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生命沒有一種絕對:走向世界盡頭的1460天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6月

也許生命沒有一種絕對:走向世界盡頭的1460天

作者:康康(許恆康)
出版社:沐風文化
出版日期:2020年08月07日
ISBN:9789869760645
語言:繁體中文

生命真的有一種絕對嗎
曾幾何時我們忘了自己的初衷,只剩那努力擠在洪流中的軀殼呢?
 
  「我們往往記住的不是某天,而是某些時刻。」—切薩雷·帕韋斯
 
  起初,只打算去紐西蘭打工度假,豈知餅卻愈畫愈大,改去澳洲賺取旅費後,出發環遊世界,踏上浪跡天涯1460 天的路。
 
  爬過青藍到快被吸進去的冰河到百獸齊奔的黑暗大陸、雙眼見證了那些年代只能用推算的古文明、親口嘗過能通靈的死藤水和怎麼也忘不了的巴塔哥尼亞(Patagonia)。
 
  若世界是一本書,台灣是段落,那麼康康想說,旅行於各國,就如走進驚奇的章節。途中不斷邂逅各國的人事與物,吸收以往生命經驗中從未想像過的那些人生養分。曾經的困惑與迷惘,也似乎一刻刻越見清晰,迷霧早已在不知不覺中散去。但這些時刻是如此銘心,於是,他把這些流浪的故事帶回來。
 
  書名《生命沒有一種絕對》是取自同五月天歌詞中「如果我不曾走過這一遍,生命中還有多少苦和甜美」。人生想怎麼走、該怎麼走,也沒有正確答案,沒人能給你答案,總是要自己靠雙腿走過才知道。
 
共同推薦
 
  背包旅人 藍白拖
  旅人作家 雪兒CHER
  環球旅人 張逸帆   
 
專文推薦
 
  暢銷作家/高雄觀光代言人  旅行沙舟 張J
  旬印文創負責人 天寒

作者簡介

許恆康

  嗨大家好,我是康康。

  喜歡攝影、旅行、寫作、登山、歷史、文化,興趣千奇萬變。戒不掉的旅行成癮,憑著一身熱血與信念邂逅陌生人與美景,用鏡頭與文字收集世界各個角落的所見所聞。

  至今,旅行足跡遍布六大洲74國。

  FB粉絲團 www.facebook.com/wellkangtoworld/
  Blog www.wellkangtoworld.com/
  Instagram @wellkangtoworld

專文推薦
張J
天寒
 
契 
日本
最後一根稻草
 
澳洲
南半球的紅土大陸
 
紐西蘭
穿越東格里羅山(Mount Tongariro)
威靈頓的老奶奶
初次邂逅冰河
 
印尼
苦澀,被蹂躪的信任
 
泰國
大城回憶與純真笑容
 
台灣
睽違二十七個月的母港
 
立陶宛
波羅的海驚魂記
 
義大利
嘗試搭便車去威尼斯
魔幻水都遇見神秘面具工匠
黑色貢多拉與威尼斯的甦醒
 
希臘
肯德基事件
眾神的諸島
 
土耳其
峰迴路轉,簽證差點過期了!
 
伊朗
前進波斯帝國
榮光色拉子
古老禮儀的塔洛夫
 
以色列
窒息的耶路撒冷
 
約旦
佩特拉與荒漠瓦地倫
 
肯亞
奇妙的黑暗大陸
去地獄騎單車囉
野性非洲的咆嘯─馬賽馬拉
 
坦尚尼亞
三蘭港記憶
賭博誘惑
坦尚鐵路見聞
 
羅馬尼亞
馬拉穆雷什之便車奇遇
 
祕魯
失落印加
 
玻利維亞
大地之母的死藤水
 
智利
洗滌心靈的百內健行
差點出山難了!
燃燒碧綠的三塔日出
 
後記 歸來

推薦序
 
如果這世界有一萬個旅人,那麼就有一萬種旅行方式
暢銷作家/高雄觀光代言人  旅行沙舟 張J
 
  每個旅人都踩著步伐、帶著目光,在獨立時空下、巍巍大地上,留下獨一無二的軌跡。
 
  康康與我就是非常不同的旅人典型。我大部分旅行發生在職場生涯中,透過出差的腳步感知世界;而康康則是自校園畢業後,便一直努力走在旅途上的「職業旅者」。
 
  環遊世界那4年,他已看過太多風景、睡過太多客棧、吃過太多異國路邊攤、攻克太多路線。這些事蹟,別說是一本書了,花七天七夜恐怕都講不完。
 
  難得的是,在敘述這麼一場宏大經歷時,他不急於灌輸資訊、描述表象(縱使那些素材已足夠成書)。他的文字有情,總留下一部分,拿來刻畫路途上的人。
 
  人因旅行而謙卑、旅行則因人而特別。讀康康的文字,你不僅將透過他的目光窮盡世界角落,也將透過他的話語,和世界旅人一同歷險、一同悲喜、一同讚嘆這顆星球獨有而多變的美麗。
 
那個我們再次嚮往/相忘的遠方
旬印文創負責人 天寒
 
  2020年伊始,大小災難紛至沓來,人心惶惶、為生計健康所苦之餘,「遠行」似乎已成網路社群大啖回憶聊表安慰的曖昧詞彙。小至身邊,我們設下隔離、自我防衛,盡可能包覆好自己,迎接現實世界的疫病摧殘;大至國家社稷,大國的政治角力,風起雲湧的社會運動,拽拉著我們破繭而出,重新認知眼前—或說螢幕中的—這個世界,是那麼美麗且殘暴,如一頭森然巨獸,溫順外表下藏著利爪。
 
  我們曾在路上,而今蝸居家鄉。究竟該如何面對,那個已然相忘的遠方?
 
  自己在經營旬印期間有幸認識本書作者,從他幽默的談笑到無比認真的演講姿態,那1460天的人生巡航,風風火火的大地獨行,恐怕不只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或「增廣見聞」這類陳舊詞語可簡單概括形容。無論是荒僻鄉間的驚險奇遇,腐敗海關的層層刁難,苦行趕路的福至心靈,或餐風宿露的無限滿足,都歷歷在目,全是在路上的旅人們啊,彼此圍著篝火取暖的最佳薪柴。常常遇上此類旅者,話不用多,彼此頻率對上,就能默默在內心底相接出廣袤無垠的原野,故事似朔風百轉千迴,景物冰結又溶,滋味各自上心,終於相視而笑、點頭祝福。
 
  北島的詩句是這麼說的:「悲歡離合總在地平線之外,眺望是一種青春的姿態」在這個不敢回望,卻道天涼好個秋的年紀,展讀許康康的文字:平實卻帶有蒼勁,輕易地便走進了作者的回憶與反思裡。於是在那些看似日常的遠行故事中,我們不禁移情投影,彷彿自己也身處每一個枯榮的場景裡,走過爛泥和石板路,心裏再度升起了對未知的渴望;地平線之外,即便青春不再,也值得我們一次、再一次的奔赴,不為離合悲歡,單單只為了
 
  ——那個,讓我們再次嚮往的遠方;讀畢此書,我已等不及眺望。

大地之母的死藤水 亞馬遜地區薩滿教的聖物死藤水(Ayahuasca),克丘亞語(Quechua)的意思為死亡與靈魂之藤。南美洲各原始部落的靈媒薩滿(shaman),舉行儀式時會飲用死藤水,提升自身通靈的效果,增加靈性感受力,借以連接大地之母,也有可治療癌症的說法。 現今死藤水的性質逐漸轉變,成為觀光產業的一部分,許多背包客對其通靈效果仍有所憧憬。 為何死藤水可以通靈呢?一種成分扮演著關鍵角色「DMT(Dimethyltryptamine,中文:二甲基色胺)」,自然的致幻物質,現代科學稱之為致幻藥劑,但以薩滿的說法是通靈媒介,他們相信死藤水可以打通人類的五感,提升頻率到常人難以企及的境界,說得再玄一點,即是靈魂的世界。 靈性的限制的被拿掉,感受到平時無法知覺的事物,因而轉變看世界的角度,某種程度上改變了自己,所以也有人稱死藤水為「導師」。 有趣的是DMT本來就普遍微量存在許多生物體內,包含人類,實際上作用還不得而知。 原本我不知道死藤水的存在……直到遇見吉賽兒。 我們相遇在普諾的巴士站相遇,她要去拉巴斯參加死藤水儀式,由於旅行路線相同,接下來幾天經常見面。參加儀式可能是她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每次話題都提到死藤水,還興高采烈的向我解釋DMT是什麼,說著說著,或許是出自好奇心,我也有點想體驗看看了。 儀式前一天,我問吉賽兒。 「雖然有點臨時,但我能不能一起參加死藤水儀式?」 「呃,真的嗎?儀式前應該要茹素一週,你沒有吧?」 「沒有耶,就一個很臨時興起的念頭。」 「……我需要問一下薩滿。」 她訊息薩滿詢問,沒多久收到回覆,請我們明天一起過來就好。 隔天下午,我們一同搭車去深山的儀式場地,薩滿說:「儀式晚上九點才開始,我們先去準備一下,你們可以在附近晃晃,或是在房間休息,但是切記不要吃東西。」 進行死藤水儀式的前七天,建議茹素、禁酒、禁成藥、禁性生活、早睡早起會更好,讓身體保持健康乾淨的狀態。昨天才決定要來的我,完全都沒有忌口,會不會吐得死去活來?不過人都來了,只能走一步算一步,薩滿也說沒問題了,現在的我只能相信。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