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與安全:安全批判、民主化與台灣電視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7月

危機與安全:安全批判、民主化與台灣電視

作者:任格雷,蔡明燁
出版社:幼獅文化
出版日期:2003年03月20日
ISBN:9789575744335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360元

  這是一本以不同觀點思考台灣安全與海峽危機的作品,根據台灣近年來民主化進程與媒體改造之路,解讀「安全與危機」的新義。  台灣是幫助我們在新世紀重新詮釋「危機與安全」的極佳案例,本書以平實的筆調,叩緊台灣地緣政治之特殊經驗,另以民主化、全球化、人權及傳播權的分析角度,提綱挈領的導引讀者回顧電視媒體於本地的演變歷程。全書可見作者極富洞察的真知灼見與客觀睿智的歷史眼光,而那份對福爾摩莎的殷切期許之情更於字裡行間流露無遺。作者簡介  任格雷(Dr. Gary Rawnsley)英國諾丁罕大學(University of Nottingham)政治學院資深講師,兼任亞洲太平洋研究所(Institute of Asia-Pacific Studies)所長暨法律社會學院副院長。曾任國內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訪問學人。著有《廣播外交與政治宣傳》(Radio Diplomacy and Propaganda)、《推銷台灣》(Taiwan’s Informal Diplomacy and Propaganda),與蔡明燁合編有《亞洲的祕密冷戰,1945–65》(The Clandestine Cold War in Asia, 1945–65)、《大中華政治傳播:認同的建構與反映》(Political Communications in Greater China: The Construction and Reflection of Identity)。著/譯者簡介  蔡明燁(Dr. Ming-Yeh Tsai Rawnsley)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學士,英國里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傳播學碩、博士,現為英國諾丁罕大學亞洲太平洋研究所研究員,兼任英國國際研究協會(British Internat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新聞編輯。著作包括《媒體世界》(幼獅)、《英倫書房》(生智),譯有《媒體與政治》(木棉)、《推銷台灣》(揚智)等。

第一章 緒論第二章 電視與威權體制第三章 媒體與反對運動第四章 廣電媒體與民主化第五章 公共電視與市民社會第六章 全球化第七章 卷後語參考書目

踏上民主化的不歸路--廖達琪(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  美國開國先賢之一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總統曾經表示:「如果要我在『有政府而沒有報紙』或『有報紙而沒有政府』之間選擇,我寧可選擇後者。」這可能是對媒體存在的重要性及優先性最誇張的說法,誇張到可以完全沒有所謂政府治理及國家安全存在之考量。這種對報紙媒體的重視也反映在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中:「國會不得制定任何法律剝奪言論或出版自由。」而各種民主理論的論述及經驗檢證顯示,資訊流通及新聞自由的保障已是共通的律則。換言之,要建置及運作民主,此為必要條件之一。不過,政治體制運作的真實面總有許多灰色地帶,讓這條民主社會的基本律則落實的時候,不免遭受頓挫。  以「安全」為名,進行對媒體的管控及檢查,是所謂「新聞自由」律則最常遇到的挑戰,本書試著爬梳「媒體」與「安全」間糾葛的關係,並以台灣為個案,詳細分析了台灣在民主化過程中,權力當局曾經以「國家安全」為名,試圖對媒體做各種的掌控,並將其對「安全」的概念,透過媒體來傳達進而影響社會大眾。但各種媒體還是在威權的縫隙中找到出路,對反對運動的凝聚、成形、運作也有一定的影響力,甚且到西元2000年,由當初的異議反對者組成的民進黨獲得了總統大位,原來建構的「安全」迷思(如國民黨執政,共產黨不來)亦受到挑戰,媒體一方面是此種迷思的傳聲工具,一方面又是帶動民主化的推手之一,來摧毀這種迷思的正當性。其間,媒體對台灣民主化雖功不可沒,但媒體對舊有「安全」迷思的維護,也扮演著一定的角色。  對「新聞自由」構成挑戰的另一種力量,是商業市場及全球化的趨勢,這也是本書另一個企圖,不僅是從安全批判理論來探看媒體的國家傳聲角色,也試圖從新馬克思主義、文化帝國主義、民主傳播等理論模型來解析:資本市場的運作下,即便在民主國家中看似自由的媒體,實質上卻缺乏真正的獨立性,通常是被少數甚至是跨國的財閥壟斷經營權,一方面傳送的訊息是符合文化帝國的價值及利益;另一方面,為了在市場競爭中求得利潤,各種節目報導不求深入、不重品質,曲低而和眾,事實上阻礙了資訊的自由生產及流通。所謂的「新聞自由」流於表象,如果要深究,便會提出一連串的疑問:誰控制媒體?誰能接近使用媒體?誰的世界觀(社會真象)受到呈現等等。而台灣在解嚴後的媒體狀況雖是百家爭鳴,但內容品質的低落、互相的複製、新聞業被消遣為製造業等,在在反映了媒體雖然顯得開放多元,但實質內涵仍然貧乏單調,甚至被稱為「弱智媒體」,本書也針對這些議題提出了深刻的分析。  民主不能沒有自由的媒體,但實際的民主化過程中,「新聞自由」卻總不免依附於商業化力量的羽翼下,有沒有解方讓媒體真的自由獨立呢?本書提出了一些想法,包括應有公共投資的媒體以及較健全的市民社會等,作者也分析了台灣的景況,但看來問題仍多,最後的解方似乎仍是來自媒體新聞從業人的自尊自重及專業精神,這些自律要求能有多牢固,以抵擋金錢的腐化及權力的壓迫呢?作者於書中並未多談,留待讀者自己去尋思。  無論如何,台灣已發展出民主社會,「新聞自由」的保障及貫徹應是不歸路,本書作者也期許民主化中的台灣媒體可以更開放、多元,尤其在「安全」的觀點上,媒體的角色和責任是要幫助個人乃至國家得到更大的安全感,如何達到此一目標,想來舉凡媒體的國際流通、市民社會的監督要求,以及國家對媒體的愛恨交織,都仍可視為督促媒體進步的力量。  《危機與安全》是一本具有企圖心的書,各篇章中有許多層次的理論觀點,以及長達50餘年的台灣個案回顧研討,讓讀者從任何一章節切入,都能發現值得思索再三及深入探討的論述和議題!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