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的社會課:從阻撓議事到邊際效應,搞懂世界的真實運作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6月

大人的社會課:從阻撓議事到邊際效應,搞懂世界的真實運作

作者:劉炯朗
出版社:時報
出版日期:2018年01月02日
ISBN:9789571372440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270元

阻撓議事、邊際效應、風險投資……
現實社會裡的政治、經濟、環境與倫理等種種環節,你真的懂嗎?
一口氣搞懂世界的真實運作!

  我們的社會為什麼是現在這樣子?各種複雜的倫理、公民議題又該從哪個角度理解?誠實為何是最好的策略?如何思考死刑存廢的正反面?什麼是真正的平等與自由?一滴水如何影響我們的未來?

  中研院院士劉炯朗學識淵博,廣泛涉獵各領域的知識,在他豐富的比喻和生動的故事帶領之下,不論是看似難懂的經濟學理論、讓人卻步的環境科學觀察,亦或值得再三反思的倫理價值觀,全都化為一篇篇淺白易懂的文章,引領著我們更加明瞭這個世界,輕鬆愉快地補足社會課學分!

作者簡介

劉炯朗

  麻省理工學院電腦博士。

  為國際知名的電腦資訊學者,在即時系統、電腦輔助設計、VLSI布局、組合最佳化、離散數學等領域均有傑出之貢獻。曾先後當選美國電子電機工程師學會(IEEE)會士、美國計算機協會(ACM)傑出會員。2011年榮獲有「電子設計自動化界的諾貝爾獎」之稱的卡夫曼獎(Phil Kaufman Award);2014年獲IEEE基爾霍夫獎(Gustav Robert Kirchhoff Award);2015年獲中國計算機科學協會海外傑出貢獻獎;2016年獲ACM/SIGDA先驅成就獎。

  曾任教於麻省理工學院及伊利諾大學,1998至2002年間擔任臺灣國立清華大學校長,作育英才無數。其於1973年發表於Journal of the ACM之論文截至2015年被引用超過一萬次,影響極大。並以資訊工程之國際學術聲望,2000年獲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是國際上聲譽卓著的科學家、教育家。

  2005年起,在竹科IC之音主持談話節目「我愛談天你愛笑」,以幽默的談吐及豐富的學養暢談科學、文學、歷史、科技發展等各領域的知識,深得大眾喜愛,迄今已出版十餘本科普、散文作品。

  著作
  《語文力向上:國文課沒教的事3》
  《公民課該學的事:從自己出發,和社會好好相處》
  《你沒聽過的邏輯課:探索魔術、博奕、運動賽事背後的法則》
  《從輪子到諾貝爾:學校沒教的創新發明》
  《劉炯朗讀三字經:國文課沒教的事2》
  《學校沒教的邏輯課:發現八卦、婚姻、網拍背後的定理》
  《國文課沒教的事》
  《下課後的奇幻補習班》
  《一次看懂自然科學》
  《一次看懂社會科學》
  《20不惑──大學校長親授33堂生涯必修課》

PART Ⅰ_公民
為什麼他們要「阻撓議事」?
死刑存廢停看聽
從交通事故看社會的進步

PART Ⅱ_倫理
握有代表結果的證據和數字,一定能反推原因嗎?
誠實是最好的策略
什麼是奧林匹克精神?
皮洛士的勝利
也談平等與自由

PART Ⅲ_環境科學
一滴水,看天下
水到底是什麼?
滋養萬物的水
水的未來

PART Ⅳ_經濟學
了解風險投資與創業資金
跟孔子一起學「行銷四P」
用一顆茶葉蛋學會邊際效應

握有代表結果的證據和數字,一定能反推原因嗎? 每一件事情的發生都有前因,每一個動作都有其後果;因果關係有時候很簡單和明確,有時候卻很複雜和模糊。 宗教裡,基督教有行善的人會登天堂,作惡的人會下地獄的教義;佛教有輪迴的說法,《大藏經》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說的就是前世做的是原因,今生受的是結果;今生做的是原因,來世受的是結果。 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醫學、工程各種領域裡,我們探討研究的往往也是原因和結果之間的關係。用力一推是原因,車子往前走是結果;吃了不清潔的食物是原因,上吐下瀉是結果;颱風來了是原因,蔬菜價錢上漲是結果。 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結果,想找出其原因;有些時候,我們知道了起因,想預測其結果。怎樣追尋前因後果、來龍去脈,是個既有趣也重要的課題。 *追溯來龍去脈,找出那個原因* 很多重要的發明和發現都是由於先看到了結果,倒過頭來追問,然後才找出原因的。牛頓看到蘋果從樹上掉下來,找出地心吸引力是原因;後來推而廣之,我們了解地球和月亮之間的吸力是原因,潮水的漲落是結果。 舉兩個醫學知名案例。幾百年來,醫學界都認為胃潰瘍是由胃酸引起,食物和情緒會導致胃酸的分泌增加,因而引起胃潰瘍。澳洲醫師巴里•馬歇爾(Barry Marshall)和羅賓•沃倫(Robin Warren)則在一九八二年發現並證實,胃潰瘍是由幽門細菌所引起。這個結果除了改變前人錯誤的因果關係,也讓診斷和治療胃潰瘍變得更容易且有效,兩人因此獲得二○○五年諾貝爾醫學獎。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