決方案
11.監控與保持
12.開放、減少
13.發掘模式
14.研究相關性
15.描繪流程
16.鎖定功能
17.測試系統
18.延續修正的效果
19.找出關鍵少數成因
20.核對假設
21.了解風險
22.改正一切問題
23.規劃控管方式
24.維持所得到的好處

  六標準差是一套改善產能與獲利的方法。它是指按部就班地運用解決問題的統計工具,以便把浪費的地方找出來量化,並提出步驟來改善。  六標準差的故事起源於一九八○年代的摩托羅拉(Motorola)。一九八三年時,可靠度工程師比爾.史密斯(Bill Smith)斷定,偵測和檢驗並不能找出所有的產品誤差,顧客會找到誤差,而誤差則會使產品失靈。既然流程故障率遠高於最終產品檢驗的結果,史密斯認為,如果要解決誤差的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改善流程,以減少或消除一開始就出現誤差的可能性。他訂下了六標準差的標準,也就是近乎完美的99.9997%,並創造了這個名詞來稱呼這套方法。  邁可.哈瑞(Mikel Harry)是摩托羅拉的品質及可靠度工程師,他成立了摩托羅拉六標準差研究院(Motorola Six Sigma Research Institute),並且將這套方法進一步界定為不只是消除流程中的浪費。摩托羅拉當時的執行長鮑伯.嘉爾文(Bob Galvin)提倡六標準差,該公司也因為推行六標準差而在盈餘方面大有斬獲--十五年省下了超過一百六十億美元。  聯合訊號〔Allied Signal,也就是現在的漢威(Honeywell)〕的賴瑞.包熙迪(Larry Bossidy)及奇異公司(General Electric)的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也在他們的公司裡推行六標準差專案。聯合訊號一年省下了五億美元,漢威三年省了十八億美元,而奇異四年省了四十四億美元。其他公司也都省下了可觀的金額。  這些錢之所以能省下來,是因為原本的營運流程的變異很大,而變異則會導致誤差和浪費,並且耗費不必要的成本。大部分的公司是採用四標準差,也就是容忍每百萬個機會裡可以有6,210個缺失。採用六標準差則創造了一個幾乎是零誤差的環境,每百萬個機會裡只允許有3.4個誤差,所以產品和服務幾近完美(99.9997%)。而消除誤差就是消除不滿意。  六標準差是指提出困難的流程問題,並提供解決之道。六標準差可以消除多餘的變化、改變企業文化,並形成必要的基礎結構來提高及維持產能、獲利和顧客滿意度。  六標準差是以統計的方式來衡量及反映流程的真正功能,並把這些特性換算成每多少筆產出的誤差數,以及流程的成功率或失敗率。而它的價值則在於,把企業文化從自滿變成追求完美。  如果要發揮六標準差的效果,從上到下各階層的經理人就必須全力投入資源,來發起、提倡、執行和支持六標準差專案。這意味著要給予員工訓練、資源、知識與權力來解決問題,然後相信他們的做法。  最後,各位在看這本書時請記住,它只是在概述六標準差及其工具和流程。市面上還有很多書可以協助各位更深入地了解這個主題,包括我所寫的另外兩本書:《六標準差管理立即上手》(Six Sigma for Managers)及《六標準差設計立即上手》(Design for Six Sigma)。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