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采台文:真理大學台灣文學系年刊(第三輯)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6月

藝采台文:真理大學台灣文學系年刊(第三輯)

作者:
出版社:萬卷樓
出版日期:2019年06月01日
ISBN:9789866758690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162元


 
繼續改革、創新與統合
錢鴻鈞/真理大學臺灣文學系主任
 
  終於再度出版《藝采台文》,來到了第三輯。這是業界老師指導,讓學生來編輯出版,所有的稿件都經過精挑細選、訂定內容。等於是讓學生有一個展現自我的機會,更何況內容首要就是劇本創作,也是業界課程的一門成果展現。
 
  然後,他們在下學期的時候,利用這些劇本,展開學生最有活力、創意、凝聚力的戲劇公演。
 
  然後次要的內容是臺灣民間故事、鬼故事的改編,這大概是學生所認同的文字內容,最接近臺灣歷史底層,也是最有活力的文類。其他則是個人小說的創作。
 
  而實習的報導,也是表現台文系在六年來產學合作,讓學生在課程中獲得興趣後,實際去業界當中深入去體會,真正的瞭解自己是否適合這一個行業的最佳選擇。業界要的正是能夠在這一行待的久的學生啊。能待的久,也很自然的會磨練出這一行的專業來,進一步的貢獻給業界,展開高層次的人生職涯。
 
  而這一輯更重要的是系友的回饋,對台文系的感念,以及殷殷的期盼。更讓我感到積極改革,特別是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的需要。而在思考這些問題上,剛好一個好友轉來一段話:
 
  Less Is More. Know Yourself.
 
  劍橋英文學程的課程規劃目標清楚指明了,進入該學程的學生,最重要的是學習深入、批判、情境式的思考能力,而文學只是個媒介。所以,劍橋讓這類領域的學生,擁有更多選課的自由度。以英文為主修的學生,有更多時間與機會,再修習商業、法律、政治,成為擅用語言及思考的人才,而不是困在虛幻、無病呻吟的文青。」
 
  因此,增加與現代社會相密合的採訪編輯、影視課程,剛好符合台文系改革了過去侷限在研究與國高中式的賞析,崇拜文字的文學課程中。學生需要多看電視、電影各種媒體,瞭解現在社會的思潮,積極介入社會、參與社會。養成對社會的敏感度,也就是對諸多社會議題產生興趣。
 
  因此不僅要降低過去的必修課,更是增加相關業界課程的選修課。文學要向社會、向業界各種的文體,諸如企劃、採訪、廣告文案等等的文體來學習,吸收各種不同的文類的邏輯思考方式。
 
  個人希望未來台文系有更多如這次《藝采台文》的劇本的成果的展現,也能展現各種影視、企劃、廣告方面的成果。更進一步的統合台灣文學與業界課程的結合。讓學生更多元,瞭解個人就職性向、積極自主的培養就業能力,更有自信。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