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文化與公民社會︰中國現代歷程的文化研究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7月

民間文化與公民社會︰中國現代歷程的文化研究

作者:高丙中
出版社:北京大學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01日
ISBN:9787301142974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287元

在諸學科的分工中,人類學是關于異國、異文化的日常生活之學。這種定義的人類學,要納入中國社會科學的體系卻不是容易的事情。發達國家的人類學主要是調查異國他鄉(又主要是發展中國家、“落後社會”)的學問,發展中國家的學者模仿來他們國家做調查的(西方)人類學家的做法在自己國家進行類似的研究,發展成“家鄉人類學家”。他們是在西方人類學家對世界的表述框架中開展對于自己社會的表述。只有在下述條件同時具備的情況下,他們才會走出去看世界並表述世界︰1)他們的國家在突破世界政治經濟格局,2)他們不滿已經表述的世界圖景,3)他們具備國外田野作業的經濟條件、知識工具(如對象國的語言)、社會路徑(進入具體社區的社會關系)。這恰恰就是中國的當下狀態,所以就有中國的人類學田野作業成規模地走向世界。 排在文集第一篇的文字是在記錄,最後一篇文字完成得最晚(2008年1月整理),也是在記錄。這種記錄像是流水賬,也顯得有所選擇,關懷著呼之欲出的一些東西。人類學是從日常生活的普通性中做出文章來,那些驚天動地的事件是政治學、歷史學佔據著的研究對象,我們混跡于小地方的普通人的生活中也無緣見證大事件。寫流水賬寫出文化,那是一種預期,我將在進一步的調查中落實。

第一編 民間:學術與國家的在場  民間文化的復興:個人的故事  民間的儀式與國家的在場  從人生意義的設計看家族文化的復興  日常生活的現代與後現代遭遇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整合性的學術概念的成型 第二編 民族與文化研究  東北駐屯滿族的血緣組織——從氏族到家族再到家戶的演變  文化影響與文化重構——土族的例子  中國民族文化的多樣性與族際文化共享  主文化、亞文化、反文化與中國文化的變遷  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的踫撞與會通  精英、大眾與民間的文化分層  社會轉型時期的文化戰略——追求文化整合還是文化平衡?  西方生活方式研究的理論發展敘略 第三編 民族國家的時空框架  現代化與時空設置的轉型:以土族為例  聖誕節與中國的節日框架  端午節的源流與意義  民族國家的時間管理——中國節假日制度的問題及其解決之道  作為一個過渡禮儀的兩個慶典——對元旦與春節關系的表述 第四編 邁進公民社會  社會團體的合法性問題  社團合作與中國公民社會的有機團結  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課題的民間信仰  一座博物館——廟宇建築的民族志——論成為政治藝術的雙名制  中國的公民社會發展狀態——基于“公民性”的評價 第五編 民族志的書寫問題  中國社會科學需要培育扎實的民族志基本功  民族志發展的三個時代  民族志的科學範式的奠定及其反思  以法律多元為基礎的民族志研究 人類學反思性民族志研究:一個範式的六種嘗試 中國民俗學的人類學傾向 民族志是怎樣“磨”成的?——以貝特森的《納文》為例 第六編 以國外世界為田野 人類學國外民族志與中國社會科學的發展 近距離看美國社會:石河鎮田野作業筆記‧預調查篇

文集中發表最早的一篇是《現代化與時空設置的轉型︰以土族為例》(1994)。這項調查是受費孝通先生委派,由我和潘乃谷教授在兩個夏季到青海的田野作業所完成。我在北大社會學系做博士後的前後,受先生委派做了東北滿族兩個社區的調查和青海土族兩個社區的調查,這給了我親歷多民族文化的機會,使我終身受益。在青海的調查,因為有潘老師的幫助,完成的研究成果要多得多。不過,上文能很快完稿並及時發表,要感謝啟功先生培養的博士劉石兄的督促。他和謝謙、馬克鋒是我攻讀博士學業期間的玩伴和諍友,當時在《傳統文化與現代化》雜志做編輯。 如果把這篇文章排在第一篇,我覺得也能夠反映我的研究興趣在這個時間跨度的連續性。那時,我用青海土族的小社區個案嘗試思考共同體的時間設置和空間設置,十年後我花不少的精力思考民族國家的時間制度和文化空間的議題。我受劉魁立先生和李龍吟先生等的委托,負責策劃了針對中國近代以來的時空設置問題的兩個國際會議,一個是2005年2月的“民族國家的日歷︰傳統節日與法定假日國際研討會”,一個是2007年2月的“文化空間︰節日與社會生活的公共性國際研討會”。 時間制度的國際會議背景是知識界推動主要傳統節日假日化的努力。我們在會議之前已經在劉魁立教授的指導下完成了中央精神文明辦公室委托的一項論述傳統節日的現代價值的課題。我在為會議草擬的主旨中說︰ 現代化運動改變了所有的傳統社會。所有的現代社會都以自己的方式保留了一定的傳統文化。在傳統與現代(後現代)的復雜關系中,時間制度及其觀念都處于關鍵地位。現代社會的時間設置包括三個大的方面,一是歷史傳承的、體現為民俗活動的節日,一是現代的、舉行官方正式儀式的紀念日,一是國家法定的假日。一個國家在特定時期的假日制度對于民俗節日和現代紀念日具有不同的取舍,形成不同的結構,反映不同的力量對比,呼應不同的社會訴求。法定假日通過在民間節日與官方紀念日之間的一個妥協方案來反映國家與社會的關系。對于這種時間結構的調查研究,有益于我們認識這個時代和這個國家的文化的定位、緊張關系、發展趨向。 節日問題是近些年中國社會上上下下都十分關心的議題,今天又被聯系到假日問題上。節日問題在實踐層面要落實到假日制度上,因此我們要探討假日制度的更優方案。而且,節假日問題在深層反映的是傳統與現代、民間與官方、民族與國家、文化(價值)與器用(效率)的大問題,因此我們要推動必要的理論思考。 我在會上的主旨發言是發表在《開放時代》2005年第1期的《民族國家的時間管理︰中國節假日制度的問題及其解決之道》。現在,國務院已經公布了把主要傳統節日納入新的公假制度的方案。我們自然很高興我們曾經以一介書生的身份建設性地參與了國家的一項重要制度的改革過程。但是,我們的文字並不是政研室工作報告,而主要還是關心傳統民間節日與現代國家公假的關系所體現的公共文化問題。這個大問題在節日與假日的關系上得到了緩解,但是在社會生活的其他方面需要跟進同樣的學術關懷。 文化空間的國際會議背景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世界範圍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運動。我在為會議草擬的主旨中說︰ 在一個充滿差異和多樣性的時代,如果沒有基本的“公共性”的保障,一個社會就難以有效運轉。政府以及知識界對于國家的一個重要責任就是保證社會的公共性邏輯能夠有效運行,為民眾生活在一個有序社會乃至和諧社會而提供公共文化的服務。……其實,當前關于節日的議題,如傳統節日民俗的傳承、節日的假日化,等等,是要落實到公共的文化空間才有望解決的問題。 中國社會依托自己的文化空間運行自己的公共性邏輯,這些邏輯在現代遭遇了巨大的沖擊,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並通過吸收外來的因素而成為一個復雜的混合體,從節日的文化結構演變到當代的情形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一特點。公共空間,特別是公共的傳統的文化空間,是公共性的栽體和運作領域。“公共空間”、“文化空間”這些範疇能夠較好地見證民眾生活的歷史過程和現實狀態,我們從中也可能正面地展望我們的社會前景。同時,“文化空間”還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的一個關鍵概念,使之與中國特色的社會現象相餃接,可為我們從事這方面的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 ……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