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規禮節實務[四]:倫理綱紀.承上啟下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6月

佛規禮節實務[四]:倫理綱紀.承上啟下

作者:明德出版社
出版社:明德
出版日期:2005年07月01日
ISBN:9789570449563
語言:繁體中文

  禮記云:「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全在吾人日常生活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中「禮」的表現。師尊曰:「道在日常,道在自身。」又曰:「道無形無相,唯人顯道。」天道之尊貴、明師一指之殊勝,唯賴白陽弟子在日常生活的落實中,方能具體而微的展現,因此,道場的各種教育,包括禮儀應對、倫理綱紀及道務運作等的經驗傳承,都關係到道言、道貌、道行之氣質及內涵,甚至超生了死的大事,亦可從此處著手,道場教育若能完善,便能臻此境界。
  縱觀道的傳承,從單一法門到如今多元化的因材施教,可見環境、人心轉變之迅速,迫使法門的層出不窮;但法雖不一,卻須殊途同歸,否則將背離道之宗旨、導致亂象!靜思,道務為何會不能宏展?為何數十年的修辦,執著依舊、習性難根除?一定是道場的教育出了問題,也就是佛規禮節鬆散、理念不通達、犧牲奉獻減弱、志節愿立沒有了!倘若上下之間顯不出「道的尊貴」,如何莊嚴我白陽修士內在之道場、攝受教化及啟迪眾生呢?
  道尊,德要貴,才能顯出道場與一般社會不同之處;德要貴,更有賴於道場的禮儀素養,諸如:承上啟下、尊師重道、應對進退、操辦須知、教育方針、道場禮儀等,這些基礎理念健全了,上行下效,才能一道同風,造就良好示範,道風道範於斯興焉。
  敝社於六年前,即欲構思此書,基於出書人力有限,遲遲未能定案,直到今年增加人手,才騰出時間,著力此書;唯一希望的是,能將白陽道場的修辦精神理念及經驗智慧,在前賢大德的經驗指導下,蒐集最完整的資料。
  本書以師尊所欽訂的「暫定佛規禮節」為依據,涵蓋了白陽道場通用性的各種佛規禮節,不論法會、研究班、五年進修課程、辦道、請壇、獻供、渡人成全人注意事項、各種愿文表文意涵、道場各種應對進退禮節,及道場倫理綱紀、三清四正、各種天職注意事項、道務的運作及技巧……等等,集合了前輩們多年修辦道的實務經驗,及多位點傳師的慈悲指導,並參照各組線道場適用之各種辦道方式,依類別分作幾輯,再細分大綱,作理念及實務上的闡述,儘量提供佛規禮節及辦道實務上完整的內容,若有未盡之處,尚請諸位前賢大德不吝指教。

白陽道場天職◆點傳師的認識∕18◆壇主的認識∕24◆講師的認識∕36◆辦事人員的認識∕47◆引保師的認識∕55
十五條佛規的細節與實例◆尊敬仙佛∕66◆遵前提後∕73◆齋莊中正∕81◆循規蹈矩∕88◆責任負起∕101◆重聖輕凡∕109◆謙恭和藹∕113◆勿棄聖訓∕118◆莫棄聖訓∕122◆手續必清∕125◆出告反面∕129◆不亂系統∕133◆愛惜公物∕139◆活潑應事∕146◆謹言慎行∕151

白陽道場天職活佛恩師說:「居上位者,以能力支配左右,以智慧悅服上下,以道德同化四周,虛心接納批評,小心簡用人能;居下位的,安本守份,善盡其職,不逾矩、不好高騖遠。是鐵砧,靜靜支柱自己;是鐵錘,盡量發揮自己,言合乎理,行合乎禮,一脈相連,直到永遠。你們是上也是下,在此雙重角色下,你們更要盡心盡力。」白水老人慈悲云:「我們得遇明師指點,警醒迷途、立志修道,立愿辦道、捨己救人。我們奉天命而降世,有一種使命在身,不能看輕自己。我們立的愿就是自己的使命,現在大道已普遍世界,如果我們的誓愿還未了,還未達到世界大同,我們的使命就未達到,不能因為有幾處佛堂,有幾位後學就以為成功了,那是錯誤的。仙佛說:『午時成道巳時墜』,不到蓋棺不能斷定。我們永遠不能忘記師尊、師母,以及各位前賢犧牲的精神,絕不可因有一點成就,就以為有成可守,停頓不進。聖人云:『不進則退』,我們只有終身努力前進,絕不能苟且偷安,有自私自利之心。不管道場如何變化,我們的心一定要始終如一的了愿,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上天絕不會辜負苦心人,最要緊的是修心。佛云:『掃三心、飛四相』,人我相不除,有私心偏見,自以為是,慈悲心缺乏,德行不足,火候不足,那是修道的一種大礙,希望大家好好檢討。『誤己事小,誤人事大。』不可不慎!道云:『修性了命』,了哪個命?是吾們自己的使命,歷代聖賢皆是立功、立德、立言,而言成也。」可見,道場中的任何天職,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不可輕視,更不可馬虎應事。一、點傳師的認識點傳師代表活佛恩師身擔天命,承擔渡化眾生的重任,三曹普渡的大事,沒有點傳師就無法完成,點傳師本身應確認自己的使命、責任負起,辦事人員等道親,亦應輔助點傳師完成渡化眾生的大任。認識點傳師、瞭解點傳師,便是輔助師尊、師母普渡三曹的大任,也是扶助彌勒成大道的理由。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