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學者看臺灣:二十一世紀臺灣社會考察與分析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6月

旅美學者看臺灣:二十一世紀臺灣社會考察與分析

作者:魯曙明、田憲生
出版社:秀威資訊
出版日期:2004年12月06日
ISBN:9789867614742
語言:繁體中文

  《旅美學者看臺灣:二十一世紀臺灣社會考察與分析》由19篇文章輯成,作者均為中國旅美社會科學教授協會會員。本書各篇文章皆係作者根據自己對臺灣社會的考查和深入研究,結合專業研究興趣,撰寫各自的主題立論篇章。  本書內容翔實,觀點新穎,論述獨到,對增進兩岸之間的瞭解將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有助於架設兩岸溝通的橋梁。本書亦將成為臺灣問題研究方面一部不可或缺的資料,具有以下主要特點:一、翔實的第一手資料二、跨學科研究方法三、獨特的比較視角  我們相信,本書將會受到研究臺灣問題的學者,各級政府工作人員以及所有對臺灣問題和兩岸關係感興趣的讀者的歡迎。作者簡介本書二十位作者均為中國旅美社會科學教授協會會員,如下述第1篇 李捷理,美國俄亥俄大學。第2篇 潘佐紅,美國西康乃狄格州立大學。第3篇 肖經建,美國羅德島大學。第4篇 田憲生,美國丹佛大都會州立學院。第5篇 聶光茂,美國斯蒂爾門學院。第6篇 郝志東,澳門大學當代中國研究課程。第7篇 陳甬軍,廈門大學經濟研究所教授、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研究員、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富布萊特研究學者。     晏宗新,廈門大學經濟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第8篇 許光秋,美國Friends大學歷史系。第9篇 李小兵,美國奧克拉荷馬大學西太平洋研究所副所長。第10篇 洪浚浩,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傳播系。第11篇 張文瑜,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廣告學系。第12篇 俞燕敏,美國橋港大學。第13篇 陳致遠,美國北卡Appalachian州立大學。第14篇 令狐萍,美國密蘇裏杜魯門州立大學歷史系。第15篇 羅競,美國布魯斯保大學。第16篇 魯曙明,美國紐約市立大學布魯克林學院。第17篇 周梅,美國奧克拉荷馬大學。第18篇 黎嶽庭,美國明尼蘇達州立大學民族與全球學系教授兼系主任。第19篇 張傑,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院。

第一部分 政治與經濟9  臺灣“本土化”的風險之旅李捷理11  民主化進程和經濟增長  ──對臺灣的個案分析潘佐紅41  臺灣的消費者保護肖經建75  臺灣經濟建設中的勞工和勞工法田憲生93第二部分 兩岸關係與兩岸政策  用對策論分析臺灣問題聶光茂109  在戰爭與和平之間──論臺灣民族主義運動中知識份子的角色及其道德困境 郝志東143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海峽兩岸經濟關係的走向及對策陳甬軍、晏宗新171  美國與臺灣關係述評:1979-1989許光秋191  美國對臺灣政策的歷史演變與特點李小兵207第三部分 媒體與政治  全球化趨勢下的臺灣傳媒洪浚浩237  臺灣的政治廣告與選舉張文瑜261  臺灣廣播電視媒體中的政治俞燕敏281第四部分 教育與文化  臺灣的起飛與教育陳致遠317  從臺灣社會的發展看臺灣留美運動的興衰令狐萍335  談臺灣的拼音改制羅 競361第五部分 宗教、婦女與社會  佛教──臺灣社會的道德力量魯曙明375  臺灣與新疆少數民族婦女比較周 梅395  孫中山先生的民族“求對欲”以及(大)中國在全球化中的民族靈魂工程的擴建黎嶽庭409  集體主義文化還是個體主義文化?─當代中國社會中的人際關係再剖析 張 傑431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