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美術史三:從印象到抽象(7CD)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7月

西洋美術史三:從印象到抽象(7CD)

作者:蔣勳
出版社:竹科廣播
出版日期:2011年10月20日
ISBN:9789860736014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1422元

  十九世紀的西方藝術流派層出不窮,百家爭鳴。結合政治的改革、經濟的繁榮,結合科技的發明,結合人性的解放自覺,西洋近現代的美術史,更是一部不斷向高峰挑戰的歷史,每一個畫家都充滿自信、昂首闊步,這是一段西方美術史上的「白話文運動」,每個藝術工作者都拋卻舊有的表現形式,不斷嘗試開創自己的風格。
  蔣勳老師在第三套中從秀拉、梵谷、高更、竇加、羅特列克一直講到畢卡索、包浩斯,畫家從室內走向戶外,從寫實走向內心世界,更多元的描繪社會每一個層面。
  ※7張CD,共13集,總長400分鐘

13集節目目錄1.都市.印象 2.新印象主義3.梵谷4.高更5.羅特列克 6.塞尚 7.先知畫派 8.畢卡索   9.新時代的美學 10.維也納分離畫派  11.德國表現主義  12.俄羅斯的前衛運動  13.抽象畫派與包浩斯


打開世界的窗口◎蔣勳
  「西洋」是一個頗籠統的名稱。「西洋」似乎已經專指歐洲,特別是西歐的範圍。
  我講「西洋美術史」以地中海區域的古代開始講起。包含北非的埃及、南歐的希臘、西部亞洲的波斯,乃至於義大利、西班牙、法國......,大多圍繞著地中海區域發展。
  希臘羅馬時代,逐步包容地中海週邊的藝術形式,發展成一支脈絡可循的美學傳統。雖然朝代遞變,仍然可以找尋出一條清晰的線索。承繼的關係,也和「中國美術史」一樣源遠流長,而且,時至今日,仍然有強大旺盛的創造力。
  古希臘的雕像美學,仍然是西方今天繪畫或雕塑的範本。希臘的建築柱頭形式,不只仍然見於今天西方的現代建築形式之中,甚至,也已成為全世界建築元素的一部份。羅馬時代的「拱」(Arch) 更是影響長久,一直主導著西方建築的空間理念,否則,語言中不會把「建築師」稱為Architect,把「建築」稱為Architecture,字根都在ARCH。
  十七世紀以後,西方的創造力活躍壯旺,推陳出新﹔到了十九世紀,流派層出不窮,百家爭鳴。結合政治的改革、經濟的繁榮,結合科技的發明,結合人性的解放自覺,西洋近現代的美術史,更是一部不斷向高峰挑戰的歷史,讓觀賞者賞心悅目。
  中國美術史恰好較早過了它的高峰,在近現代進入了較沉滯的階段。
  美術反映一定的歷史條件。今天無論西方或中國,都不再是封閉的體系,在驚天動地的歷史漩渦之後,重新爭取主流,有主體性的認知,有世界性的視野,才可能從迷失中清醒,再創新的美術高峰罷。
  在廣播中整理了「西洋美術史」,是在百年封閉之後,想為自己打開一扇世界的窗口,藉此與更多懷抱信心與願望的朋友互勉。──因為「美」,我們就可以繼續前去。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