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沐春風 余英時教授的為學與處世:余英時教授九秩壽慶文集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11月
如沐春風 余英時教授的為學與處世:余英時教授九秩壽慶文集
余英時先生是一位休休有容、含弘光大的學者,並以身教感化所有門生。其學問、天資、創造力、努力與成就,更是一代典範。
王汎森、田浩、丘慧芬、何俊、河田悌一、林富士、周質平、陳玨、陳弱水、彭國翔、葛兆光、鄭培凱、冀小斌、謝政諭、羅志田、陶德民,十六位門生共襄盛舉,有懷舊憶往,有紀實文章,有思想整理,有學術論文,並附帶兩篇余英時的演講稿,共同呈獻《如沐春風:余英時教授的為學與處世──余英時教授九秩壽慶文集》
余英時先生師從國學大師錢穆和當代漢學泰斗楊聯陞。1974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在中文與西方的漢學界以及史學領域,早已是研究傳統中國思想史的代表權威。其六十多年的學術思想論述,涵蓋了對傳統與現代中國文化各個主要面向的考索,也構成了一個具有整合性的通貫系統。
余英時先生於中國文化傳統的天人範圍用功之餘,數十年來始終堅持著將自己學術思想上的信念落實為日常生活中的具體行動。所以誠如本書作者之一丘慧芬教授所言:「余先生令人敬重感佩的就不僅僅是一般意義上的學術研究貢獻,而是因為他的論說與行動,已經和中國傳統文化價值在現代的存續發展,形成了一個獨特且密不可分的關係。」
為慶祝余英時先生的九秩華誕,其門生故舊各自書寫與余先生互動的種種,文章的內容以余先生的教學與治學為主,間及處世、做人的態度。相信讀者可以透過本書的各篇文章,對余先生的為學與處世有更真切的瞭解。同時藉著這本書的出版,對余先生在學術與思想上的成就,以及做人與行事上的風格,表示最深的敬意。
作者簡介
王汎森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中央研究院院士。
田 浩(Hoyt Tillman)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國際語言文化學院教授、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
丘慧芬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亞洲學系副教授。
何 俊
上海復旦大學哲學學院特聘教授。
河田悌一
日本關西大學前校長,大學資產共同運用機構理事長。
林富士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召集人。
周質平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系教授。
陳 玨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陳弱水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彭國翔
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
葛兆光
上海復旦大學資深特聘教授。
鄭培凱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主席,集古學社社長。
冀小斌
獨立學者,時在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兼課。
謝政諭
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曾任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羅志田
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四川大學文科傑出教授,曾任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陶德民
日本關西大學教授。
林載爵 出版說明
王汎森 偶思往事立殘陽……當時只道是尋常──向余英時老師問學的日子
田浩著;陳曦、徐波譯 余英時老師與我的宋代思想史研究──兼論宋代思想史研究的若干新思考
丘慧芬 承負、詮釋與光大中國知識人傳統的余英時
何 俊 溫潤而見筋骨
河田悌一 回顧在耶魯和普林斯頓師從余老師的日子
附錄一 我走過的路 余英時
附錄二 中日文化交涉史的初步觀察 余英時
林富士 普林斯頓的陽光──敬賀余英時老師九十大壽
周質平 自由主義的薪傳──從胡適到余英時
陳 玨 余英時先生的「歷史世界」──《余英時回憶錄》讀後
陳弱水 有關余英時老師的回憶
彭國翔 攬才禮士憑身教,浮海招魂以人文──余英時先生九十壽慶志感
葛兆光 幾回林下話滄桑──我們認識的余英時先生
鄭培凱 英時我師九秩嵩壽別序
冀小斌 有教無類的老師
謝政諭 余英時先生論學的築基功夫、方法與視野芻議
羅志田 追隨余師英時讀書的日子
陶德民 余師的新世紀扶桑演講之旅──甲申丁亥兩度金秋的圖像記憶
出版說明
林載爵
二○○二年七月聯經出版了由周質平與Willard J. Peterson 主編的《國史浮海開新錄:余英時教授榮退論文集》,以敬賀余英時先生自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系講座教授榮退。二○○九年十二月又出版了由田浩(Hoyt Tillman)主編的《文化與歷史的追索:余英時教授八秩壽慶論文集》,以慶賀余英時先生八十大壽。今年適逢余先生九十華誕,我們也就藉著這個機會再度出版這本文集,以祝賀余先生九十壽慶。
從一九七○年到一九七六年余先生先後發表了〈從宋明儒學的發展論清代思想史〉、〈清代思想史的一個新解釋〉、〈反智論與中國政治傳統〉、〈「君尊臣卑」下的君權與相權〉等文,開啟了中國思想史研究的新解釋與新視野,並且也展開了對臺灣思想界與文化界的廣泛影響。這些文章收集在一九七六年出版的《歷史與思想》一書中,此後年年再刷,影響深遠。二○一四年這本書出版了新的編排本,余先生在序言中提到:「《歷史與思想》面世已整整三十八年,這是我在台灣刊行的第一部論文集,……是我個人出版史上最值得珍惜的大事。……三十八年來本書不斷重印,是我的著作中流傳最廣而且持續最久的一部。」從《歷史與思想》之後,余先生在臺灣出版的所有著作,都成為華人知識圈必讀的作品。
誠如本書作者之一丘慧芬教授所言:「余先生在中文與西方的漢學界以及史學領域,早已是研究傳統中國思想史的一個代表權威。他六十多年的學術思想論述,涵蓋了對傳統與現代中國文化各個主要面向的考索,也構成了一個具有整合性的通貫系統。」而且,「余先生的研究不僅在解說中國文化傳統內有關重要面向的深層意義,也在這樣的解釋過程中,給這個傳統重新注入了鮮活的生命。更值得重視的是,他數十年來始終堅持著將自己學術思想上的信念在日常生活中落實為具體的行動。」所以「余先生令人敬重感佩的就不僅僅是一般意義上的學術研究貢獻,而是因為他的論說與行動,已經和中國傳統文化價值在現代的存續發展,形成了一個獨特且密不可分的關係。」
我們非常感謝本書的所有作者共襄盛舉,以文書懷,描述了與余先生相處的真實感受。相信讀者可以透過本書的各篇文章,對余先生的為學與處世有更真切的瞭解。我們也願意藉著這本書的出版對余先生在學術與思想上的成就,以及做人與行事上的風格,表示最深的敬意。
偶思往事立殘陽,當時只道是尋常……向余英時老師問學的日子 王汎森 在臺大讀書時,我與鄭欽仁、李永熾老師非常親近,一直想研究漢魏晉南北朝思想史,所以經常向鄭老師借這方面的書。後來因為讀到余老師幾篇思想史的論文,興趣才漸漸移到明清與近代。申請普林斯頓大學時,我的博士論文計畫其實是戰國思想到漢,即先秦思想由百川競流到變成湖泊這一段轉變,或是明末的思想家劉宗周。但是到普大與余先生首次見面時,余先生說史語所有傅斯年檔案,用檔案治史的機會是非常難得的,何不就做傅斯年,這才決定了我的論文方向。後來我回過頭一想,如果照原來的計畫寫劉宗周,用英文要如何表述劉氏那些深奧難解的觀念啊!儘管後來得到博士學位回到史語所之後,我仍寫過幾篇與劉氏有關的論文,但是比較系統地探討劉氏也就胎死腹中了。 早先連一張英文便條都沒寫過的我,到了普大後,突然跳進一個漩渦中,每天為動輒一篇三、四十頁的學期報告(每學期至少有三篇)擔心,光是Wade-Giles 拼音,和英文footnote 的作法就讓我感到很為難了。當時,我認為最簡單的辦法是隨手揣一個範本在手中。正好余老師在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發表了“O Soul, Come Back!”一文,隨手給了我一本抽印本。此後兩年時間,只要是動手寫英文報告時,我便先翻一翻抽印本,然後下筆。圖書館中鄰座的同學David Wright,則每每手持一本King James 的聖經,隨手翻閱之後再下手。